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早期肝脏放射性损伤病理组织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脏放射性损伤早期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成年家兔24只,采用40Gy X线左侧半肝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后第4、10天两个观察组,每组12只,进行肝脏病理学研究。结果照射后第4天组12只家兔,光镜下肝脏无异常变化,从中随机抽出1只家兔电镜检查照射区肝组织见细胞器肿胀、胞浆空泡样变等超微结构水平改变。家兔肝脏照射后第10天未照射区肝组织无异常,照射区出现不同程度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改变,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胶原纤维形成、泡浆内空泡化、Disse间隙水肿等异常。结论肝脏在受单次大剂量照射后,光镜下早期病理改变以小叶中央静脉血管闭塞性损伤为主要特征,更早期电镜下就可观察到细胞器超微结构水平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5年10月我科的20例放射性肝损伤的MRI资料,20例患者均因肝脏肿瘤接受过1~2疗程的三维适形放疗,MRI资料包括平扫与增强扫描,4例因疑肿瘤复发而经穿刺确诊为放射性肝损伤.结果 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表现为与受照射区形态相似大片状肝水肿,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动脉期无强化.慢性放射性肝损伤平扫T1WI为不规则片状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Gd-DTPA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 放射性肝损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癌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肝损伤的MRI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此研究是通过MRI随访观察肝癌三维适形放疗之后的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方法 52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实施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累计剂量:42~60Gy(52.00±7.07Gy),照射区定义为50%等剂量曲线分布范围.其中32例在放疗后3~15周,20例在放疗后4~36个月行MRI扫描.扫描包括平扫T1WI、T2WI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放射性肝损伤的表现.结果 放疗后3周~15周MRI扫描见局限性放射性损伤区域,平扫:T1WI呈低信号(n=28)或者等信号(n=4),T2WI呈等信号(n=12)或者轻度高信号(n=20).增强扫描表现为轻度增强或者明显增强(n=25)及无明显强化(n=7).放疗后4~36个月复查平扫时在T1WI呈低信号(n=20),T2WI呈等信号(n=2)或者高信号(n=18),内可见增粗的肝动脉(n=5)及肝裂隙(n=2).9例患者MRI随访观察发现,放射损伤区域体积逐渐缩小,在动态MRI扫描发现在动脉相信号轻度增强或者不增强,静脉相信号明显增强,延迟相仍呈高信号或者信号轻度衰减,增强强度高于早期(P<0.05).2例患者放疗后复发,MRI扫描发现:复发肿瘤平扫时与放射性损伤区域难以鉴别,增强扫描动脉期强化,静脉期迅速廓清,呈现"快进快出"现象.而放射损伤区域增强扫描后在动脉期轻度增强,静脉期明显增强.结论 MRI可用来观察放射性肝损伤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上采用磁共振影像检测结合病理诊断,建立血管阻断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方法,并用血管阻断药物考布他汀A4磷酸酯(CA4P)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20只SD大鼠左肝包膜下制成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模型,采用1.5T磁共振仪行T1WI、T2WI、DWI、CE-T1WI检查;CA4P治疗后24,48,72 h采用以上序列再次进行MRI检查。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肝脏肿瘤组织部位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与正常肝脏比较,肿瘤在T1WI图像上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亮高信号,CE-T1WI呈略高信号。CA4P治疗后CE-T1WI中央区域低信号,边缘高信号,信号强度增强率降低(P<0.01),肿瘤体积增长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坏死面积比率增大(P<0.01)。病理检查显示,对照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扁平,血管内无栓塞;CA4P治疗后,可见肿瘤内大范围的坏死和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实验结果表明,MRI可以准确、无创性评价CA4P对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脏肿瘤的疗效。应用1.5T MRI结合病理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血管阻断药物的临床前疗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DWI、T2WI及动态增强MRI对早期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早期肝脏脓肿的影像学诊断困难,本研究分析DWI、T2WI及Gd-DTPA增强序列在检测早期肝脓肿中的价值。方法:对17例患者的17个早期肝脏脓肿分别进行了DWI、T2WI及Gd-DTPA增强检查,统计脓肿坏死区、非坏死区及正常肝脏在各序列的信号强度,计算坏死区、非坏死区及周围正常肝脏的ADC值,对坏死区、非坏死区及周围正常肝脏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脓肿坏死腔的ADC值\[(0.88±0.09) mm2/s\]很低,低于正常肝脏\[(1.31±0.12) mm2/s,P<0.05\],同时明显低于无明显坏死区\[(1.43±0.18) mm2/s,P<0.05\],在D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且增强图像无强化;而无明显坏死区ADC值\[(1.43±0.18) mm2/s\]则高于正常肝脏\[(1.31±0.12) mm2/s,P<0.05\],DWI及T2WI均呈中等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增强有明显强化。结论:早期肝脓肿的磁共振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有助于早期肝脓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在急性弥漫性轴突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和影像证实的急性弥漫性轴突损伤27例患者磁共振资料,包括常规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序列。分别比较各序列对弥漫性轴突损伤出血性病灶的检出数目,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信号特征。结果:弥漫性轴突损伤病灶主要分布在脑白质、基底节区、皮髓交界区、胼胝体、小脑及脑干等区域,磁敏感加权成像术上呈结节状、斑点状、条索状及小片状低信号灶。