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种麻醉方法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丙泊酚-咪唑安定和氯胺酮-安定静脉全麻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住院行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资料完整者,丙泊酚-咪唑安定麻醉组(P组)和氯胺酮-安定麻醉组(K组)各30例。分别监测两组患儿术前、置镜时、术中、退镜时、术后的MAP、HR、SPO2、RR,同时观察患儿有无屏气、呛咳和术后喉水肿、气道痉挛等情况。结果置镜前及置镜后P组患儿MAP、HR均显著低于K组(P〈0.05),且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K组置镜前后MAP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P组置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K组(P〈0.05)。K组置镜时、术中屏气及术后喉水肿、气道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P组(P〈0.05),且苏醒时间显著长于P组(P〈0.05)。结论丙泊酚-咪唑安定静脉全麻对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更合理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CI)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3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MK组和K组各15例.MK组TCI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K组单用氯胺酮静脉麻醉.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指标,记录术中低氧血症(SpO2<95%)、氯胺酮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MK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为7.14%低于K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HR、SBP、DBP均有所降低,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组氯胺酮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I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儿童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氯胺酮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徐玉红  胡成霞 《江西医药》2012,47(9):806-807
目的 评价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脑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静脉采用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脑动脉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4mg/kg,芬太尼3mg/kg,丙泊酚1.5mg/kg,顺苯磺酸阿曲车铵0.15 mg/kg,诱导插管.观察患者术前,术中15min 、30min,术后1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潮气量,苏醒率等指标.结果 术中15min、30min,术后1h的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能充分镇静,减少诱导期间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0.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 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SBP、DBP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HR增快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抑制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A组60例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进腹时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氯胺酮0.25~0.5mg/kg;B组60例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5mg/kg、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观察术前及术中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术中牵拉反应.结果 A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总有效率为96.7%高于B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抑制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疗效显著,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 ~Ⅱ级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成功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静脉泵注10 min后按0.2~0.7 μg/(kg·h)的速率维持;丙泊酚组(P组)给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后以2~4 mg/(kg·h)维持;咪达唑仑组(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以0.05~0.1 mg/(kg·h)维持.调整各组患者的输注速度使镇静目标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BIS)指数值、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相同镇静评分下,D组的BIS值明显低于P、M组(P<0.05);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D组HR下降较P、M组明显(P<0.05),P组MAP下降较D、M组明显(P<0.05);P、M组RR减慢较D组明显,需要辅助呼吸的比例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呼吸,而右美托咪啶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小,辅助于臂丛阻滞麻醉镇静效果比较好,但易诱发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与分析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手术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各20例。给予丙泊酚麻醉,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麻醉,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组术中、术后10 min与术后30 min的HR及MAP较术前相比有了显著改善(P<0.05)。丙泊酚组较咪达唑仑组术中、术后10 min与术后30 min的HR及MAP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结论将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不仅能改善患者血压状况,同时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洁  姚杨城 《黑龙江医药》2012,25(2):283-285
