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以了解其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3月-2011年12月697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住院患者,对行消化内镜发生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55例发生感染,检出55株病原菌,以幽门螺杆菌为主,共36株占65.5%;logis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镜消毒时间不足、检查室空气消毒不符合标准、检查人员手卫生不到位、内镜消毒不符合要求是消化道内径检查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假单胞菌属和沙门菌属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避免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安全是目前急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的分析比较,寻找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2 963例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0.94%;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的护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规劝患者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手术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综合性护理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行消化道内镜下手术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6月医院行消化道内镜手术治疗的4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8例,感染率为27.83%;其中胃镜手术感染率高于结肠镜下手术感染率(P0.05);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为主,分别占39.83%和27.97%;共检出病原菌58株,以幽门螺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6.21%、24.14%、20.69%、12.07%;患者年龄≥65岁、为恶性疾病、合并有并发症、有其他侵入性操作、使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14d是导致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消化道内镜手术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06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统计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感染部位,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706例患者中发生感染24例,感染率3.42%;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是否患有基础疾病为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感染部位以泌尿道感染为主,14例占58.33%.结论 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以降低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医院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4 728例,按照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72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42例,感染率为3.00%,其中呼吸道感染59例占41.55%、消化道感染83例占58.45%;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腔采用普通流动水进行冲洗、未对零部件进行拆卸冲洗、未严格配置酶溶液、浸泡时间不足、酶洗液重复使用等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感染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中除未严格配制酶溶液外均是造成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是否进行质量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与多种因素均密切相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给予相应干预,可以达到降低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引起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行宫腔镜手术的99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99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盆腔感染10例,感染率为10.10%;手术时间≥1h、不良卫生习惯、贫血及糖尿病为术后盆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不良卫生习惯、贫血以及糖尿病是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引起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行宫腔镜手术的99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99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盆腔感染10例,感染率为10.10%;手术时间≥1h、不良卫生习惯、贫血及糖尿病为术后盆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手术时间、不良卫生习惯、贫血以及糖尿病是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宫腔镜术后盆腔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有效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行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200例,观察患者的各项自身指标和手术相关指标,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并对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可行的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13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6.50%;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在感染患者分泌物中共培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革兰阴性菌27株,真菌3株,分别占34.78%、58.70%及6.52%;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各项自身指标及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因素与是否发生术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但手术时间>90min、开腹手术、急诊手术、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发生胆囊破裂为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手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发生胆囊破裂均为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因素主要为手术时间过长、开腹手术、急诊手术、术中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发生胆囊破裂,患者自身因素对感染的发生影响较小,临床上可在术中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妇科术后切口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92例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92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者为26例,感染率5.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贫血、糖尿病、恶性肿瘤、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发热、手术时间6项影响因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较大(P<0.01);对筛选出的6项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4个危险因素,分别为贫血、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术前发热对妇科术后切口感染影响有意义(P<0.01).结论 术者应针对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关注和干预,可以降低妇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鼻中隔偏曲鼻内镜下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并于医院行鼻内镜下手术的患者519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结果 519例鼻中隔偏曲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37例,感染率为7.13%,感染组患者年龄和住院时间与非感染组有明显差异(P<0.05),感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比例分别为100.00%、94.59%,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变主要分布在右下肺叶或双下肺叶,主要为单纯浸润性病变,共有24例,占64.86%,病原菌培养结果显示最主要的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占30.4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糖尿病、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7d、吸烟史、手术时间≥3h、术中出血量≥200ml的患者感染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吸烟史、术中出血量大是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应加强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管理,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及危险因素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526例ESD治疗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526例ESD治疗后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6.7%;共分离出病原菌4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5株占53.2%;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均为1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手术时间、糖尿病和操作者经验是发生治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ESD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概率较低,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措施,预防感染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导致髋臼双柱骨折术中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3月行移位髋臼双柱骨折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16例和未感染组44例,调查与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干预护理后有16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2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等是造成髋臼双柱骨折术后感染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导致髋臼双柱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手术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医院行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458例,其中胃镜检查患者268例,肠镜检查患者190例;消化内镜种类分别为奥林巴斯260型胃镜和奥林巴斯150型肠镜;将458条内镜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30例(胃镜138例,肠镜92例),对照组228例(胃镜130例,胃镜98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处理;观察患者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相关影响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之间的关系;两组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 458例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中,有47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3%,发生感染的部位以消化道为主,21例占4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有创操作种类、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多酶洗液配置使用时间是消化内镜检查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试验组的胃镜细菌检测合格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胃镜细菌检验合格率为90.8%(P<0.05);试验组的肠镜细菌检验合格率为98.9%,高于对照组的肠镜细菌检验合格率为91.8%(P<0.05)。结论针对消化内镜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加强清洗消毒方法能更有效地消灭细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干预方法,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5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肠道准备和术中配合以及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58例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无1例肠穿孔发生、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前能演示造口护理技能,使其得到及时治疗.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186份病历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以及手术类型、住院时间、是否发生感染等可能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因素;采用x2检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术前合并恶性肿瘤、其他慢性感染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高,分别为33.3%、28.5%和20.0%;患者年龄、备皮时间、异体输血、术后引流及住院时间是影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合并恶性肿瘤、其他慢性感染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临床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护理的配合以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滟  廖红梅 《现代保健》2014,(19):117-119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12月行鼻内窥镜手术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24)和对照组(n=192)。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有24例(11.1%)患者发生并发症。(1)并发症组男性患者比例、患者年龄、病程、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疾病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中出血量(OR=1.11,95%CI:1.08-1.35,P=0.01)和手术时间(OR=1.10,95%CI:1.07-1.34,P=0.02)是鼻内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可以增加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在临床上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降低鼻内窥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红伟 《现代保健》2011,(27):126-127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笔者随机对800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8例,感染率2.25%。住院时间、手术类型、抗生素的使用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为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40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94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3.21%;共检出病原菌1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5株占72.65%、革兰阳性菌28株占23.93%、真菌4株占3.42%;单因素分析发现,长期吸烟、手术时间4h、手术方式、术后血白细胞≤1.5×109/L、合并COPD及糖尿病、有并发症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长期吸烟、手术方式、合并COPD及糖尿病、有并发症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长期吸烟、手术方式、合并COPD及糖尿病、有并发症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有关,应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颅内手术的颅底肿瘤患者943例;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4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47例,感染率4.98%;47例感染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占59.42%,革兰阴性菌28株占40.5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底重建、脑脊液鼻漏、颅底手术史、术前应用抗菌药物为术后颅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按照病原学类型采取针对性预防感染措施,且有效监测存在的感染因素,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进一步降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医院诊治的500例胃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有7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4.00%;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5株占64.29%;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d、恶性肿瘤、夏季手术、手术时间>2h,有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及预防用药等为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