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Millard Ⅱ式唇裂修复术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伴或不伴腭裂的单侧唇裂患者50例,采用改良Millard Ⅱ式进行手术修复.手术设计明确5点定于鼻小柱基底中点、X点定于5-2连线上,均在手术后上唇中线上,摒弃环鼻翼切口.利用干、湿唇黏膜肌瓣重建唇红.结果 50例单侧唇裂患者修复术后,手术瘢痕基本和健侧天然标志线相对称,双侧唇高视觉相等,鼻底线、唇红缘、干湿唇交界线协调对称,唇红丰满,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 Ⅱ式单侧唇裂修复术适度改良后设计明确,修复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修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报道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修复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在双侧鼻孔的内侧沿鼻小柱皮肤粘膜交界缘向下达鼻小柱基部并经鼻底向外达外侧脚外侧并绕鼻翼外侧脚弧形向上;在上唇正中上部画出叉形瓣切口线;再在双侧鼻孔底部上唇瘤痕两侧画垂线至唇红缘。然后切开鼻底及鼻翼外侧脚皮肤,在鼻翼内侧脚上端缝合。将叉形瓣向上推形成鼻小柱下端。切除上唇瘢痕组织,必要时可设 Abbe瓣经旋转180°后按粘膜、肌层及皮肤层缝合。10~14天行Abbe瓣断蒂。结果 用该术式对34位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鼻唇外形、鼻小柱长度及鼻孔大小趋于正常。上唇过紧得到了松驰。结论 该术式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矫正有用。  相似文献   

3.
因双侧唇组织移位严重,现已公认一次手术效果较单侧唇裂为差。为提高双侧唇裂手术效果,最近我们为一例患儿采用二次手术法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米某,男,18/(12)岁,因先天性双上唇裂(右Ⅱ°,左Ⅲ°)及左侧完全性腭裂,基础加局麻下行右侧唇裂修复。按下三角瓣法定点,前唇唇红部插入右上唇唇红形成的三角瓣,以增加其厚度,于唇红与皮肤交界处形成N形,以利下次形成自然  相似文献   

4.
下三角瓣修复单例完全唇裂,其鼻小柱,鼻翼,鼻孔外形恢复不理想,鼻底封闭不丰满,而旋转推进法修复单例完全性唇裂,往往出现唇高不足,上唇左右不对称,笔者为其有一个较理想的修复效果进行探讨,在临床上选择了28例裂隙较宽的单侧完全唇裂,采用旋转推进瓣和下三角瓣相结合进行修复,其结果:上唇的解剖外形恢复满意,鼻小柱,鼻翼,鼻孔外形恢复良好,能集两者之优点,克服了两者之缺点,本法灵活性大,主要依靠目测和临床经  相似文献   

5.
阿贝氏瓣在双侧唇裂二次修补术中的应用赵家忠(天津市北辰第一医院口腔科)双侧唇裂手术失败复裂,其二次修补相当困难.我们曾先后收治2例,术中应用阿贝瓣、鼻翼外侧滑行瓣共同修补上唇.用前唇残体形成鼻小柱,使上唇、外鼻均获满意效果.例1,李某某,女,9岁,两...  相似文献   

6.
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Millard法Ⅱ式整复110例单侧Ⅱ度以上唇裂.全层切开上唇后,潜行彻底分离鼻小柱及患侧鼻翼,术后用稍大于健侧鼻孔的鼻管固定患侧鼻孔.术前、术中、术后拍摄颌面部正位、侧位及鼻底位相片以备对照.术后最长追踪半年,最短2周.结果 110例患者除3例术后出现轻度感染外,其他患者通过相片对比,医患评价均感满意.结论 单侧唇裂整复同时矫治鼻畸形方法可行,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较好,较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双侧唇裂或(和)唇腭裂一期整复后,尽管修复了唇裂或唇腭裂,但仍有诸多畸形存在,如鼻尖低平、鼻小柱短小、双侧鼻孔不等大对称、鼻翼塌陷、鼻堤缺失;上唇过紧、人中  相似文献   

