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的状况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抽取227名衡阳地区在校大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总分(r=-0.439,P0.01)及"外向性"(r=-0.347,P0.01)、"开放性"(r=-0.307,P0.01)、"顺同性"(r=-0.249,P0.01)、"严谨性"(r=-0.633,P0.01)等维度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r=0.535,P0.01)存在正相关;2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对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而"开放性"和"严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结论:学习倦怠与大五人格总分及各维度有关。其中"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对学习倦怠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五人格特质及性别变量与大学生风险决策行为的关系。方法:招募在校大学生110名,采用大五人格简氏量表(NE0-FFI)与气球模拟风险决策任务(BART)分别测量被试的外倾性、责任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及风险决策行为水平。结果:女生神经质与外向性特质得分高于男生,责任性与风险决策的得分低于男生(均P0.05)。神经质负向预测风险决策(β=-0.24),宜人性与性别的交互项负向预测风险决策行为(β=-0.34)。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主效应、宜人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结论: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中神经质与风险决策行为密切相关,而宜人性与风险决策的关系受到性别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南大学生大五人格特质,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大学生人格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6年4-5月对海南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女生在外向性、开放性、顺同性、严谨性髙于男生(t=-2.452,-3.551,-6.433,-2.667;P0.05),而在神经质方面的得分差异不明显(t=-0.21,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大五人格各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性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神经质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外向性、开放性、顺同性和严谨性维度均低于非独生子女。不同专业间的大五人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间大五人格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其他民族相比,在顺同性、严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维度有统计学差异(F=6.566,8.088,1.641,1.971;P0.05);海南省大学生大五人格的总分高于外省大学生的得分,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7,P0.05)。在开放性维度,城市高于农村,乡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49,P0.05);农村的顺同性最高,其次是乡镇,城市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35,P0.05);各年龄组大学生外向性、开放性和严谨性维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64,3.171,5.863;P0.05);父母文化程度对孩子的顺同性和严谨性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468,2.530;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向性、开放性、顺同性、严谨性与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民族、年龄相关系数分别为0.152、0.167、0.117、0.078,呈正相关(F=3.510,P0.05);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系数为-0.078,呈负相关;神经质与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相关系数为0.062、0.053,呈正相关(F=2.630,P0.05)。结论: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龄对外向性、开放性、顺同性、严谨性呈正相关;所在年级、民族外向性、开放性、顺同性、严谨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95后"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南京信息工程2015级大学新生共329名进行大五人格量表(NEO-FFI)与家庭环境量表(FES-CV)测试。结果:大五人格上,男性大学生在开放性与严谨性上的得分相比女性大学生更高(t=1.981,2.317;P0.05);家庭环境上,男性大学生在矛盾性的得分更高(t=2.004,P0.05),而女性大学生在文化性的得分更高(t=2.039,P0.05);理工科学生在娱乐性上的得分相比文科学生更高(t=2.018,P0.05)。相关比较中,文化性与除开放性以外的人格特质均呈现显著性相关(r=0.115~0.127,P0.05),而娱乐性与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均呈现显著性相关(r=0.127,0.164,0.169;P0.05)。而矛盾性也与神经质呈现显著性相关(r=-0.128,P0.05)。结论:性别在人格形成上起着重要作用,人格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人人格特质与拖延的关系及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某高校一年级研究生344名(男性191人,女性153人),采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Mini-IPIP)、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包含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两个维度)和一般拖延量表(GPS)进行测量。结果:GPS得分与Mini-IPIP宜人性、尽责性得分呈负相关(r=-0.13、-0.53,P0.05和P0.01),与神经质得分呈正相关(r=0.27,P0.01)。以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显示冲动系统在宜人性与拖延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η~2=0.65,95%CI=-0.59~-0.15),控制系统在神经质与拖延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η~2=0.15,95%CI=0.02~0.25),冲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尽责性对拖延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η~2=0.20、0.20,95%CI=-0.38~-0.05、-0.70~-0.24)。结论:青年人人格与拖延行为的关系受自我控制双系统的中介作用,在不同人格维度中自我控制双系统在二者关系中起作用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的影响。方法:采用驾驶愤怒问卷(DAQ)和大五人格问卷(BFI)对406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男女驾驶员在驾驶攻击,发泄报复,不文明驾驶和轻度厌恶上得分差异显著(F=9.471,-10.228,5.435,-7.308;P0.05)。回归分析发现,在愤怒认知上,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53,0.133;P0.05)。在愤怒行为上,大五人格的宜人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5,P0.05),外倾性和神经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34,0.167;P0.05)。结论:驾驶员人格对驾驶愤怒认知和驾驶愤怒行为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格、心理资本与生命意义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大学26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心理资本量表与生命意义感量表测定调查对象的人格、心理资本得分和生命意义感状况,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大学生人格各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生命意义追寻上男女生差异显著(t=0.35,P0.05)。人生意义总分在不同年级存在显著的差异(F=2.771,P0.05),人生意义体验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4.01,P0.01);2人格中的责任心(β=0.331,P0.001)、开放性(β=0.156,P0.01)和外倾性(β=0.131,P0.01)可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人格中的神经质(β=-0.271,P0.01)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3心理资本在人格和生命意义感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为0.133,中介效应解释了因变量37.78%的方差变异。结论:心理资本在人格和生命意义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不同人格特质在幽默风格上呈现的差异性,及不同人格特质与幽默风格的关系研究。方法以中文版幽默风格问卷(HSQ)与大五人格问卷(NEO-PI-R简版)为工具,对356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类型在年级上(F=4.611,P<0.01)存有差异性;②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与外倾性(r=0.320,0.425;P<0.01)、开放性(r=0.316,0.207;P<0.01)、宜人性(r=0.275,0.143;P<0.01)、自觉性(r=0.255,0.272;P<0.01)人格特征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特征显著负相关;嘲讽型幽默风格与神经质(r=0.196,P<0.01)、外倾型(r=0.116,P<0.05)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r=-0.451,P<0.01)、自觉性(r=-0.329,P<0.01)显著负相关;但自贬型幽默风格仅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自觉性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外倾性是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的正向预测变量。结论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他们的幽默风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我妨碍和人格特质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妨碍行为倾向量表(SHS)、简易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对四川省内36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四川省医学生自我妨碍总均分为2.94分,自我妨碍现象不严重;(2)医学生的自我妨碍和大五人格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医学生"严谨性"的人格特质得分最高;(4)医学生的自我妨碍与其人格特质显著相关(r=0.099~0.385,P0.05),神经质和严谨性对自我妨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的人格特质与自我妨碍密切相关,高神经质、低严谨性可有效预测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随机选取的某民办高校331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13.05%,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4.519,P0.05);(2)男女生在敌对(t=2.340,P0.05)、偏执(t=4.984,P0.001)、焦虑(t=~2.902,P0.01)和恐怖(t=-3.793,P0.001)4个因子有显著性差异;(3)相对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和中国青年常模,大学新生表现出较好(P0.001)和较差心理健康水平。