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甾体抗炎药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50例和非出血组70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伴有既往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4项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病史、消化道出血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均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中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会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年龄≥60岁、消化性溃疡病史、心脑血管病史、消化道出血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因素同时出现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性,临床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所有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出血组中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史、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所占比例高于未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病史、单纯Hp感染、单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Hp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均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单纯Hp感染并不能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危险性,但若与年龄≥60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既往有消化性溃疡史、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史等因素同时出现可增加其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共发生上消化道出血73例,发生率为22.8%(73/320),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性别构成、饮酒史、喜食辛辣、饮食规律性及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而年龄、经济状况、吸烟史、溃疡部位、溃疡大小、溃疡数量、幽门螺杆菌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较高,与患者性别、饮酒史、喜食辛辣、饮食规律性及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具有上述因素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给予合理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导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80例,根据是否合并出血分为出血组75例,未出血组105例,分析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单纯服用NSAIDs是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值(95%CI):0.9(0.5~ 1.7),P=0.003]、消化性溃疡史[OR值(95%CI):1.4(0.7~2.6),P=0.006]、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OR值(95%CI):2.1(1.4~3.0),P=0.007]、单纯Hp感染[OR值(95%CI):3.2(2.1~4.2),P=0.001]、心脑血管疾病病史[OR值(95%CI):1.3(0.5~1.9),P=0.005]、单纯服用NSAIDs[OR值(95%CI):2.4(1.6~3.5),P=0.001]是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提高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病率(P<0.01).结论 Hp感染合并服用NSAIDs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发生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内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诱发因素中,不良生活习惯占33.3%,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占30%;部位胃溃疡占4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38.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占43.3%.结论: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不良生活习惯和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是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发因素;老年人胃溃疡的患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以出血多见,合并症多且严重,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高月凉 《健康必读》2008,7(7):13-1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特点。方眭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80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60岁以下)溃疡病例60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胃镜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不良生活习惯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是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发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老年组与同期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相似。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有其一定的特点,并发症多,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内60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诱发因素中,不良生活习惯占33.3%,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占30%;部位胃溃疡占4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38.3%;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占43.3%。结论: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不良生活习惯和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是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常见诱发因素;老年人胃溃疡的患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以出血多见,合并症多且严重,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感染情况,降低Hp感染发生率.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采用血浆Hp-IgG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结果 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Hp感染例数120例,感染率为64.9%,其中以30~39、40~49岁年龄段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9.2%和81.0%,高于其他年龄段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出血程度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78.2%和84.3%,显著高于轻度出血Hp感染率42.7%(x2=20.259,P<0.01;x2=15.774,P<0.01);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胃癌Hp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7.9% 、64.5%和79.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均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感染率在年龄、出血程度、病因方面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雷尼替丁和奥美拉唑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治愈率的关系,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盐酸雷尼替丁150 mg每天两次、奥美拉唑20 mg每天1次。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确定Hp阳性患者。结果轻中度腹痛雷尼替丁组55.6%(55/99),奥美拉唑组57.6%(57/99)。第6周治愈率雷尼替丁组51.5%(51/99),奥美拉唑组73.7%(73/9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的抑酸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患者治愈率雷尼替丁组53.5%(53/99),奥美拉唑组为70.7%(70/99);幽门螺杆菌阴性溃疡患者治愈率雷尼替丁组49.5%(49/99),奥美拉唑组75.8%(75/99)。结论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口服奥美拉唑效果优于雷尼替丁;Hp感染不会延迟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86例),和非NSAIDs组(112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P <0.05),大便隐血阳性率高 (P <0.05) ;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溃疡≧1cm的情况更多见(P <0.05).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产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很容易频繁复发的消化系统疾病.过去用抑酸剂治疗后愈合的溃疡,停药后溃疡的年复发率为50%~70%.近年来,我科采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而且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酒、少量多餐、避免辛辣过咸食物、不饮浓茶及咖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等预防措施,从而明显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得到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2.
王垒  王茜 《中国医学装备》2014,(10):131-133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埃索美拉唑治疗)和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观察溃疡出血疗效、腹痛缓解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2观察组溃疡出血的显效率为60.0%(42/70)、有效率为34.3%(24/70),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4,P〈0.05);3两组患者腹痛及溃疡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比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对腹痛缓解和溃疡愈合的疗效相当,且对于溃疡出血的治疗更为有效,是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组采用护胃对症治疗,研究组采取根除幽门螺杆菌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PU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可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为常见病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药、饮酒是常见诱因.结论:胃镜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382例高龄离休干部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情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C14呼气试验对2012-2013年度382例年龄>80岁的离休干部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异常,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高龄离休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267例,阳性率69.9%,与对照组(年龄30~~60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具有相关性(P<0.05).与高血压、肺气肿、肝功异常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龄离休干部幽门螺杆菌感染明显高于对照人群,且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内二科收住的肝硬化患者75例,并对其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幽门杆菌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5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3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2例,消化道溃疡出血者1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l例;其中HP阳性4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例;HP阴性29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 HP阳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有一定关系,肝硬化HP阳性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明显升高,因而要降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首先得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王玮  王钊  张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47-6148,6153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共计181例,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将14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慢性胃炎患者共93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72例,感染率77.4%;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68例,感染率77.3%;男女之间、年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7.1%,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四联疗法能够提高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服用非甾体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玉祥  韩力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87-1888
目的了解老年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服用NSAIDs患者与未服用NSAIDs患者2组之间在性别、年龄、既往史、服药史、临床症状、胃镜结果、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HP检测采用活检胃黏膜快速尿素酶和组织学切片行Giemsa染色确定。结果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5.29%,心脑血管病史52.94%,消化道症状40.44%;未服药组有消化性溃疡史30.78%,心脑血管病史23.31%,消化道症状75.62%。胃镜结果:服药组胃溃疡41.17%,十二指肠溃疡27.21%,复合性溃疡17.64%,糜烂出血性病变13.98%,HP阳性78.68%;未服药组胃溃疡24.21%,十二指肠溃疡65.38%,复合性溃疡6.23%,糜烂出血性病变9.08%,HP阳性86.65%。结论老年人服小剂量NSAIDS易致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伴出血。用药的同时服用抑酸和胃黏膜保护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21,(1):35-36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出血方式、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居多,两组患者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