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47-3748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28例。A、B、C组三组患者分别应用锁定板、动力踝螺钉、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均接受相同规格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并根据随访结果统计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明显低于A、B组(P<0.05),而A、C组患者手术用时则明显低于B组(P<0.05);Sander`s评估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中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内固定、锁定板内固定、动力踝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保证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也降低了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固定方式治疗AO-C3型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骨科收治的60例AO-C3型Pilon骨折患者进行分析,按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A、B、C组。A组采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16例;B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20例;C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治疗方案,24例。术后2周观察3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重建质量,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骨折重建质量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AO-C3型Pilon骨折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大范围感染、骨折区软组织缺损严重患者选取有限内外固定结合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自体骨植入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融合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6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ORIF组(A组,n=51例)、ORIF加自体骨植入组(B组,n=45)及ORIF加同种异体骨植入组(C组,n=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AOFAS评分情况及Bohler及Gissane角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A、C两组,A、C、B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依次增加,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andersⅢ型患者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的A、B、C三组AOF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B、C组患者SandersⅣ型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术后半年三组SandersⅢ型患者的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SandersⅣ型患者的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显著低于B、C两组(P0.05)。结论 SandersⅢ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无论是否植骨融合疗效均较为满意,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足踝关节功能;但对于SandersⅣ型患者由于后关节面波及严重,单独的采用ORIF手术无法完全解剖复位,疗效较差,建议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自体骨植入或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融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田锋 《当代护士》2005,(11):34-35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皮肤消毒液及不同输液贴固定在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26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A、B、C、D 4组,每组均为67例患者,4组患者各采用不同的消毒与固定方法,对比观察第2日、第4日输液贴脱落情况.结果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脱落例次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即采用2%碘酊和75%酒精消毒皮肤后用3M无菌透明输液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定手术,B组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 d,A组的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醛固酮(ALD)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的肘关节外旋、内旋、屈伸活动范围大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的Mayo、Neer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能减小创伤,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抽血后采用不同按压针眼的方法减少局部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对4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3组患者抽血后分别对针眼采用固定力度按压3min(A组,n=150例)、固定力度按压5min(B组,n=150例)和逐渐减压按压3min(C组,n=150例)进行皮下淤血发生率的比较。结果B组和C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的淤血发生率无差别(P>0.01)。结论逐渐减压按压3min法较固定力度按压5min法能缩短按压时间,同时可有效减少针眼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分别采取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A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固定腹腔引流管,分别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脱管率、更换间隔时间、费用、皮肤过敏度。结果 A组与B组腹腔引流管脱管率明显多于C组,3组患者脱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皮肤过敏率多于C组,3组患者过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平均更换间隔时间中C组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A组和B组(P0.05);3组患者满意度调查,C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另2组(P0.05)。结论采用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优于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及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将150例胃管置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寸带固定法,B组采用3M鼻贴固定法,C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对三种方法在胃管固定牢固度、舒适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B组固定牢固度及舒适度明显优于A组(P<0.05)、C组(P<0.01)。结论:3M鼻贴固定法固定牢固,不易脱出,且患者感觉舒适,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普通外科收治行腹部手术常规术前留置胃管的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5例。A组采用人型胃管固定法,B组采用双T型胃管固定法,C组采用改良式双T型胃管固定法,比较3种胃管固定方法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胃管滑脱14例(31.11%),胃管移位17例(37.78%);B组患者胃管滑脱11例(24.44%),胃管移位13例(28.89%);C组患者术后胃管滑脱4例(8.89%),胃管移位5例(11.11%);3组胃管滑脱率、移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939,8.640;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C组胃管滑脱率、移位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944,8.663;P〈0.017);C组有效固定时间长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改良式双T型胃管固定方法胃管滑脱率、移位率低于人型胃管固定法,有效固定时间优于人型胃管固定法、双T型胃管固定法,且操作简便.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万向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对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短缩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行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B组行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术后20周比较两组患者桡骨远端短缩程度、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0周两组患者桡骨远端短缩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0周两组C1型、C2型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B组C3型骨折患者术后20周Gartland‐Werly评分显著高于A组( P <0.05)。【结论】对于C1型、C2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可以选择万向锁定加压钢板或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而对于严重的C3型骨折患者,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静脉抽血后采用不同按压针眼的方法减少局部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 对4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3组患者抽血后分别对针眼采用固定力度按压3 min(A组,n=150例)、固定力度按压5 min(B组,n=150例)和逐渐减压按压3 min(C组,n=150例)进行皮下淤血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B组和C组的皮下淤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的淤血发生率无差别(P>0.01).结论 逐渐减压按压3 min法较固定力度按压5 min法能缩短按压时间,同时可有效减少针眼局部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的固定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58例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根据采用内固定方式分组。17例采用解剖型钢板为 A组,19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为B组,22例采用有限内固定加支架外固定为C组。回顾分析各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比疗效、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C组失血量明显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疗效评价,3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1周C组疼痛明显较A、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及骨折愈合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例次)发生率明显低于 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钢板、锁定加压钢板、有限内固定加支架外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效果好,安全性高,有限内固定加支架外固定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更适合于软组织损伤较重的高能量复杂Pilon骨折。  相似文献   

13.
