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0~16周妊娠最佳剂量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将来自上海24所医院的2007例孕10~16周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4种不同的治疗组。组Ⅰ:511例,米非司酮75mg每天1次,连服2天(总量150mg),第3天晨口服米索0.6mg,每3~4小时重复1次,最多3次;组Ⅱ:491例,米非司酮100mg每天1次,连服2天(总量200mg),米索用法同组Ⅰ;组Ⅲ:519例,米非司酮用法同组Ⅰ,第3天晨阴道内放置米索0.6mg,每12小时重复1次,最多3次;组Ⅳ:486例,米非司酮用法同组Ⅱ,米索用法同组Ⅲ。结果4组24小时内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8.6%、89.4%、90.9%和94.0%。组Ⅳ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组Ⅰ和组Ⅱ。24小时内流产成功者米索的用量,阴道给药者比口服给药者明显减少(P<0.001),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00mg合并阴道放置米索,是较好的药物终止10~16周妊娠的方法,可作为一种常规方法推荐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为一项由十个单位参加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随机比较了三种用药方案:1.米非司酮25mgQ12h×5+PG051mg阴道塞药(组Ⅰ),2.米非司酮,同前十米索600μg(组Ⅱ),3.米非司酮200mg+米索600μg(组Ⅲ)终止早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为94.22%(913/969),其中组Ⅲ为91.50%,明显低于组Ⅰ(95.22%)和组Ⅰ(96.12%)(P=0.025);失败率为1.65%(16/969),其中组Ⅲ为3.52%,显著高于组Ⅰ(1.37%)、组Ⅱ(0%)(P=0.001);不完全流产率为2.89%(28/969),失访(结局不明)率为1.24%(12/969),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应用PG至孕囊排出时间,三组分别为3.06±1.65,2.81±2.75,3.21±1.61h(X±SD),组Ⅱ稍短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转经时间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90%以上的对象均对药物流产方法表示满意。结果提示米索配伍米非司酮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令人满意;米非司酮低剂量多次给药与米索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1,自引:1,他引:181  
将600例停经<49天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组1:301例,应用米非司酮,总剂量150mg,首次剂量50mg,以后每12小时口服25mg,共口服4次,于开始服药第三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组2:150例,应用米非司酮,剂量服法同组1,于第三天阴道放置卡孕栓1mg;组3:149例,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00mg,用药第三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各组完全流产率与副反应。三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5.3%,97.3%与95.4%;不全流产率为3.0%,2.0%与2.6%,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副反应情况,约80%的妇女有下腹痛,但组2腹泻与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组1、3明显为高(P<0.001)。提示:米索前列醇配伍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与卡孕栓相同。米索前列醇具有可以口服、不需低温保存、副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对早孕妇女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共征集24名停经≤49d、要求中止妊娠的健康妇女,分4组,各组依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组Ⅰ)、50mgQ12h×6(组Ⅱ)、200mg(组Ⅲ)和600mg(组Ⅳ),首次服药后72h行人流术(组Ⅰ)或阴道内放置卡前列甲酯栓(PG05)1mg(组Ⅱ~Ⅳ)。结果显示各组之间临床效果及临床经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E2P变化趋势亦基本一致。β-hCG在用药前24h内上升50%~100%(P<0.01),服药后至孕囊排出前仍呈上升趋势,口服首剂米非司酮后,各组E2水平亦持续高于服药前,而P水平则缓慢下降。妊娠中止后,上述三种激素急剧下降。服药期间,各组PRL和皮质醇明显上升,孕囊排出后前者下降缓慢,而后者下降迅速,ACTH、T3、T4和TSH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来非司酮(50mgQ12h×6,200mg和600mg)抗早孕时无明显量效关系;其主要作用部位似不在卵巢和绒毛;但对垂体一肾上腺轴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大剂量时;对垂体一甲状腺轴影响不明显;PRL水平变化似为药物直接作用所致,其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单独应用与以炔失碳失碳酯合并应用的紧避孕效果。方法:将避孕失败或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有的30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3组。组I(100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12小时后重复1次,组Ⅱ(99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1次;组Ⅲ(101例),1次口服米非司司酮25mg及双炔失碳酯7.5mg。结果:组I无妊娠发生,组Ⅱ、组Ⅲ各妊娠1例;避孕有效率3组依次为100.0%,83.8%,  相似文献   

6.
