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酒依赖者与人格障碍共病情况.方法 由精神科医生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人格障碍定式临床诊断(SCID-Ⅰ)对96例酒依赖者和健康人进行临床诊断.结果 研究组人格障碍共病率71.9%,常见的为反社会型、边缘型、回避型、偏执型、消极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103.2,P<0.0...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者与人格障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与人格障碍的关系.方法 用DSM-Ⅲ-R人格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手册,调查了93名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DSM-Ⅲ-R轴Ⅱ人格障碍的诊断情况.结果 轴Ⅱ人格障碍发生率达到89.2%.边缘型人格障碍(62.4%)和强迫型人格障碍(59.1%)最常见,其次是偏执型人格障碍(52.7%).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评估强迫症患者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强迫症患者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方法:使用SCID—Ⅱ对47例强迫症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进行人格障碍的评估。结果:61.7%的强迫症患者至少符合一种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34%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人格障碍;强迫症患者中员常见的人格障碍为强迫型、回避型、消极型以及偏执型;患者的性别及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对人格障碍的共病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强迫症与人格障碍常有共病现象,强迫型人格障碍同强迫症具有特殊关系,今后在强迫症的生物学研究中应考虑人格特质与人格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人人格障碍的共病情况。方法:将来自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流浪精神病人864例连续入组,分为肇事肇祸组(n=380例)和非肇事肇祸组(n=484例),采用自制调查表、人格障碍访谈问卷第2版(SCID-Ⅱ)对其进行横断面评估。结果:流浪精神病人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共病率为69.3%,在回避型(χ~2=154.7,P0.01)、强迫型(χ~2=75.31,P0.01)、被动攻击型(χ~2=65.40,P0.01)、抑郁型(χ~2=28.59,P0.01)、偏执型(χ~2=79.24,P0.01)、分裂型(χ~2=11.11,P0.01)、分裂样(χ~2=8.43,P0.01)、边缘型(χ~2=27.97,P0.01)、反社会型(χ~2=16.99,P0.01)人格障碍分布上肇事肇祸组与非肇事肇祸组差异显著,精神分裂症组与非精神分裂症组在回避型(χ~2=30.85,P0.01)、依赖型(χ~2=9.279,P0.01)人格障碍分布上差异显著,在其它人格障碍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在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中应考虑人格障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共病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127例符合DSM-IV轴I焦虑障碍的患者进行了DSM-IV轴II人格障碍的诊断评估,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严重程度(CGI-SI)、社会功能缺陷(SDSS)等评定。结果:①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73.2%;②共病者焦虑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P<0.01),焦虑障碍病程更长(P<0.05),疾病更加严重(P<0.01),其焦虑、抑郁水平更高(P<0.05;P<0.05),社会功能更差(P<0.01)。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6.
强迫障碍患者的共病人格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共病轴Ⅱ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44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中OCD临床诊断标准的门诊和住院部患者,应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4版(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4)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再用个性障碍晤谈手册(Personality Disorder Interview,PDI-IV)做半定式查询确定其中的人格障碍患者。结果:36名患者PDQ+4筛查阳性,阳性率为82%。36名阳性患者中有32名OCD患者同时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病率为73%(32/44),其中57%(25/44)的被试符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共病率最高的3种人格障碍为C组的强迫型(64%)、回避型(57%)和A组的偏执型(21%)。结论:强迫障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共病率,其中共病率最高的为C组的强迫型和回避型。 相似文献
7.
用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PDQ)第四版中文版评价89例海洛因依赖者人格障碍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酒依赖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共病特征,以发病率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某院精神科收治的58例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当中的研究组,另外选取58例具有酒依赖现象的焦虑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从性别方面来看,女性焦虑障碍患者在酒精使用障碍方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另外两组患者之间进行对比,治愈难度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酒依赖与焦虑障碍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对于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应将予以酒依赖现象改善的措施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向,进而使得患者恢复至健康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滥用海洛因的人,躯体并发症突出。吸毒者自行注射毒品,往往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以及药品的污染,造成一系列病原体感染。其中乙型肝基病毒感染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回顾性调查海洛因成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检查结果,与正常人群的发生率比较,为治疗与预防提供了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是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经DSM一正确诊为海洛因依赖,且自愿住院戒毒者150例,男性11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26士5.98岁。平均吸毒时间为26.4士10.45月,平均吸海洛因为1.16土0.25克。采用静脉注射毒品46例,非静脉注射IO4例。