8.
鼻石亦称鼻腔结石,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至今由唇裂整复术意外见到鼻石口腔科未见报告,现将我院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5岁。因先天性唇裂(左Ⅲ度)1岁时曾在本院行唇裂整复术。术后患儿哭闹不止伤口有部分感染红唇拆缝线后有复裂。14年后因上唇形态及鼻翼有畸形,故又来本院,门诊以“唇裂畸形见期整复”收住院治疗。体检:一般无特殊。口腔颌面情况;两侧上唇及鼻翼不对称,畸形明显。左侧上唇皮肤有一“Z”形瘢痕至鼻底,左侧鼻翼明显塌陷,鼻尖鼻小柱偏斜,鼻孔较健侧宽约1.5cm,扁平通气差。左侧红唇不丰满有一“A”形复裂…  相似文献   

9.
唇裂术后唇红不整是临床常见的继发畸形,尤其是双侧唇裂,以唇红中份缺损即口哨畸形最为多见。轻度与中度唇红缺损可采用上唇推进、旋转粘膜瓣,舌瓣或游离组织瓣进行矫正,重度缺损则无法用局部组织瓣矫正,因为上唇组织量严重不足。下唇粘膜已被用于  相似文献   

10.
唇裂术后畸形,尤其是双侧唇裂术后,其修复更为棘手。疤痕切除后上唇全层缺损太多,形成的缺损与唇红缺损常不在一条直线上,如采用拉拢缝合,上唇组织会更紧张,唇红明显少于下唇,达不到整复效果。采用唇交叉瓣将下唇组织转移到上唇,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上唇缺损分作三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0年以来收治面斜裂患者四例,双侧,单侧各二例,经手术治疗外形恢复较满意。病例报告例1 孙某,男,7个月,汉族。因双侧面斜裂于1986年9月13日入院。右侧为不完全裂,裂隙自右上唇经鼻翼外侧向上至右下睑缘下方1cm。右鼻翼部分缺损,右鼻孔先天闭锁。左侧为完全裂,唇裂位置  相似文献   

12.
单侧唇裂修复的手术方法应用较多的是Millard法 ,而MillardⅡ式[1] 较Ⅰ式更注重了对患侧鼻小柱软组织的延长和鼻翼形态的恢复 ,但仍然存在不完全性唇裂患者术后唇高过长的弊端[2~ 4] ,笔者应用MillardⅡ式整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时作了改进 ,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一、临床资料选择随机住院的不完全性唇裂患者 182例 ,年龄 6个月~ 2 8岁 ,平均 12岁 ,男 10 4例 ,女 78例 ,均采用MillardⅡ式改良法修复 ,以回诊或用信件随防 6个月~ 2年 ,效果评价分为四等 ,①很满意 :唇红缘对齐 ,左右唇高相等 ,左右鼻孔等宽 ,双侧鼻翼对称 ,唇红幅度自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隐性唇裂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5例单侧隐性唇裂患者采用改良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治疗,C瓣中的肌肉向外旋转与鼻翼基底的口轮匝肌缝合,为了恢复唇弓的对称性,患侧唇峰上方设计三角形皮瓣。结果:25例患者中,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唇弓和上唇的形态恢复良好,患侧人中嵴较明显,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唇裂修复术治疗单侧隐性唇裂可以有效地恢复上唇的对称性和丰满度。  相似文献   

