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鞍山市千山医院1998—2007年住院患者362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治疗、预后等。结果以青壮年为多,占62.0%,老年患者有上升趋势,占21.0%。临床症状发热占86.1%,呼吸道症状以咳嗽、乏力、气促、盗汗、胸痛等症状居多,伴有结脑者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确诊时间:30d以内占50.3%,少数病人至4个月以上确诊。痰菌阳性率37.8%。PPD试验阳性反应58.6%,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44.8%。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8.5%,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31.5%。胸部X线典型粟粒性肺结核阴影占68.5%,并发肺外结核占40.0%。非结核并发症占68.2%。经联合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并发症。除结脑脑疝死亡2例外,余者均好转。结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症状严重,常合并其他脏器结核病,必须给予高效、敏感抗结核药治疗,并对肺外结核病、并发症亦予以积极治疗,并辅以营养与支持疗法,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成人急性栗粒性肺结核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粟粒性肺结核(CMPT)临床特点。方法 我科1995-2001年住院78例CMPT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CMPT以青壮年居多,近年老年患者渐有增多趋势。2.58.97%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后30天内确诊,少数病人至6个月时确诊。3.全身症状明显(发热88.6%),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咳痰、气促居多。4.末梢血白细胞正常或增高居多,少数病人可出现白细胞减少,42.25%患者肝功能障碍(转氨酶增高及/或胆红素增高),21.8%患者血浆白蛋白减低。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率24.36%,73.1%PPD皮试为阴性。5.57.7%患者并发肺外结核,20.51%合并非结核病。6.以联合抗结核治疗,不同并发症及合并病相应治疗,除1例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死于脑疝外,余皆好转。结论 CMPT是重症肺结核之一,症状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多,强化抗结核治疗,辅以不同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皆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至2002年ll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艾滋病感染途径:输血感染者8例,其他途径各1例。(2)合并肺结核病6例,其中继发性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结核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合并肺外结核5例,其中结核性心包积液、结核性脑膜炎各2例,胸腔积液1例;合并多重感染者5例。(3)11例1:2000PPD试验均为阴性。(4)治疗:7例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临床表现明显改善;3例仅抗结核治疗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未经任何治疗,6月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多重感染多见,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型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人的发病年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血行播散型结核发病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发病人群集中为住校中学生、农村贫困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发热是本病最突出表现,反复进行肺部X线和/或CT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抗结核化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是治疗的关键。结论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住校中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改善其生活条件,将有利于控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发生;加强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治愈率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结核早期诊断和抗结核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LE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分型中血行播散型占33%(32/98例),浸润型占65.6%(65/98例),合并其它部位感染55%(54/98例),PPD试验阳性率56.1%(55/98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率90%(88/98例)。结论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易诱发肺结核,活动性病灶更易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89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胸片和肺部CT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5例(5.62%),以儿童原发综合征为主,表现为肺内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肿大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双极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9例(21.35%),其中12例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全肺野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特点,7例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继发型肺结核65例(73.03%),病变累及单叶多见,两叶受累次之,三叶以上受累较少;右上肺叶为最易发部位,≥3个肺叶受累患者多伴空洞形成和播散病灶;病变形态多样复杂,但以典型浸润病灶常见(43/65)。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主要为继发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7.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约占肺结核发病总数的2.6%。近年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日趋增多,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多不典型,常漏诊、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28例老年和64例中青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进行临床对照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收治的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反应。