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粉防己碱(Tet)对豚鼠体外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及其在轴突胞质内代谢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豚鼠体外心脏灌注流出液中NE和二羟基苯基乙二醇(DHPG)的含量,将正常灌注(S1)和不同条件灌注(S2)刺激下释放量进行自身前后对比。结果:对照组NE和DHPG的释放量在S1和S2前后2次电刺激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组S2刺激期间NE的释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各浓度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PG的量在对照组和低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浓度和高浓度组DHPG的量较对照组和低浓度组有明显升高(P<0·05),且高浓度组与中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t可以明显抑制正常灌注时豚鼠体外心脏NE的释放,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而较高浓度的Tet(30μmol/L、80μmol/L)在抑制NE释放的同时还增强了轴突胞质中NE的代谢,表现为NE主要代谢产物DHPG量的增多,且该作用也随浓度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粉防己碱对大鼠顿抑心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探讨了粉防已碱(Tetrandrine,Tet)对心肌顿抑(MS)时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MDA为116.3±11.2nmol/g蛋白,心肌缺血15min时MDA含量仅轻度升高(P>0.05),而缺血15min+再灌注2h(MS)时则增加 2.4倍(P<0.01).心肌缺血前20min分别腹腔内给予Tet 64.2和96.3μmol/kg能显著减轻MS时MDA含量的升高,改善心功能.左室dp/dt_(max)与心肌MDA含量呈明显负相关(r=-0.89,P<0.01).结果表明:心肌脂质过氧化增强与MS的发生有关,Tet通过减轻心肌脂质过氧化对MS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中药蝙蝠葛碱 (Dau)及汉防己甲素 (Tet)的细胞电生理效应及对心肌肌浆网Ca2 -ATP酶的影响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 方法 用玻璃微电极的方法 ,观察用药前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AP)、d V/ dt、峰张力 (PT)及 d T/ dt等指标的改变 ,并用生化方法观察上述两种药对心肌肌浆网钙吸收率及无机磷释放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蝙蝠葛碱延长了快动作电位 (FAP)的动作电位时限 (APD) ,包括 APD2 0 和 APD90 及慢动作电位 (SAP)的 APD90 ,且 APD90 增宽明显 (P<0 .0 5) ;却缩短了 SAP的 APD2 0 。汉防己甲素虽亦轻度延长了 FAP的 APD9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它主要缩短了 SAP的 APD2 0 、APD90 。两种药均抑制了动作电位幅度 (APA)、PT、d T/ dt和钙摄取率 ,磷的释放 ,对后四项的作用以汉防己甲素更为明显。 结论 蝙蝠葛碱轻度抑制了钙离子内流及 Ca2 -ATP酶的活性 ,但具有明显抑制钠离子内流及钾离子外流的作用 ,尤其是阻滞延迟钾外流作用更为明显 ,其电生理的作用机制类似 类抗心律常药胺碘酮。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细胞离子重塑及缬沙坦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电生理重塑机制并探讨缬沙坦在房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经典两步酶解法分离单个心房肌细胞,膜片钳全细胞法记录离子电流,并分别观察缬沙坦(10 μmol/L)对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窦律)组心房肌细胞各离子电流的影响. 结果 (1)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心房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密度降低(P<0.001),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密度降低(P<0.001),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在超极化状态密度增加(P<0.05).两组超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ur)和快速内向钠电流(INa)差异无显著性.(2) 缬沙坦灌流前后两组心房肌细胞各离子电流自身前后对比以10 μmol/L缬沙坦灌流后,房颤组心房肌细胞INa密度峰值减少65.68%(P<0.001),膜电位+50 mV时IKur密度减少30.70%(P<0.05),膜电位-120 mV时IK1密度减少23.32% (P<0.05);窦律组心房肌细胞仅INa密度峰值减少59.49%(P<0.001),IKur和IK1无显著改变.缬沙坦对房颤和窦律组心房肌细胞Ito1及ICa-L无显著影响. 结论心房肌细胞ICa-L、Ito1密度降低而超极化状态时IK1密度增加,是房颤患者心房肌电生理重塑的重要离子基础;缬沙坦对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离子电流表现出异于窦律患者的作用,可能有利于改善房颤导致的心房电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蝙蝠葛碱(Dau)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时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蝙蝠葛碱(Dau)干预组各8例。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前后及再灌注不同时相点血清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家兔心肌缺血40min时血清MDA含量开始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开始明显下降(P〈0.05)。Dau(剂量3.5mg/kg)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40min及缺血再灌注后兔血清MDA含量,升高血清SOD活性。结论Dau通过减轻兔心肌脂质过氧化作用所造成的损伤,增强SOD活性,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变化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其影响.