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3所中学的511名初中生为被试。结果①不同年级初中生的能力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能力归因高于初二、初三学生(P0.05);②不同性别和年级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高于女生(P0.05);初一学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低于初二、初三学生(P0.01;P0.05);③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考试镇定低于初三学生(P0.01);④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学业归因方式和学业情绪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中生人格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考试焦虑量表(TAS)为测查工具在临沂市某两所初级中学选取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208名初中生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人格倾向中的外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902,-5.975,-6.191;P0.001);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仅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541,P0.001);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考试焦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略高于初二学生;3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仅与人格倾向中的精神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8,P0.01)。结论:1初中女生比男生情绪更不稳定,更具有攻击情绪,但男生比女生更外向活泼;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具反抗性、攻击性;2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普遍性;3精神质对考试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初中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能力问卷和人格5因素问卷,对北京市某普通中学597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人际关系能力呈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袒露能力高于男生(F=6.03,P<0.05;F=9.78,P<0.01);初一和初二学生在发起交往上的得分高于初三(F=5.89,P<0.01);初一学生冲突解决的能力高于初二、初三(F=3.50,P<0.05);2除情绪性之外,人格5因素与人际关系能力的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人格5因素对于人际关系能力的不同维度有不同的预测力。结论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现出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中生的人格与人际关系能力具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段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824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初一学生PmG、P sB、TG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7.38,5.53,7.76;P<0.01),PvG、Hope Score存在差异(F=3.43,2.51;P<0.05);初一学生P sB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5.53,P<0.01),P sG存在差异(F=2.95,P<0.05);初二学生PmG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7.38,P<0.01),农村初一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6.58,5.95,6.31,8.43;P<0.01),在焦虑和恐怖上存在差异(F=3.41,3.18;P<0.05);农村初二学生在强迫、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F=6.58,6.31,8.43;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恐怖上存在差异(F=5.95,3.41,3.18;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敌对主要受PmG的影响,恐怖主要受TOTALB的影响;结论农村初二学生的积极归因方式最差,农村初三学生的次之,农村初一学生的较好;农村初三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受积极归因方式中永久性的归因模式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潍坊市某所初级中学选取初中二年级的122名学生为被试,选用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修订版(EMBU)和考试焦虑量表(TAS)作为测量工具测量被试的反应。结果:(1)不同性别的初二学生在考试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t=-2.23,P0.05);不同性别的初二学生仅在家庭教养方式中母亲的惩罚、严厉这一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t=2.516,P0.05);(2)不同焦虑程度的初二学生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353,P0.01;t=2.574,2.050;P0.05);(3)初二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度干涉、保护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P0.05),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0.27;P0.01)。结论:(1)初二女生比男生有更严重的考试焦虑,男生比女生更多受到来自母亲的惩罚;(2)初二学生群体中有普遍性的考试焦虑;(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对考试焦虑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初中生在社会支持的来源、性别和年级方面的特点及与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使用社会支持问卷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548名初中生(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结果: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社会支持方面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重要社会他人(F=110.2,P〈0.01),是初中生社会支持最主要的来源;初中生社会支持的性别(F=2.88,P〈0.05)、年级差异(F=4.43,P〈0.01)显著,成人(主要是母亲)是初一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性朋友是初二、初三年级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女生感受到的母亲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男生感受到的同性朋友和父亲的社会支持高于女生。同性朋友的肯定与支持、对与教师关系满意度、与父亲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母亲的肯定与支持和对与母亲关系满意度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同性朋友在初中生的社会关系中有重要意义,从初一到初二是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发生转折的时期;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编制适用于青少年的宽恕倾向问卷,并探索青少年的宽恕倾向特点。方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收集初始问卷条目,然后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检验。结果:青少年宽恕倾向问卷由22道题目组成,包括人际宽恕和自我宽恕两个分问卷:人际宽恕包括宽恕他人和报复他人两个维度,自我宽恕包括宽恕自己和惩罚自己两个维度。应用问卷调查发现:男生报复他人倾向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惩罚自己倾向高于男生;青少年宽恕他人和宽恕自己的倾向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所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青少年宽恕倾向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守初中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和成就目标问卷对贵州省某市267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男生(t=-5.379,P0.001);(2)掌握趋近(t=-4.213,P0.01)、掌握回避(t=-3.173,P0.01)及成绩回避(t=2.562,P0.05)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年级上,掌握趋近(F=9.926,P0.001)存在差异,初一高于初二、初三;(3)成就目标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r=0.516,P0.01),且掌握趋近和成绩趋近对社会支持及各维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成就目标定向会影响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情况,社会支持的获得受掌握趋近和成绩趋近目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初中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孤独量表对200名在校初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1初三学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初一学生(P<0.05);2女生感受的家庭亲密度显著高于男生(P<0.05),初一学生感受到的家庭适应性显著高于初三(P<0.05);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孤独感之间关系密切;4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建议:完善家庭功能有利于降低初中生孤独感。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初中生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感恩问卷、自尊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问卷对342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生感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初一、初二年级感恩得分高于初三年级。