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时保留骨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9例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保留骨膜组(观察组45例)和环抱型肋骨接骨板组(对照组4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肺功能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骨性愈合。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检测结果则显示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环抱型肋骨接骨板治疗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时保留骨膜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36例连枷胸患者均在全麻下切开复位,采用爪型肋骨接骨板结合重点固定法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胸痛均显著减轻,胸壁稳定,胸阔畸形矫正满意,呼吸功能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结论应用爪型肋骨接骨板结合重点内固定法治疗连枷胸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4年来采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0例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20例经手术内固定治疗后,胸廓塌陷畸形得到满意矫正,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固定安全可靠、组织相容性好,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连枷胸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41例连枷胸患者均在全麻下切开复位,采用肋骨接骨板结合重点固定法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术后胸痛均显著减轻,胸壁稳定,胸阔畸形矫正满意,呼吸功能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骨折断端骨性愈合。结论应用肋骨接骨板结合重点内固定法治疗连枷胸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连枷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治疗组(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术)和对照组1(呼吸机气体内固定)、对照组2(加压包扎),每组各20例。对各组病例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安全可行,并有疗效高、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作为内固定材料治疗连枷胸,对手术方式、术后呼吸功能恢复、胸廓稳定性、优缺点,就如何更好地提高该项技术提出我院的方法,且总结及观察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自2006年1月-2012年3月共对628例患者选用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作为内固定材料行连枷胸内固定手术,并对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等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分析.628例患者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所有肋骨骨折病人经记忆合金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后,胸壁塌陷所致胸廓畸形均得以满意矫治,因骨折产生的剧烈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连枷胸症状消失,呼吸改善.所有病例术后X线摄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满意,环抱接骨板无松动、脱落现象,无严重手术或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患者胸廓稳定性好,术后正常劳动基本不受影响,手术时间短、机体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平均住院日缩短,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采用钛镍合金记忆环抱式肋骨接骨器、爪形肋骨接骨板及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再实施悉心地护理.结果 本组53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无并发症.结论 手术治疗连枷胸病情通常比较严重,早期积极治疗很重要,护理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纯钛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连枷胸病例30例,其中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应用纯钛爪形接骨板治疗病例18例,保守治疗病例12例,对比两组患者胸廓外观形态是否正常;反常呼吸是否消失;骨折对位是否满意;胸痛症状消失快慢;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是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应用纯钛爪形接骨板治疗病例患者全部治愈,胸廓外观形态恢复正常,反常呼吸消失,双肺复张良好,骨折对位满意,胸痛症状消失快,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不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均较保守治疗组患者具有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应用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具有创伤微小、操作快速简便,肋骨骨折固定可靠,有效控制反常呼吸,恢复胸廓正常形态及容积,缩短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肺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连枷胸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肋骨接骨板重建胸壁对连枷胸治疗的效果。方法对近年本院所收治的连枷胸患者施行了切开复位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并观察随访。结果本组病例肋骨骨折均在术后3~6个月左右愈合,术后X线胸片显示原骨折错位的肋骨断端对位良好,胸廓形态对称,双肺扩张良好。部份使用呼吸机者于术后即脱机。结论纯钛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有效控制反常呼吸,恢复胸廓正常形态及容积,不影响CT与MRI等特殊检查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
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诗祥 《中外医疗》2008,34(34):45-46
目的 探讨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对连枷胸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近年本院所收治的连枷胸患者施行了切开复位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并观察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肋骨骨折均在术后3~6个月左右愈合,术后X线胸片显示原骨折错位的肋骨断端对位良好,胸廓形态对称,双肺扩张良好.部份使用呼吸机者于术后即脱机.结论 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连枷胸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有效控制反常呼吸、恢复胸廓正常形态及容积、不影响CT与MRI等特殊检查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急救中保留肋骨骨膜爪形肋骨同定板内同定手术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自2006年7月~2012年3月开展保留肋骨骨膜爪形肋骨同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75例,与2003年3月~2006年6月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肋骨同定带外同定病例47例对照比较。结果内阿定组治愈75例,平均下床自主活动时间为术后5d,平均住院时间为12d。出院后均无明显胸廓畸形及术侧胸部、肩部、上肢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术后2~3个月复查胸片,骨折基本骨性愈合,同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血气胸、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非内同定手术治疗的肋骨固定带组47例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金属爪形肋骨同定板保留肋骨骨膜肋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较非手术治疗的肋骨同定带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合并连枷胸的多发伤救治中应用镍钛合金环抱器肋骨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共收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予镍钛合金环抱器肋骨内固定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给予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有51例治愈,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合并连枷胸的多发伤救治患者中,与其他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比较,给予镍钛合金环抱器结合重点固定法肋骨内固定能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但保证其治疗效果的关键点是要很好地把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金炯  马煜  鲍新洲  张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57-158
