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髓损伤(SCI)能引起的膀胱功能平衡异常,常常导致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做好(SCI)患者的膀胱功能护理,减少尿路感染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对23例脊髓损伤患者采取不同的导尿术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间歇导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患者出现的尿潴留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一直是临床康复的首要任务〔1〕。我院自1995年3月至1998年2月收治15例脊髓损伤患者,均在...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神经支配中断,生理功能丧失,容易发生尿潴留、尿失禁、排尿阻断、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以致产生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导致死亡。我院2005年7月~2008年7月对10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间歇导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是现今社会和医学的一大难题,而膀胱功能障碍所引发的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则是SCI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如何做好SCI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与训练,减低并发症,提高其生存质量在SCI患者的治疗中成为极为重要的环节。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8例患者,经临床检查证实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年龄19~56岁,平均35岁。其中男41例、女7例、T11~C540例,T12~L26例,L2以下2例,致伤原因:交通伤28例,坠落伤19例,火器伤1例。受伤到入院时间7d~3个月不等,平均26d。…  相似文献   

5.
黄爱华  卢柳艺  何静 《护理研究》2011,25(8):684-68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膀胱电刺激对促进膀胱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颈、胸、腰段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经知情同意后应用膀胱电刺激结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进行膀胱电刺激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最佳参数、频率及电流强度。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性排尿增多,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膀胱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脊髓损伤病人尿潴留,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病人生理排尿模式的重建,减少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6.
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控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膀胱内残余尿多,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康复护理的目标之一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膀胱功能,以达到膀胱低压性潴尿与排尿,防止尿路感染及其他泌尿系统并发症[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1997—2 0 0 2年间首次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并且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的脊髓损伤患者12 6例,其中男性91例,女性3 5例;年龄10—67岁,平均3 2岁;颈段损伤3 8例,胸腰段损伤88例;完全性损伤92例,不完全性损伤3 4例;住院时间93—72 5d ,平均2 40d。1.2护理方法 脊髓损伤患者入院后,经尿流动力学检查,确定膀胱尿道障碍类型,遵照医嘱…  相似文献   

7.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SCI患者尤其是圆锥上SCI多发展为痉挛性膀胱,出现膀胱顺应性下降、膀胱痉挛,尿潴留与尿失禁同时存在,尿路感染和膀胱内高压引起膀胱-输尿管返流,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引发的肾功能衰竭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首要原因[1—3]。据报道在唐山地震造成  相似文献   

