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缺血性肠病是指结肠和(或)小肠因供血不足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结肠缺血[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上升,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肠病也称肠系膜血管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明显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增加,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缺血性肠病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和缺血性结肠炎(IC)3类[2]。其中AMI及IC均为急性起病,也称急性缺血性肠病,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肠炎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缺血性肠炎是由急慢性肠道供血不足引起。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累及肠段不同 ,国外文献 [1 ]将其分为 3型 :1急性肠系膜缺血 ;2慢性肠系膜缺血 ;3结肠缺血。1 急性肠系膜缺血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肠系膜缺血最常见的病因 ,占 5 0 % ,其次是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引起的低血流状态 ,约占 2 0 %~ 30 %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约占 33% [2 ] 。肠道血液供应丰富 ,一般不发生缺血。但当血压低于 70 mm Hg时 ,肠灌注量与血压呈直线关系 ,肠组织的活力通过增加氧摄取量来维持。血压低于 40 m m Hg时 ,则丧失代偿能力 ,肠管完…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是肠系膜血管的病变,虽早在1843年已由Tirclman记述,但在60年代才被逐渐认识,并由于对脑与心脏缺血性病变研究的飞跃发展而受到重视。小肠结肠供血不足,而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的各种缺血性病变,以往虽已有“肠(腹)缺血性绞痛”、“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结肠炎”、“结肠血管性病变”、“肠系膜梗塞”与“肠系膜动脉功能不全”等名称,但“缺血性肠病”似更能反映其病变本质。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凡全身血液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引起的肠壁缺血,均可引发本病.此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但以左半结肠较为常见,尤以结肠脾曲多见.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缺血性肠病[1] 是指小肠和 (或 )结肠因供血不足而发生的缺血性肠道损害。按解剖分类 ,肠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源于 3支动脉 :①腹腔动脉供应胃和十二指肠 ,侧支循环丰富 ,缺血性病变罕见。②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小肠 ,右半结肠 ,横结肠至脾曲 ,因其分支的各动脉均为末梢动脉 ,一旦受阻易形成肠壁局部坏死。③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左半结肠及大部分直肠。静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目前缺血性肠病包括急性肠缺血和慢性肠缺血两大类。近年来对本病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面对缺血性肠病作一简要综述。1 病因及流行…  相似文献   

7.
杨林英  邸雅南  彭德银 《北京医学》2011,33(10):866-867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导致肠壁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和便血.多见于〉50岁的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申素芳 《中外医疗》2010,29(14):110-110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肠壁供血不足导致结肠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不断增多,缺血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局部肠黏膜缺血损伤性疾病。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2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易患因素、内镜特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1],该病为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主要累及结肠,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mesenteric ischemia,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CMI)及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随着人口老龄化、动脉硬化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缺血性肠病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2],但目前我国有关缺血性肠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结肠某肠段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导致肠壁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的结肠疾病。肠壁缺血可导致肠黏膜水肿、坏死和脱落,严重者可出现透壁性坏死及肠穿孔,本病多以急性腹痛起病,但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体征及结肠镜、钡灌肠、血管造影等检查。病情变化较快,如能早期诊断及治疗,多在短期内完全恢复。为提高认识,现将我科2000--2008年收治的25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结肠粘膜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引起肠道缺血性损害,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IC为自限性。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女性为多。本病较为少见,而年轻人更为罕见,本院消化内镜中心接连发现2例年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警惕肠中风     
邵荣 《开卷有益》2007,(10):59-59
肠中风就是肠壁发生了缺血性坏死。营养肠道的血管是肠系膜动脉和静脉,这些血管发生血栓堵塞,造成肠壁缺血坏死就是肠中风,又叫腹中风,它的正式名称是急性肠系膜缺血。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既往有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病、风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者均易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迤凡 《医学综述》1995,1(12):535-538
肠缺血综合征是指因肠道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征。本病临床常见,但因缺乏特异性检测方法,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本人根据经典著作并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就肠缺血综合征的诊治,作一概述。1 肠缺血综合征的分类及病理改变肠缺血综合征根据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肠缺血综合征和慢性肠缺血综合征。前者包括急性肠梗塞和缺血性结肠炎,后者包括肠绞痛和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1]。肠缺血的原因很多,但病理改变基本一致。即肠袢血流受阻后,粘膜层最易受到缺血缺氧的影响,发生充血、水肿、坏死、出血,并向深层发展到肌层及浆膜,同时细菌亦侵入肠壁,使全…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结肠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是急性肠缺血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人群中≥60岁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而年青患者都是由于脉管炎(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镰状红细胞病和高凝状态所致。发病率男女差别不大。发病部位多位于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这些部位多为两支动脉末梢供血区域的交界处,供血相对较差,容易发生供血不全。也有少数发生在升结肠、肝曲、横结肠和直肠。临床上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病变将其分为可逆性结肠病(粘膜下或肠壁内出血)、一过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结肠狭窄、肠坏疽和暴发性广泛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安  杜君彦 《浙江医学》2005,27(8):587-588
缺血性肠病是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道缺血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发展为肠梗死,尤其是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一旦发生,其死亡率可高达70%~90%.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28例缺血性肠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成  于文庆  王自立 《新疆医学》2005,35(3):114-116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Fagge于1876年首次报道MVT。1935年Warren等第一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疾病来描述。它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MVT是指有症状,不超过4周;而症状超过4周,且没有肠梗死,或经腹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称为慢性MVT。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MVT占50%~17.9%。肠系膜静脉血栓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很少累及肠系膜下静脉。  相似文献   

18.
肠系膜血管疾病主要指肠系膜血管阻塞、狭窄或供血不足引起的肠壁营养障碍或运动障碍,从而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缺乏及时有效的诊断.肠系膜动脉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即使其中某支动脉出现慢性闭塞,其侧支血管亦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以维持正常血供.当血管狭窄闭塞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一般多以肠系膜上动脉病变多见,而肠系膜下动脉狭窄闭塞很少会引起缺血性肠病的发生[1].现报道一例经肠系膜下动脉成形术治疗因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肠病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正>缺血性肠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小肠和结肠动脉血流供给不足或静脉血回流功能障碍而发生的肠壁缺血性损伤[1],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缺血性结肠炎(IC).IC在缺血性肠病中最为常见[2-3],好发于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女性多见于男性[4],近年来年轻人和中年人中的发病率亦呈升高趋势[5].在国外,IC的发病率为每年4.5/10万~ 44 /10万[6],目前我国有关IC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治疗急性肠系膜缺血疾病(AMI)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12月应用DCS理念指导救治的8例急性肠系膜缺血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8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均于确诊后立即手术探查,其中6例做了不同范围的肠切除;5例做暂时关腹术加肠外置,3例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关腹:7例进行不同方式的二期手术。本组5例痊愈或好转出院;3例死亡,其中1例为短肠综合征出院2个月后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病人的治疗中,在许多医院因设备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处理十分困难。根据DCS理念。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