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其它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包括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正常人血清中的AnuA、抗ds-DNA及抗Sm抗体,比较分析各组血清中的Anu-A,及SLE组血清中的AnuA与抗ds-DNA及抗Sm的关系。结果58例SLE患者中58.6%血清AnuA阳性,41例疾病对照组仅2.3%阳性,3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AnuA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6%和97.7%。抗ds-DNA与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的AnuA阳性率分别为55.5%、51.6%。结论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抗ds-DNA与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了解其与其它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包括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和正常人血清中的AnuA、抗ds-DNA及抗Sm抗体,比较分析各组血清中的Anu-A,及SLE组血清中的AnuA与抗ds-DNA及抗Sm的关系。结果58例SLE患者中58.6%血清AnuA阳性,41例疾病对照组仅2.3%阳性,3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AnuA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6%和97.7%。抗ds-DNA与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的AnuA阳性率分别为55.5%、51.6%。结论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抗ds-DNA与抗Sm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斑点法,对101例SLE患者、260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96例,骨关节炎61例,强直性脊柱炎30例等)血清ANuA进行了检测,同时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等,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ANuA检测的敏感性40.6%(41/101),特异性99.2%(2/260);活动组SLE患者ANuA阳性率(58.1%)明显高于稳定组(26.3%);ANuA阳性的SLE患者红细胞沉降率、ANA滴度、抗ds-DNA量、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狼疮肾炎和雷诺现象发生率等明显高于ANuA阴性患者(P<0.05),而补体C3、C4则低于ANuA阴性患者(P<0.01);ANuA检测与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具有一致性,而与其他自身抗体如抗Sm、SSA、心磷脂抗体等无关。结论 AnuA对SLE的诊断的一定敏感性和高度的特异性,它与SLE疾病活动性和狼疮肾炎的发生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补体C3、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r-RNP抗体)在诊断及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110例SLE患者(SLE组)及4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对照组)的补体C3及自身抗体,并将SLE患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和中高度活动组3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3,免疫印迹法检测ANuA、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 SLE疾病的活动度与SLE患者血清C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461,P= 0.000);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均为SLE患者的特异性抗体;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基本无活动组与轻度活动组、中高度活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uA的阳性率各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中高度活动组与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m抗体的阳性率各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补体C3、ANuA、抗ds-DNA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Sm抗体不仅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可作为监测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但抗Sm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5.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m抗体,观察其阳性率;比较SLE活动期与缓解期血清抗Sm抗体的阳性率。结果65例SLE患者中,47例ANuA阳性,阳性率为72.3%;42例抗ds-DNA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4.6%;26例抗S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0.0%;SLE患者在活动期与缓解期ANu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3,P=0.012);在抗ds-DNA抗体阴性中有15例ANuA阳性(23%),ANuA阴性中有10例抗ds-DNA抗体阳性(5%);SLE患者ANuA阳性组与ANuA阴性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比较,ANuA阳性组血清补体C3、C4降低,而免疫球蛋白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发现,在65例SLE患者血清中,ANuA阳性率为72.3%,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敏感度,检测该抗体可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NuA的检测对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更有临床意义,在检测抗ds-DNA抗体的同时检测ANuA能将SLE血清学的诊断率提高23.1%;同时抗核小体抗体可用于判断SLE患者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及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免疫印迹法、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检测166例SLE疾病活动期(包括初发和复发)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的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抗ds-DNA抗体和ANuA定性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及ANuA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3.33%、66.28%,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阳性符合率为68.57%;随着抗ds-DNA抗体和ANuA滴度的减小,其免疫印迹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符合率均降低(P0.05)。结论:抗ds-DNA抗体、ANuA定性检测诊断SLE的阳性率均不理想,建议在ELISA检测抗ds-DNA抗体和ANuA诊断SLE的基础上采用。  相似文献   

7.
