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T定向导引下介入治疗脑出血是近年新兴起的一项治疗 新技术,因具有定向、定位准确、创伤小等优点,故易于被 患者接受。本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收到良好临床 效果,现就经笔者治疗过的26例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经头部CT扫描检查诊断为脑出 血,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5-72岁;出血量15- 80ml;单一病灶出血25例,两个病灶共存的1例;首次发病 22例,复发性脑出血4例;痊愈出院(达到生活自理)23例 (占88.4%),不能自理的2例(7.8%),死亡1例(占 3.8%)。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通过分析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报告经CT扫描确诊的出血型烟雾病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11岁~75岁,平均41.2岁。第一次出血者16例(未包括CT扫描普及前出血的2例),其中基底节出血7例(43.8%),不伴有明显脑内出血的一次性脑室内出血6例(37.5%),丘脑出血(同时均伴有脑室内出血)2例(12.5%),脑皮质下出血1例(6.3%)。一次性和二次性脑室内出血病例共计可达50%的高发率。一次性脑室内出血者一般预后良好,而脑实质内出血者因其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预后也不一样。发生第一次出血者平均观察4.4年,其预后:中残以上的预后良好者占72.2%,死亡率5.6%。发生再出血者5例(占27.8%),平均观察4年~5年。再出血发生1次者4例,2次者1例,共计6次。第一次出血至发生再出血的时间为2周~18年,其间隔时间越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远期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远期脑CT形态学改变。方法对185例HIE患儿做头部CT复查,男116例,女69例,年龄:1岁5个月~3岁37例,4~10岁118例,11岁以上30例,平均6.5岁。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185例中,CT异常152例(82%)。CT表现分为4类:(1)脑萎缩(73%);(2)脑软化(67.8%);(3)脑积水(18.4%);(4)脑钙化灶(2.6%)。结论CT表现反映了HIE远期不可逆后遗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判断预后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2003—2007年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54例,均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全部经头部CT检查证实。男107例,女47例;年龄35~82岁,平均60.53岁;有高血压病史者133例,糖尿病4例,血友病1例。入院后头部CT检查显示,基底节区出血51例,脑叶出血33例,外囊出血17例,基底节区出血破人脑室19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1例,小脑出血1例,颅内多发性脑出血2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单纯丘脑出血及小脑出血出血量〈30ml者19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丘脑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探讨其与CT显示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头部CT材料的25例病历,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分型,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例中,平均年龄57.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例,提示同为丘脑出血。因出血量不同,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死亡率为8%。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伴有或不伴有高血压患者,虽然没有临床定位体征,也应做头颅CT,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联合应用血凝酶2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术真  张冰 《医学争鸣》2004,25(12):1142-1142
1 临床资料 2 0 0 3 0 9/ 2 0 0 4 0 2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 2 (男1 6 ,女6 )例;年龄4 4~5 2岁.同期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 0 (男1 5 ,女5 )例为对照组,年龄4 2~5 3岁.两组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无头部外伤史,近3mo来无脑血栓及脑梗死病史,剔除了脑干出血、脑室出血及小脑出血患者.根据CT影像判定血肿部位,应用多田公式(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1 ,91 - 96 .)计算血肿量(血肿的最大长径、宽径、层厚之乘积再乘以π/ 6 ) :其中血肿位于内囊区1 2例,外囊区6例,丘脑区2例,皮层下区2例;血肿量32~90 (平均4…  相似文献   

7.