8.
刘文伟  黄春丽  黄东挺 《护理研究》2010,24(6):1456-145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是脊柱骨折和脱位引起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障碍;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单侧或双侧的感觉、运动、反射的全部或部分丧失,常伴有膀胱平滑肌和排尿反射消失,导致尿潴留,溢出性尿失禁。尤其是截瘫病人的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或尿路感染,而膀胱内高压状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又逆向损害肾功能,即神经源性膀胱,最终导致肾衰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62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干预组患者在进行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测过程中测定膀胱安全容量,并制订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方案。对照组患者在测定膀胱残余容量后,则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及入选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期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达到膀胱平衡,干预组颈髓损伤患者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为(33.88±5.62)d,胸髓损伤患者为(34.75±6.63)d,腰骶髓损伤患者为(32.23±6.34)d,均较对照组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颈髓损伤患者为(45.87±7.86)d,胸髓损伤患者为(44.32±7.55)d,腰骶髓损伤患者为(40.56±8.67)d]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在入选1个月(12.5%)、3个月(6.3%)及6个月时(3.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膀胱平衡并抑制尿路感染发生,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CI)是指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SCI后因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联系的中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痛苦,更严重的是易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探讨SCI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已成为众多同行关注与研究的问题,现综述如下。1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1.1自身因素1.1.1膀胱功能失调[1,2]SCI患者常合并有膀胱功能失调,膀胱过度充盈,排尿障碍,残余尿量增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均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而且,当发生膀胱功能障碍时,易出现输尿…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后,膀胱失去正常的神经支配,逼尿肌功能障碍,不能自行排尿,产生尿潴留,这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更严重的是会引起尿路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充盈训练及挤压排尿等方法进行综合膀胱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后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使其膀胱功能发生障碍形成神经源性膀胱导致尿潴留犤1犦。骨髓损伤所致尿潴留患者的膀胱功能进行早期综合的康复治疗,使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1对象与方法全组71例中,男65例,女6例,年龄15~47岁;平均36.7岁,其中四肢瘫8例,截瘫63例,受伤部位:C3~78例,T8~119例,T12~L254例。所有患者均经骨科治疗后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方法:(1)手法治疗:患者仰卧位,治疗师双拇指置于髂前上棘,其余手指置于耻骨上区,指尖重叠,手指有节律性挤压耻骨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鍉针点穴按摩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病人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针刺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留置导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鍉针点穴治疗,每个穴位按压5min,每日1次,连续6次后休息1d,共干预2个月。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膀胱功能评分、残余尿量,以及治疗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干预后愈显率为66.67%,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鍉针点穴按摩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能够显著改善病人膀胱功能积分、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尿路感染率,疗效优于常规的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4.
脊柱骨折所致脊髓损伤 ,无论轻重 ,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 ,而发生尿路感染。脊髓节段损伤的不同 ,功能障碍的膀胱类型各异。为探讨其成因及相互关系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并收集 6个月内两者尿路感染发生的次数 ,作统计学处理 ,以观察不同脊髓节段损伤出现的膀胱类型与尿路感染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本组脊髓损伤截瘫 180例 ,根据损伤的脊髓节段不同 ,将功能障碍的膀胱分为上、下运动性神经元损伤性膀胱。上运动性神经元损伤性膀胱组 92例。其中颈段脊髓损伤 34例 ;胸段脊髓损伤 5 8例。男 79例 ,女 13例。年龄 16~ 4 9岁 ,平均 2 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训练对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采用留置导尿、Crede手法按摩、间歇性导尿术、电针刺激等综合训练及护理.训练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结果 通过对32例脊髓损伤患者2个月的膀胱功能综合训练,有30例患者训练后达到自主排尿,有2例患者膀胱功能未恢复,训练期间尿路感染率为6%,未发生肾功能衰竭.结论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采取早期、规范、系统的综合训练,正确指导患者积极配合,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膀胱冲洗技术预防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500 ml改良膀胱冲洗,隔天1次;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500 ml传统膀胱冲洗,每天1次。结果治疗后4周和6周,观察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膀胱冲洗技术可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致尿潴留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胸腰段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感应电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治疗。采用膀胱功能积分标准评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48%,对照组治愈率为2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结论电针结合感应电辅助治疗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尿潴留具有治愈率高、膀胱功能恢复更好等优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圆椎以上的脊髓损伤在脊髓休克恢复后,大多数患者将形成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胱,尿失禁与尿潴留可同时存在,不仅储尿和排尿功能双重障碍,而且存在高压力膀胱一输尿管返流,可逆向损害肾脏[1]。因此,改善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基本前提。自1998年起,对11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患者采用选择性骶神经根切断术治疗,取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资料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20~57岁。损伤时间4个月1例,7个月3例,1年6例,23年1例伤后。损伤程度及损伤平面:T2~3骨折脱位…  相似文献   

19.
神经源膀胱是脊髓损伤后的重要并发症,膀胱功能障碍可引起严重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甚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据Tanagho报道,截瘫患者伤后25年的病死率为49%,其中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占43%。因此,重建脊髓损伤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截瘫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祖国医学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手段也很丰富,近些年来国外也开始应用中医学方法治疗神经源膀胱,现将近10年来国内外中医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膀胱的概况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年来收治脊髓损伤36例,B超对脊髓损伤后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进行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依据。1 对象与方法36例患者均为外伤后致不同平面脊髓损伤,男23例,女13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25岁。采取百胜AU3黑白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膀胱适度充盈后,经腹部各切面扫查,做好各项记录,因脊髓损伤后常导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尿失禁或尿潴留,故作前嘱病人多次饮水,留置尿管者关闭尿管1~2 h后检查,均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膀胱声像图,全部病例入院时做膀胱B超检查,治疗后(平均1个月)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