磁敏感加权成像术对出血性弥漫性轴突损伤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对出血性弥漫性轴突损伤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应作为磁共振检查弥漫性轴突损伤的常规和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各种磁共振成像表现及磁共振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均行常规MR平扫,8例行增强扫描及增强前后MRA,MRV.结果 异常血管位于小脑半球5例,额叶2例,颞叶1例,多发(双顶叶、双枕叶及右颞叶)1例.9例均表现为多条髓静脉汇入1条引流静脉,1例多发者尚可见髓静脉直接汇入室管膜下静脉.T1WI均呈低信号.在T2WI及FLAIR,引流静脉7例呈高信号,2例呈轨道样稍高信号夹低信号,髓静脉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增强前后动、静脉血管成像更清楚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及引流部位.结论 各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相结合能满意显示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典型征象,在诊断本病方面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ulti-modal MRI)对静脉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脑血管造影及临床治疗有效证实的静脉性脑梗死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病灶位于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11例,双侧丘脑、基底节1例,呈不同程度长T1WI长T2WI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稍高信号4例,混杂信号8例;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8例;磁共振静脉成像7例表现为脑内一条或多条静脉及静脉窦流空信号缺失;增强5例,梗死灶斑片样及脑回样轻度强化,受累静脉窦信号缺失。结论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观察静脉性脑梗死范围,有无合并出血,还可以反映其责任血管及局部微观结构的改变,其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异性,是诊断静脉性脑梗死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放射性脑脊髓损伤与照射剂量、照射技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颞叶损伤12例,双侧颞叶损伤8例,其中颞叶伴脑干损伤6例,颞叶、脑干、颈段脊髓损伤2例.放射性脑脊髓损伤部位的CT片表现为颅底线上指状低密度影;MRI片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混合信号.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范围与放疗照射野的大小和照射剂量有关.结论放射性脑脊髓损伤可根据临床表现、CT/MRI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史做出诊断.脑脊髓损伤的范围与照射野技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显像(MRI)在肝脏炎性假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肝脏炎性假瘤(IPL)的MRI表现,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例中术前磁共振检查正确诊断4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1例、肝脏转移瘤1例、不典型血管瘤4例、肝脓肿1例。MR平扫11例中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者6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2例;T1WI、T2WI均呈等信号2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周边伴环样长T2信号者1例。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动脉期均无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周边环形强化7例,内见线样分隔强化者3例;附壁小结节样强化1例。结论IPL的MRI表现多样,与其病理结构及病程相关,MRI对IPL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洁 《重庆医学》2012,41(9):840-841,844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损伤20例活体兔肝VX2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监控图像,探讨MRI图像变化及其与实际损伤的关系。方法 HIFU以点辐照的方式逐层覆盖20例活体兔肝VX2瘤,并在HFIU术前及术后即刻扫描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1加权像(T1WI)、T2WI及增强T1WI。观察MRI图像变化,并取瘤体组织作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苏木素-伊红染色,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MRI图像改变能较准确地反映HIFU术后即刻瘤体内部损伤情况。结论 MRI能有效监控及评价HIFU损伤活体兔肝VX2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腓肠肌急性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临床、影像综合诊断为腓肠肌急性损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整理,MRI成像序列包括矢状位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脂肪抑制或水激发序列像,以及轴位T2加权像。结果16例患者的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MRI上均表现为肌肉损伤区的水肿、出血和肌纤维断裂,6例有肌间隙内有少量积液。水肿在T1加权像上呈稍低信号,在T2加权像及水激发序列上呈稍高或高信号。出血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MRI能特征性显示急性腓肠肌损伤的部位与病理改变,显示x线平片和CT无法显示的软组织损伤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很好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菲立磁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MR平扫和菲立磁增强MRI检查,扫描序列为T2W/TSE、T1W/SE、T2FS/TSE和T2W/FFE、T1W/FFE,比较增强前后肝脏的信噪比(SNRN)和病灶信噪比(SNRM)及发现病灶的数量、形态。结果:菲立磁增强后五个序列的肝脏信号强度均较平扫明显下降(P<0.01),T2W/TSE、T2FS/TSE、T2W/FFE肝脏信号强度下降程度较为显著;但病变的信号强度变化不大(P>0.05)。