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组成人体的六大营养要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之一,是人体生产热能的主要物质。但儿童食糖适量有益,过量则会给身体发育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嗜糖十弊     
《中国健康月刊》2002,(11):13-13
  相似文献   

3.
阎安平  辛会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44-4344
高糖性高渗血症是新生儿科急危症之一,其中感染、寒冷损伤综合征、休克、缺氧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易发生高糖性高渗血症,心肺复苏后伴高糖性高渗血症的危重患儿预后极差。高糖性高渗血症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常被忽视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最佳时机,故临床死亡率高。本文通过对确诊的15例高糖性高渗血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探讨高糖性高渗血症的早期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资料来源于我中心新生儿科2005年~2006年确诊的15例高糖性高渗血症患儿,男性10例,女性5例。均有原发病,感染性疾病8例,寒冷损伤综合征5例,新生儿窒息后综…  相似文献   

4.
志远 《药物与人》2012,(9):68-69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权威科研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糖的毒性真相》(以下简称《真相》)文章。文章中指出,糖是一种纯热能物质,它含有高热量,但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所以是一种"空热量"。除了导致肥胖外,糖还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使人上瘾。于是,一个新的名词——"糖上瘾"开始被人关注。那么,过量摄入糖分到底有什么危害呢?"嗜糖"个案:小孩爱吃糖体重两年增一倍前不久11岁的小男孩禾禾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5.
当代营养学的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不宜过量食糖,否则会影响健康。研究证实,脑力劳动者食糖过多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的缺乏。这是因为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丙酮酸等中间产物,要靠含有维生素B1的酶——脱羟辅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继之把它们排出体外。若糖的摄入量过多,脱羧辅酶的需  相似文献   

6.
异嗜症之谜     
生活中,会有些人患上嗜食异物的怪病,其嗜食的东西可谓无奇不有,如泥土、瓦片、生米、茶叶、粉笔、破布、纸片、蚝壳、煤渣、蛋壳,甚至碎玻璃等,都可能被他们当作美味佳肴,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俗话说的异食癖,现代医学称之为异嗜症。中医素来认为,异食癖乃因腹中有虫困扰所  相似文献   

7.
王俊聪 《大众健康》2014,(10):18-23
糖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甜味,让人欲罢不能,但在营养师和健康机构的眼中,它的坏处已经日益向胆固醇、动物脂肪等看齐,一些激进的研究者甚至把糖看成毒品,说它是甜蜜的“毒药”。  相似文献   

8.
虽然人类离不开糖,但是食糖不当尤其是过多,却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龋齿等。美、英、日等国科学家还发现,很多国家人口死亡率与其国民糖消耗量成正比。就是说,糖消耗量越大的国家,其国民的死亡人数也越多。  相似文献   

9.
最近,美、英、日等国的科学家发现,各国人口死亡率曲线竟然与该国糖的耗量成正比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在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各种死因后指出,嗜糖比嗜烟更可怕。长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要比正常食物的人缩短20年左右。嗜糖会给人的健康带来种种危害。糖是酸性食物,它除引起龋齿外,还会改变人体内正常的酸碱  相似文献   

10.
异嗜症或称异食癖(pica),是指婴儿和儿童在摄食过程中逐渐出现一种特殊的嗜好,对通常不应取食的异物,进行难以控制的咀嚼与吞食。发病年龄以幼儿为多,但学龄儿童亦可见到。 病因 关于异嗜症的病因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一种心理失常的强迫行为,往往与家庭环境不正常有关。初期可因无人照顾,擅自摄取异物,日久成为习惯,变  相似文献   

11.
发生膀胱的非嗜铬性嗜铬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我院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61岁,住院号3500,病理号78391。因间断性肉眼血尿3年,20天来加重,尿血块来院。有时尿流细,无外伤史,无结核史以及其他出血病史,无头痛头晕史,无高血压史。于1978年6月3日以血尿待查收入我院外科。体查:体温36.5℃,脉搏78次/分,血压120/70毫米汞柱,巩膜黄染(-),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  相似文献   