结果①中青年患者占80.2%,近年来老年患者有增加趋势占19.8%。②痰涂片查抗酸杆菌(AFB)阳性率为20.7%;31例AFB阴性患者中35.5%纤维支气管镜检抗酸杆菌阳性。③12.9%X线胸片早期表现为肺间质磨玻璃样改变,51.5%表现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栗粒结节。④胸部高分辨CT显示55.0%急性血行播散型表现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的粟粒结节;另48例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以上中肺野为主的3~7mm大小、密度及分布不均匀的结节。46.8%的肺野内可见斑片、结节、纤维条索状影;43.1%伴纵膈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⑤20例活组织检查60%病理阳性。⑥44.6%合并肺外结核,常见于脑膜、浆膜腔、淋巴结、脑、肝、脾、骨等。⑦42.1%入院前被误诊为其它疾病。⑧除8例外其余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体温在3d到12周内降至正常。⑨79.7%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胸片显示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结论痰涂片、HRCT、纤维支气管镜及器官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关键词结核,肺/诊断放射摄影术,胸部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至2002年1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艾滋病感染途径:输血感染者8例,其他途径各1例。(2)合并肺结核病6例,其中继发性肺结核3例,原发性肺结核1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合并肺外结核5例,其中结核性心包积液、结核性脑膜炎各2例,胸腔积液1例;合并多重感染者5例。(3)11例1:2000PPD试验均为阴性。(4)治疗:7例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临床表现明显改善;3例仅抗结核治疗者中1例有效、2例死亡;1例未经任何治疗,6月死亡。结论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表现多样,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多重感染多见,抗病毒与抗结核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1995~2000年期间在本院诊断的1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临床分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3例,淋巴结结核4例(其中肠系膜淋巴结结核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颈部淋巴结结核1例、颈部淋巴结结核2例),原发型肺结核3例,同时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等.(2)免疫功能检测和结核菌素试验CD+4(2~87)×106/L,其中7例CD+4<50×106/L,平均CD-4(33±13)×106/L.10例结核菌素(PPD)试验均阴性.(3)治疗5例联合抗结核+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LAART),5例单用抗结核治疗,其中HAART组CD+4细胞上升明显,与单独抗结核治疗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D+4细胞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病的主要原因.结核菌素试验对诊断无帮助.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肺外结核多、合并症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时间长.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缩短病程,改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临床及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8年收治的成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2例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反应。结果(1)中青年患者占80.2%, 老年患者占19.8%。(2)痰涂片查抗酸杆菌(AFB)阳性率为20.7%;31例AFB阴性患者中35.5%纤维支气管镜检抗酸杆菌阳性。(3)12.9%X线胸片早期表现为肺间质磨玻璃样改变,51.5%表现为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结节。(4)胸部高分辨CT显示55.0%急性血行播散型表现双肺弥漫分布的大小、密度均匀的粟粒结节;另48例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以上中肺野为主的3~7mm大小、密度及分布不均匀的结节。46.8%的肺野内可见斑片、结节、纤维条索状影;43.1%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5)20例活组织检查60%病理阳性。 (6)44.6%合并肺外结核,常见于脑膜、浆膜腔、淋巴结、脑、肝、脾、骨等。(7)42.1%入院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8)除8例外其余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体温在3d到12周内降至正常。(9)79.7%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胸片显示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结论痰涂片、HRCT、纤维支气管镜及器官组织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结核特异性干扰素-γ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30例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阳性患者,分别在抗结核治疗(2HRZE/4HR)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行外周全血干扰素-γ测定。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扰素-γ水平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24例病情好转患者干扰素-γ水平治疗后(ESAT-6:2.52±1.67ug/ml;CFP-10:2.18±1.61ug/ml)较治疗前(ESAT-6:3.52±2.29ug/ml;CFP-10:3.44±2.32ug/ml)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结核特异性干扰素-γ的变化随着病情的好转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规律治疗过程中痰菌转阳的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规律治疗过程中痰菌转阳病例。 结果53例病人中,菌阴转阳病例18 例:第2个月转阳的8例(44.4%),其中原始耐药3例(16.7%);第3个月转阳的2例(11.1%);第5个月转阳8例(44.4%)。菌阳病例35例:第3个月转阳的13例(37.1%);第5个月转阳的12例(34.3%);第6个月转阳的8例(22.9%),其中3例病灶恶化(7.7%),1例由于免疫疾病服用大量激素,且耐药;第8个月及以后转阳的2例(5.7%)。支气管结核、耐药、合并糖尿病、复治是肺结核痰涂片转阳的主要原因。 结论 结核病治疗中要加强痰菌观察,及时发现转阳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07-2008年期间,广西、四川、湖南三省(自治区)共6个县诊治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共观察330例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33例。