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产后出血量(产时15.12±7.25mL、产后12h 33.21±16.11mL、产后24h 75.16±43.14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何小燕 《北方药学》2021,(3):166-167
目的:探析米索前列醇同缩宫素共用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4)患者接受缩宫素治疗,观察组(n=54)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同时施以相应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长、第三产程用时、术后1日凝血酶原时间、术后2h、1日的出血量及不良...  相似文献   

3.
司玉红 《临床医药实践》2009,(1Z):1238-123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阴道产或剖宫产)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产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为防治产后出血而采取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治疗患者92例,单用缩宫素治疗患者88例。结果:用米索前列醇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和手术治疗率均低于未用米索前列醇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缩宫素实施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1.392,P<0.05)。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比较(t=0.146,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然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006、8.833,P<0.05)结论临床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其止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车蕾蕾 《北方药学》2016,13(9):29-29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使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实验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时,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益母草联合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妊高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母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产后2、12、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显效率67.5%;有效11例,有效率27.5%;无效2例,无效率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8例,显效率45.0%;有效12例,有效率30.0%;无效10例,无效率25.0%,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敬 《海峡药学》2016,(12):223-224
目的 探究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方法 临床记录了92例产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病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各组人数为46人,对照组病例使用缩宫素治疗,治疗组病例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通过测量其产后出血量和两组对比结果,检验试剂疗效.结果 治疗组共治愈病例46例,产后2h内出血量总计342.9mL,对照组共治愈病例36例,产后2h内出血量总计456.6mL.结论 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治疗护理可促进子宫进行收缩,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但还需要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作为辅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产后出血药物的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产科分娩,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缩宫素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仅用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及产后2h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痛,但都自然消失。结论米索前列醇对子宫的收缩力强,临床效果稳定,价格低廉,使用方法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单次100μ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母草颗粒,1袋/次,2次/d,开水冲服。两组用药24 h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后2、12、24 h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血红蛋白(HGB)及凝血与纤溶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2、12、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HG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GB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D-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湘乡市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295例)和对照组(291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使用缩宫素注射液,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即胎儿娩出后,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缓慢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额外止血措施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4%,观察组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额外使用宫缩剂的比例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的发生率为18.0%,高于对照组的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指出该术式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6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772.09±65.89)ml,少于对照组的(2134.23±77.02)ml(P<0.05);止血时间为(10.02±1.73)min,短于对照组的(13.44±2.88)min(P<0.05)。观察组术后Hb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输血率及产褥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均存活,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以10 U为首剂,而后20 U加入生理盐水500 m L中充分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以80 m U/min为宜,具体滴速可根据每位患者实际反应进行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芦丁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出血量、止血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栓素(TX)B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7%、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0.5、2、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 d时宫底高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3 d时宫底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B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NO、TNF-α、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O、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芦丁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改善微循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屈小洁 《安徽医药》2016,20(11):2143-2146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产后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米索前列醇治疗组(A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治疗组(B组)、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C组);观察术后2 h、术后24 h 的出血量、产后恢复情况,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B、C组24 h出血量、持续出血(2~24 h)量和产褥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时,A、B、C组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红细胞比容(HCT)、前列腺素E2(PGE2)、PGF2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6-keto-PGF1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C组的RBC、HB、HTC、PGE2、PGF2α含量均高于A、B组,血清中抗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6-keto-PGF1α的含量均低于A、B组;三组间恶露时间和产后月经量,产后月经周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同时调节前列腺素含量、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止血的基础上实施欣母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产后2h、24 h出血量、产褥病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1 018.34±98.44) ml、24 h出血量为(503.42±26.98) ml,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1 628.68±104.06) ml、24 h出血量为(769.02±28.22) 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与对照组的28.89%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产褥病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止血较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采取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给予缩宫素,观察组联合给予缩宫素和益母草注射液。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40%(226/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0%(18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为(38.35±5.42)h,住院时间为(6.25±2.3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减少术后出血量并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7例患者,给予加强子宫收缩药物等方法治疗。结果 27例患者经治疗全部痊愈,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导致的交感神经舒缩功能变化、产前合并症的存在及产程延长。对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因,进行积极预防、治疗可避免子宫切除,利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后出血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3年1月~2005年7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剖宫产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8例,于剖宫产术后立即直肠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72例,术后应用5%葡萄糖250ml,加入缩宫素20U静脉点滴,分别观察术后2h、24h阴道出血、术后2h宫底距脐部间距离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2h阴道出血(126±64)ml,24h阴道出血(160±42)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 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0.
徐晖  冼妮  崔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4,39(8):2104-2109
目的 探讨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2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单次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母草膏,10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83%(P<0.05)。治疗组治疗2、12、24 h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色苍白、无力、头晕、耳鸣的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宫底高度和DASS-21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宫底高度和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HCT均显著升高,而FIB、D-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LT、HCT、FIB、D-D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突出,能有效控制出血量,减轻凝血功能异常,加速产妇失血症状改善及子宫功能和心理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