脑干出血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脑干出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选择经头部CT确诊的40例脑干出血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40例中,平均年龄5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例,体征表现多样,病死率为25%。结论 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重视起病过程,衣时细致的进行临床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的关系,并发低钠血症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412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血清钠降低情况及头部C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死亡108例(26.2%);低钠血症患者68例,死亡38例(55.9%),p〈0.01(x^2=24.272),低钠血症的程度与病死率呈负相关(Y=0.974),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发生,以及低钠血症的程度关系密切,血清钠越低,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饶萍  周莉  温天明  唐平 《四川医学》2001,22(1):69-70
自发性小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5%~13%[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被误诊。自CT问世后,本病在早期即可诊断,因而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都有新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经CT确诊的16例自发性小脑出血住院病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小脑出血均经头部CT确诊,男11例,女5例,年龄10~79岁,平均年龄67.3岁。其中除1例10岁患者外,其余患者年龄均>60岁。既往有高血压史者12例,糖尿病史者2例,天幕上脑实质出血史者1例,缺血性中风史者3例。死亡4例。1.2 临床表现:本组16例中突然发病13例,另3例为亚急性起病,均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尾状核头部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尾状核头部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尾状核头部出血发生率占脑出血的2.8%,出血基础可能为尾状核头部存在微动脉瘤性血管畸形.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Ⅰ型症状多样性,Ⅱ型易破入脑室系统,Ⅲ型出血量大,预后不佳.结论:尾状核头部出血症状依出血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丘脑小量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3例丘脑小量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丘脑小量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若无影像资料,初诊定位困难,确诊患者经治疗愈后良好。结论:对疑为丘脑小量出血的患者应常规行头部CT检查,可避免漏、误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平扫对急性脑出血临床结局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使用GE Brightspeed16层螺旋CT对患者头颅进行CT平扫,观察患者脑出血病症部位与CT成像表现。结果600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经CT扫描检查出病症部位为:基底节出血共336例,CT成像显示患者头部出现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像,血肿附近分布有环形低密度水肿带;丘脑出血123例,CT成像显示患者头部出现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脑叶出血77例、小脑出血39例,CT成像均表示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脑干出血14例,多发性出血11例。基底节出血为主要病症部位。结论针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预测,16层螺旋CT平扫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HIE的CT表现特点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21例有异常CT表现,占84%。其中HIE合并颅内出血11例,占52.4%;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占颅内出血的63.6%;脑室内出血1例,占颅内出血的9.1%;HIE合并脑积水1例,占4.8%;HIE合并头皮血肿10例,占47.6%。结论:CT表现:(1)脑水肿病变主要在白质区,表现为片状或广泛低密度;(2)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脑室出血多见。9例轻、中度HIE患儿行1~2次复查,预后较好。因此临床疑似HIE患儿早期行CT检查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且预后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动态复杏扫描对诊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及CT复查确诊的9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做CT平扫动态复查,33例做CT增强扫描。结果 33例平扫疑似病例中22例胰坏死面积<30%,5例≥30%经增强扫描所证实,8例胰头部脓肿与胰头及全胰坏死相关。结论 CT增强扫描对发现面积<30%的胰坏死有重要价值,胰头及全胰坏死与胰头部脓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玉娥  吴倩  郭茜 《安徽医学》2010,31(1):54-5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1)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后和影像特点。方法对26例经颅脑CT/MRI证实的H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发生率为4.4%,好发于原发性高血压(76.4%)和心房纤颤(57.7%)的患者;临床上以脑栓塞多见(69.2%),大面积脑梗死占92.3%,出血转化多在脑梗死发病后1周内(65.4%);病变以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为主占92.3%,影像学上表现为非血肿型占大多数,为76.9%,血肿型少见,但其预后不良。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是HI的易发因素,HI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但大量出血者预后不良。对大面积脑梗死、脑栓塞者应动态CT/MRI观察,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CT/MRI均为诊断HJ的可靠手段,MRI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有头部CT或MRI材料的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27例(90%),在脑干出血中,以桥脑出血最多见(88%)。出血量少于3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治愈率100%)。出血量在3—5ml的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11.10%),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的预后差,病死率高(72.7%)出血量大于10ml病死率极高。口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方法,但小量出血的准确率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尾状核的头部和体部由豆级动脉深穿支供成血。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瘤破裂可引起非创伤性尾状核出血,但较壳核、丘脑、脑白质或后颅凹的出血为少见,约占脑内出血的0.1%。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经CT证实尾状核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患者,男,95岁、社员、发病前腹泻伴头部两侧微疼痛,经对症治疗好转,两天后夜间喂牲口时,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预后.方法:经头颅CT确诊脑干出血患者32例,观察患者起病时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患者预后.结果:32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7例,死亡11例;高血压为主要出血原因达65.6%(21/32),出血部位以桥脑为主达68.8%(22/32);出血量<5 mL的患者死亡率低.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仍是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脑干出血量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报告57例再发性脑卒中,占同期住院人数的18.2%,其中脑出血28例,脑梗塞29例,均为CT扫描确诊,死亡12例均为脑出血。在首次发病后2年内再发卒中占63.2%,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2次发病死亡占75%,4次发病死亡占100%。再卒中好发于51~55岁和66~77岁两个年龄段,50岁前和71岁后再发者较少,与脑卒中首次发病的年龄分布相一致。再发出血或梗塞,均以基底节区居多。再发出血与梗塞的预后比较,前者明显差于后者(P<0.05)。  相似文献   

20.
<正> 丘脑出血过去认为占脑出血10%~15%,自头部 CT 问世后庹病率已达20%~35%。我科自1986年2月至1989年6月收治脑血管病461例,脑出血51例。丘脑出血11例中有6例在静态中发病,且无意识障碍,其临床特点难与脑梗塞相鉴别。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46~74岁,平均61岁。发病情况:6例患者均在静态中起病。且发病突然。1例在睡眠中出现左半身不好使及麻木,呕吐1次。1例在走路时出现左半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