结论:菲立磁增强T2W/TSE,T2FS/TSE、T2W/FFE可明显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T1W/SE和T1W/FFE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SPIO)-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for hepatic focal solid lesions. METHODS: SPIO (Feridex)-enhanced MRI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in 28 cases of hepat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defined by CT or MRI or other methods. In post-contrast enhanced examination, the signal intensity and 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 were measured in lesions and normal hepatic parenchyma in T2-weighted images (T2WI)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re-contrast enhanced MRI. The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the lesions were visualized for qualitative diagnostic analysis. RESULTS: In Feridex-enhanced MRI,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normal hepatic parenchyma was decreased while the CNR between lesions and normal liver tissue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pre-contrast enhanced examination. CONCLUSION: Feridex-enhanced T2WI examin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detection of hepatic lesions and is valuable in diagnosing hepatic focal solid lesion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兔门静脉狭窄程度与肝脏磁共振(MR)灌注成像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20只,静脉团注造影剂同时对肝门附近5个层面行MR动态扫描.扫描后1h依次用部分门静脉结扎法制作门静脉狭窄50%、75%模型,并且依次于狭窄后30min用同样方法行肝脏MR动态扫描.通过分析信号强度-时间(SI-T)曲线各参数,对兔肝脏MR灌注成像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不同门静脉狭窄程度时曲线各参数的差别.结果除1只雌兔在50%狭窄扫描结束后死亡外,余19只兔均获得满意肝脏SI-T曲线.门静脉50%狭窄时与术前比较,相对肝动脉灌注指数(rHPI)、相对门静脉灌注指数(rPPI)、对比剂峰值时间(TTP)、最大线性斜率(S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脾峰值增强前肝实质的增强峰值(PHa)和脾峰值增强后肝实质的增强峰值(PH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门静脉75%狭窄时与术前比较,rHPI、rPPI、TTP、SS、PHa、PH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门静脉75%狭窄时与50%狭窄时比较,rHPI、rPP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TTP、SS、Pha、PH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门静脉狭窄程度的加重,TTP、PHa呈增加趋势(r=0.778、0.672,均P<0.01),而SS、PHp呈减小趋势(r=-0.674、-0.530,P<0.05或0.01),rHPI与rPPI与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均r=0.956,均P<0.01).结论随着门静脉狭窄程度加重,兔肝脏的门静脉灌注量降低,而肝动脉灌注量增加.肝脏MR灌注成像可提示门静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刘枫 《中外医疗》2016,(20):189-191
目的:探讨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与脑损害诊断采用MRI不同成像序列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15例急性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不同MRI成像序列与MRV检测急性脑静脉窦闭塞及其继发脑损伤的优劣势,并测量脑损害区的ADC值。结果该次研究中,有上矢状窦血栓者15例,11例合并横窦血栓,乙状窦血栓7例,下矢状窦血栓6例,直窦血栓10例;继发性脑损伤12例,其中8例脑出血性梗死,3例无脑损伤,4例单纯缺血性梗死;T2TSE对缺血水肿的检测优于其它序列,而对脑出血的检测则以T2TIRM较好;缺血坏死边缘区低于中央区的ADC值,病灶面积较小者的中央区较面积较大的病灶ADC值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损害采用MRI诊断,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医师的明确诊断、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及其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种植率,分析兔VX2肝癌影像学表现。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包埋、开腹穿刺及直接经皮穿刺种植三组(每组20只),每组又分为10只瘤块接种,10只悬液接种。接种2周后,以CT、MRI检测肿瘤种植及生长状况,然后行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开腹包埋、开腹穿刺接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与经皮穿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块接种比悬液接种种植率高(P<0.05)。CT平扫,VX2肿瘤呈低密度,动脉期环性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MRI平扫呈长T1,稍长T2信号。肝动脉造影示肿瘤富血供,由肝动脉供血。接种3周后,肿瘤易出血坏死。结论:开腹包埋与开腹穿刺接种制作VX2兔肝癌模型简单,实验周期短,接种率高。开腹瘤块法复制兔VX2肝癌模型,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可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提高嗜铬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 2 5例 ,共 2 8个病灶 ,其中 2 5个病灶为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 ,3个病灶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 ,即异位嗜铬细胞瘤。 2 4例行B型超声检查 ,17例行CT检查 ,9例行MRI检查 ,回顾性分析其超声、CT或MRI征象。结果 声像图特征 :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部分为不规则形有分叶 ,多可见回声明亮的肿瘤边界 ,肿块较小的多为均质的低回声 ,较大的多为实液混合性的高回声。CT表现 :肿块常较大 ,密度不匀 ,强化明显。MRI信号特征 :信号多不均匀 ,T1WI多为低信号 ,T2 WI特征性的表现为高信号 ,增强后明显强化。MRI、CT和B超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 10 0 %、95 %和93% ,三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91%、89%和 85 %。结论 嗜铬细胞瘤的B型超声、CT和MRI表现各具有一定的特征 ,结合临床表现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