卡前列甲酯栓剂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卡前列甲酯(PG_(05))、前列腺素E_1马类药物(ONO-802)阴道栓剂及催产素,对99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3例)进行妊娠晚期引产效果的对比观察,并随机抽取其中30例,测定其引产前后血浆前列腺素(PGE_2、PGF_(2α)水平。结果:引产总有效率:PG_(05)组为88%,ONO-802组为100%,催产素组为79%,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引产前后血浆前列腺素水平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提示:PG_(05)用于妊娠晚期引产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44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隔日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mg与安宫黄体酮(MPA)2mg交替应用;对照组22例,口服CE0.625mg/d,每月连续服用25天,后10天加用MPA4mg。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期。结果:实验组1例退出,对照组2例退出。两组比较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治疗后绝经期症状均明显改善(P<0.001);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下降,两组HDL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尿钙/肌酐(Ca/Cr)值均明显下降;试验组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试验组2例(9.1%),对照组14例(63.6%,P<0.001);乳房胀痛试验组1例(4.5%),对照组7例(31.8%,P<0.001)。两组用药后无血压升高、乳腺增生及子宫内膜增生。结论:绝经后妇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具有用量小、副反应少、有效、安全、经济、依从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黄体生成激素(LH)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受体(LH-CG)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对4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LH-CG受体蛋白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受体蛋白表达的部位。结果:40例中,LH-CG受体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5%(29/40),其中Ⅰ、Ⅱ期患者高于Ⅲ、Ⅳ期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分化癌的受体含量约为低分化癌的2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H-CG受体蛋白高表达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94%和67.15%,低表达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均为33.4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LH受体高表达者,预后较低表达者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单独或合并双炔失碳酯应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效果。将避孕失败或无保护性生活后96h内就诊的26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4组,组Ⅰ(65例):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组Ⅱ(65例):单次同时口服米非同酮25mg,双炔失碳酯7.5mg;组Ⅲ(65例):单次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0mg,双炔失碳酯5mg;组Ⅳ(65例):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0mg。结果显示各组均有一例妊娠,失败率均为1.54%,避孕有效率4组依次为76.15%、79.36%、81.94%、81.9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后月经周期改变少,且与服药时间有关,副反应发生比例低。表明单次服用低剂量米非司酮25mg或10mg都可作为有效紧急避孕方法,米非司酮与双炔失碳酯合用未显示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不1号治疗79例抗精子抗体阳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中药免不1号治疗抗精子抗体引起的免疫性不育症79 例,并设西药强的松30例作对照。治疗结果:免不1号妊娠31 例,妊娠率39.2% ,强的松组妊娠3例,妊娠率1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免不1 号组精液复查,精子密度、存活率、前向精子活力等有明显改善(P< 0.01),强的松组改善不明显(P> 0.05)。免疫性不育症中医辨证分三型,其中脾肾两虚型经免不1 号治疗后妊娠率最高(42.1% )。  相似文献   

11.
两种紧急避孕方法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不同低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服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其副反应。方法 :运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比较 ,研究 899例健康妇女在无保护性性交后 1 2 0 h内 ,随机分为 3组。组 (3 0 0例 ) :口服 2 5 mg米非司酮 ,2 4 h后口服 0 .2 mg米索前列醇 ;组 (2 99例 ) :口服 1 0 mg米非司酮 ,2 4 h后口服 0 .2 mg米索前列醇 ;组 (3 0 0例 ) :单服米非司酮 1 0 mg。按 Dixon法推算避孕有效率。结果 :899例妇女中总妊娠数 1 1例 :组 2例 ,组 2例 ,组 7例 ;方法失败 :组 1例 ,组 0例 ,组 5例 ;避孕有效率分别为 95 .5 %、1 0 0 %、76 .9%。组 加组 与组 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副反应较轻均可耐受 ,无严重副反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服米非司酮组间副反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低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作为紧急避孕是有效安全的紧急避孕方案 ,且对月经周期无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12.
