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30年荜茇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对1986年~2015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XPANDED、SSCI、CPCI-S、CPCI-SSH、CCR-EXPANDED和IC)收录的120篇荜茇文献及中国知网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658篇荜茇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外荜茇研究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基金来源、出版来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荜茇的文献量整体上升,尤其是高水平论文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在CNKI中近六年来表现波浪变化趋势。荜茇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际分别是印度、中国、韩国、美国和日本,从发文机构看,论文产出较多的机构集中在韩国和中国,如顺天乡大学、忠北国立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在中国,论文产出率高的机构在内蒙古自治区,如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等。从基金来源角度看,资助最多的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次是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综合以上情况分析,我国在荜茇研究中,投入的研究经费最多,论文产出量位居世界前列,表现出较强的研究实力,但发表论文更倾向于国内期刊,其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扩大国际影响力。结论: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客观反映了国内对荜茇研究的进展,为荜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荜茇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佑波  徐新春 《中草药》2001,32(12):1127-1129
目的:考究荜茇的用药历史,确定正品,排除伪品。方法:考查古今文献记载,综合分析。结果:古今本草所载荜茇不尽相同。结论:荜茇正品来源于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同属他种植物果穗为混伪品。  相似文献   

3.
荜茇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赢  吴霞  陈筱清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2):1697-1699
 目的 介绍荜茇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为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荜茇的研究现状。结果 荜茇中分离得到50余种化合物,大多为生物碱及酰胺类,也含有少量的萜类、木脂素类化合物;荜茇的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抗菌消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方面。结论 荜茇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应该加强荜茇药材的质量控制及有效成分的体内代谢等方面,有望将荜茇开发成为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4.
荜茇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成熟或未成熟果穗,是蒙古族医临床常用药之一。近年来,研究学者对民族药物研究逐渐深入,发现荜茇在降血脂、抗癌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其新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更新,随之荜茇的开发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建立和提高荜茇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十分迫切的。该研究在对荜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从植物亲缘关系、传统药性药效、复方配伍规律、化学成分的可测性和入血成分等几个方面对荜茇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荜茇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地测定荜茇药材中荜茇酰胺含量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荜茇药材中荜茇酰胺含量。方法以荜茇药材中荜茇酰胺为指标成分,采用迪马Diamond C18(5μm 250×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流速1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4 nm,测定荜茇药材中荜茇酰胺含量,并用该方法测定海南、广西、四川等产地荜茇药材中荜茇酰胺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荜茇药材中的荜茇酰胺含量在0.0414~0.3726 mg·m 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1.03。不同产地荜茇药材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地的荜茇中荜茇酰胺含量最高,荜茇茎中荜茇酰胺的含量明显低于荜茇果实。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测定荜茇药材中荜茇酰胺含量的方法,为荜茇药材的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奠定了基础,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的荜茇中荜茇酰胺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荜茇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荜茇Piper longum的未成熟果穗,虽然中医、蒙医均用荜茇治疗胃肠道疾病,但在配伍及治疗疾病种类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对荜茇在中医、蒙医中的用法、性味、功能、临床配伍等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整理出荜茇在中医、蒙医本草中的记载情况,再结合计算机软件分析,对荜茇在蒙医临床中的使用频率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荜茇在中医临床中的配伍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荜茇在中医药、蒙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荜茇酰胺是一种来源于中药荜茇的天然生物碱成分,其抗肿瘤活性强且对正常细胞毒性小,与化疗、放疗联合具备优异的增敏作用,因此近些年来备受关注。但是荜茇酰胺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差等问题也严重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构建荜茇酰胺纳米给药系统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问题。将荜茇酰胺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荜茇酰胺的理化性质、抗肿瘤作用机制、相关的联合治疗应用及其纳米给药系统的抗肿瘤研究进行整理,为荜茇酰胺及其纳米给药系统在抗肿瘤作用中的进一步研究及肿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荜茇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ABTS、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计算其清除率,初步评价荜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荜茇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荜茇多糖提取率为1.21%。抗氧化活性研究中,随着多糖浓度逐渐升高,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大达到100%,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达到88.27%。结论:由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的荜茇多糖的提取工艺方便易操作,得到的荜茇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荜茇对大鼠寒冷型应激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及病理性改变。