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目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认知和记忆力下降,其发生、发展与星形胶质细胞在内的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AD病理过程,如增加Aβ的产生及沉积、加速异常Tau蛋白的缠结、通过炎症因子加剧Aβ的神经毒性、能量供应不足及神经递质释放障碍损害神经功能正常活动等。各个因素在AD不同阶段反复作用,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淀粉样斑块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突触减少及神经元丢失。保护星形胶质细胞的正常功能可能成为AD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小胶质细胞是脑和脊髓中的巨噬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炎症因子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道免疫防线。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清除受损的神经元、大分子聚集体以及感染性物质等,同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也会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细胞死亡。最近的大量研究提示,小胶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综述小胶质细胞的特性、表面受体、相关炎症因子及其与AD样特异性病理改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可用于AD研究的小胶质细胞的种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大胶质细胞,不仅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和营养等作用,而且与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以及损伤与修复过程有密切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AST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关AST和癫痫发病之间联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癫痫发作后AST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形态学、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氨基酸代谢和生物化学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星形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罗晶  王永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51-125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以老年斑(SP),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突触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1-2]。在AD患者脑组织中可观察到某些脑区神经  相似文献   

5.
脑白质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感觉运动障碍等,是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脑白质缺血损伤相关机制复杂,主要可引起少突胶质细胞死亡以及脱髓鞘改变。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死亡主要通过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化来进行补充。因此,促进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及髓鞘再生是缺血性损伤后白质完整性重塑的重要因素。星形胶质细胞是少突胶质谱系细胞外环境的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影响少突谱系胶质细胞的存活及功能,在神经损伤修复及髓鞘再生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评述了髓鞘损伤相关机制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从多个方面影响髓鞘损伤及恢复的作用及机制,为白质损伤后的髓鞘再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数量占比最高的细胞,其可通过终足包绕神经元的胞体、轴突和树突形成三突触结构。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的形成、成熟、维持以及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有重要作用。突触可塑性是认知和学习记忆的基础。阐明星形胶质细胞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机制,可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大脑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将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对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星形胶质细胞在ALS的疾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蛋白家族,如连接蛋白(Connexin,Cx)互相连接。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保持稳态的主要星形胶质细胞连接蛋白。在病理状态下,连接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本文发现,在ALS中Cx43异常增高是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笔者观察到,在ALS SOD1~(G93A)小鼠模型的疾病进程中,Cx43表达进行性增高。尤其是,在ALS患者的运动皮质和脊髓也能检测到Cx43增高。从SOD1~(G93A)小鼠中分离的星形胶质细胞,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星形胶质细胞一样,都检测到Cx43蛋白增高,且为独立于神经元共培养的内源性现象。与对照的星形胶质细胞过表达的野生型SOD1(SOD1~(WT))相比,SOD1~(G93A)星形胶质细胞中增高的Cx43表达可产生重要的功能性影响。本文发现,SOD1~(G93A)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缝隙连接偶联增强,半通道介导活动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上升。最后,本文检测Cx43蛋白表达升高对MN生存的影响,发现应用pan-Cx43阻滞剂和Cx43半通道阻滞剂均对与SOD1~(G93A)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MNs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些新发现展示出未被认知的Cx43在ALS相关的运动神经元丢失中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外力或非外力作用造成脊柱骨、韧带及神经结构的破坏,并伴随着损伤部位以下躯干与四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其致残率高。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免疫细胞,在SCI后接受损伤信号,发挥分泌因子及吞噬作用,同时和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它细胞与非细胞成分发生反应。目前研究显示,小胶质细胞具有多态性和多功能性,参与SCI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疤痕形成和疼痛。本综述结合前期课题组星形胶质细胞研究基础,通过总结近年来小胶质细胞在SCI过程中功能的研究文献,为SCI疾病进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9(aquaporin-9,AQP9)在高渗培养液中的表达变化及AQP9在高渗性脱水中的作用.方法 取生后2 d的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培养,分别予不同程度的高渗堵养液作用于细胞,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对高渗液反应的实验模型.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PT-PCR方法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对高渗液的反应及AQ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经渗透压为320、333 mmol/L的培养液作用3、6、12、24 h后,AQ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作用6 h后较明显,而且AQ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971,P<0.01).结论 高渗引起AQP9基因表达上调,AQP9在高渗性脱水的早期可能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对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存在诸多交叉联系,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雌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重要靶细胞之一,除表达雌激素受体(ER)外,自身还分泌内源性雌激素。雌激素不仅能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增加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促进突触发生;同时还可通过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ER介导的脑保护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对谷氨酸的摄取能力,减少兴奋性损伤,抑制胶质瘢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深入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参与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将有助于确定雌激素的特定靶点,进而促进其在CNS疾病防控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16Hz, 130dB次声刺激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释放的影响,并探讨其释放机制。 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将其分为次声刺激组(IE group,n=6),Gap26+次声刺激组(Gap26+IE group),对照组(Ctrl group,n=6)。次声刺激组细胞暴露于次声舱中,分别给予15min, 30min, 60min, 90min, 120min和240min的次声刺激;对于Gap26+IE组,则在次声刺激前,选用Cx43半通道阻断剂Gap26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对照组也置于次声舱,但不给予次声刺激。次声刺激频率为16Hz,强度为130dB。为了排除Gap26对谷氨酸释放的影响,还选用乱序Gap26肽段(Scrb Gap26)来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Scrb Gap26+IE group,n=6)。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细胞Cx43的表达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来测定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 结果:次声刺激后,IE组细胞外液谷氨酸的浓度显著升高,并在刺激90min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达峰值,为(4.6±0.3)n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2.3±0.2)nmol/ml(P<0.05),这说明次声刺激可以显著增高星形胶质细胞外液的谷氨酸含量。此外,次声刺激后,IE组细胞Cx43的表达也显著升高,刺激60mins时,Cx43平均荧光强度达到峰值,为(198±33)(AU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Gap26+IE组,次声刺激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的升高受到抑制,90min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为(3.58±0.17)nmol/ml,显著低于次声刺激组(P<0.05)。 结论:次声刺激可以诱导星形胶质细胞释放谷氨酸;Cx43半通道阻断剂Gap26抑制了谷氨酸释放,次声刺激诱导的谷氨酸释放可能是通过Cx43半通道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机制抗抑郁药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和通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CCK-8实验检测不同机制抗抑郁药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测定3种不同机制抗抑郁药对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组成的通道功能和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显示,25.00 µmol/L氟西汀、0.10 µmol/L阿米替林和0.20 nmol/L文拉法辛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无细胞毒性(P均> 0.05); 25.00 µmol/L氟西汀、0.10 µmol/L阿米替林和0.20 nmol/L文拉法辛能抑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的荧光传递功能(P均< 0.05),但3种抗抑郁药均不影响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P均> 0.05)。结论 抗抑郁药能够显著降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组成的通道功能。  相似文献   

13.
