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本文重点讨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对策.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两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Ⅰ型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Ⅱ型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Ⅰ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本重点讨论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对策。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两型,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Ⅰ型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Ⅱ型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比以骨组织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的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两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人患病率为60.72%,女性为99.47%。  相似文献   

6.
《生活与健康》2009,(11):30-31
“人老了,骨头就松了”,这种“骨头松了”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和雌激素水平的减少,营养摄入不足,户外运动减少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症(Ⅱ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由许多后天性因素诱发所致,包括物理和力学因素,内分泌疾患,肾病、类风湿、消化系统疾病导致的吸收不良,以及肿瘤等。这里我们主要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进行阐述。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导致骨折易感性增高为特征的系统性骨胳病变。它是全身功能退行性变的一种表现,男性多见于6 0岁以后,…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系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骨病,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多达6300万,其中1500万人发生过骨质疏松性骨折,占我国60岁以上人口的15%左右,老年人卧床中20%是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年龄老化使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或妇女绝经而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所致,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又称Ⅱ型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
1概述骨质疏松症指因骨量减少(矿盐和有机质同比例减少)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分类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者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50%~60%,主要症状为骨痛、骨折、身高缩短、骨骼畸形,但多数病人无症状。2诊断标准2.1诊断依据2.1.1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1994年WHO提出针对白人妇女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①骨量减少:骨矿密度比同性别正常青年人的骨量峰值降低1~2·5个标准差;②骨质疏松症:骨矿密度比同性别正常…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指因骨量减少(矿盐和有机质同比例减少)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分类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其中原发性者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50%~60%,主要症状为骨痛、骨折、身高缩短、骨骼畸形,但多数病人无症状。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Ⅰ型)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Ⅱ型)两个基本类型。PMOP的发病与绝经有关,其特点是骨的转换增高,骨质流失加快,松质骨变化更显著,易发椎骨及长骨端部的骨折事件。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OP)患病率明显增加,约1/3的绝经后妇女受骨质疏松之累,还有相当多的低骨量者,均处于较高的骨折风险之中。美国白人绝经后妇女分别有30%和54%患OP和骨质缺乏(Osteopenia)。我国妇女绝经后OP的患病率多在40%以上。因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  相似文献   

12.
发病率逐年增高冯立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常悄悄发病。一旦被发现,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主要的两个类型为: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而男女性骨质疏松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男性骨质疏松发病原因多样,骨折发生率及骨折后相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约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原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现在普遍认为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性激素水平减少性激素水平下降使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刺激作用减弱,骨基质形成减少,成骨细胞功能减退。女性在自然绝经或卵巢切除后绝经均可导致骨量丢失,而男性因其单丸功能减退要到65~70岁后,而且是缓慢进行的,因而男性骨质疏松不似女…  相似文献   

14.
张守罗  魏欣 《工企医刊》1995,8(2):135-13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老年病。目前我国人口比例日逐老年化发展以及交通、工矿事故日益增多,可以预计我国在一年内骨折数目可达百万,其中以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者将不会低于40%。因此.有必要对其病因、诊断方法、预防、治疗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简萍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密度、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受到破坏、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四川李女士我今年50岁,已绝经,最近全身疼痛,无法安眠,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去医院检查发现有明显的骨质丢失,是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请问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呢?  相似文献   

16.
“上个月,我在省人民医院看病,说我是骨质增生。昨天,市一院的医生说我是骨质疏松。”一位约50多岁的职业女性走进诊室,埋怨着说“究竟是‘增生’,还是‘疏松’?我给弄糊涂了!”接过她的病情资料,我详细地看了一遍。在作完必要的检查后,我对她说:“你确实有骨质疏松症。因为,你现在腰背疼痛的症状比较典型,X光片与骨密度测定也都支持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经常听人提到‘骨质疏松’,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骨质疏松症主要是身体内缺钙。它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等,后者有甲亢性骨质疏松及糖尿病性…  相似文献   

17.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损害、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种类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原因不明的一类骨质疏松症。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所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特发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张承敏  师婕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4):289-290,28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种,一种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累者为绝经前后至70岁的妇女.另一种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于70岁以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我国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常见病[1],近年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做好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而且又不可逆转病理过程,因此骨质疏松症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一旦发生便不能再恢复骨正常结构,只有做好预防才能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及其危害[2].  相似文献   

19.
何静  蒋琼 《现代医院》2014,(12):73-74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超声波传导速度(SOS)、超声波振幅衰减(BUA)及硬度指数(QUI)水平相应下降,不同年龄段患者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者QUI下降程度明显大于SOS、BUA(p<0.05)。结论定量超声骨密度测定老年性骨质疏松价值显著,能够作为老年性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70%~85%),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5%~20%),特发性骨质疏松症(1%~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骨代谢性疾病。其中,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是继发性骨质疏松中的最常见因素。本期就请南京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徐长松主任医师给大家谈谈这方面防治的知识。糖皮质激素,继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