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胞因子-受体系统介导的靶向杀伤作为新一代导向治疗策略的创立已经引起临床血液学及肿瘤治疗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1].我们先前的动物实验结果业已证明,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能高度特异性地杀伤高表达人IL-6受体(IL-6R)的BNML大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明显延长白血病大鼠的生存期,而对正常造血细胞无不良反应[2,3].新近我们的研究结果则显示,粒、单、红白血病细胞不但高表达IL-6Rα亚单位的基因和蛋白,而且还高表达高亲和力IL-6R.鉴于IL-6R的β亚单位在高亲和力IL-6R形成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4,5],因此从理论上讲,白血病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L-6R的多寡与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白血病的生物学效应密切相关[6].所以,全面系统地阐明人类白血病细胞是否表达IL-6R的β亚单位基因和蛋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我们首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技术并结合流式细胞术(FACS)对IL-6R的β亚单位mRNA和蛋白在8种极具代表性的人类白血病细胞系U937、HL-60、KG1、TF1、K562、HuT 28、CEM及Raji中的表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自身骨髓移植(ABMT)后的白血病复发为治疗中的一大障碍,其复发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尚未明确。本文就自身骨髓移植物中的白血病细胞对于ABMT 后白血病复发的可能作用作了定量描述.材料与方法采用近亲繁殖的平均体重为200g 的褐色挪威(BN)鼠系的白血病模型(BNML),其细胞学及细胞化学等方面均与人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似。(1)以不同数量的 BNML 细胞依次分别注入各组正常的 BN 鼠体内,观察500天,由此测得静脉输注后使50%的大鼠死于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数,  相似文献   

3.
IL 6受体 (IL 6R) β链是分子量为 130kD的膜结合糖蛋白 (gp130 ) ,它是介导IL 6生物效应的信号转导子。我们的实验已经证实了重组人IL 6 (rhIL 6 )可作用于大鼠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R2 ,rhIL 6与R2细胞表达的hIL 6R结合并与大鼠 gp130缔合而转导IL 6的信号 ,产生其生物效应。本文在体外液体培养中试验观察到 ,大鼠 gp130的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被摄入R2细胞后 ,对rhIL 6生物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所合成的大鼠gp130反义寡核苷酸片段在细胞体外液体培养中可部分阻断rhIL 6对R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 ,在最适的终浓度 ,其阻断率可达 (45± 7) %。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研究逆转录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能力,利用亚克隆技术将磷酸甘油酸激酶启动子(phosphoglycerate kinase promoter,PGK)基因和GFP全长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将重组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收集滴度最高的病毒上清感染NIH3T3和T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表达。G418筛选后,含GFP的逆转录病毒可感染原代培养的T细胞。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快速、稳定地将外源基因转移至T细胞,可作为介导T细胞基因转移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IL-6受体α亚单位mRNA和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IL-6R的α亚单位基因与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为临床利用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白血病细胞提供可靠依据,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IL-6R的α亚单位基因及蛋白在多种人白血病细胞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粒系、单核系、红白血病细胞系HL-60,KG-1,U937和TF-1均高表达IL-6R的α亚单位基因和蛋白;淋巴系白血病细胞系Raji亦有一定量的基因表达;而淋巴系细胞等CEM和HuT28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无论是IL-6Rα亚单位的基因还是蛋白均为阴性。相对表达丰度依次为KG-1>TF-1>U266>U937>HL-60>Raji。鉴于粒系、单核系、红白血病细胞高表达IL-6Rα亚单位的基因和蛋白,而IL-6Rα亚单位蛋白在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均为阴性表达这一事实,提示可以利用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进行靶向杀伤和治疗这些白血病,而且不会对正常血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结肠癌Lovo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6作用Lovo细胞12、24和36h后,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周期蛋白表达。结果结肠癌Lovo细胞经体外IL-6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加,CycinD1表达增加。结论 IL-6能体外促进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可能与CycinD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α,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cin/IL-18Rα pcDNA3.0/IL-18Rβ,并将pcDNA3.0/IL-18Rβ稳定转染293细胞,构建IL-18Rβ稳定表达细胞株,用于建立IL—18信号转导的体外细胞模型。 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5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系实验室完成。扩增并克隆人IL-18Rα和IL-18R β 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cin/IL-18Rα,pcDNA3.0/IL-18Rβ。将pcDNA3.0/IL-18Rβ转染293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起稳定表达IL-18Rβ的细胞株,Western—blot方法检测稳定细胞株IL-18Rβ的表达,挑选表达较高的细胞转染IL-18Rα,通过NF-κB依赖的Luciferase检测IL-18信号转导通路的建立。 结果:成功构建了IL-18Rα和IL-18Rβ的真核表达载体,IL—18Rβ的基因稳定转染到了293细胞中并获得了表达,通过瞬时转染IL-18Rα真核表达载体,在293细胞中建立了IL-18信号转导的体外细胞模型。 结论:成功建立起了IL-18诱导NF-κB活化的体外细胞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L-18信号转导途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红色酵母D-氨基酸氧化酶(DAAO)基因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将DAAO cDNA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SN中,构建了载体pLDAAOSN,经ΦNXA细胞包装后,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以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白血病细胞,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命名为KDAAO.PCR、原位杂交分析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并以不同浓度的D-丙氨酸(D-Ala)处理KDAAO细胞.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含有完整的DAAO基因.包装细胞产生了高滴度病毒(5.2×106 cfu/ml).DAAO基因已整合至KDAAO细胞基因组中,并在mRNA水平表达.D-Ala能明显杀伤KDAAO细胞.结论 DAAO/D-Ala自杀基因系统可以进一步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9.
IL—6/IL—6R系统介导靶向治疗白血病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向杀伤是治疗白血病的必然趋势,而IL-6/IL-6R系统是细胞因子-受体导向治疗的重要部分,IL-6R在很多肿瘤细胞上都有表达,如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白血病等,本文简要综述了IL-6R的表达、IL-6重组毒素融合蛋白抗白血开门见山效应及其对正常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MLL-AF9白血病模型,为深入研究MLL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奠定基础.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CD45.2小鼠骨髓c-Kit+细胞,用携带MSCV-MLL-AF9载体的逆转录病毒感染c-Kit+细胞,体外培养后经尾静脉注射入致死剂量照射的CD45.1受体小鼠体内,用PCR、流式细胞术、形态学等方法鉴定成模情况.结果表明,MLL-AF9逆转录病毒可以成功感染c-Kit+细胞,感染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强,细胞呈髓系原始幼稚形态,高表达Gr-1、Mac-1等髓系标志,MLL相关基因Hoxa9、Meis1表达升高.移植MLL-AF9细胞后的受体小鼠,于6至12周出现白血病样体征,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甩片、肝脏和脾脏组织切片均显示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和脾脏细胞中CD45.2群细胞高表达Gr-1、Mac-1等髓系标志,小鼠在12周内死亡.结论:成功建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MLL-AF9白血病模型,可应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