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波紫外线照射对人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紫外线诱发和加重皮肤红斑狼疮的机理,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角朊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UVB照射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角朊细胞在接受不同剂量UVB(50mJ/cm2,100mJ/cm2,200mJ/cm2)照射后细胞膜出现Ro/SSA抗原表达,并与UVB剂量有相关性,200mJ/cm2的UVB照射可使10.7%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角朊细胞若先与10-5mol/L17-β-雌二醇孵育48小时再接受UVB照射(200mJ/cm2),结果较单纯接受相同剂量UVB照射的角朊细胞更易表达Ro/SSA抗原,提示UVB和雌激素对角朊细胞表达Ro/SSA抗原有协同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推测UVB诱发的角朊细胞膜表达Ro/SSA抗原是诱发和加重光敏性红斑狼疮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免疫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常见的多系统损害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有关。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酶联检测技术,分析SLE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并探讨临床免疫指标在发病机理中的意义。一、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SLE诊断标准确诊的SLE患者40例,平均年龄38岁,均为女性。正常对照组40例,取自健康献血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岁。二、实验方法(一)细胞免疫指标测定:于反应管中加入FITC标记的抗CD2、CD3、CD4、CD8、CD16、CD19、…  相似文献   

3.
许多红斑狼疮 (LE)患者有光敏感性 ,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 ,临床报道的LE患者光敏感性的发生率不同。从 196 5年开始 ,人们逐渐运用光激发试验来评估LE患者的光敏感性。作者对 4 0 5例LE患者的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4 0 5例LE患者中盘状红斑狼疮 (DLE) 94例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SCLE) 8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2 7例 ,其他类型的LE 2 0 3例 (包括深在性、疣状和儿童红斑狼疮等 ) ;对照组为 5 40例其他皮肤病患者。对上述患者进行光试验 ,包括测定最小红斑量 (MED )、立即色素沉着量 (IPD )、最小晒黑量(…  相似文献   

4.
窄谱UVB对白癜风是一种有效和耐受性好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白癜风可作外科的自身表皮移植和培养的黑素细胞移植 ,但非外科治疗仍被认为是一线疗法 ,包括皮质类固醇口服或外用、PUVA。最近有两项应用UVB治疗的报告。作者报告了 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11月间单独应用窄谱UVB治疗的 11例患者。治疗均在一个有 4 8个荧光管 (发射峰为 311~ 312nm)的光疗仪中进行。所有患者病灶部位未经光测试 ,均定为Fitzputrick的Ⅰ型。最小红斑量 (MED)定为 4 0 0mJ/cm2 ,初始剂量为 70 %的MED(2 80mJ/cm2 ) ,之后每次照射量递增 15 % ,如有轻度红斑、瘙痒 ,下次治疗照射量…  相似文献   

5.
以兔胸腺可提取性核抗原(ENA)的免疫印迹技术(IBT),对177例结缔组织病患者及32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7种自身抗体的测定。抗Sm抗体见于50%的SLE患者,敏感性较高;抗RNP抗体可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测出,在SLE中阳性率较高;抗Ro(SSA)、抗La(SSB)抗体见于部分SLE患者;抗核糖体抗体仅见于SLE,可能为SLE的又一标记。本文IBT具有广谱、快速、精确及稳固等优点,对提高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90 9年Hoffman在柏林皮肤病学会的一次会议上首报 2例伴水肿性损害的红斑狼疮 ,命名为“水肿性红斑狼疮”。 1 93 0年Gougerot和Bournier报道了 2例非暴露部位界限清楚、椭圆形、表面光滑的红色斑块 ,治愈后不留任何痕迹。此后法国与西班牙文献也报道了类似病例。作者认为水肿性红斑狼疮 (TLE)是盘状红斑狼疮的一类特殊型。作者选择了 4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TLE的患者 ,以深浅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和真皮网状层粘蛋白灶状沉积为特点。对年龄、性别、病史 (包括同时诊断DLE或SLE) ,皮损特点、分布、病程、…  相似文献   

