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模式健康教育对重症患儿家长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儿114例及家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思维导图模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家长知信行问卷评分及干预后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患儿家长SAS和SDS评分降低;观察组干预后患儿家长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8.914,-9.165;P0.05)。两组干预后知识、信念、行为和总分增加;观察组干预后知识、信念、行为和总分高于对照组(t=6.944,8.753,7.310,10.072;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长总满意率(96.49%)高于对照组(77.19%)(χ~2=9.289,P0.05)。结论:思维导图模式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重症患儿家长抑郁、焦虑负性心理情绪,且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整体性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整体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SDS、S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语言安抚联合抚摸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儿科收治的1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发病期两组均予以抗感染、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语言安抚,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语言安抚联合抚摸护理联合干预,4周后观察疗效,采用艾森克个性(儿童)手册(EPQ)评估患儿治疗前后疾病个性特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并采用哮喘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疗程结束后随访半年,使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父母问卷)评估患儿半年来的行为表现,并统计患儿支气管哮喘再发次数。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7%,显著低于观察组95.0%(χ~2=13.70,P0.05);干预后,观察组精神质、外向、掩饰性评分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3.12,22.80,20.70;P0.01);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77,6.73;P0.01);干预后观察组哮喘发作症状、情感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18,5.66;P0.05);干预后观察组行为障碍、再入院率依次为6.3%、16.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1,4.97;P0.05)。结论:语言安抚联合抚摸护理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情绪发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血液透析中心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抑郁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前SDS、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前SDS、SAS评分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1.493;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分数、SA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5,-32.813;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头部整形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根据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t=-6.816,P0.05)、SDS评分(t=-5.89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987,P0.05);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308,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占比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5.600,P0.05),工作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χ~2=5.908,P0.05)。结论:团体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用于行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部整形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干预对稽留流产患者精神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因稽留流产于我院治疗的患者共150例,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干预组采用心理支持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所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61,P0.001),两组患者入院前的焦虑和抑郁人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0,P=0.740;χ~2=1.000,P=0.317),而出院时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的无或轻度焦虑和抑郁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35,7.985;P0.01)。结论:心理支持干预有助于缓解稽留流产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变化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健康心理宣教等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前1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术前1天对两组患者进行SDS、SAS评分;术后1、3、7天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对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105,2.825;P0.02);观察组患者术后3、7d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062,3.086;P0.02),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4.758,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为74.00%,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2)。结论:心理状态评估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1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t=2.82,2.99,3.31,3.71;P0.01);2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3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2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和对照组(n=1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4.592;P0.05);干预后观察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9,-5.300,-7.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6.806,4.675,7.083,7.208,6.498;P0.05)。结论:血液透析配合个性化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积极正面心态面对疾病,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希望水平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9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后呼吸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t=5.193,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07,-3.387;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9.649,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F-36量表八大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554,16.687,17.943,6.769,4.529,13.180,12.030,10.713;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老年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其希望水平及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皮肤美容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实施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PRP皮肤美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2,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32.78±5.24)、(31.35±4.31)分]均低于对照组[(50.12±3.16)、(49.57±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46、-8.657,P值均小于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8,P<0.05)。 结论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PRP美容皮肤中实施心理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春香  顾宇丹 《医学信息》2018,(14):180-182
目的 探究与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与患者心理状态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52.76±5.51)分、(53.40±5.35)分,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5.87±5.20)分、(46.49±5.34)分,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肖倩 《医学信息》2018,(20):180-182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例甲状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血压、心率、SAS和SDS评分、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心率、SAS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2%,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崔秀莉 《医学信息》2019,(24):182-183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负性情绪水平,使用简化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价两组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1.78±6.59)分、(40.75±6.0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16±7.02)分、(45.37±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肾移植失功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为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提出可行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8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按骨科相应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即入院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结果入院时患者普遍存在情绪障碍、焦虑、抑郁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术前1 d的焦虑程度比入院时反而加重(P〈0.05);但两组的抑郁评分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28例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术前紧张、恐惧心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提高抑郁症病人心身康复质量。方法 对照组 44例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 ,观察组 6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 ,两组病人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 SAS)、抑郁自评量表 ( SD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 NOSIE)评定。结果 观察组 SAS、SDS、NOSIE评分均明显显效 ,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与极显著性意义 ( P<0 .0 5 ,P<0 .0 1 )。结论 采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及生活质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心理护理发挥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因不同病因导致髋关节疾病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抑郁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评分,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比较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8,7.056;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1,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干预对预防产后焦虑、抑郁的疗效,为孕期保健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4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孕期心理干预指导)和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指导),比较两组分别于入组时、产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产后7 d、15 d及30 d爱丁堡产后抑郁领表(EPDS)评分。结果两组入组时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个月,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8,-8.836;P0.05);研究组产后7 d、15 d及30 d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3,-3.201,-2.640;P0.05)。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及健康保健指导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促进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20名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7例)和对照组(283例)。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干预组新兵,除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外,进行心理干预;利用SCL-90、SA S和SA 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在SCL-90的躯体化(u=5.9,P0.01)、抑郁(u=28.1,P0.01)、焦虑(u=2.4,P0.05)、恐怖项目(u=9.5,P0.01)的分值,在SA S(u=10.9,P0.01)和SDS(u=13.4,P0.01)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骨关节损伤(χ2=5.6,P0.05)、软组织损伤(χ2=4.6,P0.05)以及总的训练伤(χ2=11.1,P0.01)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艳 《医学信息》2019,(15):179-181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早期的症状改善及心理状态改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经护理后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疼痛频率等疼痛相关指标下的症状表现,采用SAS、SDS、MOS SF-36评价中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2.70±0.50)min、疼痛频率(0.50±0.40)次/24h、疼痛程度(2.90±0.90)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SDS(38.26±5.09)分、SAS(39.35±5.05)分与MOS SF-36中的情感指数(9.25±2.10)分、健康指数(9.86±2.98)分、生活满意度(10.27±2.21)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11% vs 1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性心梗住院早期的症状表现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