抗ENA抗体谱和ANA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Sm、抗Rib抗体和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Sm、抗Rib抗体;用ELISA法检测ANA.结果:215例SLE患者,抗ds-DNA、抗Sm、抗Rib抗体和ANA的阳性率分别为34.0%、24.2%、20.5%和94.4%,显著高于152例非SLE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者(P〈0.01).结论:两种以上抗体同时阳性可显著提高诊断SLE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SLE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与其肾损的关系.方法 将118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组81例和SLE稳定组37例;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56例,正常对照组35例.抗C1q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β2-微球蛋白(β2-MG)测定采用速率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采用邻苯三酚红法.比较各组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β2-MG和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均值差异和阳性率或异常百分比,并分析11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浓度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β2-MG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 抗C1q抗体浓度在SLE活动组为54.12±47.64 RU/ml,明显高于SLE稳定组9.87±19.36 RU/ml,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16.24±14.06 RU/ml)和正常对照组(0.84±1.28 RU/ml)(均P<0.01).抗C1q抗体在SLE活动组、SLE稳定组、非SLE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2%,10.8%,30.4%和0.0%.SLE活动组的抗ds-DNA抗体浓度也明显高于SLE稳定组、非SLE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SLE活动组的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高于SLE稳定组(P<0.05).以抗C1q抗体为变量,以SLEDAI、抗ds-DNA抗体、β2-MG和24h尿蛋白定量为因变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SLE病人血清中的抗C1q抗体与SLEDAI(r=0.483,P<0.01)、抗ds-DNA抗体(r=0.372,P<0.01)和β2-MG(r=0.277,P<0.01)呈正相关,而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 抗C1q抗体水平是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其浓度变化可作为临床判断SLE患者有无肾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病人,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滴度、常规生化、补体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和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ANA、ds-DNA抗体滴度、IgA、Ig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功能、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NA、ds-DNA抗体滴度下降,疾病活动度下降。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中、治疗后病情和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的12例抗ds-DNA抗体阳性SLE病人,进行DN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滴度、常规生化、补体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和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观察。[结果]免疫吸附治疗后ANA、ds-DNA抗体滴度、IgA、Ig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及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功能、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NA280免疫吸附治疗抗ds-DNA抗体阳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ANA、ds-DNA抗体滴度下降,疾病活动度下降。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中、治疗后病情和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及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0例已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5例,干燥综合征(SS)12例,类风湿关节炎(RA)43例,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ANA、抗ds-DNA采用ELISA定量检测,抗ENA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结果 ANA在SLE、SS、RA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6%、75.0%、27.9%,抗ds-DNA在SLE中的阳性率为68.9%。在45例SLE患者中,30例活动期组中的ANA和抗ds-DNA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ds-DNA、抗nRNP/Sm、抗Sm与SLE相关,抗SS-A、抗SS-B抗体与SS及SLE相关。上述抗体在RA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ANA27.9%、抗ds-DNA7.0%、抗SS-A4.7%、抗SS-B4.7%、抗nRNP/Sm11.6%、抗Sm2.3%。健康对照组未检出抗ENA抗体谱,ANA和抗ds-DN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ANA、抗ds-DNA及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对疾病的诊断分型、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ENA(可提取抗原)抗体、抗ds-DNA抗体(抗双链DNA)及补体C3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196例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实验室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76例,干燥综合征(SS)14例,进行性系统硬化症(PSS)6例,皮肌炎(DM)8例,风湿性关节炎(RA)92例。抗ds-DNA采用免疫斑点法,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记法,补体C3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结果抗ds-DNA、抗Sm、抗r-RNP在SLE中检出率分别为73.6%、27.6%、13.1%.在其他风湿性疾病中未检出,特异性相对较高.抗SSA、抗U1RNP在SLE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6.8%、27.6%,在其他风湿性疾病亦有检出,特异性相对较低.其他风湿性疾病中SSA、抗SSB、抗U1RNP在SS的检出率分别是:50%、43%、25%;抗SSA、抗Jo-1在PPS的检出率分别为25%、25%;抗SSA、抗U1RNP、抗Jo-1、抗DM53在DM的检出率分别为25%、25%、12.5%、37.5%;抗SSA、抗U1RNP、抗RA/54在RA的检出率分别为32.6%、11.9%、15.2%。补体C3在SLE的测定值均较低,范围为0.46±0.12与其他风湿性疾病相比,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抗ENA抗体结合抗ds-DNA抗体及补体C3测定对SLE的诊断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验室三种检测方法检测SLE的比较和评价。方法抗ds-DNA的测定用酶联免疫法;抗ENA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红斑狼疮细胞(LEC)的检验采用去纤维法。结果在35例抗ds-DNA阳性中男性仅2例,其余33例均为女性。在35例抗ds-DNA阳性中,LEC24例占抗ds-DNA阳性的68.5%,ENA多肽阳性32例,占抗ds-DNA阳性的91%。