7.
脉冲染料激光 (PDL)可用于治疗鲜红斑痣(PWS)等多种皮肤血管疾病 ,副作用少且以炎症后色素沉着多见 ,色素减退及萎缩或肥大瘢痕发生率较低。该文报道了 4例下肢PWS患者接受PDL治疗后 ,局部发生白色萎缩 (AB)样瘢痕。4例患者均为女性 ,既往无静脉疾患。例1 ,1 9岁 ,右下肢先天性PWS。初以CandelaSPTL -1激光 (光斑 5mm ,光通量 5 5、6 0、6 5J/cm2 )照射右股部 ,PWS明显减退 ,未发生副作用 ,且以 6 5J/cm2 时疗效最佳。继以6 5J/cm2 照射右踝外侧 ,2月后复诊局部出现典型AB样损害 ,3个月后AB…  相似文献   

8.
SLE患者皮损TNFα及其受体表达及血清NO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TNFα在SLE中的作用机制,我们对24例SLE患者皮损TNFα及其受体CD120a、CD120b的表达及血清NO水平进行了检测。一、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SLE患者(活动性积分参照文献[1])24例,男3例,女21例;年龄15~46岁,狼疮带阳性18例。10例正常人皮肤做免疫组化检测对照;24例健康人(男2例,女22例)血清做NO2-/NO-3检测对照。(二)方法:1皮肤取材及标本处理:皮损处常规取材并分成2份,一份送常规病理;另一份OCT包埋,液氮速冻,-80℃冰箱中保存。正常人皮肤处理同前。2血清收集:采取肘静脉血,静置血凝后离心,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9.
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角朊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对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疾病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1]。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的一个原型,而皮肤损害是红斑狼疮的一个突出表现。为研究细胞凋亡与红斑狼疮皮损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采取原位DNA断裂位点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9例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不同病程的皮损进行了表皮角朊细胞凋亡的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13例SLE和9例DLE皮损标本均来自我科1995年1月至1997年4月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石蜡包埋组织。SLE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DLE根据皮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和遗传基础。方法 分析了SLE患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HLA-DR、DQ基因的关联。结果 发现抗Ro抗体与DR2、DQ6及DQ2/DQ6杂合子相关,抗RNP抗体与DQA1*0102、DQB1*0602相关。抗Sm和抗dsDNA抗体均与DRBQ*1501、DQA1*0102、DQB1*0602相关,这与汉族SLE与HLA的关联完全一致,表明抗Sm和抗dsDNA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以来,我们用地塞米松(DX)与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结缔组织病与重型药疹,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例,女4例,年龄20~50岁,病程1天~2年。其中皮肌炎(DM)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TEN)1例,重型多形红斑(SJS)1例。DM、SLE诊断标准分别以Maddin(1982)的《现代皮肤病疗法》中介绍的5条标准及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11条为诊断标准。2例药疹均有典型皮损和严重临床症状,致敏药物分别为西比灵、复方新诺明,所有患者用DX10~15mg/d,治…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1986年~ 1999年收治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ermatofibrosarcomaProtu berans,DFSP) 5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3~ 5 1岁 ,平均年龄 37.6岁 ;病程 9个月~ 2 0年 ,平均 9年 2个月 ;皮损部位 :前胸 3例 ,下肢 1例 ,腹部 1例 ;大小 :1.0cm× 1.0cm× 0 .5cm~ 3.8cm×5 .0cm× 0 .8cm ;单发 4例 ,多发 1例 ;皮损表现 :多个正常肤色或肉红色、表面光滑的结节或肿块 ,肿块周围有小丘疹或结节围绕 ,部分表面有灰黄色薄鳞屑 ,活动度欠佳 ,似与深部有…  相似文献   

13.
DNA-抗DNA抗体免疫复合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肾损中可能起某种作用[1,2]。我们应用抗DNA单克隆抗体(AI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该免疫复合物,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血清标本:我院和北京医科大学三院从1992年12月至1993年10月,共收集134份各类人员血清,存于-20℃冰箱后集中检测。其中SLE80份(均符合1982年美国类风湿学会诊断标准),非SLE的结缔组织病8份[其中皮肌炎(DM)3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4份,干燥综合征(SS)…  相似文献   

14.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主要免疫学异常为细胞免疫降低 ,体液免疫亢进。白细胞介素 6 (IL 6 )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1 ] 。为了探讨IL 6与SLE活动的关系 ,我们检测了 34例SLE患者的血清IL 6水平 ,现总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34例门诊及住院病人 ,诊断均符合ARA 1982年修定的SLE诊断标准。其中女性 32人 ,男性 2例 ,年龄 13~5 7岁 ,平均年龄 35岁。参照郑敏等[2 ] 的标准将 34例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 :活动期 2 3例 ,女性 2 2例 ,男 1例 ;非活动期 11例 ,女 10…  相似文献   