目的:探讨味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表面粘膜局部麻醉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1~2mg/kg丙泊酚间断注射复合2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镇静,观察组进行味达唑仑0.05 mg/kg复合芬大尼2μg/kg静脉注射镇静.监测两组检查期间不同时期的MAP、HR、SpO2,记录检查过程中镇静效果并进行评分,记录应激反应、呼吸抑制等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检查过程的知晓程度,并做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例数远多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开始检查后的T2、T3时间点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x2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味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镇静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对照组与T0比较:T1、T2、T3操作时MAP和HR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与TO比较:T1、T2、T3时MAP、HR升高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各时间点MAP、HR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与T0比较,T1、T2、T3时SpO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TD比较,T1、T2、T3时SpO2下降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呛咳反应、检查知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术后随访患者观察组有25例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而对照组仅为10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表面粘膜局部麻醉基础上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复合芬太尼2μg/kg镇静可以减轻心血管反应,减少气道反应和操作知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黄富  梁梅英  梁永祥  张定秀 《安徽医药》2014,(12):2368-2370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32例,对照组给予局部表面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诱导麻醉,记录术前及术中MAP、HR及SpO2的变化;评价麻醉效果;调查知晓率及满意度及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例插管失败,观察组均完成检查。术前血压( MAP)、心率( HR)及血氧饱和度( SpO2)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MAP、HR最高值及SpO2最低值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MAP较术前降低(P<0.05),而HR及SpO2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MAP及HR较术前升高,SpO2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丙泊酚及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兰允平 《海峡药学》2012,24(3):181-182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600例早期妊娠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例.F组芬太尼1μg·kg-1静脉注射;M组芬太尼1μg·kg-1复合咪达唑仑0.02mg·kg- 1静脉注射;S组舒芬太尼0.1μg·kg-1复合味达唑仑0.02mg·kg-1静脉注射.3组均于上述药物静注2min后丙泊酚1.5~2mg·kg-1缓慢静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人流操作.术中如患者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20~30mg.观察BP、HR和SpO2,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宫缩痛及常见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MAP、HR、SpO2均有下降,而且麻醉后MAP和SpO2方面,M组较S组、F组较M组低,差异显著(P<0.05).清醒时3组患者MAP、HR、SpO2均低干麻醉前,F组和M组的MAP和SpO2较麻醉前、M组较S组、F组较M组均低,差异显著(P<0.05).M组和S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F组(P<0.05),3组患者清醒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S组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和M组(P<0.05).呼吸抑制和乏力例数M组少于F组、S组少于M组,差异明显(P<0.05);S组宫缩痛VAS评分明显小于F组和M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和少量咪达唑仑既减少丙泊酚的用量,降低对呼吸循环的抑制,又减少宫缩痛,有利于术后体力恢复,提早离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官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异内酚靶控输注组(S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F组)和异丙酚靶控输注组(P组),每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MAP、HR、SpO,、RR,术中体动、术后睁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的患儿60例,年龄3~9岁,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喉罩下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麻醉组(K组)。S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成功后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术中根据手术刺激大小调整七氟醚浓度为3%~4%;K组患儿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术中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0.5~1.0mg/kg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后1min(T2)、30min(T3)、术毕时(T4)MAP与HR;记录两组患儿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S组麻醉诱导后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意识消失、苏醒、清醒时间短,麻醉期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老年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麻醉趋势指数(NI)的变化。方法行择期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采用5种不同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方式,丙泊酚用量分别为:I组0.5mg/kg、11组0.75mg/kg、Ⅲ组1.0mg/kg、1V组1.25mg/kg和V组1.5mg/kg,注射时间均为1min。观察比较各组注药前、注药后1rain和5rain时心率(rm)、平均动脉压(MAP)、BIS及NI值变化情况。结果各组HR在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药后1min时,各组MAP均于显著低于注药前(t=2.17、2.84、2.49、5.63、7.10,均尸〈0.05),同时Ⅳ和V组低于I、Ⅱ和Ⅲ组(t=4.67、2.77、2.45、5.49、4.57、2.18,均P〈0.05);注药后5rain时,各组HR和MAP与注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药后1rain时,各组BIS及NI均显著低于注药前(t=7.74、11.74、28.18、30.34、45.28、6.65、10.52、17.27、26.28、30.14,均P〈0.05),并随丙泊酚剂量的增加,BIS呈降低趋势,同时Ⅲ组、Ⅳ组和V组BIS值较I组和Ⅱ组明显降低(t=12.59、11.08、16.72、15.12、17.67、15.64,均P〈0.05);注药后5rain时,各组BIS及NI与注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丙泊酚剂量与BIS和NI之间呈直线负相关关系(r=0.898、0.930,均P〈0.05)。结论BIS和NI可准确监测老年患者的麻醉深度,丙泊酚1.0mg/kg静脉注射可满足老年患者静脉麻醉的需求,且循环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脊柱畸形患者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脊柱畸形患者30例,年龄45~73岁,ASA分级Ⅰ~ Ⅱ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A组)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15例.术中均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02 mg/kg及泵注右美托咪定0.3 ug/(kg·h)辅助镇静.