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fos原癌基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os原癌基因属瞬息基因,是病毒癌基因v-fos的细胞同源物,其编码的产物位于核内并且有转录因子的特异结构,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目前,c-fos基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局部或全心缺血再灌注可诱发心肌细胞c-fos基因的一过性表达,与蛋白合成抑制及Ca~(2+)等有密切关系,且c-fos基因还发挥第三信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颌下腺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应用几种形态学方法观察大鼠颌下腺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相上皮细胞的凋亡与增殖特征,以揭示缺血再灌注颌下腺组织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细胞凋亡和增殖与颌下腺上皮细胞丧失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PCNA和C-erbB-2及nm-23-H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PCNAC-erbB-2和nm-23-H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76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PCNAC-erbB-2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PCNA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呈正相关(P〈0.01),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nm-23-H1与淋巴结转移数目、肿瘤大小、TNM分期呈负相关(P〈0.01),与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无关。PCNA和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C-erbB-2和nm-23-H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PCNA和nm-23-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AC-erbB-2和nm-23-H1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后续治疗和预后的三个重要的客观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myc、c-fos和人类增殖细胞膜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胸腺瘤组织分型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c-myc、c-fos和PCNA在41例胸腺瘤和18例非瘤胸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myc、c-fos和PCNA在胸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4%、34.1%和90.2%.c-myc、c-fos和PCNA在胸腺瘤中的表达与非肿瘤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和PCNA的表达与胸腺瘤的组织分型与临床分期相关(P<0.05).c-fos的表达与胸腺瘤的组织分型与临床分期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myc、c-fos和PCNA可能在胸腺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myc和PCNA的表达可以作为胸腺瘤病理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2)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4周龄兔心建成离体左心做功模型,实验动物分为低温组:局部单纯低温组(10~15℃);Thomas组:低温加Thomas液灌注组;ATP-MgCl2组:低温加ATP-MgCl2心停搏液灌注等3组,各组12只,均全心停循环90分钟,复灌流60分钟。记录其心功能恢复率及病理生理的改变。结果ATP-MgCl2组与低温组和Thomas组比较,心功能和心肌游离核苷酸含量恢复较好,冠状静脉流量高,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轻,而其磷酸肌酸激酶,心肌含水量及心肌线粒体丙二醛含量较低。结论ATP-MgCl2作为心停搏液添加剂,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吸入异氟醚、七氟醚及地氟醚预处理对兔在体心脏局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Bcl-2、Bax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n=8):假手术对照组(P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地氟醚预处理组(D组)。除P组外,每组接受左冠脉前降支3 h阻断和3 h再灌注。吸入药预处理组在缺血前分别吸入1MAC的异氟醚、七氟醚或地氟醚,30 min后洗脱15 min。取心肌缺血区边缘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测凋亡指数(AI)和Bcl-2、Bax及p53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AI:P组为(0.93±0.27)%,IR组为(14±4)%,I、s、D组较IR组显著减少,分别为(6.7±1.8)%、(6.7±1.6)%、(7.4±2.0)%(P<0.01)。Bcl-2、p53、Bax基因的蛋白表达: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量I、S、D组高于IR组,Bax基因和p53基因的蛋白表达量I、S、D组低于IR组。结论 异氟醚、七氟醚及地氟醚预处理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与上调BcI-2基因的蛋白表达、下调p53和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I/R)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和IPC组。采用SABC法观察IPC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规律。结果SABC法观察显示Bcl-2在缺血再灌注后4h有少量表达,24h达峰值,7d时明显减少。IPC组再灌注后4h表达较弱,3d达峰值,7d时明显减弱。IPC组与I/R组比较,Bcl-2在I/R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x基因在I/R后4h表达,3d时达峰值,7d时仍有较高水平表达;IPC组各时间点Bax基因呈低表达,与I/R组比较,3d和7d时差异最显著(P〈0.01)。结论IPC诱导Bcl-2基因表达增加和抑制Bax基因表达可能是IPC诱导抗凋亡、产生皮瓣保护机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er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21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DP组)、假手术组(D组)。另取21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随机均分为三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CP组)、假手术组(C组)。