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将外科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225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11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6.5%和27.6%(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112.61±45.98)h和(132.82±52.11)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负压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80例,采用随机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60~80 mmHg(1 mmHg=0.133 kPa)负压行持续声门下吸引,观察组以22~24 mmHg负压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声门下滞留物隐血阳性率、肉眼出血率、24 h呛咳次数、24 h声门下持续引流量、24 h导管堵塞次数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声门下滞留物隐血阳性率和肉眼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24 h呛咳次数、声门下持续引流量、导管堵塞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60~80 mmHg负压比较,声门下吸引采用22~24 mmHg负压可降低气管插管患者VAP发生率、声门下滞留物隐血阳性率,减少呛咳、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声门下吸引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5年9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每2h翻身前行声门下吸引,对照组患者不管有没有翻身每2h行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情况和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天数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每2h翻身前行声门下吸引,可以提高吸引效果,减少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王小平 《临床医药实践》2023,(9):669-671+693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术(CASS)降低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兴山县人民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86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应用吸痰管进行鼻咽部滞留物清除;观察组采用CASS术,将可冲洗、引流的气管导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进行声门下滞留物持续引流、清除处理。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滞留物菌群培养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总发生率(13.95%)显著低于对照组(51.16%)(P<0.05);观察组革兰阳性菌发现率(13.95%)显著低于对照组(41.86%)(P<0.05),两组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ASS术可降低ICU老年患者VAP的发生率,抑制革兰阳性菌增殖,并能明显缩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入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护理效果。方法将ICU144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声门下吸引,两组患者均收集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48h后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淑清  秦志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4,(22):111-113,11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声门下吸引法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去除各种干扰因素,观察两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所占比例、发生VAP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每日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将分泌物留取1∽2 ml做隐血试验,记录两组隐血试验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但对照组的VAP发生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优于实验组。结论两种声门下吸引方式均能有效防治VAP的发生,持续声门下吸引能保证分泌物被及时被抽吸出来,但容易导致气道黏膜的损伤出血,影响局部血供,间断声门下吸引对气道黏膜刺激较小,且能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使用间断声门下吸引法优于持续声门下吸引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再插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23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气管插管采用带声门下吸引管气管导管,插管后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至拔管;对照组未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直至拔管。观察两组的5 d内脱机病例数及其VAP发生率、24 h内再插管率;5天以上脱机病例数及其VAP发生率、24 h内再插管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的5 d内脱机患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5 d内脱机患者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d内脱机患者的24 h内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5 d以上脱机患者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5 d以上脱机患者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 d以上脱机患者的24 h内再插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能降低VAP发生风险,但可能因气道损伤增高再插管率,尤其是对需机械通气较长时间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间歇性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100例气管切开急性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常规气管切开气道护理;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可冲洗、吸痰的气管切开套管,在常规气道护理的基础上,间歇行声门下滞留物的冲洗、吸引,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8.00%,对照组VAP发生率为38.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下冲洗联合吸引可以显著降低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杰  徐英  江金桐 《安徽医药》2019,23(9):1838-1841
目的 探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联合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气管插管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予以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予以德国VBM气囊压力测量表,每4小时测量气囊压力并予以调节;观察组予以持续气囊压力控制装置进行气囊压力监控。比较两组气囊压力达标率、声门下引流量、痰液胃蛋白酶、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气囊压力达标率99.37%高于对照组60.38%(P<0.05);观察组在第1、2、3天声门下引流量(41.15±7.23)、(46.58±5.43)、(47.00±7.71)mL/24 h多于对照组(24.71±5.25)、(30.32±6.18)、(31.81±4.68)mL/24 h(P<0.05);插管后48 h、72 h观察组痰胃蛋白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予以持续气囊压力监测联合声门下吸引可降低病人误吸和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年 7—12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 44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 2017年 1—6月 4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声门下冲洗,观察组实施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比较两组细菌学检查结果、 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时间、 ICU入住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中速发性 VAP、 VAP总发生率( 4.55%、22.73%)均低于对照组( 18.18%、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迟发性 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机械通气时间、 ICU入住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真菌、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观察组中革兰阳性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声门下联合口咽部冲洗能有效减少 VAP发生、缩短病人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集柬化治疗措施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时间大于或等于48h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50例和集束化治疗组52例.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及机械通气和入住ICU的时间。结果集束化治疗组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机械通气和入住ICU时间。结论集束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预防ICU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普通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现状及高危因素进行研究,为制订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普通外科ICU行机械通气的178例进行观察,运用VAP集束化套餐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VAP的高危因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外科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17.42%,VAP发病率平均为21.62/1000通气日,病死率12.90%,因感染VAP延长ICU住院时间为(20.7±5.72)d。VAP发生高危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的管理与更换、呼吸机环路的更换与消毒、营养支持途径和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发生VAP涉及医疗、护理、患者、设备等环节。结论运用预防套餐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降低VAP发生率,VAP高危因素中机械通气时间的比例最高,要减少VAP的发生率应对高危因素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创-有创序贯性机械通气(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价值.方法 62例需MV的ARDS患者采取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A组行气管插管有创MV;B组先给予无创MV,一旦无创通气失败则改气管插管行无创一有创序贯性机械通气.MV前后氧合指数(OI)、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MV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 h后的OI、RR均有显著改善;B组VAP发生率、总MV时间及住ICU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无创一有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较有创机械通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时间及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机械通气在24 h以上患者90例,分为干预组4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实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时间比较。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联合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ICU收治的96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0.12%洗必泰溶液配合可冲洗式牙刷刷洗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先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再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操作,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长。结果 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4.35%、18.28%,意向性分析(ITT)显示两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5.00%,不同分析结果得出两组的VAP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数据分析(PP)显示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7.41±2.86)d、(11.24±3.1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分别为(9.98±3.45)d、(12.96±4.01)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前联合气流冲击法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入住时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危险因素以及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未发生VAP患者37例,发生VAP患者33例,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误吸等与VAP发生有关。结论重症监护室VAP患者病死率高,临床需要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规范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避免声门下吸引防误吸等,对降低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生彪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03-805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3例(9.6%)和15例(51.7%),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9±2.8)d和(18.6±3.5)d,住院时间分别为(16.3±3.7)d和(25.3±3.8)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呼吸科ICU病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根据入住顺序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气道管理的基础上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观察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时间、VAP总发生率、VAP 1周内发生率、病死率、滞留物潜血(OB)试验阳性结果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时间(14.1±5.2)d、VAP总发生率33.3%、VAP 1周内发生率7.4%、OB试验阳性率16.7%、病死率7.4%,对照组分别为(8.9±3.8)d、37.0%、27.8%、3.7%、13.0%,两组VAP发生时间、VAP 1周内发生率、OB试验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33,χ^2=7.728、4.960,均P<0.05);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生命体征、VAP总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可以延缓VAP的发生时间,降低VAP 1周内发生率,为患者抢救治疗创造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