14.
双侧唇裂鼻畸形的特点包括大翼软骨畸形,鼻小柱过短和鼻孔基底过宽。作者将“V”“Y”成形术与Cronin's法结合,可同时矫正上述畸形,远期效果好,无并发症。手术方法在上唇中部做“V”形切口延伸到鼻小柱两侧,沿两侧鼻翼缘对称做倒“U”形切口与“V”形切口延续。在鼻小柱根部两侧至鼻翼根部做横行切口,于鼻孔内平行于该切口(约距0.7厘米)再做切口,近中延伸到膜性中隔,潜行分离,形成双蒂鼻孔底瓣。将“V”形皮瓣向前翻起,再将大翼软骨间软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凹陷缺损的分类,探讨局部修复方法.方法:收集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红凹陷缺损患者112例,按照唇红凹陷缺损的程度及形状将其分类,并根据各型分类,利用上唇自身组织进行修复.结果:106例取得满意效果,6例较满意,无不满意病例.结论: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凹陷缺损能通过上唇自身组织取得较好的局部修复效果,尽量避免运用邻近或远位组织修复,除非缺损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单侧唇裂红唇修复中唇红三角瓣的设计进行术前数据的定量分析,及通过术后数据的定量分析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6例单侧唇裂患儿,手术前后进行健患侧各项数据的测量,术前数据包括健患侧唇长、干唇长、唇红三角瓣边长及底长;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得出术前数据的相关性并进行唇红三角瓣的设计,为单侧唇裂唇红修复时三角瓣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术后测量数据包括健患侧唇长、干唇高度及唇高,运用医学统计学分析健患侧有无差异,从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分析术后唇红部形态、对称性及患儿上唇唇红部形态等,综合评价手术中设计唇红三角瓣的效果。结果:唇裂裂隙程度与唇红三角瓣底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术前健侧与裂隙缘唇峰干唇的高度差和红唇三角瓣底长呈正相关(P<0.05);26例唇红修复主观评价项平均得分均大于4分,客观评价术后健患侧干唇高度、唇高、唇长均无差异,整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依照本文设计唇红三角瓣的方法修复单侧唇裂可使上唇唇红获得良好形态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纯 《口腔医学》1993,13(2):87-88
<正> 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是Tennison氏于1952年提出,Randall 1959年改进,在此基础上后人又做了一些小的修改。目前该法在国内外仍被广泛应用,学者对改进的TennisonRandall氏法提出缺点如下:(1)术后患侧鼻孔底常有凹陷。(2)术后患唇过短。(3)上唇下1╱3紧张失去唇缘自然外翘,完全性唇裂修复后还有上唇过紧。(4)对鼻小柱偏斜及鼻翼畸形纠  相似文献   

18.
鼻小柱过短畸形和上唇过紧畸形是双侧唇裂整复术后的常见畸形。作者近年来采用上唇肌皮瓣和Abbe瓣法同时整复鼻小柱过短和上唇过紧畸形 ,获满意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双侧唇裂整复术后鼻小柱过短畸形伴中度或重度上唇过紧畸形 13例 ,其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16~ 32岁。用上唇肌皮瓣整复鼻小柱过短畸形和用Abbe瓣整复上唇过紧畸形。2 手术方法(1)上唇肌皮瓣整复鼻小柱鼻尖畸形。以鼻小柱基部为蒂 ,鼻小柱皮肤为宽 ,纵向切开上唇皮肤及唇肌全层 ,下达皮肤唇红交界处 ,形成一条皮肤肌肉瓣 ,沿双侧鼻小柱皮肤粘膜交界处…  相似文献   

19.
对于唇裂的修复,现代众所周知的手术方法的效果,具有以下优点:上唇对称、唇红粘膜丰富县有唇结节、唇红缘不紧张有正常的弧度且唇弓外形良好、口轮匝肌对称功能正常、口腔前庭有一定的深度和活动度。然而,尚未形成令人满意的人中和人中窝。Millard法是公认的最理想的一种修复唇裂的方法。其术后疤痕在上唇的下2/3与健侧人中嵴相对称,但在上1/3部疤痕却斜行越过了人中,而且,用三角瓣的顶端也几乎不能形成人中窝。  相似文献   

20.
为制定标准的手术治疗方案,对唇裂术后上唇和鼻畸形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十分必要。作者分析500多例,提出用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分类法,字母代替畸形定位,数字表示畸形程度。上唇畸形用L(labium)表示。0—无畸形,疤痕不明显。1—疤痕明显,外形破坏,有足够的组织储备。2—上唇过紧,皮肤缺损,组织储备有限。3一畸形很明显,唇组织全层缺损。鼻尖鼻翼畸形用A(apex,alae)表示。0—鼻尖外形正常。1—单侧或双侧鼻翼扁平、鼻尖扁平。2—鼻翼畸形,单侧或双侧鼻孔有皮肤皱嵴。鼻中隔畸形用S(septum)表示。0—鼻中隔位置正常,无功能障碍。1—鼻中隔弯曲,无功能障碍。2—鼻中隔弯曲,鼻呼吸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