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饮病“以温药和之”的临床体会临朐县朐山医院(262600)郎会汾关键词痰饮温药和之临床体会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及痰饮病,根据水饮停留的部位不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并提出了温阳化饮、发汗、攻下、逐水等治法,其中所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  相似文献   

2.
细辛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临床应用体会上海普陀区中医院(200233)梁金凤,陆在圣关键词细辛;用量;临床应用细辛出于《本草神农经》,气味辛温无毒,入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为手少阴引经之药。张仲景主要用于治疗痰饮病、少阴病及痹病。成无己曰:“水停心下不行,则胃气燥,宜辛以润...  相似文献   

3.
结胸证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太阳病之变证,其病因病机或为误治虚其里;或素有痰饮内停;或痰饮郁结化热,以致邪热与痰水相结于胸膈、心下、心下至少腹,致使气机郁闭、升降失常,出现硬满胀痛、短气懊恼等诸症.结胸证在内科领域中颇为常见,本文试将笔者运用结胸证治方法治疗内科疾病所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证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证的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心下有水气”实为水邪留行体内,当属寒饮为病。其 辨证要点,患者心下素有痰饮宿疾,复遭外寒侵袭为病机之关键,即表寒外束,水饮内阻。并对小青龙汤方义、药理 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心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痰饮致悸(痰饮扰心型心悸)的患者并不少见。历代医家都对痰饮致悸的病机、证候和治疗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形成了痰饮致悸"病机—治法方药"的系统体系,通过对这个体系的研究,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痰饮致悸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从秦汉时期到现代中医各家关于痰饮的认识,介绍不同时期医家对痰饮认识的发展情况。以《内经》为痰饮理论的渊薮;而后张仲景依据停留部位将痰饮分为4种类型,对后世影响深远;宋金元时期,依据痰饮性状的不同被具体分为痰邪和饮邪,其中朱丹溪对痰邪的认识及治疗颇有见地;而后明清时期对痰饮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痰饮是水谷精微输布不畅所致,并且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症状多变;其病机主要与脾胃腐熟食物、化生水谷精微、输布津液功能的失常密切相关;治疗上重视调养五脏,调畅气机,并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剂。目前认为,痰饮是水谷津液运化不畅、聚而生湿化痰所致,既是病理产物,又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临床中发现,脾胃系统疾病与痰饮关系密切,不但因为脾胃在水谷的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痰饮的生成中具有关键地位。此外,痰饮停滞也会导致多种脾胃系统疾病的发生:痰饮停留肠胃则为“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的狭义痰饮病,痰凝气滞于心下则会导致痞满,痰停中焦可以阻碍气机导致恶心呕吐,痰热互结可致嘈杂,痰饮阻碍气机则会发生胃痛及腹痛等症。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需要重视痰饮。从痰饮概念的出现及发展、脾胃与痰饮的关系、痰饮所致常见脾胃系统疾病及临床医案来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7.
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水饮病有较为完备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相关条文,探讨其所用药物的特点,对仲景以下法辨治水饮病内容进行初步总结。1水饮病内涵本文探讨的水饮病,在《金匮要略》中称为痰饮病及水气病,此两者均由水饮所致,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性疾病。痰饮病与水气病的差异在于,痰饮病是局部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气虚与心肾阳虚,标实为血瘀、水阻、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临床辨治主要分为个证型即痰瘀互阻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并举病案2例以验证之。  相似文献   

