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对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舒适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消化内镜诊疗患者83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n=41)、干预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适度[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10 min,干预组GCQ、HAMA、HAMD评分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的舒适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负性情绪,增强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9年03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ICU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6.353,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980,12.260;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职能、机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401,-3.619,-5.667,-4.018,-3.690,-6.4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40例,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4,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14,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53,6.504,13.720,11.690;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因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抗抑郁治疗组(B组),以40例非抑郁症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对照(C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通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量表比较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通过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3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以评价结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NIHSS评分高于B、C组(t=8.520,13.398;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ADL评分低于B、C组(t=4.370,6.694;P0.05);治疗前A、B组之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B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5.112,21.238;P0.05),且B组评分显著低于A组(t=14.920,P0.05);治疗前A组和B组PSQI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月3组的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t=3.909,17.923,6.642;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t=13.172,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将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积极给予抗抑郁处理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共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实施共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研究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口服米氮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t=2.43,2.64;P0.05),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米氮平相似,但比米氮平能更快地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为疗法联合普拉克索对早发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Zung评分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Ⅱ、Ⅲ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早发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联合组在普拉克索的基础上联合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Zung评分和UPDRS Ⅱ、Ⅲ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Hoehn-Yahr评分和改良Webst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和Zun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联合组的HAMD和Zun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66,-12.615,-3.321,-5.319;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UPDRS Ⅱ和UPDRS 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P=0.861;t=0.263,P=0.793),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联合组的UPDRS Ⅱ和UPDRS Ⅲ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18,-4.887,-3.188,-4.549;P0.001)。结论:行为疗法联合普拉克索能显著改善早发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HAMD评分、Zung评分和UPDRS Ⅱ、Ⅲ评分,以促进其抑郁症状的改善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特点及情绪疗法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就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18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情绪疗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等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0,P0.05);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5);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5);研究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研究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9,8.646,20.212;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信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缓解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t=-9.620,P0.001)、SDS评分(t=-8.792,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无或轻度焦虑或抑郁患者人数比例(χ~2=4.596,7.350;P0.05)显著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χ~2=8.292,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F(t=18.315,P0.001)、RP(t=17.070,P0.001)、BP(t=15.766,P0.001)、SF(t=12.868,P0.001)、RE(t=17.404,P0.001)、MH(t=15.654,P0.001)、VT(t=15.600,P0.001)、GH(t=14.698,P0.001)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家庭分型标准分为:极端型、中间型以及平衡型3组,探讨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平衡型、中间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极端型(χ~2=8.34,7.64;P0.05)。治疗后各分型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9.23,P0.05),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6.22~8.17,P0.05)。治疗后,中间型、平衡型组HAMA、HAMD、SCSQ评分均显著低于极端型组(t=4.36~6.48,P0.05)。治疗6周后,中间型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极端型(t=6.87,7.99;P0.05),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平衡型、极端型组(t=4.39~7.44,P0.05)。结论:rTMS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中间型、平衡型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极端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433例产后并发抑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干预组213例(产后1周开始定期给予心理疏导交流,每周1次,持续1~3个月)、对照组220例(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心理疏导),对比两组的抑郁、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估(SF-36)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41,3.022;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情况、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的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6,2.558,2.391,3.022,2.816;P0.05)。结论:早期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心理护理、个别心理护理、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等,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比较2组患者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HAMD、HAMA评分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2组HAMD、HAM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改善作用,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于我院因宫颈癌行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处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RES-SF)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ARES-SF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42,-8.316,-5.937;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27,-11.192,-10.241;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1个月、3月、6月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28,-4.943,-5.843;P0.01)。结论 :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将9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感(GSE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评价,两组患者1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性差异(t=3.74,P0.05),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经过1个月治疗和护理后均降低,而实验组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15,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依据,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促进疾病康复的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张淑华  闫丽  郑鹏举 《医学信息》2018,(11):172-17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鼻窦炎患者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 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测定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测定表(HAMD)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波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用于鼻窦炎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减少患者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额颞叶脑电功率改变与认知功能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入院1周内行脑电地形图检查,并和3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1)研究组额叶脑波α1(t=2.243,2.968,3.688,3.918),δ(t=3.639,2.517),θ(t=2.519,3.613,3.730)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颞叶脑波α2(t=-2.103,-2.944,-3.200,-4.548),α3(t=-3.102,-2.752,-3.047,-4.094),β(t=-3.015,-2.584,-3.842)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前额δ波功率与第2周末HAMD减分率有显著负相关(t=-2.429,P0.05);(4)左前额及右前颞β波功率、左前颞δ波功率与第6周末HAMD减分率有显著负相关(t=-2.365,-3.107,-3.979;P0.05);(5)右中颞δ波功率与第6周末HAMD减分率有显著正相关(t=2.248,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颞叶功能损伤影响认知功能;其抗抑郁剂治疗起效时间可能与左前额δ波功率有关;左前额及右前颞β波功率值可作为疗效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刺五加注射液合并氟西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阿尔茨海默病并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和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氟西汀进行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表、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测量表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WHO QOL-BREF)对患者进行入院时、出院时的抑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和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的HAMD,QOL-BREF评分均偏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D,QOL-BREF评分均不同程度地下降,但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UP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联合氟西汀对阿尔茨海默病有良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对此研究较少,且两药合用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亦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宁  张丹  朱虹 《医学信息》2020,(2):190-191
目的 探讨自制多媒体微视频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自制多媒体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抑郁量表评分(HAMD)、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20.32±2.80)、(18.12±1.32)分,低于对照组的(32.00±1.32)、(30.32±1.32)分(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7.62%(P<0.05)。结论 自制多媒体微视频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减缓患者的负面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改善围术期食管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水平降低(F=744.043,1242.507,958.641;P=0.000),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F=41.929,32.376,38.523;P=0.000);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t=11.487,7.674,12.017,7.331,9.73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χ~2=6.061,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