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诊断标准,选取122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n=88)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共接受6周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刺激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临床疗效总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症状,采用UKU副作用量表评估不良反应。对治疗组于治疗结束后在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共有108例(88.5%)患者完成治疗。两组间治疗6周末PANSS、AHRS、CG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组病程≤10年、病程10~20年的患者AHRS评分低于同病程的对照组(均P0.05),病程在20年以上的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9,F=0.008)。治疗组除4例患者治疗时出现头痛外,余无不适主诉。结论:1Hz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rTMS治疗能减轻病程20年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性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25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分别给予10次1Hz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临床症状,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等检查评估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vs.31%,P0.05)。未观察到明显副反应。结论:1Hz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可能有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收集1995-2014年2月关于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主要研究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幻听评分及幻听评定量表(AHRS)。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以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7篇RCTs满足纳入标准,共包括786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PANSS的幻听评分比较,均数差为-1.10,95%CI为[-1.65,-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001);两组之间的AHRS比较,均数差为-3.89,95%CI为[-5.7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7,P0.00001]。结论低频rTMS对精神分裂症的幻听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培酮、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配合支持性家庭心理治疗在改善精神分裂症伴言语性幻听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伴言语性幻听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口服及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支持性家庭心理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评定量表(AH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症状以及AHRS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PI中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活动技能因子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复发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结论:精神分裂症伴言语性幻听患者在利培酮和rTMS治疗基础上,配合支持性家庭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住院患者50例,对照组(25例)接受ILF-TMS的伪刺激并继续使用临床常规药物(奥氮平)治疗,观察组(25例)在原治疗方案上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ILF-TMS)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第4、8、12周末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阴性因子分在治疗后第8、12周末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阴性因子分仅在治疗后第4周末时一过性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8、12周末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LF-TMS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氯氮平组,每组各48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以威斯康量卡片(WCST)和连续作业测验(CPT)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末氨磺必利组、氯氮平组各项认知测验和PANSS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治疗后比较除了因子阴性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外(t=2.77,P<0.05),其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磺必利组较氯氮平组副作用少,流涎、便秘、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白细胞升高、心电图异常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85~8.73,P<0.05)。结论氨磺必利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副反应较少,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与伪刺激治疗(对照组)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PT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0Hz rTMS对WCST各项指标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WCST5(完成的分类数)治疗组治疗后增加,而对照组治疗后降低,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215,P=0.022)。结论 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低频经颅磁刺激作用于右侧背外额叶治疗对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群体的作用。方法:选取32名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平均年龄17.00岁,SD=2.286, range=13-21)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分别给予为期两周的真假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在两周的治疗中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和绝望感等,降低自杀意念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东莞市东华医院的强迫症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氯米帕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  相似文献   

10.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5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及伪刺激治疗组,共接受20次rTMS治疗。治疗开始及疗程结束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Anderson的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真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52.38±14.48%,伪刺激组SANS总分减分率为1.84±3.34%,两组阴性症状的改善状况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后,rTMS真刺激组的PANSS总分和N分减分率也明显高于伪刺激组(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合并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on the left and right temporoparietal cortex compared with sham stimulation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fractory auditory hallucinations (AH). Thirty-nin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ith treatment-refractory AH were allocated randomly to one of three groups: daily left, right, and sham rTMS groups. rTMS was applied to the TP3 or 4 regions with the aid of th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10-20 international system at 1 Hz for 20 min per day for 10 treatment days. Symptom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Auditory Hallucination Rating Scale (AHR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 the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CGI-S), and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Improvement (CGI-I) scale. For the time effect (within-subject comparis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frequency of AHs, positive symptoms of PANSS, and CGI-I. A between-group comparison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ositive symptoms of PANSS, and CGI-I scores. Post ho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both the right- and left-side rTMS treatment groups exhibited better CGI-I scores compared to the sham-stimulated group.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10 days of low-frequency rTMS applied daily for 20 min to either temporoparietal cortex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are having refractory AH, but the left sided rTMS is not superior to right or sham rTM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利培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30例)及传统娱疗(传统娱疗组28例)。采用认知评估工具连线测验、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WMS-Ⅲ空间广度测验、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HVLT-R)、定步调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4)对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神经心理测试。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PANS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神经心理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间各项神经心理测试比较:空间广度测验的顺行得分、持续错误数、完成分类数无显著差异(P0.05)。连线测验(t=2.10,2.07;P0.05),逆行得分(t=-2.52,P0.05),HVLT-R(t=-2.86,P0.01;t=-3.63,-10.35,P0.001),BVMT-R(t=-5.01,P0.001;t=-3.04,P0.01;t=-4.23,P0.001),PASAT(t=-20.65;P0.00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较传统娱疗组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奥氮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用奥氮平合并安慰剂治疗共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周末阴性症状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研究组阴性症状减分有效率41.2%,对照组有效率14.7%,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9,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合并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奥氮平治疗,副作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首次发病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告知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第1、2、3、6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同期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末,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4例符合CCMD-3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2例)和利培酮组(32例),观察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齐拉西酮组有效率为84.38%,利培酮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3,P>0.05)。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第2周末起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83~17.71,P<0.01);利培酮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2周末起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95~17.34,P<0.01)。两组治疗同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女性月经改变方面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60~7.05,P<0.05),两组在头痛、头昏、失眠、嗜睡、心动过速、肝功能异常方面差异无显著性(χ2=0.14~2.74,P>0.05)。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较适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曲唑酮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因吸食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曲唑酮组(曲唑酮治疗,共36例)和联合组(奥氮平联合曲唑酮治疗,共36例),均持续治疗4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GQOLI-74)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治疗,无中途退出或脱落病例;两组治疗4周后,PAN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17.380,25.906;P0.05),与曲唑酮组相比,联合组PANSS量表评分降低更为明显(t=8.943,P0.05);两组均取得一定积极疗效,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曲唑酮组(Z=2.212,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率相较无显著差异(χ~2=1.000,P0.05),但联合组治疗后TESS评分明显低于曲唑酮组(t=2.254,P0.05);两组治疗后GQOLI-74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t=2.406,5.700;P0.05),和曲唑酮组相比,联合组GQOLI-74量表评分提高更为显著(t=3.117,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曲唑酮治疗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障碍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且联合治疗并不增加药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额叶CT值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偏执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0例作为观察组,取120例正常的头部CT患者作为正常组,测量其脑部CT图像上大脑左侧额叶CT值,分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大脑左侧额叶CT值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左额叶CT值低于正常组(t=17.286,P0.05),PANSS评分阴性症状的CT值与阳性症状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58),不同的教育程度和是否具有职业的患者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额叶CT值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r=-0.455,P=0.024),左额叶CT值与病程时间分评分呈负相关(r=-0.406,P=0.035)。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侧额叶CT值显著降低,与精神分裂症状的程度和病程时间呈负相关,左侧额叶CT值降低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