9.
郭维琴教授为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形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辨证治疗体系,尤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方面疗效显著,在心衰病机诊断、治疗中重视"气"、"血"与"水"关系,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之证,心之阳气(或兼心阴、心血)亏虚为本,瘀血、水停、痰饮为标,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气、血、水相关同病等病理变化在心衰病证中具有重要地位。郭维琴教授在心衰药物治疗方面重视"气"、"血"、"水"的关系,首先重用益气药,同时应用理气药,注重应用活血化瘀药,利水药改善症状,并分析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中的痰饮与水气病均属于津液代谢障碍之病,二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对于二者的异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笔者通过反复研读条文,将自己对二者异同的认识进行探讨如下:痰饮与水气病均属于水液代谢障碍,并无本质区别,二者鉴别的关键点为是否存在水肿。按照部位来分类,痰饮可分为:在表之溢饮,在里偏上之支饮,在里偏下之痰饮,在里位于两胁之悬饮;水气病可分为:在表之风水、皮水,在里偏上之正水,在里偏下之石水,水阻气机兼有表虚之黄汗。痰饮病的治疗重在温化水饮,使邪气转化为正常津液;水气病的治疗重在祛除水邪,水去则正自安。同时也不应该拘泥,痰饮病与水气病可相兼存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可为二者共同的治疗原则,只不过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属于中医“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心衰的发生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累及于心,使心之气阴不足或阳气受损,无力鼓动血脉,从而使血脉瘀阻,而痰、水、瘀等病理产物又进一步损及心之阴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标实是指血瘀、痰饮、水停。现代医学利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提高心肌收缩力,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纠正心衰的目的。但各类心衰治疗药物都有其各自的不良反应[1-2]。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维英从少阴论治心肾综合征,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以心肾两虚为本,以瘀血、水湿、痰饮等为标,通过运用四结合观,截断与扭转并举,分期论治心肾综合征,擅长使用经方、时方、验方,西为中用,配合中医特色治疗,同时注重预防调护,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合典型病案,提炼出王维英对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辨证规律,归纳出王维英特色临证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的痰饮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的总称,狭义者系指痰饮停留于肠胃的病证。狭义痰饮病,按其"心下有留饮"的饮停胃腑和"水走肠间"的饮流肠道的不同病变部位,区分为胃饮证和肠饮证,其诊断治疗自成体系和特色。本文拟对《金匮要略》胃饮证的治疗特色作一探讨。1胃饮证之病因病机张仲景对胃饮证的病因病机认识,源于《黄帝内经》的水液代谢理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  相似文献   

14.
郭金昊 《河南中医》2014,(4):597-598
心悸之由多是体弱病后、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石不当所致。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脾阳虚而致痰饮内生,出现心下逆满,心悸,头晕,气上;中胸,咳喘诸症均有良好效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胸膜炎、耳鸣、哮喘等疾病。  相似文献   

15.
木防己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40例新疆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李和平,王魁亮(830000)慢性肺心病中医"痰饮""咳嗽""喘证""肺胀等病范畴。。本病的临床表现常见胸闷,咳喘,面色紫暗,心下痞满,下肢浮肿等,与金匾要略(痰饮病门篇)所论本防己嘱托证"隔间支...  相似文献   

16.
江泳  陈建杉 《中医药学刊》2003,21(9):1504-1506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的作用,适应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聚湿成饮的痰饮病。乃“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袁方剂。  相似文献   

1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仲景用此治心脾阳虚水泛证和痰饮疾患。笔者加减使用本方,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9):520-521
对<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证的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心下有水气”实为水邪留行体内,当属寒饮为病.其辨证要点,患者心下素有痰饮宿疾,复遭外寒侵袭为病机之关键,即表寒外束,水饮内阻.并对小青龙汤方义、药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痰饮的概念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古今痰饮研究的文献出发,结合痰饮病的临床特征,提出了机体水谷精微及津液代谢的双重障碍是痰饮形成的总病机。纠正了以往教科书仅将痰饮病因归咎于水液代谢失常一端的错误观点,从而更新了痰饮的概念。为痰饮的实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文中还对有形和无形之痰饮的分类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五版教材《全区要略讲义》痰饮病篇中原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痰饮病的治疗大法已无异议,但教材释义中的“实为治本之法”、“治本的主要方法”等句,细究涵义,似觉欠妥。新释如下,愿与同道磋商。首先,从痰饮病的形成来看,是由阳虚失运,水饮内停而致.阳虚是本,阴邪盛是标,所以痰饮病性质属本应标实之证。治疗此病当依据其性质来治疗。治本应是使阳气衰微得以改善,治标则是使痰饮之邪得以间除。单纯阳虚而无水饮停聚则不会形成痰饮病,所以痰饮病必县阳虚阴盛两方面,治疗痰饮病的正治法即应是标本兼治之法,“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