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量表(MMPI)及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海洛因依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海洛因依赖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者分别进行了MMPI及ERP测定,并将两组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中MMPI测定异常率为63.64%(28/44),其量表中Hs(疑病),D(抑郁),Pd(心理变态)、Pa(偏执)、Pt(精神衰弱),Ma(轻躁狂)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海洛因依赖患者ERP测定异常率为52.27%(23/44),其中N2波及P3波(即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波幅也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MMPI及ERP电位对海洛因依赖患者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重新违法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重新违法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 4)对122名重新违法犯罪人员及932名初次违法人员进行测试,并对两者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与初次违法犯罪人员相比,重新违法犯罪人员以吸贩 毒品者相对居多,文化程度偏低,PDQ^ 4的总分、偏执、反社会和边缘三因子得分较高,结论:偏执、反社会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可能是导致重新犯罪现象的重要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缓解期重性抑郁与心境恶劣患者人格特征及人格障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重性抑郁症(MDD)和心境恶劣障碍(DD)患者在人格维度、人格特质水平及人格模型及人格障碍倾向性方面的特征。方法:采用NEO-PI-R个性调查表及人格诊断问卷(PDQ^ 4)对58例MDD和57例DD患者及115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MDD和DD在NEO-PI-R的五因素人格模型的外向性、严谨性得分均低于正常组,DD患者的神经质分高于MDD患者,MDD患者的顺同性分高于正常组;在30个特质层面上,MDD和DD与正常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DD患者的N1(焦虑)、N4(自我意识)分明显高于MDD患者,E4(热情性)、A1(信任感)分明显低于MDD患者;MDD和DD在PDQ^ 4的边缘型(BDL)、回避型(AVD)、抑郁型(DEP)、分裂性(SZD)、偏执型(PND)、强迫型(OBC)人格障碍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DD患者在分裂型得分明显高于MDD患者,在表演型(HST)分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MDD和DD的人格特征既有共同的之处,也存在差异。两者均伴有人格障碍,但DD患者比MDD患者人格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偏常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大五人格问卷(NEO)简版,对2227名大学本科和高职院校学生施测,分析大学生偏常人格的检出率,比较不同分组大学生的人格差异。结果:1大学生人格偏常检测的阳性率最高为回避型人格障碍(27.0%),最低是反社会人格障碍(6.1%),同时具有3种以上人格偏常比例最大(26.9%);2多种人格偏常在性别、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父母亲文化中均有显著性差异;3人格偏常阳性组与非阳性组在NEO的神经质(t=-15.22,P0.01),随和性(t=2.54,P0.05)和尽责性(t=-2.44,P0.05)3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格偏常大学生在大五特质中的神经质,随和性和尽责性维度上与人格正常大学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依赖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海洛因依赖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56名海洛因依赖患者在住院治疗2周后进行评定。结果 海洛因依赖患者总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焦虑发生率82.9%,抑郁发生率72.4%。结论 海洛因依赖不仅会产生躯体依赖,也会产生精神或心理依赖。海洛因依赖患者在进行脱毒治疗后,并不意味着戒毒治疗的完成,应该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以解除其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Ng and Bornstein (this issue) examined the comorbidity between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DPD) and anxiety disorders (ADs) via meta-analytic techniques. Although meta-analysis can be useful in quantifying such comorbid relationships, several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may undermine one's confidence in Ng and Bornstein's conclusions. Specifically, the bulk of the papers reviewed by Ng and Bornstein examined to what extent DPDs occurred in individuals with ADs, even though the authors' primary research question was the extent to which individuals with a diagnosis of DPD also have a diagnosis of AD. We argue that the inclusionary criteria used in their review may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rate of comorbidity between DPDs and ADs. Future analyses may be improved by being theory-driven and by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clinical diagnoses versus sub-clinical symptomatology. 相似文献
16.
对一组连续入院自愿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用丁丙诺啡加纳洛酮与阿片酊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将依赖者按照性别、年龄、职业、用毒史、日用毒量、用毒途径等条件归入丁丙诺啡加纳洛酮治疗组或阿片酊治疗组。采用“阿片类药物戒断反应量表”,由患者每日自行评定戒断反应,作为疗效主要评定项目;隔日作尿液吗啡定性检测。两组治疗在用药程式、用药外观上完全相同,患者对所用药物不知。发现:1.丁丙诺啡加纳洛酮能够有效的控制海洛因戒断反应,总体疗效优于阿片酊,2.丁丙诺啡加纳洛酮治疗方法临床上病人是可接受的,病人的依从性佳,3.丁丙诺啡加纳络酮能够使患者机体处于接受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状态,从而为纳屈酮维持治疗创造了条件。4.此外还发现,海洛因日用毒量大和病史长者,躯体戒断反应重;无固定职业者、注射者、年龄大者渴求明显;单纯药物治疗、自愿治疗很难真正使海洛因依赖者保持戒毒状态。 相似文献
17.
神经症患者人格与心理症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永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126-127
神经症为一组精神障碍 ,发病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1] 。为了解神经症患者的人格与心理症状的关系 ,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对 8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测评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取自 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1月我院心理门诊资料完整的神经症病人。共 4 0例 ,其中男4 2例、女 38例。年龄 18~ 50岁。小学 4人、初中 19人、高中 4 0人、大学 17人。诊断分型 :抑郁性神经症 15例、恐怖症 13例、焦虑症 13例、癔症 12例、强迫症 11例、疑病症 9例、神经衰弱 7例 ,全部诊断符合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