结论抗ds-DNA的检测对SLE有较强的特异性,是SLE免疫学检测的首选方法;抗ENA抗体不是诊断SLE的专用指标,但其灵敏度,特异性及检出率仍优于LEC的检测,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淘汰LEC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ith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组蛋白抗体(AHA)5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和AHA,分别对经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89例患者2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 89例SLE患者中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uA和AHA阳性率分别为95.5%、49.4%、31.5%、58.4%、32.6%.特异度分别为70.9%、100%、98.7%、97.9%、68.7%,抗ds-DNA抗体和AnuA在活动期SLE中的敏感度与稳定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中除ANA外的4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表1中除ANA外的任何单检的阳性率(P<0.05).结论 5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尽可能地避免了单项检测而出现的漏诊情况.从而提高了临床对SLE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Smith(Sm)抗体单项及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对68例SLE患者3、6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检测。结果68例SLE患者血清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5%、5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的特异性分别为98.2%、95.4%。二者联检对SLE诊断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9.3%。结论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对SLE的检测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具有明显的互补作用,二者联检能提高对SLE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诊治和判断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确诊SLE 的患者108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10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SLE病变活动指数(SLEDAI)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分别检测各组血清铁蛋白、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SF水平(569.5±412.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5.9±39.8)ng/L(P<0.05),活动期SF(912.8±526.3)ng/L显著高于静止期(106.8±56.9)ng/ml(P<0.05)。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81.03%。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作为SLE诊断指标之一,是评价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抗C1q抗体与疾病活动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10 例SLE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抗C1q抗体的水平。110例SLE患者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组(41例)和非LN组(69例)。比较分析其与补体C3、C4、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疾病活动性指标抗双链 DNA(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y,anti-dsDNA)抗体的相关性,并通过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AnuA)及抗dsDNA抗体判断其在LN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SLE患者中血清抗C1q抗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1.90±23.83)U/mL vs(2.73±4.18)U/mL,P0.05]。LN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与抗dsDNA抗体、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含量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和AnuA显著提高LN的诊断价值。结论 抗C1q抗体水平能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并与SLE肾损害相关,联合检测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和AnuA有助于LN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三种方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比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利用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IF)、欧蒙酶免疫斑点法、胶体金快速斑点法3种方法单独及不同组合联合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比较,了解3种方法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和疾病稳定组,另选择121例疾病对照(干燥综合征3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0例、类风湿关节炎38例、系统性硬化症18例患者血清)、40例健康患者血清对照,利用3种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抗ds-DNA抗体,了解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寻找对临床有价值的联合检测方法。结果CL-IIF法、欧蒙酶免疫斑点法、胶体金快速斑点法在SLE中的敏感性分别为45.8%、42.5%、47.5%,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测SLE疾病活动组抗ds-DNA抗体中,3种方法敏感性分别为65.2%、58.3%、61.1%,而在疾病稳定组中敏感性分别为16.6%、18.7%、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方法的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抗ds-DNA抗体在SLE中的检出率,而特异性仍然很高。结论3种方法检测SLE中的抗ds-DNA抗体均具有很高特异性,但敏感性略低,尤其在疾病稳定期中,而3种方法间的联合检测则可以弥补敏感性低的不足,尤其是CL-IIF法和胶体金快速斑点法的组合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和补体联合检测在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ANA和抗ds-DNA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测定ENA,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补体C3、C4.结果1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NA阳性率为96.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72.3%,ENA总阳性率为56.3%,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3.9%.40例对照组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全部为阴性.SLE患者补体C3、C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ds-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均为阴性的SLE患者补体C3、C4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种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SLE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1例SLE患者、110例非SLE风湿类疾病患者及58例健康者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ds-DNA)及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LE患者抗ds-DNA、抗SmD1、抗SSA阳性率高于非SLE风湿类疾病患者(P<0.05),所有自身抗体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健康者(P<0.05);抗dsDNA、抗SmD1联合检测诊断SLE的约登指数最高,为0.669。结论 ANA检测仅可用于SLE筛查,应与抗ds-DNA、抗ENA抗体谱各指标组合形成不同的检测模式,从而提高SLE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