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远端第四点固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为A2.2~A3.3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42例)、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40例)、长髓内钉组(2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其中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长髓内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的骨折AO分型存在差异(P<0.01)。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手术时间为(62.26±31.03)min,短于长髓内钉组[(89.54±26.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64.53±29.22)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术中出血量为(149.19±45.97)mL,少于长髓内钉组[(230.77±5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153.43±40.30)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0±2.22)个月,长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11.43±2.95)个月、(12.35±4.4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Harris评分为(77.33±8.18)分,低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85.52±10.76)分、(89.12±9.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2例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8例患者出现术后复位丢失,长髓内钉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3)。结论 运用远端第四点固定技术可以减少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复位的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从而使患者早期负重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肱骨近端多维带锁髓内钉治疗Neer2、Neer3部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9年1月—2021年6月柳铁中心医院共收治老年肱骨外科颈Neer2、Neer3部分骨折患者79例,按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肱骨近端多维带锁髓内钉组(38例)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41例)进行固定。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数据指标,术后随访通过影像学及查体检查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钢板组,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大于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各项数据指标无明显差异:肱骨近端颈干角、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以及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多维带锁髓内钉及锁定钢板治疗Neer2、Neer3部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髓内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是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的理想内固定方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骑缝钉治疗儿童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皮山县人民医院、宣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6例儿童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肩关节Neer评分、术后内固定并发症。结果 26例患儿均采用切开复位骑缝钉内固定,手术时间为30~45 min,平均(39.5±4.3)min;术中出血量20~35 mL平均(28.7±4.2)mL;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6±2.1)周;术后1周肩关节Neer评分为88~97分,平均(93.6±2.7)分;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折畸形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并发症发生。结论 骑缝钉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干骺端骨折的有效术式,手术操作简捷,出血少,对干骺端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有利于患儿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中段胫骨创伤性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91例中段胫骨创伤性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行骨折修复手术。采用随机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传统内固定组(45例,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和弹性髓内钉组(46例,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修复率、疗效观察指标、骨痂生长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弹性髓内钉组的骨折修复优良率高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住院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骨骼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骨痂生长情况评分高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不同时间点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③弹性髓内钉组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52%)明显低于传统内固定组(22.22%)(P <0.05)。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中段胫骨创伤性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案相比,更利于骨骼愈合和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固定技术和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环扎固定技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22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2)与对照组(n=10)。试验组采用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环扎固定,对照组采用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10天、1年膝关节活动度及Bostman评分的差异。结果 22例患者均获1年以上的随访,仅对照组有1例内固定失败,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两组患者术后第10天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3.40±4.14)°和(94.00±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40±2.99)°和(132.00±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与术后第10天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Bostman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环扎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间断垂直钢丝缝合固定,前者能更好地为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和股四头肌肌肉锻炼提供良好的保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范晓东  赵新国  张敬堂 《安徽医学》2016,37(8):1026-102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的年龄≥75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NA内固定组与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85.3±15.5)min vs(69.5±15.3)min]、下地负重时间[(11±3.3)周 vs(5±1.2)周]及术后ADL评分[(70.3±3.1)分 vs(8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出血量[(79±15.9)mL vs(80.1±10.7)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 vs 16.67%)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85.7% vs 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头置换及PFNA都是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手术方案,但股骨头置换手术较PFNA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符合关节部位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式手术治疗足部Lisfranc骨折脱位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间内侧柱与中间柱损伤的Lisfranc骨折脱位,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例。根据使用的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两组:螺钉固定组(螺钉组,12例)和跨关节钢板固定组(钢板组,1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软组织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及取出内固定物后3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螺钉组软组织均愈合良好,钢板组有1例切口局部皮肤坏死;螺钉组及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04±16.03)min和(72.58±22.83)min,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螺钉组与钢板组的AOFAS评分分别为(76.83±4.60)和(65.46±6.8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VAS评分分别为(2.74±0.43)和(3.03±0.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螺钉组和钢板组的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螺钉及钢板固定足部Lisfranc骨折脱位均可获得良好效果,螺钉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李振伟  黄德刚  周功  刘涛  陈辉 《安徽医学》2016,37(7):860-862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在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6月至2015年10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经皮穿针内固定组(18例)和闭合复位外固定组(1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3~96个月。经皮穿针内固定术:18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2°增至171°,平均旋转度从32°增至86°,均有明显改善(P < 0.05)。闭合复位外固定术:16例疼痛均消失,平均肩关节伸屈从40°增至167°,平均旋转度从35°增至84°,均有明显改善(P < 0.05)。两种治疗方法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伸屈功能和旋转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提高肩关节外展方面,经皮穿针内固定术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骺分离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闫志  荆珏华  钱军  田大胜  陈磊  朱斌 《安徽医学》2016,37(11):1405-1408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早中期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不同术式分为A组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组(20例)和B组后路钉棒内固定组(15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后凸角(Cobb角)、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表(ODI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35例患者均获随访。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obb角术后为(8.47±1.67)°较术前(13.28±3.12)°减小,VAS评分术后为(2.30±1.10)分较术前(7.10±1.20)分改善,ODI评分术后(13.70±3.50)分较术前(43.80±5.50)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obb角术后(5.37±2.21)°较术前(13.83±4.54)°减小,VAS评分术后(1.90±1.20)分较术前(7.10±1.10)分减少,ODI评分术后(13.90±3.10)分较术前(41.10±5.30)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手术前的Cobb角、手术前后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Cobb角矫正及防止丢失上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Frankel分级,A组术前D级7例,E级13例,术后D级3例,E级17例,术前B组D级5例,E级10例,术后E级1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不做病灶清除,其疗效优于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早中期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解剖型锁定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肩锁关节的三维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48例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作为研究组,44例采用重建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骨折复位质量、肩锁关节的三维形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Neer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手术前后喙锁间距、前屈活动度、外旋活动度、肩峰下间隙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有差异(P <0.05);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重建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用于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佳、术后疼痛轻、肩锁关节三维形态改善更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 肱骨近端骨折分为不稳定骨折与稳定骨折,目前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针对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仍存在争议,而锁定钢板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具有成角固定、肩袖损伤程度小以及可尽早康复锻炼等优势。目的 探讨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经锁定钢板治疗后的疗效并评价其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8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经X线确诊,其中NeerⅡ型16例、NeerⅢ型16例、NeerⅣ型17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肢功能。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NeerⅡ型和NeerⅢ型(P<0.05)。不同Neer分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eer分型与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呈正相关(r=0.894,P<0.001;r=0.783,P<0.001);与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431,P<0.001)。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NeerⅡ型、Ⅲ型、Ⅳ型肱骨近端骨折时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临床上治疗建议考虑锁定钢板治疗,但损伤基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术后的治疗及康复需根据损伤基础,提高肩关节优良率。  相似文献   

12.