15.
抗UI核糖核蛋白 (抗 -U1RNP)抗体可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存在 ,但存在于局限性硬皮病(LSc)患者中未见报道。作者用免疫沉淀等方法首次发现在LSc患者中具有抗 -U 1RNP抗体。病例和方法 :血清标本来自 70例LSc患者 ,30例系统性硬皮病 (SSc)患者和 30名健康对照者。按临床类型LSc患者分为 3组 :①泛发性硬斑病组 (n=2 2 ) ;②线状硬皮病组 (n =2 8) ;③硬斑病组 (n =2 0 )。既有硬斑病又有线状损害则归到泛发性硬斑病组。用从HeLa细胞中提取的U小核RNAs进行免疫沉淀检测所有血清标本中抗 -U 1RNP抗…  相似文献   

16.
社会心理因素对银屑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银屑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和病情恶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银屑病的影响 ,我们对 78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艾森克个性测定 (Ey 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及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Checklist 90 ,SCL 90 )和生活事件量表 (LifeEventsScale ,LES)的测定并与 78例健康者做了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银屑病组 :78例均取自本院皮肤科门诊 ,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 ,并处于疾病…  相似文献   

17.
作者研究了 5 -脂氧合酶 (5 -LOX)在系统性硬皮病 (SSc)皮损中的表达情况。病例和方法 :手术切取 10例确诊的SSc患者的受累部位及 8名健康志愿者的皮肤组织 ,- 80℃冰冻或石蜡包埋保存。取 7例SSc患者的受累部位及4例正常人新鲜皮肤组织做成纤维细胞 (FB)培养。用原位杂交测定SSc患者皮损部位及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 5 -LOXmRNA的表达 ,免疫组化测定 5 -LOX蛋白在SSc患者皮损部位及正常对照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并计数切片中的 5 -LOX阳性细胞数。用荧光活化细胞分离仪 (FACS)测定培养FB中的 5-LOX蛋…  相似文献   

18.
δ 氨基酮戊酸 (ALA)光动力疗法 (PDT)是以光敏剂外用结合红光照射进而达到抑制或破坏增生组织的一种新型技术。我们应用ALAPDT治疗了 3 5例尖锐湿疣 (CA)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 5例CA患者全部为我科性病门诊病人 ,男3 3例 ,女 2例 ;年龄 2 0~ 5 2岁 ,平均 3 2 .7岁 ;病程 1月~ 3年 ,平均 8.3月。皮损发生于尿道口 2 8例 ,阴道口 1例 ,龟头 1例 ,阴茎 2例 ,系带 2例 ,冠状沟 1例。皮损数目为 1~ 2个 ,3 5例患者共有 48个皮损 ,疣体大小为 0 .2cm× 0 .2cm~ 0 .2cm×1.0cm…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对系统性硬皮病及皮肌炎的临床确诊率,通过EN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19例系统性硬皮病(SS)及28例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患者抗Scl 70及抗Jo 1抗体,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共62例及50例健康人作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70 KD(抗Scl 70)多肽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的特异性标记抗体,阳性率31.6%;55KD(抗Jo 1)多肽抗体是皮肌炎的特异性标记抗体,阳性率46.4%。SLE、MCTD及健康人全部阴性,从而有助于对系统性硬皮病及皮肌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最近许多研究显示 ,干燥综合征 (SS)患者的受损唾液腺活组织检查有T细胞、B细胞和滤泡样树突状细胞聚集 ,其显微结构类似淋巴样组织 ,被称为淋巴样新生物 ,参与此过程形成包括趋化因子 ,有证据表明 ,其中趋化因子参与调节淋巴细胞的归巢、淋巴样结构的形成。该研究目的是研究在SS患者中的慢性炎性病损中可能存在的趋化因子 ,从而证实其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符合欧洲分类标准的原发性SS 16例 ,继发性SS 3例 (其中 2例合并SLE ,1例合并RA) ,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2例SLE、1例系统性硬皮病、1例RA)和 4例对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