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对急性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初诊未诊断阑尾炎,经手术及治疗证实阑尾炎27例,总结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有12例表现阑尾增粗,管壁增粗,周围脂肪间隙渗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8例,脓肿外脂肪间隙内见渗出;3例表现为盆腔脓肿;3例表现盲回部炎症,1例阑尾炎继发网膜脓肿。其中9例见阑尾粪石。结论:单排螺旋CT能明确阑尾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并对阑尾及回盲部病变定性具有一定鉴别作用,对临床不典型阑尾炎诊断明确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8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分析其CT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8例病人中,诊断急性阑尾炎53例,升结肠癌2例,右侧腹股沟疝2例,假阴性1例。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的主要征象及出现频率如下:阑尾肿大增粗(管腔直径〉6mm)占96.2%,阑尾结石占17.0%,回盲部壁增厚占30.1%,阑尾周围炎占60.4%,阑尾周围脓肿占15.1%,阑尾穿孔占9.4%。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征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对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1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6例,阑尾周围脓肿10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准确率为95.0%。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阑尾周围脓肿10例,阑尾周围炎35例,37例阑尾增粗,38例患者阑尾壁增厚,阑尾腔内积液18例,阑尾腔内积气7例,24例阑尾腔内发现阑尾结石。结论:急性阑尾炎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显示急性阑尾炎病变影像,诊断准确率较高,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并重建的CT征象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CT诊断的符合率为95.0%;CT直接征象为管壁增厚,阑尾增粗,阑尾内结石,间接征象为阑尾周围脓肿,邻近回盲部肠壁增厚,阑尾浆膜面模糊及阑尾周围炎性改变。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腹部平扫及重建可清晰显示急性阑尾及其周围病灶,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方面确诊率较高,其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未使用胃肠道对比剂的情况下螺旋CT平扫对症状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首诊未考虑是阑尾炎,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不典型阑尾炎病例的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图像表现,重点观察阑尾的位置、直径、阑尾壁的厚度、内容物及阑尾周围结构的改变。结果图像准确显示所有病例的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其中可见阑尾增粗28例,阑尾结石9例,阑尾壁增厚8例,阑尾脓肿2例,阑尾周围炎24例,盆腔积液1例,伴有小肠梗阻6例。结论在不采用胃肠道对比剂的情况下,螺旋CT平扫联合平面重建技术可显示不典型阑尾炎的阑尾本身及其周边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对诊断不典型阑尾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67例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行MSCT检查,并经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图像后处理,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MSCT的主要征象有阑尾管腔直径增粗(直径>6mm)、管壁增厚38例,阑尾周围炎31例,阑尾结石19例,回盲部管壁肥厚15例,阑尾脓肿12例,阑尾炎性包块7例。MS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2%、93%、96%、75%。结论: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的CT表现。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多方位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和B超检查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CT和B超特征。结果CT与B超共同诊断为单纯性阑尾炎17例、化脓性阑尾炎13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阑尾周围脓肿13例;急性阑尾炎的CT直接征象为阑尾肿大增粗(直径〉6mm)、壁增厚和阑尾石,间接征象有阑尾.盲肠周围脂肪内条索影等;B超征象为阑尾肿胀增粗(直径〉6mm),壁增厚≥2mm,浆膜层毛糙,回声增强,黏膜毛糙,回声中断或阑尾内积液、积脓或粪石。结论CT和B超两者结合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特别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阑尾炎具有很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阑尾炎在多层螺旋CT中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4例阑尾炎患者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以0.75mm薄层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发现8例阑尾增祖、增大,其中2例伴有粪石,2例内见小气泡影,2例伴有局部脂肪间隙模糊;2例回盲部软组织块影伴有小肠低位梗阻;2例盲肠壁增厚,腔内见密度不均的软组织样影,邻近见多个淋巴结;2例仅见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多层螺旋CT能更清晰的显示阑尾炎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腹部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43例,诊断准确率95.6%。多层螺旋CT显示阑尾增粗38例,阑尾壁增厚38例,阑尾周围炎36例,阑尾腔内结石26例,阑尾腔内积液17例、积气5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可清晰显示急性阑尾炎病变影像,有助于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7例高度怀疑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本组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平扫,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总结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平扫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研究对象中,共82例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为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为97.56%,特异性为80.00%,准确率为96.55%。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扫描可直接征象为阑尾明显增粗,阑尾壁增厚,阑尾腔内有异物和气体。间接征象表现为阑尾周围炎性反应或脓肿,周围脂肪有条纹状或斑点状增高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较高,有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不典型阑尾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临床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3例具有阑尾炎的CT表现:5例阑尾增粗、壁增厚.其中2例阑尾内见结石.1例结石位于穿孔阑尾周围;盲肠周围炎8例,腰大肌前方脓肿2例,盲肠末端局限性增厚4例,右侧结肠旁沟及盆腔积液3例。另1例表现为右下腹脓肿因而误诊为盆腔炎。结论 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多数病例根据其CT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 搜集55例临床拟诊急性阑尾炎的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多平面容积重组图像后处理,总结分析其CT表现,比较重建图像与未重建图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各种征象显示率。 结果 5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手术病理确诊50例,右侧卵巢囊肿1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例,胆囊炎1例,结肠肿瘤1例,盆腔炎1例。重建后的阑尾全程显示率(100% vs 80%)、管壁增厚显示率(92% vs 70%)以及回盲部肠壁增厚显示率(50% vs 26%)均高于未重建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能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对阑尾炎以及其他病变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CT诊断高位急性阑尾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高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探讨CT诊断高位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和临床、CT随访证实的高位急性阑尾炎21例.采用16排CT扫描机进行急诊腹部平扫检查,扫描范围分别为上腹、上中腹、中下腹和全腹.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21例中,14例(14/21,66.67%)...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结果其声像图表现:①直接征象:阑尾不同程度肿大,阑尾纵切面显示为数厘米长的腊肠样、管状、手指状或蚯蚓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不均质。横断面呈“靶环征”或圆形回声;②间接征象:阑尾内粪石并声影;阑尾炎有渗出或穿孔时周围的无回声区或有沉积物回声;脓肿形成时为右下腹混合性肿块回声;肠管扩张(特别是升结肠扩张);回盲部肠管局限性水肿或肠系膜增厚和大网膜包裹。结论超声检查简便、可重复性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应列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吸虫性阑尾炎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并随机选取36例非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观察并比较其CT表现,包括阑尾形态、阑尾石形态和邻近结肠壁是否钙化。结果 血吸虫性阑尾炎与非血吸虫性阑尾炎患者间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和阑尾周围炎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非血吸虫阑尾炎相比,血吸虫性阑尾炎的结肠壁钙化和阑尾石呈双轨状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平扫加MPR和CPR示阑尾石双轨状和阑尾周围肠壁钙化有助于诊断血吸虫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的读片结果与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联合应用阑尾显示率达到100%(60/60),阑尾外径增大、阑尾壁增厚的显示率也明显提高。结论:联合应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阑尾,从而提高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