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激发护士参与兴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痛苦,更好地服务患者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方法。方法年初将全院护理人员按不同年资,分为1年内护士,2年内护士,3~5年护士及5年以上护士4个层次,设定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目标及计划,进行培训与考核。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写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作为培训学习内容,由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培训护士长及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模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通过理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口试和技能考核,验证实施分层次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能激发护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快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及服务能力。结论护理技能考核是临床护士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继春  竺丽娟 《新疆医学》2010,40(1):101-102
护理人员的工作大部分是通过护理技术操作来体现,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是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护理新的内涵,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操作和护理工作中,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自开展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后,2008年我院改变了技术操作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3.
患者许多的病痛要靠护理技术操作来解除,但同时患者的痛苦和心理伤害等不良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不当的护理技术操作所造成的。因此,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水平。为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我院实施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通过2006—2010年的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规范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术并提高考核能力,在临床上正规操作,使患者受到满意服务.方法 指定1-2名教学骨干担任小教员,主要是负责全院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正规化,各科护理小教员通过先考核后示教的方法.结果 通过此方法不但提高了小教员的组织考核能力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正规性.结论 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分层次的专科培训与考核,可以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1].  相似文献   

5.
护理技术考核中紧张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罗辑(柳州545001)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是考核护理人员基本技能的方法之一,其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被考核对象在考核中的紧张心理程度是影响考核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于1995年3~6月间,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规范临床护理操作程序,提高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方法以湖南省卫生厅护理操作程序(VCD)为标准,成立操作培训小组,对全院120名年轻护士进行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及考核。结果培训后操作考核合格率达70%以上,较培训前提高44.2%。结论护理操作训练及考核能强化护理人员的操作基本功,提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应针对性地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为提高眼科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眼科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的前后分为对照组(实施前)和实验组(实施后),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眼科护理的质量、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护理人员,其护理质量、操作技术考核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都要明显高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操作技术考核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等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眼科临床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钱小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6):I0001-I0001
基护操作是每位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也影响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尤其是低年资(工作3年以内)及新上岗护士,对其定期进行基本护理技能考核,养成规范操作习惯,有利于年轻护士的成长及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我院自2004年始对低年资护士实行季度考核制度,现就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应对策略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覃厚琼 《中外医疗》2011,30(22):191-192
目的本文笔者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护士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改变护士操作中的不规范性,满足患者的护理安全需要。方法通过在岗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操作考核,针对出现的问题,与有关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采取当场指正和科室讨论纠正,使护士全面理解掌握。结论采取科室培训,院方考核方式,是保证技术操作的规范性、统一性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事故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8个临床科室不同层级护理人员1名进行操作技术考核,采用本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分别对8项有创护理操作进行现场考核。结果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与层级高低基本一致。结论按照岗位管理要求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1.
王梅  尹国华  苏晖 《实用全科医学》2009,7(5):550-550,F0003
目的培养一支优秀的示教员队伍,规范临床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通过组织护士参与科室培训考核计划、分小组培训考核、随机考核等方法对各级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结果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带动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结论规范化训练与考核能提高护士在护理操作中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139-142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急救训练法在心肺脑复苏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40例,依据训练方法将这些护理人员分为多元化护理急救训练法组(多元化护理组,n=20)和传统护理急救训练法组(传统护理组,n=20),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考核评分、单项技能、理论和急救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操作下患者的心肺脑复苏到心跳恢复时间、操作下患者的复苏成功情况、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元化护理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考核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心外按压、EC手法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应用、心电监护、气管插管术、电除颤等单项技能,理论、急救意识、心理适应能力、意外事件处置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理论和急救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操作下患者的心肺脑复苏到心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复苏成功率、存活率为55.0%(11/20)、35.0%(7/20),均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的35.0%(7/20)、15.0%(3/20)(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急救训练法较传统护理急救训练法在心肺脑复苏技术训练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浅谈15项护理操作考核中的问题及质量评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更花  刘凡 《农垦医学》2000,22(5):345-347
随着护理工作的发展,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引进到护理学领域,强化护士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保证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但长期以来,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操作评分中,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与临床实践不一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引起广大护理人员争议和关注,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已满足不了现代临床护理的要求。笔者通过我院近几年的护理操作考核及评分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作一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粗浅看法,与同行们共同讨论。1 不能适应护理技术的发展11 护理操作考核形式化这些年来,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能力的培训考核方法.方法 改革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方法,并比较采取新旧方法时住院病人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认知情况.结果 改革培训考核方法后的住院病人对护理技术操作满意度与改革前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护士的问卷调查显示改革后的方法较传统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结论 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方法调动了护士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护士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程序得以在临床落实并深化,有利于护理服务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惠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079-1080
目的使见习期护理人员见习期满能够独立工作,满足岗位要求。方法对见习期护士采取阶段性考核、见习期结束考核和测评相结合。阶段性考核是由护理部制定考核评分表,内容包括平时技术操作、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轮转科室要完成的护理病历、专科护理操作、专科疾病护理等。见习期满考核有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及综合素质测评。结果见习期护士的带教、考核对今后的工作有直接影响,也是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结论强化护理技能培训、考核是保证见习期满护士尽快独立适应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黄瑾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35-3036
目的: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方法:组织中医护理知识的学术交流、强化中医基础知识培训、规范中医技术操作并予以示范、组织"一对一"练习及考核,护理人员主动评估病人,医护配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结果:各级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的很好,各病区均能常规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结论:通过采取上述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意识,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得以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靳素梅  张玉霞  李菊香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600-1600,1602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操作考核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全院各级护理人员连绪两年加强考核,将考核成绩与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纠纷,确保护理安全,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护士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加强护理操作考核,是提高护理技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穿刺技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患者接受治疗的有效途径,也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质量,稳、准、好、轻、快地把治疗用药输入到患者体内是护理操作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广大护理人员的努力,护理技术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本文就近几年来在国内刊物发表的静脉输液的穿刺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是医疗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它在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青壮年患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比较高,而对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对要低些,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失败,笔者通过10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护理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是评价护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及技术操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安全[1],我院护理部本着“以人为本、技术精湛、护理安全”的护理理念,对传统的护理三基理论及技能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2006年1~6月我院参加基础理论、专科知识及技术操作考核的护理人员共116人,均为女性,年龄在22~5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30人,护师42人,护士41人。1.2主考老师为我院护理部与质控办组成的考核组成员。1.3考核标准:根据湖南医科大学主篇的医学临床“三基”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