②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一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初二、初三年级。③感恩、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呈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负相关。感恩、自尊能较好预测初中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CV)中文版和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某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的320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介于已有研究范围之内(检出率为5.6%),性别差异明显(t=3.18,P=0.002),年级间无差异(F=2.15,P=0.118),成瘾程度与网龄、周上网次数和每次上网时长高度相关(r=0.127~0.415,P0.05)。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初中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负相关(r=-0.281,-0.295;P0.05),家庭适应性可以预测网络成瘾(F=30.262,P=0.000)。结论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初中生而言,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越好,网络成瘾程度越低。家庭适应性,而非家庭亲密度可以解释初中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特点、来源,冲突的处理策略及与学生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后期进行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冲突来源问卷、EPQ成人个性问卷和修订后的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对525名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少数学生有强烈的宿舍人际冲突感(6.1%);人际冲突总分年级差异显著(F=3.75,P=0.029),二年级得分最高;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人际冲突分别集中在作息习惯差异、沟通障碍和个人利益上(F=4.21,3.98,5.09;P0.05);男生在竞争攻击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1.99,P0.05);神经质因子与人际冲突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4,P=0.004)。结论:沟通技巧是学生宿舍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不同年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宿舍人际关系教育,在宿舍人际冲突的干预中可结合学生人格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卫校生的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使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20名卫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卫校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分别为(3.79±0.61)、(2.80±0.44)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3.12±0.61)属于中等偏上水平;(2)三年级卫校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一年级(F=3.793,P0.05),生活满意度上男生高于女生(t=2.657,P0.01)、城市高于农村(t=3.293,P0.01);二年级感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一年级(F=3.687,P0.05),二年级感受到的朋友支持高于一、三年级(F=6.133,P0.01);男生的核心自我评价高于女生(t=3.405,P0.01),独生子女的核心自我评价高于非独生子女(t=2.005,P0.05);(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卫校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解释变异量R2为52%。结论: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卫校生的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积极的核心自我评价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意义感的现状及其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生活意义感量表(PIL),分层随机抽取新乡医学院36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河南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意义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女生生活意义感显著高于男生(t=-4.56,P0.001);(3)高年级学生的生活意义感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F=17.55,P0.001);(4)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生活意义感低于医学专业学生(t=-7.28,P0.001)。结论:河南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意义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应注重在大学教育中积极引导、干预,提升医学生生活意义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及感知的学校气氛的现状,探究中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及感知的学校气氛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和学校气氛问卷对3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生在主动学习因子(t=-2.369,P0.05)、开放学习因子得分(t=-3.294,P0.05)均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在同学关系维度得分(t=-2.843,P0.05)显著低于女生;(2)学校气氛各维度与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r=-0.340~0.369,P0.05);(3)学校气氛的不同维度对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的部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学校气氛有助于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对山东省内两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4个年级共计2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突出表现是行为不当;(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39,P0.05),而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3,P0.01)。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总分在年级上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2.63,P0.05),大一和大三学生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3.84,3.34,P0.05);(3)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各维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支持利用度与成就感低相关不显著外,学习倦怠及其3维度与社会支持及其3维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客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4)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43%。结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其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初中生的情感现状及情感与自我概念、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太原市两所中学的503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结果 1初中生的消极情感较多,自我概念的水平也较低;2男女生在情感量表的得分无差异。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学生,体验到较多的正向情感(F=5.683,P〈0.05);3初中生的正向情感与学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r学校=0.36,r言语=0.29,r数学=0.32,P〈0.01),负向情感与学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r学校=-0.31,r言语=-0.30,r数学=-0.29,P〈0.01);正向情感与语文、数学成绩呈正相关(r语文=0.22,r数学=0.26,P〈0.01),负向情感与语文、数学成绩呈负相关(r语文=-0.33,r数学=-0.33,P〈0.01)。结论初中生的正向情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增进;情感与其学业自我概念、学习成绩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地探讨家庭状况对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445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父母教养方式而言,拒绝、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分别和高职生的职业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父r=-0.09,P0.05;母r=-0.11,P0.05)、非常显著正相关(父r=0.25,P0.01;母r=0.24,P0.01)和不显著相关(父r=-0.05,P0.05;母r=0.01,P0.05);家庭亲密度和其职业成熟度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32,P0.01);家庭经济状况(F=0.12,P0.05)、是否独生子女(F=0.00,P0.05)、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父F=0.66,P0.05;母F=0.81,P0.05)对其职业成熟度均无显著影响。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中拒绝、情感温暖和家庭亲密度与其职业成熟度有相关性,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独生与否、亲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不同的高职生,教育者在培养职业成熟度时无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