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记忆是指T波的持续可逆的变化。本文对心脏记忆的研究现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心脏记忆指心室除极异常导致复极发生的适应性电重构现象,心电图上表现为异常除极终止后的T波方向仍与之前异常除极的QRS主波方向一致。心室起搏是心脏记忆最常见的诱因,但目前有关心室起搏与心脏记忆的研究较少,心脏记忆在右心室起搏、双室起搏及希浦系统起搏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概述心脏记忆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介绍不同起搏术式产生的心脏记忆及其临床意义,对心脏记忆在起搏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并指明这一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鉴别标准。方法:11例置入心脏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组成心脏记忆T波组;40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组成缺血性T波组。记录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分析各导联T波倒置分布情况并测量校正QT间期(QTC)、QRS波群及T波额面电轴。结果:心脏记忆T波组中肢体导联Ⅰ、aVR和aVL的T波倒置发生率(0%)明显低于缺血性T波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脏记忆T波组中,Ⅰ导联T波直立或平坦、aVL导联T波直立、胸前导联中最大的T波倒置幅度(TWIc)大于Ⅲ导联T波倒置幅度(TWIⅢ),上述3项指标同时并存的发生率为91%,明显高于缺血性T波组(2%),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aVL导联T波直立、Ⅰ导联T波直立或平坦及TWIc>TWIⅢ指标诊断心脏记忆T波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8%(P<0.05)。心脏记忆T波组的T波平均额面电轴偏离缺血性T波组的平均额面电轴指向(-74±8度vs.131±68度,P<0.05)。结论:Ⅰ、aVL导联的T波形态及胸前导联最大T波倒置幅度是否大于Ⅲ导联T波倒置幅度是鉴别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心脏记忆作为一种心脏电生理重构现象主要表现为心脏在出现异位兴奋如心室起搏、预激综合征或者室性心动过速后产生T波方向的改变,并在恢复窦性心律后仍持续一段时间。但其产生的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研究和阐述清楚,且其在不同阶段所涉及的信号转导途径也各不相同。目前的研究认为心脏记忆的产生主要和心肌细胞表面与复极相关的离子通道表达下调,缝隙连接重构有关。这一过程由心脏机械电反馈机制触发,受血管紧张素Ⅱ和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调节。现主要介绍心脏记忆现象的特点及其电生理重构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心脏记忆”是指在一段时间的激动顺序改改变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的持续性T波改变。在间歇性LBBB,WPW,心室起搏,单形室早连发及室速患者,正常QRS波后出现倒置T波,即是“心脏记忆”。这可能是由特殊钾离子通道参与的生理调节,而非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80岁,病窦综合征合并冠心病,行DDDR起搏器植入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室起搏恢复自身心室传导时出现T波的倒置,而无症状和心肌缺血的证据,考虑为心脏记忆。心绞痛时T波表现为假性正常化。提示要注意起搏后的心脏记忆现象,并与心肌缺血相鉴别。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及心脏微循环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胰岛素抵抗还是高糖血症都对心血管系统有重大的损害,近年来降糖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目前最新研究发现,这可能与糖尿病患者代谢记忆有关,寻找代谢记忆的机制及解决方法可能对今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有重大突破.本文将从糖尿病对心脏大血管及微循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出发,进一步阐述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及心脏微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报道,澳大利亚一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男子术后食性大变,变得爱吃汉堡和薯条。据说这颗心脏的原主人是一名18岁的少年,原来也爱吃汉堡和薯条。此事引发专家的争议,有人认为心脏移植造成记忆转移,可以证明大脑不是唯一有记忆功能的器官。  相似文献   

9.
一、心脏记忆的定义 心脏记忆是指在心室起搏或出现心律失常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时T波仍能记住起搏或心律失常时QRS向量的角度和幅度(图1)。该现象可见于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预激及右心室起搏后。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是一类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心脏结节病是结节病的心脏表现,常表现为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心脏猝死是导致心脏结节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认识该类疾病的机制和危险分层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心脏猝死。本文结合国内研究进展,阐述心脏结节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心脏猝死的危险分层,为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心脏结节病而有效避免心脏猝死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电张调整性T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内科》2008,3(6):893-895
1982年Rosenhaum提出了电张调整性T波(dectrotomc modulated Twave,EMTV)变化的理论。电张调整性T波是指心脏为了适应异常的心室内激动顺序,通过电张调整机制使T波与QRS波群主波同相,具有电张调整作用、心脏记忆现象和累积作用。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的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2.