用dl-15甲基PGF_(2α)(简称PG)阴道给药在门诊终止早孕132例,分四组进行,Ⅰ组PG 薄膜加R2323,Ⅱ组PG 薄膜加中药,Ⅲ组PG 海绵6mg 加丙睾,Ⅳ组PG 海绵4mg 加丙睾。组Ⅰ和组Ⅲ流产成功率较高,分别为94.6%和93.3%。组Ⅲ方法最简便,只须一次给药,从用药物后到流产组织物排出,平均时间为10小时21分。随访观察: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平均为15.8天;流产后转经时间,平均为39.3天。如能进一步提高蜕膜完整排出率,缩短流产后出血时间,这种药物流产方法,在门诊是简便易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了15-甲PGF_(2α)疗程和减少用药量,并以β-hCG放射免疫测定为主要指标,观察抗早孕效应。停经49天以内的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Ⅰ的15-甲PGF_(2α)最高用量为10毫克,组Ⅱ为8毫克;两组用药疗程均为8小时(比以前缩短4小时)。丙酸睾丸酮用法同前。结果两组抗早孕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100%(p>0.05);15-甲PGF_(2α)平均用量分别为9.67±0.21和7.70±0.19毫克(p<0.05)。组Ⅱ用药比组Ⅰ少2毫克,更适于门诊推广应用。本文并对β-hCG放射免疫测定在药物抗早孕研究中的应用及丙酸睾丸酮的抗早孕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安全、高效、简便、副反应小,并能由育龄妇女自己掌握的催经止孕万法,我们简化了前阶段单独使用长效dl-15甲基PG F_(2α)(以下简称PG)以及PG 加用丙酸睾丸酮(以下简称丙睾)抗早孕的用药方法。本工作以34例单用PG 为对照组,63例PG+丙睾为实验组。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6.83%,与对照组(成功率为64.71%)相比,两者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01)。在本工作的实验组中,PG 用药疗程由原来2天缩短为一天,效果相近。平均PG 用药量减少到8.82毫克,同时缩短了胃肠道副反应的时间,方法也更为简便。本工作还采用羊红血球稀释半定量尿HCG 测定法来预估用药后的疗效,此法简便、准确率高、实用价值大,可减少完全流产者不必要的诊刮及缩短对失败者过长的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15.
Lu LM  He YD  Chen Q  Song L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29-832
目的 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探讨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1999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10年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分娩的、终止妊娠孕周>28周的单胎妊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患者221例的临床资料,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3组,Ⅰ组为孕28~31周+6分娩,81例,Ⅱ组为孕32~33周+6分娩,78例,Ⅲ组为孕≥34周分娩,62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1)围产儿结局:221例围产儿中共有13例失访,Ⅰ组9例,Ⅱ组3例,Ⅲ组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Ⅰ组为26%(19/72),Ⅱ组为7%(5/75),Ⅲ组为10%(6/61),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率Ⅰ组为43%(31/72),Ⅱ组为28%(21/75),Ⅲ组为3%(2/61),Ⅰ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产儿死亡原因:因社会因素(家属放弃治疗)导致的围产儿死亡,Ⅰ组为26%(8/31),Ⅱ组为67%(14/21),Ⅲ组为1/2,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低剂量米非司酮胶丸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改变米非司酮剂型 ,减少米非司酮剂量的抗早孕效果。方法 :160例对象按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80例。胶丸组米非司酮胶丸 75 mg加空白片配伍米索 0 .6mg。片剂组米非司酮片剂 15 0 m g加空白胶丸配伍米索 0 .6mg。结果 :胶丸组完全流产率 98.8% ,略高于片剂组 97.5 % ,两组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别 ,比较两组流产后出血时间、副反应、月经恢复及行经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 :米非司酮胶丸配伍米索抗早孕 ,临床效果与片剂相仿但用药量少 ,成本低 ,且副作用小 ,可供广大妇女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输卵管伞端粘连闭锁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我院对136例患有输卵管伞端粘连合并不孕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85例(A组),显微外科手术51例(B组)。结果:A组总妊娠率35.08%(20/57),宫内妊娠率31.58%(18/57),B组总妊娠率28.13%(9/32),宫内妊娠率25%(8/32),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输卵管病变伴盆腔粘连程度分为Ⅵ期:Ⅰ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A组50.00%(12/24)、B组30%(3/10);Ⅱ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A组42.86%(6/14)、B组25%(2/8);Ⅲ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A组为0(0/11)、B组23.08%(3/13);Ⅳ期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两组均为0。结论:输卵管整形术后的妊娠率取决于输卵管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的状况以及盆腔粘连的性质和程度。Ⅰ、Ⅱ期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腹腔镜组高于显微外科组,但Ⅲ期患者的输卵管造口术,显微手术更有利于保护输卵管纤毛,恢复伞与卵巢的解剖关系和拾卵功能。对于Ⅳ期患者,确定输卵管功能已完全丧失,主张切除双侧输卵管,术后通过助孕技术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效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国产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将500例分为两组,一组用米非司酮25mg,每日2次,连服3d,第4天上午阴道塞卡前列腺素栓(15-甲基PGF_(2a)酸)1mg(简称卡前列素栓组)。另一组米非司酮的用法及剂量与前一组同,第4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简称米索组)。结果:米索组完全流产率为93.2%,明显高于卡前列素栓组的88.4%(P<0.05)。米索组的流产效果受服药者年龄、既往人工流产次数、用药前胚囊平均直径与血β-hCG水平的影响较卡前列素栓组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抗早孕方法。用药后2w测定β-hCG值结合B超检查可用于监测药物流产效果,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