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都 《家庭中医药》2013,(11):38-38
施今墨施老临床善于成组用药或双药合用的经验,通称"施氏药对"。如"桔梗、枳壳、薤白、杏仁,此四味药常常配伍应用……以治胸膈满闷,痰气不畅甚效"(以下简称"桔梗四味")。笔者在临床每遇梅核气患者,巧用施老药对,随证加味治疗数例,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
介绍阎丽珠主任医师运用益气疏肝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经验。阎师认为,癌因性疲乏患者多有脾肾气虚、肝郁气结之证,治宜益气疏肝,临床多用四君子汤加味治之,并重视疏肝理气药的运用,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3.
九叶羌活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味羌活汤为古代名医张洁古所创 ,又名冲和汤 ,用以治疗麻黄汤和桂枝汤所治之证 ,适用于伤寒表证 ,头痛无汗 ,尤以肢体疼痛者 ,主要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生地、甘草、黄芩九味药组成 ,临床使用时并可随证加减使用 ,如咳喘加杏仁 ,无汗加麻黄 ,有汗加桂枝 ,胸膈满闷去生地加枳壳、桔梗 ,烦渴并有内热者加石膏、知母 ,此制方之妙也 ,笔者在临床应用时加减灵活变通 ,不仅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表虚证 ,收到满意疗效 ,亦可用于以下病证的治疗。1 风疹 湿疹患者 ,男 ,35岁 ,因劳动时汗出 ,又偶感风寒 ,随即皮肤瘙痒 ,湿疹突…  相似文献   

4.
治痈效方     
我对於外科的癰症及一切初起发红之节肿等症,积二十馀年临床经验,得一有效方剂。可以不分部位、名称,只要初起发红、按方只加减一二味药都可收效,初起三日内即可全消,如患者因治晚而延至中期能使大变小;到末期脓成之时,加三味药,有自穿之效。兹将原方开列於後。处方归尾三钱、赤芍三钱、银花四钱、黄芩三钱、梔子三钱、草河车二钱五分、土贝四钱、桔梗  相似文献   

5.
血府逐瘀汤治疗不寐临床观察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张俊学,吕桂芹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院卫生所曹静1986年收治一久治不愈不寐患者。因见《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方下有“治夜不能寐,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之语。试用果验。后对该病血瘀证型进行观察,分...  相似文献   

6.
2.7前胡与桔梗:均为苦、辛之品,归肺经,有化痰止咳之效,可治外感咳嗽等证。前胡性微寒,功可宣散风热、降气化痰;桔梗性平,善于开提肺气、祛痰排脓。《药典》曰:前胡“用于外感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之证;桔梗“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证。 2.8海藻与海蛤壳:皆为苦咸、性寒之品,有软坚散结、清肺消痰之功。其主治,海藻重在肝经,软坚散结力强;海蛤壳重在肺经,清肺消痰力优。《本经》曰:海藻“主瘿瘤气,颈下核”;海蛤壳“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  相似文献   

7.
罗春蕾  陈东林 《新中医》2017,49(7):191-192
正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之名方,由桃仁、红花、枳壳、生地黄、当归、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等11味药组成。原方用治头痛、胸痛、呃逆、心悸等证,有活血袪瘀、疏肝清热之效。经后世沿用,治疗范围颇广。笔者遵治病求因原则,临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症,收效甚佳,兹选医案4则介绍如下。1逆经姚某,女,20岁,周期性逆经(衄血)3年余。初诊正值月经来潮,诉每月周期性衄血,色鲜,持续3~4天,乳胀,  相似文献   

8.
桔梗色白,为肺经引药,治肺病多用桔梗。《药性赋》云:“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药性论》则云:“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气,气促嗽逆。……”。而《本草》则记有:“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痞,疗咽  相似文献   

9.
四逆散是古今临床常用的效方,具有选药精契、治效快捷的特点。此方原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所主治的“四逆”(四肢厥冷),非少阴病虚寒内盛、阳气式微所致之“四逆”,故不能用温阳救逆之四逆汤(附子,干姜、  相似文献   

10.
<正>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诸逐瘀方剂中,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近来对该方的报道颇多,现将我在临床运用该方的点滴体会,略叙于后,以供临证参考. 血府逐瘀汤,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二味组成.桃红四物为补血活血祛瘀之基本方;四逆散是疏肝理气和营之主方.据《神农本草经》载:桔梗味辛微温,治胸肋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牛膝味苦平,能逐血气……坠胎.总观全方,用药严谨,配合和协,方中用药有升有降,如血分药中川芎可升,牛膝喜降;气分药中桔梗能升,枳壳善降.理气活血,瘀积可散,实对气滞血瘀而为病者,使用颇宜. 原著开列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计有:头  相似文献   