12.
《健康生活》2008,(2):17-17
我自幼身体强壮,连三冒都少得过。大学毕业后,为了找工作,到好几个城市,半年前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可一下子得了黄疸性肝炎和乙型肝炎两种病,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经前烦躁莫恐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教授张忠福笔者于专家门诊经常遇到一些妇女因为于经前一~二周出现乏力、烦躁、易怒、紧张、忧郁甚至头痛、腹胀、乳房胀痛、水肿等症状而来就诊的。轻者尚可忍受,大约有8%左右症状重者需要进行治疗。这种情况称之为经前期紧...  相似文献   

14.
许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表现出情绪波动,烦躁不安,低热虚汗,乳房胀痛,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它发病的原因是在月经前一段时期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平衡失调,以致引起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而出现了上述一系列  相似文献   

15.
卞文志 《大众健康》2012,(3):101-101
春节前夕,一位经常到社区医院找我咨询膳食营养问题的居民因患有胃癌去世了。他去世时年仅65岁,去世前的3个月被查出患有胃癌晚期,最终因不治而离开了这个他留恋的世界。他的离世,让我想起了他的不良饮食习惯。他是一个喜欢嗜食高糖食物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卫生组织在一项调查人口各种死亡原因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嗜糖比嗜烟更可怕!长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要比吃正常食物的人缩短10至20年。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可以说,没有糖,人的生命及其活动就无法维持,但吃糖过量,就会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以致人体内环境失调,给人体健康造成种种危  相似文献   

17.
“水生小虫它会飞,嘴含毒汁细长腿,专喝人血传疾病,快来消灭吸血鬼。”这则谜语,形象地说明了蚊子的特性及危害。蚊子吸血时,先把口器刺入人体的皮肤,随后它的唾液进入人体和血液混合,使血液不致在蚊喙中凝结。大约一分钟左右,蚊子就可饱餐一顿。吸完血后,蚊子剩余的唾液留在皮肤下面,刺激人体产生痒得要命的肿块。古时的“蚊灾”很是惊人。在古希腊,恶毒的蚊子曾经把城市里的居民全部赶走,巴拿马运河几次开凿失败,都是由于蚊子引起疟疾和黄热病。尽管现代社会已不存在这种“蚊灾”,但是蚊子对人的危害还是不小的。那么怎样消灭蚊子呢?  相似文献   

18.
齐常然 《工企医刊》2015,(2):1346-1347
嗜异症又称异食癖,是指对通常不作为食物的异物(如煤渣、泥土、墙泥、头发、指甲、砂石、肥皂、油漆等),有意识地挑选,难以控制地咀嚼和吞食的临床表现。以幼儿为多见,但也可见于成人。本症的描述,散见于中医古籍虫积、疳症等。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脾疳,体黄腹大,食泥土,当补脾,益黄散主之。"沈金鳌《幼科释谜》云:"爱吃生米面、炭、砖瓦,是脾胃疳。"龚廷贤《寿世保元》:"好食生米或好食壁泥,或食茶、炭、咸、辣等物者是虫积。"1岁以内儿童尚不能主动选择食物,咬食异物者则不属于本症范畴。本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素禀不足、饮食失节、虫积所致,亦可因脾胃虚弱、胃肠湿热所致。由儿时家庭环境不  相似文献   

19.
康大夫同几位进修医生假日郊游,见一汉子在路旁,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喃喃自语地嚼着他那肮脏破烂的衣襟。过一会儿,又到附近的垃圾桶里去捡食霉烂的水果、饼干及死去的僵鸡殁鸭。此情此景,目睹者无不恶心作闷。围绕这个问题,康老师给大家谈起关于“嗜异食”的临床知识。 “异食癖”乃是以离奇的欲念和动作行为为特点的怪癖。人类具有两种本能的行为,一种是如性行为的保存种族本能;另一种是如饮食、睡眠、躲避危险等的保存生命本能。异食癖是以饮食为变态的本能行为的异常,属于强迫动作。  相似文献   

20.
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是累及消化道组织的胃肠道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疾病。本病发病年龄从24岁到77岁都有报道,发病率为1-20例每10万例,具有自限性或对症治疗可缓解治愈。1病例报告案例:患者男性,71岁,因腹胀腹痛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症状位于上腹部,呈持续性腹胀,阵发性腹痛加重,症状与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