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上颌阻生前牙应用固定正畸方法进行矫治的临床疗效,探讨埋伏阻生前牙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上颌阻生前牙应用牙槽外科开窗助萌术,结合固定正畸对埋伏阻生牙进行牵引导萌。结果8例9颗埋伏阻生前牙矫治后均排入牙列,牙髓活力正常,牙周组织正常。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开拓间隙结合牙槽外科开窗术导萌埋伏阻生牙,可以有效保存上颌埋伏阻生前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内埋伏尖牙的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采取局麻下在牙槽嵴顶进行翻瓣手术,暴露埋伏牙唇面,粘托槽,复位粘骨膜瓣,缝合,牵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牵引萌出的牙齿牙髓活力正常,牙周情况良好,牙龈形态美观。6例埋伏尖牙,经开拓间隙或减数助萌治疗自然萌出,11例行口外开窗术配合正畸牵引后萌出排齐。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结合牙槽外科手术,可快速有效的矫治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相似文献   

3.
上颌前牙埋伏阻生32例固定正畸矫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37-338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正畸矫治的有效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16例埋伏阻生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结果32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未见龈退缩、邻牙牙根吸收和支抗丧失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刘永发  刘力宁 《当代医学》2011,17(32):33-34
目的 探讨固定正畸技术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治疗的36例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患者,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36例41颗埋伏阻生前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助萌组15颗,导萌组26颗.结果 39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2颗被牵引的牙因不能顺利萌出而拔除.13颗埋伏前牙经助萌治疗,3~...  相似文献   

5.
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1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固定正畸矫治的有效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16例埋伏阻生牙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矫治。结果:16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未见龈退缩、邻牙牙根吸收和支抗丧失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上颌前牙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朱洪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14-2015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方丝弓矫治术结合外科开窗导萌手术,对15例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进行矫治。结果:20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均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结论:正确选用外科导萌术加埋伏牙正畸牵引,减少手术创伤、避免炎症发生,注意牵引力大小和支抗的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应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牙槽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9例埋伏尖牙,经开拓间隙或减数助萌治疗,4个月 ̄6个月后自然萌出;6例行口内开窗术配合正畸牵引,5个月 ̄9个月后萌出排齐。结论应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牙槽外科手术,可快速有效地矫治上颌尖牙埋伏阻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应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牙槽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9例埋伏尖牙,经开拓间隙或减数助萌治疗,4个月~6个月后自然萌出;6例行口内开窗术配合正畸牵引,5个月~9个月后萌出排齐。结论应用滑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牙槽外科手术,可快速有效地矫治上颌尖牙埋伏阻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疗效。方法:应用固定正畸技术对28例埋伏阻生牙患者采用助萌法或导萌法进行矫治。结果:本组28例埋伏前牙患者经过1~6个月的矫治,均引入正常牙列。结论:应用固定正畸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疗效满意,且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姜春燕 《河北医学》2012,18(4):525-526
目的:分析观察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牵引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3例上颌埋伏阻生牙临床综合分析,运用开窗手术+正畸牵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应用开窗助萌结合正畸牵引,使埋伏阻生牙均牵引萌出,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牵引成功.结论:正畸牵引的方法对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前牙,可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埋伏阻生牙有效的正畸牵引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共包括38颗埋伏牙,对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颗埋伏牙中4颗后牙未进行处理,2颗牙齿自行萌出,7颗牙齿拔除,25颗进行固定正畸配合闭合牵引助萌术进行牵引(其中4颗尚处于牵引过程中;1颗失败;20颗萌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明确诊断,设计合理的矫治方案,采用正确的手术方式以及大小合适的牵引力和支抗,能够有效的牵引埋伏牙,取得良好的美观和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上前牙埋伏阻生的诊断及正畸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观察借助CT辅助定位诊断后进行的牵引导萌矫治上前牙的疗效,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埋伏牙正畸方法。方法:利用CT辅助定位,确定埋伏牙的三维空间及邻接关系,并进行开穿及翻瓣去骨,暴露牙冠,用正畸方法将其排入牙列。结果:除1例有中度牙龈退缩外,13例上前牙全部引入牙列并排齐而无并发症。结论:通过CT辅助窍门进行的牵引导萌术是一种成熟、可靠的埋伏牙正畸方法。  相似文献   

13.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成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颗颌骨内埋伏牙行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GEAW 4.1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14.
[背景]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三维容积遮盖重建在埋伏牙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病理报告]给22例40颗埋伏牙行三维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结果显示,三维重建图像、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图像可直观、准确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讨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埋伏牙的正畸和手术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上颌前牙阻生的正畸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前牙阻生的治疗方法.方法37例上前牙阻生患者(41颗牙),实行手术开窗暴露阻生牙后牵引入牙列.结果37例手术后正畸治疗患者均获成功.结论手术暴露阻生上前牙后粘接正畸附件牵引是保留阻生上前牙并使其行使正常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体立体表面形态图像技术在骨内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经三维螺旋CT对牙颌骨组织进行扫描 ,所得数据作三维图像重建 ,利用表面阴影遮盖显示法 ,去除牙体周围的组织影像 ,获得单纯的牙体表面影像。将此法应用于骨内埋伏牙正畸治疗的术前检查。【结果】三维CT牙体表面成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骨内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和方向。【结论】三维CT牙体表面成像技术在骨内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骨内埋伏牙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双排螺旋CT 三维重建在上颌骨内埋伏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常规X检查难以确定埋伏矛空间位置者36例,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Duo CT进行容积扫描,分别用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和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tortstructions,MP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图像。结果 双排螺旋CT轴位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及多平面图像清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的牙体形态.深度、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双排螺旋CT表面遮盖法和多平面重建技术能获得满足临床需要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重建图像,联合断面图像可为临床提供上颌埋伏牙的大量信息,可作为埋伏牙治疗进一步的精确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孙天顺 《吉林医学》2010,31(27):4652-4653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自体牙移植治疗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使用正畸联合自体牙移植治疗的32例埋伏阻生的病例。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埋伏阻生尖牙均达牙弓正常位置,并且牙龈形态、颜色正常,牙髓活力正常,矫治成功率为100%。结论:正畸联合自体牙移植治疗前牙埋伏阻生有效安全,选用适合的手术方式和移植牵引装置,能减少手术创伤,是应用正畸技术矫治埋伏阻生前牙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黏结型玻璃离子在埋伏牙正畸牵引中黏结正畸附件以提高黏结效率。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口腔科行埋伏牙正畸牵引的患者46例(共有46颗黏结正畸牵拉附件埋伏牙),将46颗行闭合牵引助萌手术的埋伏牙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黏结型玻璃离子黏结正畸牵拉附件,对照组常规使用牙釉质黏合树脂黏结牵拉附件,比较两组的首次黏结成功率和半月后正畸牵拉附件脱落率。结果首次黏结成功率: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52%。半月后脱落率:实验组为0%,对照组为25%。首次黏结成功率及半月后脱落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闭合牵引助萌手术后的埋伏牙应常规应用黏结型玻璃离子黏结正畸牵拉附件,以提高黏结成功率和降低术后脱落率,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20.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是多生牙中最常见的一类,临床意义也较大。作者收集了4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年龄多较小(M=8.25岁),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局部畸形牙的萌出(19/48)和不明原因的恒前牙移位(27/48)。作埋伏牙的X线定位投照,发现其大多具有倒立生长的特点(41/53),而且位于中切牙牙弓腭侧的明显多见(42/53)。埋伏多生牙的形态则以圆锥形为主(49/53),且大多比正常恒牙短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