将18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术后切口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3h,B组术后切口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6h,C组术后常规给予沙袋加压固定10h,比较不同加压时间对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加压固定6h组较3h组术后切口渗血量少,切口愈合天数缩短,加压固定6h和10h对切口愈合影响差别不明显。且术后加压固定6h组患者满意率最高(P<0.05)。精索静脉曲张术后加压固定6h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荷包缝合固定硬膜外导管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0例,L3-4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导管置管成功后,A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自带透气纸质胶布固定,B组应用自制(26cm×5cm)布胶膏固定,C组应用带线针荷包缝合联合自制布胶膏固定,观察固定导管所需时间、麻醉平面,随访记录穿刺点出血、导管脱落、胶布固定区域瘙痒、拔管困难发生率以及有效镇痛时间和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 3组固定导管所需时间,麻醉平面,胶布固定区域瘙痒及拔管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穿刺点出血、导管脱管发生率低于A,B组(P<0.05),患者对镇痛的满意率高于A,B组(P<0.05)。结论荷包缝合联合自制布胶膏固定硬膜外导管效果确切,可作为术后需硬膜外镇痛患者首选导管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类型Colles骨折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12—2015-12洛龙区关林镇卫生院Colles骨折患者68例,参照AO分型标准,其中A型11例(A组)、B型29例(B组)、C型28例(C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后给予小夹板固定,具体操作严格依据《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进行。跟踪随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评估各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治疗12个月时比较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未见骨折移位。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固定对各型Colles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对于C型骨折而言,其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经口气管插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舒适、省时的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方法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A、B、C三组,A组采用环绕式固定法、B组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法、C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三组在固定效果、口腔黏膜情况及耗时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环绕式固定法固定效果最好,但耗时较长,患者口腔黏膜情况不够理想;“工”型胶布固定法固定效果满意、患者口腔黏膜情况理想,同时节省时间,综合比较最为理想;传统固定方法节省时间,但患者口腔情况不理想,固定效果差。结论有效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是插管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弹力绷带合理的使用时间,用于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60例癌症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统一使用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穿刺置管后,缠绕弹力绷带,分别于2,4,6 h后取下。结果:B组和C组止血效果优于A组,A组和B组患者的舒适满意度高于C组。结论:橡皮塞联合弹力绷带规范固定法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理想时间为4 h,可提高患者舒适率且不影响止血效果,也不会导致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周芳  张小宁  胡惠惠  陈翠  韩秀娟  张梅  梁爽 《全科护理》2012,10(28):2671-2672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带教方式下护理实习效果。[方法]将60名病房重症监护室(ICU)实习本科护生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人,A组采用固定带教方式,B组采用轮流带教方式,C组采取复合带教方式(第1周固定带教,后3周轮流带教)。在第1周和第4周分别对护生职业素养、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测评,比较3组护生护理实习效果。[结果]第1周A组和C组护生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考核成绩优于B组(P均<0.05);第4周C组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考核成绩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B组和C组护生沟通协作能力考核成绩优于A组(P均<0.05)。[结论]对实习本科护生采取前期固定和后期轮流带教相结合的复合带教方式,效果优于单纯固定带教和轮流带教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纠正静滴甘露醇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40例静滴甘露醇患者,采用ABC三组,测定各组疼痛程度。A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进行:B组常规穿刺后抬高针尾固定:C组常规穿刺后翻转针柄固定。3种穿刺方法的疼痛发生率为:A组95.O%、B组90.O%、C组12.5%,具有显著差别。结论:20%甘露醇为高渗脱水剂,静滴时速度要快,对血管壁刺激强,采用翻转针柄固定可减轻和纠正静滴20%甘露醇疼痛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派力奥在固定矫治中预防牙龈炎与牙龈增生的效果。方法将90例需固定矫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A组30例固定矫治后仅在刷牙后用生理盐水漱口;B组30例固定矫治后在刷牙后用2%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龈袋内注入碘甘油;C组30例固定矫治后在刷牙后用2%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再将派力奥轻轻注入龈袋内,至糊剂溢出为止。龈袋注入药物1次·周-1,持续8周。于配戴固定矫治器前1 d及固定矫治后2、4、6个月对患者牙周进行检查,检测其牙龈指数(GI)及龈沟深度(GD)。结果 C组固定矫治前后G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固定矫治后GD值较矫治前及C组矫治后均显著增加(P<0.05);3组固定矫治前牙龈炎、牙龈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矫治后A、B组牙龈炎、牙龈增生发生率较矫治前及C组矫治后均显著增加(P<0.05),C组固定矫治后牙龈炎、牙龈增生发生率较矫治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矫治中使用派力奥能有效地预防牙龈炎及牙龈增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