方法:实验性胃损伤是将饥饿大鼠由寒冷应激造成。应激前灌服荜茇1.0g/Kg。结果荜茇可以防治大鼠胃黏膜损伤,降低胃溃疡发生率。结论:荜茇具有抗寒冷型应激实验性胃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荜茇(Piper longum L.)属胡椒科植物,药用部分为未成熟的干燥果穗。荜茇主要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过去我国一向依靠进口,认为我国不产荜茇。1971年我们在云南保山地区盈江县采到野生荜茇,经植物学鉴定及化学成分分析初步确认与进口荜茇为同一植物。为了进一步确定商品价值,我们进行了生药学鉴定,为今后商业部门收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荜茇水提取物对小鼠胃排空和肠推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荜茇水提取物对小鼠肠推进和胃排空的影响。方法:荜茇水提取物灌胃给药6天,采用小肠炭末推进实验观察荜茇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及硫酸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模型的影响,采用甲基橙胃残留率的方法观察荜茇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荜茇水提取物20g/kg和10g/kg可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并能明显拮抗硫酸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作用,荜茇水提取物20g生药/kg和10g生药/kg可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结论:荜茇水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及硫酸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抑制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并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胆碱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HPLC同时测定荜茇中胡椒碱和荜茇明宁碱含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采用HPLC同步测定荜茇中胡椒碱和荜茇明宁碱的含量,为荜茇药材多指标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方法:以荜茇药材中胡椒碱和荜茇明宁碱为指标成分,应用C18(4.6 mm×250 mm,5μm)柱,流动相0.25%甲酸-甲醇(35∶65),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343 nm,柱温40℃.结果:胡椒碱和荜茇明宁碱的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102.2%,RSD分别为2.6%,2.5%.建立了同时对荜茇中的2个成分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不同来源的荜茇各成分的测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良好,为中药材荜茇提供了更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那如三味丸各药味对草乌药效组分影响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那如三味丸为研究对象,考察荜茇、诃子对草乌药效组分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那如三味丸,草乌加诃子、荜茇共煎液进行系统考察。结果:乌头碱加诃子共煎液中乌头碱含量高;草乌加诃子共煎液中乌头碱含量较低;荜茇对草乌生物碱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诃子对制草乌起减毒作用,其减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了制草乌中乌头碱的溶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荜茇及其有效成分的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认为荜茇及其有效成分胡椒碱、荜茇宁等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特别是荜茇宁不仅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而且毒性极低,是极具开发前景的降脂化合物。荜茇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基因表达,降低ApoB基因表达而起到降脂作用;通过调节脂代谢紊乱、增强抗氧化酶类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主动脉LOX-1和VCAM-1基因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荜茇菜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应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荜茇菜为胡椒科植物假茹Piper sarmentosum Roxb ex Hunter的全草,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的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荜茇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味辛温,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之功用(1),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国外曾有人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过研究,并报道了其中含有丁香烯(caryophyllene)、吡哌啶(piperidine)、一分子式为C_(15)H_(80)的烯及一倍半萜醇(2)。国内尚未见报道。自1972年以来,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以宽胸气雾剂(为荜茇、细辛等药所含挥发油组成)对心绞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荜茇及其有效成分的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认为荜茇及其有效成分胡椒碱、荜茇宁等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特别是荜茇宁不仅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而且毒性极低,是极具开发前景的降脂化合物.荜茇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基因表达,降低ApoB基因表达而起到降脂作用;通过调节脂代谢紊乱、增强抗氧化酶类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主动脉LOX-1和VCAM-1基因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荜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荜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荜茇总生物碱中主要成分在正常大鼠粪便及尿液的代谢产物,推测其代谢途径。通过灌胃给予大鼠荜茇总生物碱后,收集粪便及尿液并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联用技术(HPLC-FT-MS)进行检测,根据高分辨质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推测代谢产物的结构。在大鼠的粪便及尿液中检测到胡椒碱、胡椒新碱、荜茇明宁碱、二氢荜茇明宁碱、墙草碱及其13个代谢产物,进而提示荜茇总生物碱中的主要成分可能在大鼠体内通过Ⅰ相、Ⅱ相代谢反应产生代谢产物,并经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为阐明荜茇总生物碱在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那如八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法对蒙药那如八味丸中荜茇、草乌、诃子、莲子、白豆蔻五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诃子、荜茇、制草乌的薄层色谱特征显著,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理化鉴别中荜茇、莲子、诃子特征显著,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显微鉴别中诃子、荜茇、莲子、白豆蔻特征显著,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结论:那如八味丸中五味药材的鉴别结果稳定,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其它药材尚未发现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