11.
桔梗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历来常将"苦"味列在其药性之首。世人谓其"苦泄",实乃根源于辛散宣肺之性,是宣肺作用的延伸。而其祛痰、利咽、排脓之功也均是以宣肺为前提和基础发挥作用的。桔梗的辛散宣肺之性可谓是贯穿其临床治证的始终,其所治之证无一不体现这一特性。究其根本,桔梗药性应以"辛"味为主。  相似文献   

12.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因其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其味苦、辛,性平。长于开提肺气,为肺经气分主药。经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桔梗适合于肺气膹郁,失其治节所致的各种症候。同时桔梗与其他中药合理配伍,能充分发挥其药物作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现将桔梗在临床上的应用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50味药证(选载)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黄煌编者按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是中医几千年用药经验的结晶。药证相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原则和临床取效的前提,所谓“有是证用是药”。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先生近著《张仲景50味药证》是一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脏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日渐加重,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恢复冠脉血流,但通常会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中医学临证多将其归属于“心悸”“胸痹”“真心痛”等辨治。故此,业内学者对运用中药的最佳剂量及量效关系的研究尤为关注。遂对近10年中药干预MIRI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综合梳理,从补虚药、活血及行气药、化浊及利水药、解表药四个方面对常用中药进行分类,阐述并分析这些临证常用中药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量效关系研究进展,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严晓枫 《山西中医》2007,23(6):16-17
江苏省名中医严冰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随师,见其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疑难杂证,效如桴鼓,举例介绍如下。1喉痹赵某某,男,55岁,2005年9月26日初诊。患者有慢性咽炎史3年余,咽痛咽干反复发作,每因气郁或劳累而加重,迭用抗菌药物及中药养阴润燥之味,初用每见小效,继用则无效。更有医者用苦寒降火之味症反加重,望之舌质紫黯、苔薄黄,咽壁暗红夹有血丝,成点成线,脉细弦。患者年逾半百,气阴不足,病久夹瘀,瘀血阻络。治以活血通络为主,佐益气滋阴之味,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药用:赤芍、生地、南沙参、北沙参各12g,桃仁、桔梗、…  相似文献   

16.
“三拗汤”以麻黄、杏仁、甘草三味组成。功能宣肺止咳平喘。本人在临证中常以其为基础方,进行加味治疗伤风感冒、外感咳喘等证,每获良效。【案一】任××、女、40岁。形寒发热二日,体温38℃,头身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喉痒,咳嗽,吐白色泡沫痰,纳差,神疲。经服四环素等未效。诊得脉浮,苔薄白。查体:咽部微充血。辨证:外感风寒,邪郁上焦,肺气不宣。治以三拗汤加味:麻黄6克杏仁10克桔梗6克蝉衣6克陈皮10克  相似文献   

17.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都有较系统的论述和发挥,然多偏于实热和虚热,且论中消者居多。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消渴属虚寒者亦不少见。兹就历代医家所论,结合临床浅谈对虚寒性中消证的辨治体会。1 虚寒性中消证的概念 消渴之病名,首先于《内经》,其后历代医家对消渴之属热者论述颇多,对虚寒性中消《景岳全书·三消渴证》曰:“消有阴阳,不得尽言为火。”晚清王旭高则言:“脾伤重则多中消。”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告戒:“但知以凉润之药治渴……以燥热之药治渴人所不知也。”李用粹的《证治汇补》言明:“如上消中消,治之太急,久成中满之症,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起也。”近代张锡纯又言:“然消之证,恒有因脾胃湿寒,真火衰微  相似文献   

18.
“载药上行”是指方中一味或几味药物运载它药以上行,从而达到治疗上半身疾病的目的。然有的医生在临床上应用时,多不辨证审方,徒用桔梗。选择“载药上行”的药物时,应辨证为先,法随证立,方随法而出,而后配伍斟酌,注重方药配伍和疾病证候,选择合适的“载药上行”药物,疗效才佳。  相似文献   

19.
一、太阳腑证—膀胱蓄水案刘××,男,80岁。1986年11月29日入院,住院号4240。患者咳喘10余年。因气候突变而感受外邪,恶寒发热,咳喘阵发,吐脓稠痰,服麻杏石甘加减方2剂后,汗出热退,但口干欲饮,心烦,少腹胀痛,小便点滴难下,急行导尿1000毫升后,小便仍不通利,膀胱充盈。诊见:身疼微汗,口渴欲饮,心烦,小便不利,脘腹拘急张满,舌质淡湿润,苔厚腻,脉浮。证属太阳腑证—膀胱蓄水之癃闭。治拟化气行水。选五苓散加桔梗图治。处方:茯苓、猪苓各15克,焦术、泽泻各10克,肉桂5克,桔梗20克。  相似文献   

20.
时令咳嗽为临床常见之病,但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其证治用药各有特点,举案如下。春令咳嗽春三月,此为发陈,天气转暖,但犹带冬令余寒,起居不慎,病外感咳嗽,常见有身热、鼻塞、多嚏之表症。我在临床上常用前胡、桔梗、杏仁、苏梗等以疏肺散风,化痰止咳。这四味药,一升,一降,一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