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儿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2例采用二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治疗的血液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中10例有呼吸道症状,17例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3例胸部CT检查可见云絮状影;10例白色念珠菌感染,1例曲霉菌感染;6例(27.3%)中性粒细胞〈0.5×10^9/L,9例(40.9%)〈0.1×10^9/L;18例使用糖皮质激素(除外输注血液制品偶尔使用者);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二性霉素B雾化吸人治疗5d以上;5d后症状无改善者加用伊曲康唑治疗2周以上;有效率为59.1%(13/22),仅1例死亡。结论血液病患儿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与强烈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有关,早期诊断较困难。经验性二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LFHP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LFHP方案治疗:HCPT6mg/m^2静滴d1-5,CDDP6mg/m^2静滴d1-5,CF20mg/m^2静滴2h,d1-5,5-Fu0.5/m^2,恒速静滴8h以上d1-5,21天为一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CR2例(6.30%),PR13例(40.60%),SD11例(34.5%),PD6例(18.8%),总有效率46.9%。KPS评分平均增加30分。不良反应:骨髓抑制29例(90.6%),为Ⅰ~Ⅱ度,胃肠反应100%均为Ⅰ度,口腔溃疡8例(25.0%),腹泻7例(21.9%),Ⅱ度脱发10例(31.3%),未见明显肝肾损害。结论LFHP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应用小剂量CF、CDDP增效5-Fu,与HCPT联合应用,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可用于临床晚期胃肠道肿瘤一线或二线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罗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45例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RCHOP组(22例)和CHOP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和单用CHOP方案治疗.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mg/m^2.静脉注射,d1;吡喃阿霉素40mg/m^2或表阿霉素60mg/m^2,静脉注射,d1;长春新碱1.4mg/m^2,静脉注射,d1;强的松100mg.口服,d1~d5,每21天为1个周期、重复治疗。RCHOP方案:美罗华375mg/m^2,静脉滴注,每1个周期第1天(d1);第3天开始CHOP方案,每21天为1个周期,重复治疗。全部45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观察生存情况。结果:RCHOP组完全缓解率(CR)为68.2%,总有效率为81.8%;CHOP组分别为34.8%、78.3%,两组CR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RCHOP组1年总生存率(OS)为90.9%,2年OS为81.8%.3年OS为773%;CHOP组分别为91.3%、69.5%、47.8%;两组患者的3年OS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均可耐受。RCHOP组6例(27.2%)出现美罗华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患者耐受良好.应推荐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4.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68例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奥施康定镇痛治疗,初始剂量5mg/12h,正在用吗啡类镇痛药者,按照吗啡1/2剂量换算.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每位患者至少治疗15d以上,同时进行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奥施康定的最终滴定剂量为:≤30mg/d的30例(44.1%),31-60mg/d的16例(23.5%).61-120mg/d的18例(26.5%),≥120mg/d的4例(5.9%)总疼痛缓解率为95.6%,其中完全缓解27例(39.7%),明显缓解33例(48.5%),中度缓解5例(7.4%)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EPOCH方案治疗复发耐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复发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采用EPOCH方案化疗:每天VP16 50 mg/m2、ADM/THP 10 mg/m2、VCR 0.4 mg/m2,溶于500 ml生理盐水后加入化疗泵持续静脉灌注96 h,第1~4天;CTX 750 mg/m2,静脉滴注,第6天;每天泼尼松(PDN)60 mg/m2,口服,第1~5天,21 d为1周期,共行4~6周期,中位周期数为5。结果 30例患者CR9例(30 %),PR10例(33.3 %),总有效率63.3 %(19/30)。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其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36.7 %(11/30)和13.3 %(4/30),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EPOCH方案是治疗复发或耐药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解救化疗方案,持续静滴可能减少了肿瘤细胞的耐受性和耐药性,有效率较高,患者耐受性好,而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AST)联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FBCA方案[氟达拉宾30mg/(m^2·d),用5d;马利兰4mg(kg·d),用2d;环磷酰胺0.6~0.8g/d,用2天;Ara-C2g/(m^2·d),用5d]对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第30d开始予DLI,并动态观察造血恢复指标、嵌合状态、GVHD及疗效指标。结果:12例患者造血顺利恢复,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平均为13d,血小板计数(PLT)〉20×10^9/L平均为14.5d,移植后第30d时经短串重复系列(STR—PCR)检测12例植活患者中10例为完全嵌合状态(CDC),2例为混合嵌合体,第90d时又有1例患者转为CDC,发生Ⅲ~Ⅳ度急性GVHD3例(25%),Ⅱ度急性GVHD1例(8.3%),发生慢性GVHD5例(41.7%),死亡3例,2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1例死于复发,9例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321d(75~1143d),3例持续CR,2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6.7%、58.3%及8.3%。结论:NAST联合DLI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靠,造血功能恢复迅速且持久稳定,长期无病生存率高,急性GVHD发病率、严重程度低,而白血病复发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7.