SCL-90各因子与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和紧张性呈显著正相关(r=0.052~0.513);(4)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0.5%~31.1%变异量。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与希望感量表对1238名11~17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547人,女生691人。结果:(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内化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682,-3.228,-3.310;P0.01);(2)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r=-0.202,P0.01)和内化问题行为(r=-0.125,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希望感(r=0.510,P0.01)、亲社会行为(r=0.370,P0.01)呈显著正相关,希望感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38,P0.01),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中介效应的检验表明,希望感在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1.1%、32.3%。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问题行为、希望感三者关系密切,且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和外化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以及人格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某师范院校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①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人格与一般群体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神经质(t=-10.59,P<0.001)、外倾性(t=-30.36,P<0.001)、开放性(t=-16.29,P<0.001)、责任感(t=-19.13,P<0.001)和宜人性(t=18.08,P<0.001);②在应对方式的各个维度上,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在幻想(F=3.27,P<0.05),退避(F=4.83,P<0.01)与合理化(F=9.86,P<0.001)3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③师范院校女大学生人格对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因素能预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中职生的人格特点、自尊水平并探讨其与学业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格五因素问卷、自尊量表和学业行为问卷对宝鸡市34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中职生人格的外向性、宜人性、情绪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471,-3.676,-2.597;P<0.05)、情绪性和谨慎性存在显著的父母关系差异(t=3.068,...  相似文献   

15.
A comparison of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OBD) and offspring of parents with no mental disorder (ONMD) showed that parents' neuroticism wa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mong their childre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parents' neuroticism predicted poor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among offspring 10 years later and whether the problems observed in middle childhood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s' neuroticism and offspring functioning. When offspring were in middle childhood, parents completed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rated the child's behavior on 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Ten years later, 65 OBD and 59 ONMD completed interviews assessing mental disorders and interpersonal and non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High neuroticism and low agreeableness in parents predicted poor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in their offspring in late adolescence-early adulthood. The offspring's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in middle childhood partially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s' personality and offspring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Moreo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s' neuroticism and offspring internalizing problems was stronger among the OBD than the ONMD.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ed an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risk whereby high neuroticism and low agreeableness in par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behavioral problems among offspring in middle childhood that, in turn, predicted poor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 10 years lat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微信成瘾状况及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微信成瘾问卷、自我控制量表(SCS)对2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微信成瘾现象,不同性别(t=-2.352,P0.05)、不同年级、家庭来源和不同微信使用时间(F=3.389,3.656,2.797;P0.05)的大学生微信成瘾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控制的节制娱乐维度存在差异(t=-2.508,P0.05);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在冲动控制中存在差异(t=2.095,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抵制诱惑中存在差异(F=2.766,P0.05);(3)大学生微信成瘾和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7,P0.01)。结论:大学生微信成瘾和自我控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自我控制能力越差,微信成瘾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62名医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解离特质量表(DTS)、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防御方式问卷(DSQ)、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测试。结果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的分离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分数高于未受虐待者(t=2.609~3.860,P0.01);分离特质与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神经质、不安全感、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掩饰呈正相关(r=0.13~0.69,P0.05),与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13~-0.5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成熟防御、不安全感、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与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呈正相关(Beta值=0.093~0.463,P0.05);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一般自我效能分别与分离特质呈负相关(Beta值=-0.099~-0.381,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具有不良影响,不成熟防御方式、不安全感、人格特质是影响其分离特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学业兴趣与自我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兴趣问卷、自我控制量表(SCS)对2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的学业兴趣存在性别差异(t=-2.402,P0.05),学业兴趣水平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特别是在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084,P0.01);(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自我控制的节制娱乐维度存在差异(t=-2.508,P0.05);独生和多生大学生在冲动控制中存在差异(t=2.095,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抵制诱惑中存在差异(F=2.766,P0.05);(3)大学生学业兴趣和自我控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244,P0.01)。结论:学业兴趣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学业兴趣越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19.
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研究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问题.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量表(NEO-PI-R),对在校的4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医科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男生和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医科大学生在5种个性类型中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宜人性、谨慎性、外向性、情绪性、开放性,男女在情绪性和宜人性上存在差异.结论 医科大学生的个性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