方法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的OSAHS患者60例为试验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min)将OSAHS患者分为轻、中重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20名,19例重度OSAHS患者接受nCPAP治疗为治疗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TXB2、6-K-PGF1α和ACA,比较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 (1)中重度OSAHS组血浆TXB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CPAP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中重度OSAHS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G和IgM(ACA-IgG、AC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CPAP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中重度OSAHS组血浆6-K-PGF1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nCPAP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2)TXB2、ACA与AHI呈正相关,与SaO2 呈负相关(P<0.001);而6-K-PGF1α与AHI呈负相关,与SaO2呈正相关(P<0.001). 结论 OSAHS患者易患血栓栓塞性疾病.TXB2、6-K-PGF1α和ACA在OSAHS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高发病率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夜间低氧血症密切相关;nCPAP治疗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血高钾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术中冷血维持及终末温血灌注即"温-冷-温"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矫治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先心病矫治术30例,随机分为二组,即温血高钾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冷维持+终末温血灌注组(温血组)和单纯冷血高钾停搏液组(冷血组).通过对二组患者临床效果的观察,并于术前0.5h,术毕,术后3、24、72h和6d,分别从颈内静脉抽取血液测定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温血组的自动复跳率(100%)明显高于冷血组(61%);温血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冷血组.冷血组分别有2例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而温血组心脏复跳后无明显并发症.与冷血组比较,温血组在术毕,术后3、24、72h的血浆CK-MB、TnI水平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血组在术毕,术后3、24、72h的TNF-α、IL-6水平比冷血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上述时间段的IL-10升高的幅度,温血组明显高于冷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冷-温灌注技术更有利于先心病矫治术中患者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房肌Ca2+调控蛋白(calcium handling proteins)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ation,AF)电重构中的作用及与解剖学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0例慢性AF患者和6例对照组心房肌Ca2+含量和细胞膜L型Ca2+通道(L-type calcium channel)、肌浆网钙泵(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lciumadenodinetriphosphatase,SR Ca2+-ATPase)、磷酸受纳蛋白(phospholamban)、兰尼碱受体(ryanodine receptor)和肌集钙蛋白(calsequestrin)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表达;测量AF患者左、右心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和肺动脉收缩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患者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增加[(1 330±770)μg/ml vs(302±31)μg/ml,P<0.01];细胞膜L型Ca2+通道、SR Ca2+-ATP ase和兰尼碱受体mRNA下调[(0.65±0.30)v(0.97±0.19),P<0.01;(0.73±0.13)vs(1.10±0.11),P<0.001;(0.71±0.25)vs(0.90±0.13),P<0.05].SRCa2+-ATPasemRNA表达与左心房内径中度负相关(r=-0.56,P<0.05);与二尖瓣口面积正相关(r=0.70,P<0.05);细胞膜L型Ca2+通道mR-NA表达与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正相关(r=0.84,P<0.01).结论频率相关的细胞内Ca2+超负荷可能是AF电重构的始动因素,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异常是Ca2+超负荷的分子生物学机制,Ca+调控蛋白mRNA表达异常与左心房解剖学改变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和Tet组(手术与I/R组相同,术前20min腹腔注射粉防己碱3mg/kg)。检测再灌注结束后三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心肌梗死范围(IS/AAR),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Tet组大鼠心肌LDH活性值和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升高,心肌梗死范围减小。与I/R组相比,Tet组透射电镜下心肌细胞形态改变显著减轻,肌原纤维排列较整齐,线粒体嵴光滑。认为粉防己碱对大鼠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对缺血再灌注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和心室颤动(VF)的影响,探讨卡维地洛抗VF的新机制.方法将9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成11组对照组12只;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每药分0.1、1.0和10.0μmol/L3个浓度组,共9组每组8只卡维地洛助溶剂对照组6只.按经典的Langendorff方法进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观察各组心肌NE释放量及VF的变化.结果NE释放量与再灌注VF持续时间呈直线正相关(P<0.001).卡维地洛1.0和10.0μmol/L组减少NE释放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相同剂量的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组(P<0.05);卡维地洛3组间两两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卡维地洛1.0和10.0μm0l/L组降低VF发生率和缩短VF持续时间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在10.0μmol/L组减少NE释放和VF发生率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心脏释放出大量的NE,是触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三药均能减少NE释放量和VF发生率,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作用更明显.抑制NE释放可能是其抗再灌注VF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