拓扑替康、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拓扑替康、依托泊甙联合顺铂与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患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TEP方案:TPT0.75~1.25mg/m^2/d,静滴30分钟,d1~5,VP-16 100mg口服或静滴,d2~6,DDP 40mg/d,静滴d1~3;B组使用EP方案:VP-16 100mg静滴或口服d1~5,DDP 40mg/d静滴d1~3。结果:A组14例病例,CR21.43%,PR56.14%,有效率为78.57%;B组13例病例,CR23.08%,PR38.46%,有效率为61.54%。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消化道反应。结论:拓扑替康、依托泊甙联合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好,虽然毒副反应较大,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EPOCH方案和CHOP方案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2组。16例采用EPOCH方案化疗:依托泊苷50 mg/m2 d1~4、吡柔比星10 mg/m2 d1~4、长春地辛1 mg/d d1~4、环磷酰胺750 mg/m2 d5、强地松60 mg/m2 d1~5。16例采用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750 mg/m2 d1、吡柔比星45 mg/m2 d1、长春地辛4 mg/d d1、强的松60 mg/m2 d1~5。每3周左右完成1个化疗周期,共进行6~8个化疗周期,比较2种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至2016年1月,2组患者完全缓解效率分别为56.3%和31.3%,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62.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5个月和21.8个月。结论 EPOCH方案一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较CHOP方案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PV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和PVB经典方案在疗效、不良反应和药物经济学上相比较。方法:CPVF方案:VDS 3mg/m^2 d1、8,CF25mg/m^2 d1~5,5~FU 0.5/m^2 d1~5,DDP 25mg/m^2 d1-3,每4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2例中,有效率为54.8%(95%C1:43.7%~69.9%),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40.5%和12.1%不良反应主要是白细胞下降和恶心、呕吐,分别为55.5%和34.5%;其中Ⅲ/Ⅳ级各为12.7%和17.2%。结论:CPV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方法:80例侵袭性NHL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CHOP方案:CTX 750mg/m^2静脉注射,d1;VCR1.4mg/m^2,静脉注射,d1;ADM 40mg/m^2,静脉注射,d1;强的松100mg/d,d1~5。治疗组为CHOPE方案:CHOP(同对照组)+VP-16 100mg/d,静脉滴注,d1~3 21天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者做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CR21例,PR12例.NC4例.PD3例,总有效率(CR+PR)为82.5%。结论: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5-氟脲嘧啶(5-Fu)组成的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治疗,FOLFOX4方案:L-OHP85mg/m^2静脉滴入2h,d1、d15;CF200mg,静脉滴入,持续2h,d1、d2和d15、d16;5-FU400mg/m^2,静脉推注d1、d2、d15、d16,600mg/m^2,静脉滴入持续22h,d1、d2、d15、d16;每28d为1周期。2周期评价疗效和毒性。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AFP,ECG,CT或MRI、B超等。疗效和不良反应按WHO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结果11例病人,均可以评价客观疗效,其中CR无病例,PR2例,SD4例,PD5例:总有效率为18.18%,稳定率54.54%,10例AFP增高的病人中4例AFP下降,下降率为40%。生存期最短的为3mo,最长的8mo;中位生存期为5.8mo。FOLFOX最少为2周期,最多4周期,共30周期。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轻、中度白细胞减少72.72%(8/11)和轻度周围神经毒性(2/11)。结论经过初步应用,以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对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较轻,病人易于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在侵袭性恶性淋巴瘤(NHL)中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4月,共治疗52例侵袭性恶性淋巴瘤(NHL)。分为单用CHOP组及α-2b干扰素+CHOP组(简称干扰素组),各26例。CHOP组:环磷酰胺600mg/m^2,iv,d1;表阿霉素60~70mg/m^2,iv,d1;长春新碱1.2mg/m^2,iv,d1;阿赛松50mg/m^2,口服,d1—5。干扰素组:化疗方案同前,加用干扰素300万单位.2~3次/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于化疗休息期间进行。结果:CHOP组CR7例(26.9%),PR12例(46.2%),CR+PR19例,总有效率为73.1%,干扰素组CR9例(34.6%),PR14例(53.8%),CR+PR23例,总有效率为88.4%。