DI组和CI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2h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D组和C组只穿线不结扎;DP组和CP组在缺血前10min静脉泵注丙泊酚6mg·kg-1·h-1至再灌注结束。测定基础状态及再灌注2h末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清及心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再灌注2h末DI、DP、CI、CP组血清LDH和CK含量升高(P<0.05);与CI组相比,CP组血清LDH、CK、MDA含量降低(P<0.05),且血清和心肌SOD含量升高(P<0.05);与DI组相比,DP组心肌SOD含量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减轻正常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2-氯环戊腺苷,CCPA)后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兔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开胸后仅行左冠状动脉套线而不阻断16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lPC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通30 s,结扎30 s,重复3次,再灌注120 min)和CCPA后处理组(APC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开放左冠状动脉1 min内予以静推CCPA100 μg/kg,冉灌注120 min).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前20 min(T1)、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20 min(T2)、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T3)、心肌再灌注1 h(T4)和心肌再灌注2 h(T5)抽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再灌注末抽血离心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和IR组相比,IPC组和APC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cTnI均降低(P<0.05);IPC组和APC组梗死面积均小于IR组(P<0.05);IPC组和APC组血清中sOD的活性高于IR组,MDA的含量低于IR组(P<0.05).结论 腺苷A1受体激动剂后处理具有类似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山基的生成,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吴泽勇  梁杰  罗少军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2):1676-1678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与Bax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瘤消退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3、Bcl-2与Bax在34例血管瘤和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spase-3、Bcl-2与Bax在34例血管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增生期分别为31.3%、81.3%、37.5%,消退期分别为72.2%、38.9%、77.8%,而在正常皮肤均不表达,其中,Bcl-2在增生期中表达高于消退期,差异有统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及Bax在消退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Bcl-2与Bax参与了血管瘤由增殖期转变为消退期的病理发生过程,Caspase-3的活化及Bcl-2与Bax的平衡诱导了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是血管瘤自发消退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腺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Bcl- 2和 Bax的表达与胸腺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生物蛋白 -过氧化酶 ( S- P)法检测 4 6例胸腺瘤患者EGFR、PCNA、Bcl- 2和 Bax的表达。 结果 胸腺瘤 EGFR阳性表达率为 71.7% ,PCNA标记指数为 4 .0 0 %± 1.87% ,Bcl- 2、Bax阳性率分别为 4 1.3 %、15 .2 %。EGFR表达与胸腺瘤 Masaoka分期、肿瘤性质有明显关系 ,EGFR阴性者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者 ( P=0 .0 0 5 )。 PCNA标记指数和 Bcl- 2与胸腺瘤肿瘤性质有明显关系 ,Bcl- 2阴性者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者 ( P=0 .0 0 2 )。EGFR、PCNA、Bcl- 2和 Bax表达均与胸腺瘤组织学类型、是否合并重症肌无力无明显关系。 结论 EGFR与胸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可作为 Masaoka分期的补充推测预后。Bcl- 2与胸腺癌发生有关 ,可作为胸腺癌的标记物用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 4 9例肝外胆管癌和 10例正常胆管Bcl 2和Bax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cl 2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 (48.98% )显著高于正常胆管 (10 .0 0 % ) (P <0 .0 5 ) ;高、中分化胆管癌Bcl 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5 ) ;胆管癌Bax阳性表达 (5 3.0 6 % )与正常胆管 (80 .0 0 %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正常胆管Bax阳性表达显著高于Bcl 2阳性表达 (P<0 .0 1) ,而胆管癌中Bcl 2与Bax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cl 2过度表达对胆管癌的发生可能起促进作用 ;胆管癌中Bcl 2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cl-2和Bax在皮肤血管瘤发生、发展及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Bcl-2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Bcl-2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在退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1);Bax在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表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P<0.05).结论 Bcl-2和Bax参与了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和退化.Bcl-2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的增生.Bax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促进血管瘤由增生向退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与Bcl-2和Bax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 (DM)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Bcl 2和Bax的基因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DM组 ) 10只和造模组 4 0只。