郭隆森 《当代医学》2010,16(33):99-100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LPHP)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1例,根据Neer分型,3部分骨折15例,4部分骨折6例;采用传统的T型钢板、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4例,根据Neer分型,3部分骨折17例,4部分骨折7例。结果 45例手术患者均获得10~14个月的随访,平均12.5个月,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组未发现螺钉、钢板断裂及肱骨头坏死,肩关节疼痛者3例、肩关节活动受限2例;传统钢板治疗组发现螺钉松动3例、钢板断裂1例、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6例、肱骨头坏死1例。Neer功能评分锁定钢板组:优11例,良7例,可3例,全组优良率85%。传统钢板治疗组优5例,良9例,可3例,差7例,优良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传统钢板有固定确切、功能锻炼早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剖宫产两种胎盘娩出时间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来笔者医院进行剖宫产分娩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各100例,其中试验组胎儿娩出后延迟5~8min后娩出胎盘,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即可剥离胎盘,比较2组产术中、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产后72h RBC和Hb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剔除6例,对照组剔除11例胎盘超时娩出的产妇,对比两组剩余产妇的发现实验组术中及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胎盘娩出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6.32±43.24ml vs 245.24±56.56ml、188.21±83.83ml vs 238.39±109.82ml、265.34±113.83ml vs 324.42±175.52ml),而RBC和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82±0.51)×1012/L vs(2.42±0.48)×1012/L,102.7±9.2g/L vs 94.9±7.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宫缩乏力情况,两组胎盘残留,切口愈合异常,产褥感染,术后发热及盆腔疼痛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胎儿娩出后胎盘应当延迟5~8min娩出,以便能降低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次诊断的30例ITP患者为ITP组,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Breg、Tfh、Tfr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Breg[(1.93±1.21)%]、IL-10+Breg[(28.64±10.3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T细胞中Tfh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8±5.26)% vs(6.21±1.78)%],Tfr细胞比例[(1.64±1.01)%]、Tfr/Tfh比值(0.21±0.13)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eg细胞降低,IL-10分泌减少,Tfr/Tfh比值失衡,在ITP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分别应用蛇头形钢板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55例。观察组30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6例。对照组25例用蛇形钢板内固定,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5例。结果 30例观察组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均愈合,采用Constant Score评分,优良达90分,其中优15例,良12例,可3例。对照组25例,Constant Score评分,优良80分,其中优7例,良13例,可2例,差3例。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牢靠,组织损伤少,保护骨膜,早期易于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更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对基层医院是一种创新的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36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20例,髓内钉固定5例,人工肱骨头置换11例。观察三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0.6个月。本组愈合时间,锁定钢板固定术与髓内钉固定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手术效果,锁定钢板固定、髓内钉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在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总评分上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等级评分,三种手术方法的优良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对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差别不大,但应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骨折Neer分型,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24.4±5.9)mL vs(40.62±8.7)mL]和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 vs(6.7±0.9)分]上,单操作孔组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手术方式,较“三孔法”可进一步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首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炎症因子及低血糖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首诊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日内血糖波动次数(N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AGE为(2.53±1.19)mmol/L、NGE为(1.53±0.93)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MAGE、NGE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为(2.76±1.03)mg/L、TNF-α为(19.83±8.41)ng/L、IL-6为(18.61±4.73)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CRP、TNF-α、IL-6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MI为(23.24±2.83)kg/m2,对照组为(24.29±3.0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60%、甘精胰岛素用量为(25.54±5.09)U/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能够减少血糖波动,减轻机体微炎症反应,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1例采用该手术方式治疗的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记录术前、术后肘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Dhillon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患儿术前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86.61±21.58)°,肘关节Dhillon评分平均(5.35±1.08)分;所有患儿术后4~7周均获得临床愈合,术后随访2~4年,平均(2.73±0.63)年;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年肘关节活动度平均(128.84±8.88)°,Dhillon评分平均(8.61±0.50)分,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0%。术后2年肘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Dhillon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朱亚坤  范海涛  赵勇  申才佳 《安徽医学》2018,39(10):1249-1252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5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评定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天、术后3个月、6个月评定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6个月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术后6个月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腰背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3个月、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值分别为(12.95±1.83)°、(28.24±4.25)%,均大于对照组的(11.68±1.67)°、(24.13±3.62)%(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