不良反应干扰素组流感样症状发热及骨、肌肉痛明显高于CHOP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2b干扰素+CHOP较易耐受,且在缓解率及缓解期方面均有优于化疗组的迹象,其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价值已经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培他宾在晚期肝癌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住的34例肝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希罗达2000mg/m^2,分2次/d 口服、连用14d,休息7d,为一周期,至少用药二周期以上;②对照组:单纯支持治疗,至少6wk。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AFP,ECG,CT或MRI、B超等。疗效和不良反应按WHO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标准评价,统计分析方法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CR无病例,PR2例,SD10例,PD6例;总有效例数2例,总有效率为11.8%,稳定率58.8%。12例AFP增高中5例下降,下降率为41.7%。生存期最短的为3mo,最长的7mo,中位生存期为5.3mo。希罗达最少为2周期,最多6周期,共40周期。对照组:CR无病例,PR无病例,SD2例,PD15例;总有效率为零,稳定率11.8%。11例AFP增高病人中无AFP下降。生存期最短的为1.5mo,最长的4mo,中位生存期为2.3mo。采用x^2检验,P〈0.05,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恶心、呕吐,3例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出现腹泻,皮肤红肿、脱屑等手足综合征,这些副反应均在1乏级。发生最多的是手足综合症,发生率为:29.4%。结论 本组病例说明希罗达2000mg/d,分二次口服,连用14d,休息7d为一周期,在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是可行、安全而有效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手足综合症,可以对晚期肝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健择/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64例NSCLC前瞻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均同时放、化疗。对照组用EP方案化疗(依托泊苷100mg/m^2,d1~d3;顺铂30nag/m^2,d1~d3),21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外照射,DT 2Gy/次,每周5次,总DT 50~60Gy。试验组用GP/NP方案化疗(健择1000mg/m^2,d1、d8;去甲长春花碱25mg/m^2,d1、d8;顺铂30mg/m^2,d1~d3),2I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DT 1.8~2.0Gy/次,每周5次,总DT 55~64Gy。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18/32),试验组总有效率87.5%(28/32),1、2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2/32)、21.9%(7/32)和71.9%(23/32)、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30。结论: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NSCLC有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复治性中晚期食管贲门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复治性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食管癌16例,贲门癌14例)应用GP方案化疗(GP方案:GEM1.0g/m^2,静脉滴入,d1、d3;L-OHP65mg/m^2,静脉滴入,d1、d8;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共完成115个周期化疗,平均3.83个周期;其中CR1例(3.3%),PR8例(26.7%),NC9例(30%),PD12例(40%),客现有效率(CR+PR)为30%;中位TTP4.8个月;中位生存期6.8个月;1年生存率为10%(3/3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结论:GEM+L—OHP方案治疗复治性中晚期食管贲门癌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NP和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1999年12月2日~2004年5月2日收治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NP和GP方案治疗。NP方案:长春瑞滨(NVB)25mg/m^2,d1、d8;顺铂(DDP)50mg,d3~d5。GP方案:健择(Gemcitabine)1000mg/m^2,d1、d8;DDP50mg,d3~d5,两种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为NP组35例,无CR,PR17例(48.6%),SD13例(37.1%),PD5例(14.3%),总有效率为48.6%(17/35),临床受益率85.7%(30/35)。GP组33例,CR1例(3.0%),PR14例(42.4%),SD13例(39.4%),PD5例(15.2%),总有效率为45.5%(15/33),临床受益率84.8%(28/33)。NP组和GP组中住进展时间分别为3.2和3.3个月,初治优于复治(NP组60%vs 33%,GP组52.6% vs 35.7%)。荆量限制性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NP组和GP组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80%、22.9%和51.5%、51.5%。NP组静脉炎及胃肠道反应较GP组重(31.4% vs6.1%和57.1%vs45.