造模组以 5 0mg/kg尾静脉注射 2 %四氧嘧啶 (AXN) ,未发生DM者 ,为AXN组 ;成为DM模型者为DM组。大鼠饲养 8周后处死并取阴茎海绵体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 2、Bax的基因表达。 结果 :DM组大鼠较NDM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P <0 .0 1) ,Bax表达亦增强 (P <0 .0 1) ,Bcl 2表达减弱 (P <0 .0 1) ,Bcl 2 /Bax比值降低。 结论 :DM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率增加 ,细胞凋亡可能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Bcl 2和Bax可能参与了DM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切除精索神经后睾丸组织内Bax、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睾丸去神经支配诱发生殖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精索上神经切除组(n=6)、精索下神经切除组(n=6)。解剖显微镜下建立睾丸去神经支配大鼠模型,于术后1个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1个月各手术组大鼠睾丸组织内Bax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Bax基因可能参与对睾丸去神经支配诱发生殖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单侧隐睾大鼠对侧睾丸的损害与Bcl-2和Bax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单侧隐睾大鼠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22日龄)随机分成隐睾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通过手术建立单侧隐睾动物模型。术后90 d取对侧睾丸,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Bax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隐睾组对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重量显著减轻(P<0.01),Bax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1)。凋亡细胞主要是初级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结论:单侧隐睾大鼠对侧睾丸的生精细胞凋亡增多与Bcl-2基因表达降低、Bax基因表达升高密切相关。细胞内Bc l-2/Bax比值是影响生精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及Bcl-2、Bax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Bcl-2、Bax与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关系。方法 用SP法测定草莓状血管瘤和血管畸形68例及正常皮肤11例中Ki-67、Bcl-2、Bax的表达;用TUNEL法测定内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Ki-67在增生期草莓状血管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00%,而在其他组中未见阳性表达;Bax在草莓状血管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cl-2均未见阳性表达;草莓状血管瘤的AI明显高于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草莓状血管瘤中,伴随Bax的表达强度增加,AI逐渐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与草莓状血管瘤自然消退有关,Bcl-2和Bax在细胞凋亡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酒精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表达变化.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组进行不同浓度酒精干预,利用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DNA Ladder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形成等定性方法证实凋亡发生.流式细胞技术定量测定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 mRNA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酒精干预后,成骨细胞发生皱缩,AO/EB染色出现凋亡细胞,随酒精浓度增加形成规则的DNA Ladder梯状条带,100mM浓度时最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与对照组(3.42%±1.07%)相比,100 mM酒精干预48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为11.94%±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成骨细胞经100 mM酒精干预培养24 h后,Bcl-2 mRNA表达强度降低66%,Bax mRNA表达强度增高11%,Bcl-2/Bax比值下降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精引起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凋亡,是酒精性骨损害的发生机制之一.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表达下调和Bax mRNA表达上调与酒精引起成骨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双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4例,阻断主动脉后浅低温逆行灌注持续给予氧合血,使心脏缓慢跳动(40~50次/分);对照组:12例,中度低温阻断主动脉后根部灌注高钾含血停搏液,待心脏停搏后改为逆行灌注。术中多时点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CPB后30min留取右心房标本,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CPB前比较,主动脉阻断30min时两组CK-MB、cTnT和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升高(P〈0.01),Bax表达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Bcl-2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Bcl-2表达降低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主动脉阻断30min后实验组CK-MB、cTnT和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双瓣膜置换术与心脏停搏手术相比较,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较小,可能与维持Bcl-2蛋白表达水平,抑制Bcl-2/Bax基因向Bax偏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