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仕昌教授治疗温病昏谵经验史志云主题词刘仕昌,温病,谵妄/诊断,谵妄/中医药疗法温病过程中昏谵证的出现,提示病情严重,如抢救不及时,后果堪虞。刘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温病辨证论治方法,积累了治疗温病昏谵的丰富经验,现介绍如下。1温病昏谵的临床特点温... 相似文献
2.
李群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3):12-12,26
温病昏谵 ,为临床危重之候 ,即指神昏与谵语而言。因二症常伴随出现 ,故温病学中多昏谵并称 ,其基本特征是神志障碍 ,语无伦次 ,意识丧失。昏谵与昏愦亦有轻重之别 ,昏愦是指重度昏迷 ,昏睡不语之谓 ,故曰轻则昏谵 ,重则昏愦 ,但二者都是温病发展过程中 ,一个严重的神志症状。虽然引起昏谵的最终机理多为清窍阻蔽 ,但神明失常的病因病机是多种多样的 ,治法选方亦不尽相同。因此 ,临床若处理不当 ,则后患莫测。为了便于临证 ,本文试就其病机归纳浅析如次 ,以便鉴别和掌握。1 邪热内陷 ,逆传心包由温热病 ,肺卫之邪不解 ,内陷心包 ,壅闭清窍… 相似文献
3.
昏谵是神昏谵语的简称。准确判定引起昏谵的不同原因,对于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至关重要。本文拟就热入心包、阳明腑实(略称“心包腑实”)和单纯阳明腑实(略称“单纯腑实”)所致昏谵的鉴别略述管见。心包腑实者,既有痰热阻窍,又见腑实熏扰,以昏谵、便秘为其特征。单纯腑实者,除燥结于肠外,因胃热乘心,亦可出现昏谵。何以 相似文献
4.
神昏谵语,多为温病危篇之证,探讨其辨证治疗方法,当有一定意义。兹选录先师李畴人先生治温病神昏谵语或不语之验案三则,并附管窥之见,以作抛砖引玉之举。病案介绍例一:何女孩七月卅日秋温病交九日,神志时清时蒙,糊语喃喃,舌苔焦黄劫津,脉象次数不调,二便不禁,颈项白?无光,下体不能自动,腹部拒按,邪热挟食、内蒸不达,昏陷厥变,在在可忧,勉拟透热转气、攻逐腑垢,冀其表通里达,乃可望转机焉。叶氏神犀丹一粒研冲,玉泉散包煎一两,紫 相似文献
5.
王孟英温病治痰经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孟英系清代著名医学家,对温病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王氏临证善于治痰,尤其擅用涤痰法治疗温病。据笔者粗略统计,《王氏医案绎注》一书计收录王氏医案450首,可明确 相似文献
6.
王孟英(约1808~1890)名士雄,清·海宁人,寄居杭州,其曾祖以下皆善医。孟英自幼刻苦,博览群书,咸丰年中迁居上海,时值温疫、霍乱诸病流行,经治者多活,故盛名江南。他一生对温病很有研究,著有《温热经纬》、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温病大家王孟英辨察温病的特色经验,对他的察胸脘、察二便、察舌苔、辨口渴、辨脉象作了系统的整理,对当今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梳理王孟英的临证医案,从中筛选出载有体质辨识的温病医案67个。研究分析其中涉及较多的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等典型偏颇体质案例,归纳王孟英论治温病注重体质辨识的特色,主要有四个方面:重畅气机,宣展肺气;虚性体质,慎用温补;邪实体质,重祛内邪;善辨真伪,深究病源。王孟英论治温病重视体质辨识的经验对临床辨治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正> 王孟英乃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其临证用药,既继承了经方特点,又集温病诸家之大成,颇有独到之处,概述如下。1.重病轻取淡中见奇孟英尝谓,“重病有轻取之法”,认为“药惟对证,乃克愈病。”如诒朱氏妇案,饮食几废,肌削神疲,药入即吐。用甘草、小麦、红枣、藕肉四味,格守两月而病愈。又如猪肉,为日常食物,孟英视为“滋阴妙品”。治一少妇滞严,遍药不应。令其家人买鲜猪肉一、二斤煎汤去浮油,恣饮之,即产一子。2.危证大方多而不杂孟英认为,危重病证大多病情复杂,变化多端,需多处设防,齐头并进,方取速效。如诒金氏暑温案,因患者先经误用汗法及温补,到盂英处已是势濒于危。投以白虎汤、苇茎汤、天水散加茯苓、桂枝、杏仁、贝母为方。药后,肺邪得泄,又服甘凉濡润二十余剂而愈。 相似文献
12.
周××,男,78岁,工人,住院号:754。住院时间:1987年8月11日~8月21日。患者半月前不慎摔伤头部,遂致神识不清,经×医院急诊室诊为脑外伤。头部血肿。全力抢救后,神识方清而返家。五天后患者感头胀痛如劈,寒战高热(39℃),谵语如狂,周身疼痛,大便9日朱行,腹胀满,食不下。经×医务室应用抗炎,灌肠治疗而无效,遂入我院诊治。刻下,谵语如狂,呻吟不止,头面红赤,高热不退,鼻鼾息粗,腹满按之硬,口干唇燥,舌绛,舌根部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王孟英12岁时,其父病温,众医见其大便溏污,升提温补浪投,病渐加剧。一浦姓医谓幸得自利,热势尚得宣泄,不宜妄止,当从其势而凉泄,用之果验。孟英聆其言而心识之。及长,究心于温病,验诸临证,触类而旁通,于温病喜便通之说颇多精辟见解。兹述其要。1 温病以便溏为邪有出路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出现肺卫病证,如能及时治疗,用药不谬,则邪得外解,病变由此终止,最属可喜。但是,往往由于邪在肺卫,症情轻浅,易被忽视,贻误时机;或由于邪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常有昏迷、呃逆、痉厥等特殊性的症状出现。它们的病因、病机各有所别,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