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NP和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均安全有效,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DLBCL)共接受6个周期R-CHOP方案的治疗: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1天,环磷酰胺750mg/m^2第2天,阿霉素50mg/m^2第2天,长春新碱1.4mg/m^2第2天,泼尼松100mg/d第2~6天。[结果]总缓解率为82.4%,其中完全缓解9例,完全缓解率为52.9%,5例达到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率29.4%。17例患者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4%(14/17)和58.8%(10/17),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4.1%(16/17)和76.5%(13/17)。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仅1例出现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反应。[结论]R—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疗效高而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国产两性霉素B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发IFI患者36例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剂量2.5~25 mg/d,疗程3~49 d, 中位20 d,并对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进行监测。结果 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IFI总有效率72.7 %(24/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钾血症63.8 %(23/36),畏寒、寒战、高热27.8 %(10/36),肾功能损害19.4 %(7/36),静脉炎36.1 %(13/36)。结论 国产两性霉素B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且价格便宜,虽其毒副作用较为多见,只要合理用药,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并采取一定防治措施,临床应用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9.
朱博慧  朱玉芬 《癌症进展》2009,7(1):96-100,95
目的REAL2研究中使用奥沙利铂的EOF方案由于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获得了广泛关注,但中国胃癌患者对REAL2研究中的三药联合EOF方案耐受性较差,本研究使用了改良的EOF方案,将氟尿嘧啶(5-Fu)由原来的静脉输注21天改为5天,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Fu/LV、表柔吡星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晚期胃癌患者,初治19例,复治11例。表柔吡星50mg/m^2静脉注射d1,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小时d1,5-Fu375~425mg/(m^2·d)d1~5静脉持续输注120小时,每3周重复,每化疗2个疗程评价1次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总缓解率43.33%,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初治病例缓解率52.63%(10/19),略高于REAL2研究中标准EOF方案的42.4%缓解率,复治病例缓解率27.33%(3/11)。KPS评分提高10分以上者10例(33.33%)。在治疗中,主要的Ⅲ~Ⅳ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3.3%(10/30),血小板减少10%(3/30),贫血13.33%(4/30),恶心呕吐23.33%(7/30).RE.A12研究中标准EOF方案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9.9%,与本研究类似,标准EOF方案中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4.3%,贫血6.5%,恶心呕吐13.8%,略低于本研究,但在本研究中没有观察到Ⅲ~Ⅳ度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栓栓塞等严重不良反应,而REAL2研究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栓塞均为8.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及表柔吡星的改良E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很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洛铂与草酸铂分别与替加氟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9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方案A(32例):替加氟(方克)800mg/m^2,持续24h静脉滴入,d1~d5;四氢叶酸钙(LV)200mg/m^2,2h静脉滴入,d1~d5;草酸铂(L-OHP)135mg/m^2,2h静脉滴入,d1;方案B(30例):替加氟800mg/m^2,静脉滴入,d1~d5;LV和L-OHP的用法及用量同方案A;方案C(32例):替加氟和LV用法及用量同方案A;LBP(洛铂)35mg/m^2,静脉滴入,d1。28d为1个周期。结果方案A:CR5例,PR16例,有效率65.6%;方案B:CR4例,PR16例,有效率66.7%;方案C:CR7例,PR16例,有效率71.9%;方案C优于方案A与方案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84,P=0.849。三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均易于接受。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替加氟分别与洛铂、草酸铂联合可以作为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