衰老是发生在机体内复杂且不可避免的生命现象,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了解衰老对心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衰老过程中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衰老相关心脏疾病以及心脏衰老相关机制方面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心脏记忆是以 T波可逆性改变为特征的心电图现象。常见于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后、间歇性心室起搏后、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及间歇性预激综合征中。目前对预激综合征 (W- P- W)射频消融后心脏记忆的研究较少 ,本文对 1 1 5例 W- P- W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后病人的心脏记记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1 .1 .1 一般资料 :1 996年~ 2 0 0 0年 1 1 5例 W- P-W综合征病人均成功进行了射频消融术。男性 6 0例 ,女性 5 5例 ,年龄 9~ 75岁 (平均 3 9.9± 1 5 .3 )。1 .1 .2 旁道位置 :左侧游离壁 5 5例 (47.8% ) ,右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左心室导线植入是决定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手术成败和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应用经冠状动脉造影顺行心脏静脉显影方法,术前了解心脏静脉解剖特点,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方法38例心力衰竭患者于CRT手术前先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延长曝光时间,利用心脏静脉回流相显示心脏静脉系统。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左心室导线置于心脏侧静脉或侧后静脉。结果通过顺行心脏静脉显影能清晰显示心脏静脉系统,包括冠状静脉窦、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脏侧静脉及侧后静脉。其中5例患者心脏侧静脉或侧后静脉细小或缺如,3例心脏侧后静脉或侧静脉与心中静脉夹角小于90。。左心室导线能顺利植入心脏侧静脉或侧后静脉33例。术中,4例改变导线位置至心大静脉,l例至右心室流出道。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心脏静脉夹层3例,心脏静脉穿孔1例,均无严重后果。结论在CRT手术前,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顺行心脏静脉显像,充分了解心脏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对左心室导线的放置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心电变化和心脏机械运动密切相关,心脏受到应力等机械力作用时,心肌细胞膜受到牵张,通过改变离子通道结构及蛋白、基因表达等,引起心肌电活动改变。心电图作为一种简易、无创的检测手段,是心电变化在体表的反映,并与心脏运动周期形成对应关系。近年来,对机械活动引起心电图改变如QRS波、QT间期、记忆T波、U波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并对其临床价值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心脏介入性手术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表现及治疗,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3228例心脏介入性手术中共发生8例心脏压塞的病例,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其治疗结果。结果:其中3例与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有关,3例与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有关,2例与导管标测和射频消融术有关。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穿孔、心房穿孔、冠状静脉窦破裂以及左心室穿孔。6例经立即心包穿刺抽液150~500ml病情稳定,2例因为出血量大进行了外科手术,其中1例因为心脏穿孔无法缝合裂口死亡。结论: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果断处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克山病132例同时进行 X 线心脏面积、体积测量,主观判定心脏大小以及超声心动图左室容积测量。面积、体积测量及主观判定心脏大小三者结果基本一致。经统计学计算,X 线心脏体积指数与超声左室容积指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作为心脏介入性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心脏压塞,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并且随着心脏介入性诊治工作不断深入和增加,发生心脏压塞的病例数也会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9.
心脏程序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程序刺激是心脏电生理技术的核心,并与心腔内电图共同构成心脏电生理技术的两大基石。近年来,射频消融术的出现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得到根治,这也充分证实,心脏电生理技术在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中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一.心脏程序刺激技术发展简史70年代,荷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建立运动引起的生理性心脏肥大和DOCA高盐引起的病理性心脏肥大大鼠模型,比较评价两种心脏肥大时心脏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小动物跑台跑步训练方法和单侧肾脏切除基础上皮下注射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加以高盐饲养方法,分别建立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脏肥大大鼠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检测、心脏称量等多种方法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运动12周后和注射DOCA4周后,大鼠心脏重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DOCA组4周时左心室后壁明显增厚,并且心脏组织胶原表达量明显增加,但对照组和运动组没有变化。和对照组比较,运动6周后心输出量明显增加,12周时更为明显,但DOCA组4周时尽管心脏肥大显著,但心输出量却明显降低。结论跑步训练方法和单侧肾脏切除皮下注射DOCA加以高盐饲养方法成功建立了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脏肥大大鼠模型,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等检测比较评价两种肥大模型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运动12周后和注射DOCA4周后可产生明显的心脏肥大,前者心脏功能增强,而后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