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索积极心理品质在网络成瘾对学业情绪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全国13所高校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成瘾、学业情绪与积极心理品质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大学生网络成瘾均能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品质(F=57.607,P0.001)和学业情绪(F=76.144,P0.001),而积极心理品质的总分、公正和勇气可正向预测学业情绪(F=38.111,P0.001)。结论:积极心理品质在网络成瘾和学业情绪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积极心理品质对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的生命愿景与复原力的影响。方法:抽取广东省内5所地方普通院校1115名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生命愿景和复原力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 21.0和Amo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生命愿景与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8,P0.01);2生命愿景与积极心理品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11,P0.01);3积极心理品质与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8,P0.01);4积极心理品质在生命愿景与复原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69.23%。结论:积极心理品质在生命愿景与复原力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可协商命运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可协商命运观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三所高校的5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可协商命运观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36,P0.001),可协商命运观与生命意义体验(r=0.40,P0.001)呈正相关,生命意义体验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30,P0.001)。(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生命意义体验在可协商命运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可协商命运观会促进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且生命意义体验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积极心理品质在师生关系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选取了广东省农村地区19所中小学校的472名在职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方法:采用师生关系教师评定量表、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和工作成就感量表进行实证调查。结果: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积极心理品质与职业成就感之间两两相关显著;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及其亲密性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职业成就感(t=6.370,9.320;P0.00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对职业成就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7.898,P0.001)。结论:积极心理品质在师生关系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聊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人际信任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无聊倾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7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通过差异分析发现,兴趣爱好广泛学生在无聊倾向得分上(t=2.35,P0.05)显著低于兴趣爱好单一学生,而在生命意义感上得分(t=-3.26,P0.01)显著高于兴趣爱好单一学生;大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F=13.56,P0.001)显著高于大一、大三、大四学生;(2)相关分析表明,无聊倾向与人际信任(r=0.148,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生命意义感(r=-0.271,P0.01)、生活满意度(r=-0.304,P0.01)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生命意义感(r=-0.075,P0.05)、生活满意度(r=-0.094,P0.05)均呈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感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230,P0.01);(3)无聊倾向显著负向预测生活满意度(t=-6.672,P0.001),无聊倾向与人际信任的交互项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t=0.826,P0.05);无聊倾向对生命意义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t=-8.010,P0.01),无聊倾向与人际信任的交互项对生命意义感的预测作用显著(t=6.724,P0.001);生命意义感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t=4.432,P0.001),生命意义感与人际信任的交互项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t=-0.209,P0.05)。结论:无聊倾向、人际信任、生命意义感和生活满意度四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生命意义感在无聊倾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信任在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段上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7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值3(t=28.18~56.42,P<0.001),并在人性与爱(4.17±0.54)、正直与勇气(4.13±0.52)、正义与合作(4.00±0.54)3个维度上得分较高,在自我管理与谦逊维度上得分较低(3.62±0.57);2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城乡两个变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性别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3.067,P<0.01);除自我管理与谦虚这一维度外,其它维度在年级上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F=3.060~11.210,P<0.05);3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r=0.283~0.380,P<0.05)、领悟社会支持(r=0.210~0.311,P<0.05)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正直与勇气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r=-0.098,P<0.05);4积极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分及各维度均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对正直与勇气、人性与爱、正义与合作、灵性与超越、积极心理品质总均分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及总均分的累积解释度为9.5%~19.2%。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积极应对方式与领悟社会支持对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对积极心理品质有一定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性别与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对983名普通初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生活事件与焦虑呈正相关(r=0.609,P<0.001)、领悟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焦虑呈负相关(r=-0,297,-0.260;P<0.001).②生活事件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焦虑(β=0.62,P<0.001),领悟社会支持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4,P<0.001).③性别对中介模型的前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0.15,P<0.05),相对于男生,在女生群体中生活事件对领悟社会支持的负向预测作用更显著.结论:生活事件一方曲直接影响青少年焦虑,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发挥间接作用,性别调节了生活事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家庭社会阶层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主观家庭社会阶层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天津、武汉四所大学的3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家庭社会阶层与生命意义体验呈正相关(r=0.14,P=0.0080.01),家庭社会阶层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呈正相关(r=0.18,P=0.0010.01),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生命意义体验呈正相关(r=0.43,P0.001);2回归分析显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家庭社会阶层和大学生生命意义体验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54%。结论:家庭社会阶层会影响个体的生命意义体验,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关系,探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以及安全感、积极心理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安全感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r = 0.27,P<0.01)、安全感(r=0.49,P<0.01)、积极心理资本(r = 0.48,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安全感(r =0.32,P<0.05)、积极心理资本(r = 0.33,P<0.05)均呈显著正相关;安全感、积极心理资本呈显著正相关(r = 0.44,P<0.05);②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是通过3 条路径来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安全感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积极心理资本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安全感和积极心理资本发挥链式中介效应,其中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1.38%、24.14%、13.79%.