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窄谱UVB对白癜风是一种有效和耐受性好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白癜风可作外科的自身表皮移植和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 ,但非外科治疗仍被认为是一线疗法 ,包括皮质类固醇口服或外用、PUVA。最近有两项应用UVB治疗的报告。作者报告了 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11月间单独应用窄谱UVB治疗的 11例患者。治疗均在一个有 4 8个荧光管 (发射峰为 311~ 312nm)的光疗仪中进行。所有患者病灶部位未经光测试 ,均定为Fitzputrick的Ⅰ型。最小红斑量 (MED)定为 4 0 0mJ/cm2 ,初始剂量为 70 %的MED(2 80mJ/cm2 ) ,之后每次照射量递增 15 % ,如有轻度红斑、瘙痒 ,下次治疗照射量…  相似文献   

2.
PUVA水浴疗法已被证实可以避免一些由口服 8-甲氧补骨脂素 (8-MOP)疗法所致的不良反应。为了观察PUVA水浴疗法对慢性掌跖皮肤病的疗效 ,选择 3 0例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平均年龄 40 3岁 )掌跖皮肤病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斑块型或脓疱型银屑病 1 0例、特应性湿疹6例、出汗不良性湿疹 1 2例和角化过度性皮炎2例。这些患者过去 8周未曾系统使用维A酸或糖皮质类固醇 ,并在 4周内未外用抗银屑病或抗炎药物。治疗时用每升含 1 0mg 8-MOP的 3 7℃温水浸泡手或脚 2 0分钟 ,随后照射UVA。UVA照射剂量从 0 3J/cm2 开始 ,…  相似文献   

3.
PUVA/UVB治疗银屑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93年4月至1995年11月采用德国惠民(Wald-mann)医疗器械公司制造的UVA/UVB治疗机(卫生部华卫医疗器材公司经销)治疗银屑病100例,现将UVA照射总量40J/cm2以上者60例小结如下。一、病例选择我科门诊银屑病患者60例,男3...  相似文献   

4.
窄波UVB即TL - 0 1(311nm)治疗银屑病的长期经验表明其疗效与PUVA相当而副作用小 ,因此对TL- 0 1治疗斑片期蕈样肉芽肿 (MF)进行了观察。方法 :对病理检查证实为Ⅰ期 (斑片期 )MF的 8例 (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6 6~ 83岁 )白人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分期 ,4例为Ⅰa期 (皮损 <10 %体表面积 ) ,4例为Ⅰb期 (皮损≥ 10 %体表面积 )。光疗仓内有 5 0支 10 0W的TL- 0 1荧光灯 ,辐射强度稳定在 2 2 2~ 3 5 3mJ/cm2 。以 70 %最小红斑量为初始量 ,每周 3次 ,剂量每次递增 2 0 %或根据红斑反应进行调整 ,持续进行治疗直至…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propionate,FP)和UVA合用或单用长期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作比较,作者把135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患者两侧分别单用FP或合用FP、UVA(FP组),另一组单用UVA或合用FP、UVA(UVA组)。FP霜每晚临睡时使用1次,UVA(10J/cm2)每周照射2次。治疗9个月后,对其中96例作了评测。结果,FP组44例患者中,28例两种方法合用比单用色素再生百分率高,2例相似,13例没有色素再生,1例单用FP的色素再生率高;UVA组52例中,分别为26、6、20和0例。6例UVA组患…  相似文献   

6.
已知 <3 2 0nm的紫外线可以诱发SLE患者的光敏感 ,而近年来动物及人体实验研究证实UVA1 (3 40nm~ 40 0nm)可有效地治疗SLE。采用NZW NZBF1杂交SLE鼠模型 ,光源为黑灯 (主要产生UVA) ,照射组每日小剂量(3 5KJ m2 )连续照射 3 2周 ,照射期间小鼠自身免疫显著抑制 ,存活率 1 0 0 % ,非照射组 60 %死亡。随后采用同样的动物模型 ,光源为冷白荧光灯 ,经滤器处理后仅发出可见光及少量UV ,延长照射时间 ,证实产生上述效应的主要为UVA1。这一结果引发了 4项相继的人体研究 ,光源为TL 1 0R灯 (主要产生UV…  相似文献   