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在高渗液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渗培养液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影响及AQP4在高渗性脱水中的作用.方法取生后2 d的Wistar大鼠的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培养,分别予不同程度的高渗培养液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建立星形胶质细胞对高渗液反应的实验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PT-PCR、免疫细胞化学、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对高渗液的反应及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高渗组各时相点吸光度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特征性的细胞脱水形态学变化,AQP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作用12 h后最明显,而且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8485,Ps<0.01).结论在高渗状态下,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强,AQP4表达上调在高渗性脱水的早期(<12 h)可能起到重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的治疗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困难之一。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为神经元提供结构支持和营养物质,参与突触形成,维持内环境稳态。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变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迁移可限制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同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是胶质瘢痕形成的关键步骤,而胶质瘢痕作为物理及化学屏障可限制轴突再生。因此,充分了解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过程和分子机制,对于寻找靶向神经再生的特定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于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痛处理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主要归咎于我们对此类疼痛的起源及维持过程的分子机制了解甚微。近年来逐渐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痛的发展及维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神经损伤后的反应要比小胶质细胞更加持久,因此它与神经病理痛的关系更加密切。本文主要就星形胶质细胞的起源、分类、一般功能,疼痛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方式,以及其参与神经病理痛调节的最新机制研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神经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小胶质细胞膜受体是介导神经炎症反应、促进Aβ清除和信号传导的关键结构。与AD相关的小胶质细胞膜受体包括髓细胞触发受体2、Toll样受体、补体系统和清道夫受体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1.0Hz 60%最大刺激强度的磁刺激通过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磷酸化蛋白(PEA-15)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 方法 取第3~4代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组、磁刺激组和转染+磁刺激组。对照组进行阴性siRNA转染,转染组应用化学合成的siRNA进行脂质体瞬时转染,干扰PEA-15的蛋白表达;磁刺激组的星形胶质细胞在铺板24h后接受60%最大强度磁刺激;转染+磁刺激组进行PEA-15的siRNA转染,并给予60%最大强度磁刺激。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程度,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EA-15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变化。 结果 ①PEA-15 siRNA的转染效果明显,Western Blo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PEA-15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②体外划痕实验中,转染组、磁刺激组、转染+磁刺激组的细胞迁移面积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其星形胶质细胞迁移程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磁刺激组的PEA-15磷酸化明显增加。 结论 干扰PEA-15表达后的星形胶质细胞迁移增加明显;磁刺激可通过增强PEA-15磷酸化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在多发性硬化(MS)斑块的组成细胞类型中,星形胶质细胞被认为在其发病机理中起很小的作用。传统认为,星形胶质细胞间接导致瘢痕形成,在病变形成或修复中几乎不起作用。然而,近来对脱髓鞘性视神经脊髓炎(NMO)的高度关注发现,抗水通道蛋白-4的体液免疫反应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原发性损害,导致NMO首次被证实为髓鞘性疾病。NMO这一发现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活动性损害的MS患者的数据和资料。我们的重新评估清楚显示血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终足和邻近脑实质星形胶质细胞的早期损伤,但难以评估这种损伤是否为急性损伤时伴发的脑水肿和炎症的主要原因。由于恢复中病灶显示髓鞘再生,以及覆盖在血管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完整性存在缺陷,星形胶质细胞的损害持续时间长。本研究和相关文献均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在MS变化发展中所起复杂作用取决于病变时期和病变地形的变化。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抑制性作用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充足证据表明,星形胶质细胞积极参与病变的发展与修复。我们建议,因星形胶质细胞在MS病变中明确的早期选择性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也许可作为MS治疗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新近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在痛觉信号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痛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分别从神经病理性痛伴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程度的激活,抑制或拮抗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参与镇痛两个层面进行阐释两者的相关性,并对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丹阳  张春庆  戚基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187-189,193,i0007
目的研究COX-2、c-erbB-2、Ki-67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三者在鉴别反应性与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方面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PV6000通用型二步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c-erbB-2、Ki-67在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低/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组织中COX-2、c-erbB-2、Ki-67表达均为(-);增生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9%、37.8%和22.2%,与正常组比较,COX-2、Ki-67表达差异不显著,c-erbB-2差异显著(P<0.05);低级别肿瘤组中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63.8%和70.2%,与增生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高级别肿瘤组中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1%、83.3%和95.2%,与低级别肿瘤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COX-2、c-erbB-2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989和0.988).结论COX-2、c-erbB-2、Ki-67有可能成为鉴别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客观指标,且COX-2、c-erbB-2在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