结论: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路径是间接的.社会支持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感和积极心理资本而增进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医学院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危机脆弱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韧性量表和危机脆弱性量表对河南某医学院校932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1医学院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危机脆弱性显著正相关(r=0.355,P0.01),与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r=-0.331,P0.01);2生活事件对危机脆弱性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坚韧性和力量性对危机脆弱性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与危机脆弱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用的比例为51.8%。结论:医学院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显著相关,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意义感的现状及其在性别、年级、专业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生活意义感量表(PIL),分层随机抽取新乡医学院36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河南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意义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女生生活意义感显著高于男生(t=-4.56,P0.001);(3)高年级学生的生活意义感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F=17.55,P0.001);(4)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生活意义感低于医学专业学生(t=-7.28,P0.001)。结论:河南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意义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应注重在大学教育中积极引导、干预,提升医学生生活意义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一致感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LEQ)、心理一致感量表(SOC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30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生活事件,心理一致感和抑郁得分的年级差异显著(F=11.83,8.39,6.63;P<0.001);心理一致感得分的性别差异也显著(t=3.39,P<0.01);②生活事件、心理一致感和抑郁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P<0.001);③生活事件与心理一致感均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抑郁水平(P<0.001);④心理一致感在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比例为12.41%。结论生活事件和心理一致感对大学生抑郁水平有预测作用,心理一致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所导致的抑郁情绪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尊问卷(SES),应对方式问卷(CSS)和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SLS),对大学城不同学校19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成正相关(r=0.388,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r=0.368,P<0.01)、求助(r=0.261,P<0.01)成正相关,与退避(r=-0.146,P<0.01)成负相关;②大学生自尊(t=5.11,P<0.001)、解决问题(t=2.96,P<0.01)和自责(t=2.30,P<0.05)能预测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和解决问题起正向预测作用,而自责起负向预测作用;③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t=3.02,P<0.05)和求助(t=2.16,P<0.05)在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应对方式在自尊和学校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即大学生的自尊能通过应对方式对学校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考学生感恩、自我效能感与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感恩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07名高考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考学生感恩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r=0.290,P0.01);(2)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测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399,P0.01);(3)高考学生感恩与自测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333,P0.01);(4)自我效能感在感恩与自测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高考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影响自测健康和感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自尊的关系。方法以397名大学生为被试,用生活取向测验、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乐观主义与积极情绪(r=0.11,P<0.05)和自尊(r=0.29,P<0.001)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r=-0.17,P<0.01)显著负相关;悲观主义与消极情绪(r=0.13,P<0.05)显著正相关,与自尊(r=-0.22,P<0.001)显著负相关;②积极情绪(β=0.042)和消极情绪(β=0.048)在乐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悲观主义直接对自尊起作用(β=-0.11,t=-2.73,P<0.01)。结论乐观主义有着良好的心理收益,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都能直接影响自尊,乐观主义还能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绪问卷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生活事件、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能够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F=17.55,P0.001),在控制了生活事件后,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也能够显著预测消极情绪(F=65.37,P0.001);(2)生活事件、自我概念清晰性对消极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F=72.59,P0.001);(3)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预测作用显著(F=29.81,P0.001)。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消极应对在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并且在生活事件和消极情绪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孕妇生活事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1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生活事件总分为(188.99±147.92)分,客观事件的得分比主观事件的分数高,负性事件比正性事件得分高;排名前10名生活事件为受到家人更多关心、担心胎儿发育会受到工作影响(如噪音、放射线等)、睡眠、饮食、穿着等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在各维度中,孕妇生活事件总分与焦虑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r=0.288,P0.05),主观事件与抑郁维度系数最高(r=0.271,P0.05),负性事件(r=0.323,P0.05)、客观事件(r=0.279,P0.05)与焦虑维度存在正相关。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活事件和孕妇心理健康状况有关。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负性、主观事件的发生,帮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更好地应对妊娠和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考生与高校生生活事件、自我肯定意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自我肯定意识量表和心理健康类型诊断量表对203名全日制自考生和256名普通高校生进行问卷施测。结果①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自考生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②自考生的心理性(t=7.15)、社会性应激(t=4.06)及应激程度(t=4.83)高于高校生(P<0.001),生活质量低于高校生(t=6.42,P<0.001);③自考生自我充实和自我封闭2个因子分均高于高校生(P<0.05,P<0.01);④生活事件总分与积极自我肯定因子和生活质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P<0.001);与消极自我肯定因子和应激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P<0.001);积极自我肯定因子与应激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P<0.001),与生活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P<0.001);消极自我肯定因子结果相反;⑤自我肯定意识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中存在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结论自我肯定意识既可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缓冲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研究生生命意义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514名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t=-3.56,P0.001);2生活满意度与生命意义体验、生命意义寻求和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3,0.09,0.23,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6,P0.001);生命意义寻求与消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r=0.12,P0.01);3生命意义感不仅对生活满意度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起间接预测作用。结论应对方式是研究生生命意义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