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1,7(2):126-126
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通常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的表现 ,常常伴有泵衰竭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和高死亡率 ,是影响AMI近期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 。为此 ,笔者自 1997年开始前瞻性观察AMI并发RBBB住院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 ,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观察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8月本院住院的AMI患者 16 0例 ,AMI诊断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 ] 。 16 0例AMI患者 ,其中经心电…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近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通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高病死率。引起了临床的关注,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收住的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早期识别AMI不良预后参数,提高AMI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113例AMI患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壁AMI组并发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高于下壁AMI组(P<0.05),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并发心源性休克(22.2%),死亡(50%),显多于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P<0.001,P<0.01)。结论:前壁AMI并发右束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意味着左前降支近端甚至左主干冠脉闭塞,心肌损伤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束支传导阻滞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常见合并情况。由于束支传导阻滞显著干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易导致临床识别困难和误诊;且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本综述详细阐明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 5年来收治的AM重患者共 2 4 0例分为AM重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 ,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AMI伴发RBBB 2 6例 ,占 10 8% ,与不伴RBBB比较 ,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 ,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 ,为 5 0 % ,短暂性RBBB为 11 1%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 ( 2 5 %vs88 9%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常是大面积梗死的表现。通常伴有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和高死亡率。但有关研究均是在溶栓治疗尚未成为AMI常规治疗措施之前进行的。溶栓可限制梗死面积、防止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等。但溶栓治疗对伴有RBBB的AMI患者的近期预后有何影响 ,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 ,本文对 1 994年 8月~2 0 0 0年 1 2月收治的 2 72例AMI患者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2 72例急诊住院的AMI患者 ,均符合下列条件 :①典型缺血性胸痛 ,持续时间 >30min ,… 相似文献
7.
右束支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发右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将该院近 7年收治的2 39例AMI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无新发的右束支阻滞 ;观察组 ,为伴有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后者又根据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长短及是否并发其他传导阻滞分为 4个亚组。分析各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分别为 19.0 %、4 7.6 %、30 .0 % ,较对照组相应的 3.0 %、19.8%、17.3%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但后二者并非源自于单纯右束支阻滞 ,而与并发的其他传导阻滞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右束支阻滞持续时间周期对心功能受损及住院病死率的影响亦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伴随AMI新出现的右束支阻滞使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并束支传导阻滞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束支传导阻滞(BBB)心电图改变及表现。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BBB的心电图分析结果146例急性心肌梗死中,有28例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其中合并左束支阻滞(LBBB)11例,右束支阻滞(RBBB)14例,双束支阻滞3例。28例AMI并BBB死亡7例,118例AMI不并BBB死亡12例。结论AMI并BBB死亡率高,可能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因此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伴随急性心肌梗死 (AMI)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 2 94例 AMI分为RBBB组和非 RBBB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梗死部位、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水平、心功能状态、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结果 RBBB组血清 CK、CK- MB平均峰值为 (2 2 82 .0± 6 74.3) u/ L、(2 5 2 .6±137.3) u/ L ,明显高于非 RBBB组的 (192 0 .4± 5 6 9.2 ) u/ L、(114.8± 5 6 .7) u/ L (P<0 .0 0 5和 P<0 .0 1)。 RBBB组killip平均级别为 2 .33± 0 .5 4级 ,非 RBBB组为 1.46± 0 .6 3级 (P<0 .0 5 ) ,RBBB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 (5 3.2± 9.6 m m )大于非 RBBB组 (4 5 .8± 8.2 m m,P<0 .0 5 ) ,左心室射血分数 [(4 8.9± 7.6 ) %]小于非 RBBB组 [(6 7.0± 3.7) %,P<0 .0 1]。 RBBB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于非 RBBB组 (分别为 70 .8%和 39.0 %,P<0 .0 1;43.8%和 14.6 %,P<0 .0 1)。结论 AMI并 RBBB患者梗死面积大 ,严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患者的临床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近 10年收住院老年AMI 2 0 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 2组 ,观察组 (伴有RBBB) 2 4例 ,对照组 (不伴RBBB) 179例 ,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 ,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再分为 3组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组 13例 ,与AMI伴新出现短暂性RBBB组 6例及AMI既往有RBBB组 5例进行临床特点及病死率比较。 结果 2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病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病死率、心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观察组中 3组比较 ,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的前壁AMI及病死率比新出现短暂RBBB及既往有RBBB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5~ 0 0 1)。 结论 AMI伴新出现持久性RBBB患者临床经过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纳入近10年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的522例AMI患者,分为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组(n=22)、AMI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组(n=28)及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n=472).分别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及影像学检... 相似文献
13.
对于有新发或既往存在束支传导阻滞包括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快速有效的病情评估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不断修订,更加贴合临床实践,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意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该文介绍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标准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张力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2):104-105
急性心肌梗死时常并发心律失常,或在原有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发生心肌梗死.若急性心肌梗死与影响初始向量或酷似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并存,诊断较困难,易发生误漏诊.提高两者并存时的识别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266例心电图、心肌酶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8例(A组)AMI并发RBBB(占21.9%)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B者)。且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A组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以作为预示危险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 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观察了 1995年 1月~ 1998年 5月 133例 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 CK)及其同工酶 ( 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2 9例 AMI并发 RBBB(占 2 1.8% )者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RBBB者。表现为 CK及 CK- MB浓度更高 ,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5 )。结论 :AMI并发 RBBB可能是大面积梗死、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 ,可以作为一个预示危险的标志 ,对这些患者进行积极的介入性治疗 ,重建血管 ,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153例资料完整的AMI的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153例中39例并发RBBB(占25.5%),其预后明显差于无RBBB者。表现为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较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AMI并发RBBB提示是梗死面积较大、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作为预示危险程度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干预,重建血运,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 0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84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CK峰值15 30± 10 6 9U/L及CK -MB峰值 2 39± 16 5U/L明显高于对照组 95 6± 713U/L及 117 1± 6 0 6U/L ,P <0 0 1。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 (2 5 5± 0 95 )明显高于对照组 (1 71± 0 82 ) ,P <0 0 1。观察组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3 8%P均 <0 0 1。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30 %显著高于对照组 7 1%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观察组),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对照组)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2498±1369U/L),明显高于对照组(1757±1026U/L)(P<0.05).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1.1,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1.7±0.9),(P<0.01).观察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0%、16%),明显高于对照组(4%、4%)(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15.6%)显著高于对照组(4.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年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3.7%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0%有前降支病变,85%为多支病变,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生存率达68.6%。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管病变多为伴前降支病变的多支病变,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