目的探讨肋骨纯钛接骨板内固定在连枷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4例连枷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32例连枷胸患者均于全麻下给予肋骨纯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包扎、肋骨牵引或呼吸机正压通气内固定等非手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病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病率分别为(10.5±2.9)d、(12.1±3.5)d、(17.1±6.9)d、2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3±6.6)d、(16.1±3.7)d、(22.8±9.0)d、77%(P〈0.05),术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骨纯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刘文超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3):353-354,357
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1例肋骨骨折患者设为A组,与同期保守治疗的28例患者设为B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觉、肺不张等均明显低于B组(P<0.05),出院行肺功能检查各参数明显优于非手术组。手术行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可靠易行,能够及时的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结论: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优于非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德东  许世强 《西部医学》2013,25(9):1388-1390
目的观察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行早期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早期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设为治疗组,同期保守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ICU入住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肺不张、胸廓畸形、死亡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行肺功能检查各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行开胸探查、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挫伤可以早期评估胸内脏器损伤情况并行相应处理,能及时消除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Detection of abnormal TAMMV with transcranial Doppler is fundamental in primary stroke pre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sickle cell disease (SCD). The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TAMMV and correlating it with clinical and hematological profil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with SCD.MethodsTranscranial Doppler was performed on subjects aged 2–16 years, using a 2 MHz probe placed over the transtemporal windows. Pulse oxi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eripheral oxygen saturation while clinical and hematological profiles were retrieved from their medical records.ResultsOne hundred and thirty fiv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The mean TAMMV was 125cm/s. Patients with HbS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TAMMV (131cm/s) than those with HbSC (107cm/s). Only one (0.74%) patient had abnormal TAMMV. TAMMV correlated inversely with oxygen saturation, Hct and patient''s age, and positively with white cell and platelet counts. Previous history of acute chest syndrome (ACS) and recurrent painful crises increased the risk of development of abnormal and conditional velocity.ConclusionFrequency of abnormal TAMMV in this study was low. Younger children and those with HbSS had higher TAMMV. Age, oxygen saturation and haematocrit correlated negatively while white cell and platelet count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AMMV. Previous history of ACS and recurrent bone pain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having abnormal and conditional TAMMV.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交通事故中连枷胸的临床与救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0月~2002年8月我科收治55例交通事故中连枷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5例行气管切开,27例行肋骨牵引,15例行胸骨和肋骨内固定.结果治愈46例(83.6%),42例肺功能恢复正常;死亡9例(16.4%).结论连枷胸常伴发于交通事故所致多发伤,休克发生率高;肺挫伤和“反常呼吸运动“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胸壁稳 定性、治疗肺挫伤是治疗的关键措施,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连枷胸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性连枷胸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集余姚市人民医院创伤性连枷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损伤控制性肋骨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肋骨固定带固定。主要观察指标为临床干预指标、主要并发症和临床预后。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显著缩短[(2.41±1.43) d vs.(4.21±2.61) d,P=0.012];抗生素使用时间显著缩短[(3.24±2.93) d vs.(6.32±2.43) d,P=0.008];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2.82±0.79) d vs.(5.21±1.33) d,P=0.028];肺不张发生率显著减少(3.33% vs.23.33%,P=0.02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8.32±7.43) d vs.(26.43±11.93) d,P=0.002]。2组患者机械通气率、胸腔闭式引流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肺部感染率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无患者死亡。 结论 损伤控制性肋骨接骨板手术显著改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临床预后并缩短了患者的整体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