7.
中波紫外线照射对人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紫外线诱发和加重皮肤红斑狼疮的机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VB照射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UVB(50mJ/cm2,100mJ/cm2,200mJ/cm2)照射后细胞膜出现Ro/SSA抗原表达,并与UVB剂量有相关性,200mJ/cm2的UVB照射可使10.7%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角朊细胞若先与10-5mol/L17-β-雌二醇孵育48小时再接受UVB照射(200mJ/cm2),结果较单纯接受相同剂量UVB照射的角朊细胞更易表达Ro/SSA抗原,提示UVB和雌激素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有协同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推测UVB诱发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是诱发和加重光敏性红斑狼疮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皮肤T细胞淋巴瘤 (CTCL)是一种慢性淋巴瘤 ,通常对CD4+T细胞具有攻击性的治疗 ,并不能提高晚期患者的存活率。体外光化学疗法(ECP)是一种可供选择的 ,治疗晚期CTCL的方法。该文是对纽约退伍军人医疗中心 /纽约大学医疗中心 ,近 1 0年采用ECP治疗晚期CTCL的回顾。治疗时 ,患者先口服 8-MOP(0 6mg/kg) ,1 5~ 2小时后 ,从静脉取血并离心 ,获得 2 40ml富含白细胞的血液和 3 0 0ml血浆 ,前者加入2 0 0ml灭菌生理盐水 ,经过UVA照射 (最小量2J/cm2 ) 1 5小时 ,两者再回输给患者。一月中连续治疗 2天 …  相似文献   

9.
阿维A酸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维A酸 (Acitretin)是第二代芳香维甲酸依曲替酯 (Etretinate)的代谢产物 ,是治疗银屑病 ,特别是红皮病型银屑病和脓疱型银屑病具有满意疗效的口服药物。目前治疗银屑病主张采用阿维A酸或环孢菌素与PUVA UVB联合疗法或轮换疗法[1 - 3] 。本文首例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并发鳞状细胞癌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2~70岁,病程20~40年。寻常性3例,关节病型1例,红皮病型1例。鳞癌皮损表现为浸润性红色斑块、结节或溃疡,直径约为1~7cm,发病部位见于四肢、躯干、阴囊及肛门,除1例有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其余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2例明确服用过白血宁、乙双吗啉等免疫抑制剂,3例外用过煤焦油软膏,1例外用过芥子气软膏,4例接受过PUVA、UVB光治疗。5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检查均确诊为鳞癌Ⅰ~Ⅱ级。讨论 银屑病伴发皮肤癌,国内已有诸多报道[1~3],患者银屑病病程均在10年以上,并多见于中老年病人,目前已证实广…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与销屑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以往的研究显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粘附增强 ,且表面粘附分子ICAM 1的表达增加[1] 。本文就血清中细胞粘附分子sICAM l、sICAM 3、sE selectin以及sVCAM 1与银屑病患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进行探讨 ,以研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粘附分子水平和银屑病发病机理的关系 ,为银屑病临床治疗与监测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 患者组 2 1例均为寻常性银屑病 ,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男 11例 ,女…  相似文献   

12.
脉冲染料激光 (PDL)可用于治疗鲜红斑痣(PWS)等多种皮肤血管疾病 ,副作用少且以炎症后色素沉着多见 ,色素减退及萎缩或肥大瘢痕发生率较低。该文报道了 4例下肢PWS患者接受PDL治疗后 ,局部发生白色萎缩 (AB)样瘢痕。4例患者均为女性 ,既往无静脉疾患。例1 ,1 9岁 ,右下肢先天性PWS。初以CandelaSPTL -1激光 (光斑 5mm ,光通量 5 5、6 0、6 5J/cm2 )照射右股部 ,PWS明显减退 ,未发生副作用 ,且以 6 5J/cm2 时疗效最佳。继以6 5J/cm2 照射右踝外侧 ,2月后复诊局部出现典型AB样损害 ,3个月后AB…  相似文献   