使用SAS 9.2软件,分析患者体质量、CD4+ T淋巴细胞水平、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HIV感染途径、HIV感染年限、结核病类型、机会感染等因素对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死亡状况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病死率为10.0%(33/330)。对死亡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CD4+ T淋巴细胞水平未对患者的病死率产生影响(Wald χ2=0.5774,P=0.4473,OR值0.858,95%CI值0.578~1.27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的7.612倍(Wald χ2=14.8539,P<0.001,OR值7.612,95%CI值2.712~21.369),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是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性传播组病死率(6.7%,14/210)与静脉吸毒组病死率(16.1%,19/118)比较,静脉吸毒组病死率较高,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涂阳肺结核组、涂阴肺结核组、肺结核组、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组、单纯肺外结核组病死率(分别为:20.9%,18/86;8.0%,14/174;11.7%,27/230;16.7%,5/30;1.4%,1/70)比较,涂阳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组病死率较高,χ2值分别为17.8685和7.9687,P值均<0.05。 结论 结核病变程度、患者机能状况是影响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病死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肺结核39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分析初治老年性肺结核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90例初治老年性肺结核症状、胸片、痰检、结核菌素试验、抗结核抗体试验、血沉进行统升。结果老年性肺结核一周确诊率占14.9%。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占9.8%,有典型肺结核影像占24.6%,痰涂片阳性率占56.1%。OT( )占58%。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占75%,血沉增快占64%。结论老年性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典型肺结核影像不突出,但痰菌阳性率较高,血沉普遍加快,抗结核抗体试验阳性率高,治疗要采用对人体损害小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剂量为成人的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清ADA检测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ADA,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7例,继发型肺结核49例,肺癌52例,肺部感染28例,对照组18例。结果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组ADA值明显高于继发型肺结核组、肺部感染组、肺癌组和对照组(P0.05),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组ADA阳性率高于继发型肺结核组、肺部感染组和肺癌组(P0.05)。结论血清ADA值的增高对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参考意义,并与继发型肺结核、肺癌、肺部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老年患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发病及入院前后诊疗情况,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诊治延误的原因,以提高综合医院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以肺结核(活动性)转、出院的老年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和诊治情况等。结果(1)呼吸科病例占多数,且每年病例数逐年增加;(2)入院前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喘为主;(3)83例患者有基础疾病或合并其他疾病,主要基础疾病为肺部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营养不良;(4)误诊为其他疾病而收入院5例(占5.7%),因其他疾病或合并疾病收入院后发现合并肺结核83例(占94.3%),以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为主;(5)入院前81例进行了胸片检查,均未提示肺结核,入院后CT检查明确诊断率为86.7%;(6)入院前均未作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入院后痰涂片结核菌检查例55例(占62.5%),阳性24例,占涂片病例的43.6%;(7)10天内诊断及转诊病例42例(占47.7%),12例患者超过1个月(占13.6%)。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延误诊断主因是并存其他疾病使其不典型,综合医院门诊应进一步加强门诊老年患者结核病的排查工作,对怀疑不典型肺结核的患者应该进行痰涂片及肺CT检查,以便早诊断,早转诊。  相似文献   

18.
杨松  张耀亭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60-1261
目的了解漳州市复治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情况。方法经对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晨痰、胸液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1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中,2例规则抗结核治疗,9例抗结核药物未满疗程。均为继发性肺结核,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复治肺结核”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8例复治培阳肺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耐多药5例,耐药种类3—10种。所有耐药菌株中发现2株为利福平依赖菌。结论复治肺结核多表现有空洞、肺毁损,易继发感染、合并糖尿病、肺心病。不规则用药是导致复治和耐药的最常见原因。耐药率为72.7%,肺结核耐多药率达62.5%。对漳州复治肺结核患者有必要广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更利于医疗、防疫人员循证科学施治,对预防耐药肺结核发生和减少耐药肺结核的社区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掌握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9月的216例涂阳肺结核病例的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特点为:(1)文化程度不高,初中以下以农民为主。(2)男性是女性的2.13倍。(3)年龄高峰男性在25和35岁组,女性则在25和15岁组;有71.3%涂阳病人是54岁以下青壮年;在15~35岁年龄段,女性病人多与男性。(4)44.9%病人确认有肺结核病人接触史。(5)病灶侵及两个肺野以上165例(76.4%),有干酪和空洞46例(21.3%)。合并糖尿病27例(12.5%),和伴有心脑血管疾病26例(12.%),伴其他慢性病16例(7.4%),同时有其他肺外结核6例(2.8%)。(6)216例涂阳病人按照卫生部统一化疗方案治疗,痰菌阴转率和治愈率均达到项目的要求。结论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和青壮年的肺结核病控制工作,有助于加快结核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