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时(T1)、切皮时(T2)、手术30 min时(T3)及术毕(T4)的MAP、SpO2、HR、镇痛评分(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阻滞失败后改变麻醉方式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术中MAP、SpO2各时间点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术中减慢(P<0.05),但在安全范围;而B组患者MAP在T2、T3、T4时间点明显高于T0和T1(P<0.05),HR在T2时间点明显高于T0和T1(P<0.05);A组患者HR、MAP在T2、L及T4时间点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VAS评分在T1、T2时间点低于B组(P<0.05);B组患者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改变麻醉方式例数较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与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脊柱畸形患者腹股沟斜疝手术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提高麻醉成功率,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CPAP)的方法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的通气方法,即在麻醉诱导完3min置入支气管镜,经支气管镜侧孔连接麻醉机行人工通气,同时给予高流量(10-15L/min)新鲜气流以保持持续气道正压;B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频率为60-100次/min。若术中SpO2〈90%,则退出支气管镜予面罩通气,氧合改善后再行取异物。入室后监测MAP、HR、ECG、SpO2和PETCO2,定时采血测定PaO2和PaCO2等。记录入室即时(T0)、入镜即时(T1)、入镜后5min((T2)、入镜后10min(T3)及术毕(T4)时MAP、HR、SpO2、PaO2和PaCO2值。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退镜率和术毕插管率。结果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在麻醉后比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和PaO2在麻醉后均比入室时明显升高(P〈0.01),同时A组PaO2在入镜后不同时段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PaCO2在入镜后逐渐升高,但A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两组退镜率和插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总退镜和插管次数略高于A组。结论人工通气加持续气道正压的通气方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可行,可控性较好,呼吸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术前用阿托品0.02mg/kg,入导管室后建立静脉通道,丙泊酚1.5mg/kg和舒芬太尼0.1μg/kg诱导麻醉,继以丙泊酚5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泵入。连续监测并记录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观察造影检查封堵的即刻效果。结果整个麻醉手术过程中,SpO2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期间置入导管、进行心内操作时RR和MAP较麻醉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术后苏醒时间平均为8min,苏醒时间与麻醉手术时间无相关性。苏醒时HR、MAP和RR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可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其诱导迅速,作用平稳,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腹部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4JD例,随机分为两组,即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4mg/kg,瑞芬太尼1.5μg/kg(时间〉60s),阿曲库铵0.6mg/ks,A组依托咪酯乳剂0.2mg/kg(30~60s),B组丙泊酚1.5mg/kg(30~60s)。麻醉维持:A组微量泵静脉持续泵入依托咪酯乳剂0.6~1.2mg·kg^-1·h^-1和瑞芬太尼12~15μg·kg^-1·h^-1,维持BIS值40~60;B组微量泵静脉持续泵人丙泊酚6—10mg·kg^-1·h^-1和瑞芬太尼12~15μg·kg^-1·h^-1,维持BIS值40—60。观察记录两种静脉复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1min(T2)、气管插管后1min(L)、切皮后5min(T4)、探查后5min(T5)、病灶切下后5min(T6)、拔除气管导管后3min(T7)、术后30min(T8)的SBP、DBP、HR;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时间和术后随访术中知晓以及麻醉满意度。结果B组T2、T3、T4、T5的SBP、DBP和T6的DBP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B组T3和T7的HR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与麻醉前相比,B组T2、T3、T4、T5的SBP、DBP和T6的DBP均明显降低(均P〈0.05),B组T2的HR下降明显(P〈0.05),A组拔管后的HR明显加快(P〈0.05)。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两组术后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影响轻,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更适合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地佐辛-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无痛胃镜患者100例,ASAⅠ~Ⅱ级,分为2组:A组单纯用丙泊酚2.0mg/kg静脉麻醉;B组地佐辛2.5mg+丙泊酚2.0mg/kg静脉麻醉,分别观察两组BP、HR、SpO2值,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和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间患者术中BP、HR、SpO2及麻醉起效和清醒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麻醉效果和术后10min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总量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安全用于无痛胃镜麻醉,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同时术后清醒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AFNI)的效果。方法 OSAHS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0.1 mg/kg组(C组)、地佐辛0.1 mg/kg+右美托咪定(DEX)0.5 µg/kg组(D1组),地佐辛0.1 mg/kg+DEX 1 µg/kg组(D2组),地佐辛0.1 mg/kg+DEX 1.5 µg/kg组(D3组),每组20例。在给予全部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的同时,C组静脉泵注0.5 µg/kg生理盐水,D1、D2、D3组分别静脉泵注DEX 0.5、1、1.5 µg/kg(10 min泵完)。气管插管前5 min行鼻腔咽喉表面麻醉,药泵注结束行AFNI。比较4组入室时(T0)、插管前(T1)和插管后(T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Ramsay镇静评分、插管耐受度、插管时间、患者对插管的满意度、气道阻塞评分及不良反应(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躁动、对插管有记忆)的发生率。结果 时间和干预方式对HR、MAP、BIS值及Ramsay镇静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对SPO2无交互作用(P>0.05),只有时间因素影响SPO2(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D2组在T1、T2时点HR、MAP较C组降低,在T2时点较D1组降低(P<0.05);D3组较C组、D1组在T1、T2时点HR、MAP降低;D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C组升高(P<0.05);与C组、D1组比较,D2、D3组在T1、T2时点的BIS值降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躁动和对插管有记忆的发生率降低,气管插管耐受度增强,气管插管时间缩短,插管满意度高(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DEX可有效安全地用于OSAHS患者的AFNI,且以地佐辛0.1 mg/kg联合DEX 1 µg/kg时,既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又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