13.
我院门诊自1994年5月~1995年5月,采用UVN光疗加口服消银片、静脉注射强力宁联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3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6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12~72岁,平均39.6岁。病程10天~21年。初发者6例,复发者54例。除2例未接受任何治疗外,其余58例均采用过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有11例皮损累及全身,面积超过皮肤总面积的50%。12例皮损处于静止期,48例为进行期。治疗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单用UVN光疗,采用光复牌(Ⅱ型)UVN光疗机(江苏产),进行除头面部以外的全身照射。对有光敏史者,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人们在局部外用卡泊三醇联合光疗法治疗银屑病时 ,发现用药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根据这一发现 ,作者设计了开放性试验研究单独局部外用卡泊三醇及联合PUVA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耐受性。 2 6例白癜风患者入选。女 16例 ,男 10例。年龄 5~ 6 1岁 ,平均 2 8岁。病程 1~ 11年 ,平均 3 8年。 2 1例患者的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的 5 %~ 10 % ,5例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的 4 0 %。所有患者皮损处局部外用卡泊三醇 (5 0 μg/g) ,每日 2次。有 4例患者同时每周 3次接受PUVA治疗 ,其中 3例口服 8-甲氧沙林 ,1例局部外用 8-甲氧沙林。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PUVA及青黛丸口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对患者血清中SOD活力、LPO水平、cAMP及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4例,随机分成PUVA照射组及青黛丸服用组,按常规行治疗方案,采用微量指血超经物歧化酶快速地测定红细胞内SOD活力,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经物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AMP及cGMP量。结果:治疗前患者SOD和皆低于对照组(P〈0.01),LPO水平晚明显差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 ,根据UVB剂量及培养条件的不同 ,UVB照射可以使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激活或衰退。p5 3、Bcl- 2、Bax是细胞凋亡路径上常见的调控蛋白 ,作者对培养的来源于不同类型皮肤的黑素细胞用生理剂量UVB照射后观察细胞是否凋亡 ,同时检测p5 3、Bcl- 2、Bax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的变化 ,以期发现UVB照射诱导黑素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黑素细胞来源于Ⅲ型和Ⅳ型皮肤的东方男子 ,培养至第二、三代时 ,用不同剂量 (0~ 30mJ/cm2 )UVB(峰值为 310nm~ 315nm)照射后进行以下处理 ,①碘化丙锭 (propidium…  相似文献   

17.
窄谱中波紫外线 (UVB)光疗法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已证明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该实验的目的是寻求使用该疗法时 ,如何才能通过减少UVB照射次数和累积剂量来缩短疗程并把副作用降到最低。作者比较了每周 2次与 4次小剂量 311nm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 6 9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分成每周 2次治疗组 (44例 )和每周 4次治疗组(2 5例 ) ,予 311nmUVB照射所有皮损 ,以 1/ 2最小红斑量 (MED)为初始剂量 ,以后每照射 2次按一定比例增加照射量 ,观察皮损消退时间 ,照射次数最多不超过 4 0次。疗效评…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盐水浴联合紫外线照射的浴光疗法(balneophototherapy ,BPT) ,早已用来治疗银屑病。为观察盐水浓度对BPT效果的影响 ,作者应用盐水和自来水进行了一项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研究。方法 :于秋冬季 ,选择年龄 >18岁的门诊患者10例 ,皮肤类型为Ⅱ和Ⅲ型 ,两侧肘部都有相同严重程度的典型的银屑病斑片 ,且试验前 2个月未曾使用过抗银屑病药物治疗者。BPT每周治疗 4次 ,共 30次。随机选择一侧肘部使用盐水 (含 2 4 %氯化钠 ) ,而另一侧肘部用自来水 (含 0 0 2 %氯化钠 )浸泡 ,共 2 0分钟。之后立即用UVB照射…  相似文献   

19.
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 (PUVA)治疗中 ,3 甲基补骨脂素 (TMP)水浴较传统口服 8 甲氧基补骨脂素(8 MOP)皮肤肿瘤发生率低 ,但局部严重的光毒性反应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作者通过测定长波紫外线 (UVA)的最小光毒量 (MPD)研究了在相同照射条件下 3种不同稀释度的TMP水浴对UVA光毒性的影响。测定时间选在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4月间。受试者为 15例皮肤类型Ⅱ~Ⅲ的健康志愿者。 18岁以下、有光敏感史及服用光敏性药物史者不参加该研究。曾接受紫外线照射时间不少于 3个月 ,UVA最小红斑量 (UVA MED)至少大于 …  相似文献   

20.
早期蕈样肉芽肿 (MF)的标准治疗方法是补骨脂素 (8 MOP)加UVA(32 0~ 4 0 0nm)即PUVA光疗或UVB(2 90~ 32 0nm)治疗 ,但前者对晚期MF治疗较差 ,后者则难以穿透较厚的皮损。已知UVA1(340~4 0 0nm)对皮肤T细胞介导的多种疾病有效 ,且穿透性较强。为研究UVA1对MF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皮肤浸润处和循环中T淋巴细胞的作用 ,作者进行了一项小范围的对照研究。方法 :13例患者 (男 6 ,女 7)均经活检证实为MF ,平均年龄 5 7 0岁 (2 9~ 85岁 )。据MFCG分期标准 8例为ⅠB期 ,4例为ⅡB期 ,1例为Ⅲ期。UV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