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赵宝良 《长寿》2006,(8):9-9
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具体地说,下列食物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2.
降糖神糊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健 《东方药膳》2003,(9):6-6,17
食物调养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历代医药学家十分重视食品对人体营养与保健的双重作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书中就明确提出:“凡欲治病,先以食疗,即食疗不愈,后乃药耳。”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在其《脾胃论》中也特别强调饮食调养对防病治病的重要性,认为“饮食所伤,百病由生。”所以他的治病方法,首先在于饮食调养。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巨著《本草纲目》中将大量日常食用的蔬菜、瓜果、鱼肉列为药物,指出其保健与为药物,指出其保健与治疗的功用。历代关于食疗专著也不少见,如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南唐陈…  相似文献   

3.
饮食:宜多食滋阴润肺食物古医书《素问》描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就是,酸味的食物可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大原则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少吃葱、姜、辣椒等辛辣味食物,可适当多食酸味果菜。《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意思是,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应以滋阴润肺食物为主,此时,已可多食用银耳、粳米、生地  相似文献   

4.
人类既需要食物不断补充营养与能量 ,促进生长发育 ,几乎同时又需要药物防治疾病 ,保持健康。自然界许多食物可作药用 ,许多药物可作食用。因此 ,中医学有“药食同源”之说。药膳是食物、药物、烹调技术三结合的产物 ,具有养身保健、延年益寿、防治疾病等多方面作用。中医药学与中华烹饪学这两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系的交叉 ,形成了中医药膳学。在中医药学的奠基性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书中 ,均有食疗及药膳方的记载 ,以后历代食疗专著或药膳方书不断问世 ,如《食经》、《食方》、《食疗本草》、《食性本…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学认为,燥为秋之主气。进入秋季后,天干物燥,人们易受燥邪侵袭,出现阴虚肺燥、干咳无痰、口干唇裂、便秘等"秋燥"的症状,甚至会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因此,秋季养生应顺应"秋冬养阴"的节气特点,以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为原则,选用养阴生津、补气去燥、健脾益胃的食物进行食补,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与活力。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人们也常说"药疗不如食疗,  相似文献   

6.
当人们议论药膳食疗学时,常常认为它起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忽略《黄帝内经》对药膳食疗学在理论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应该充分认识《黄帝内经》不仅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创立了药膳食疗学的理论基础。所以《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同时以药治与食治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医学理论典籍。1 食物五味的阴阳五行属性《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的作品,全书以当时盛行的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说理工具,用以具体阐明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念,及人体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同时,也阐明了食物性味的属…  相似文献   

7.
进入八月,秋季就快到来了,但天气依旧炎热。立秋过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养生也要顺应节气的变化,由“春夏养阳”,转为“秋冬养阴”。阴虚的人此时应抓住时机进行调养。这个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蜂蜜、百合、莲子、银耳、梨、萝卜等,少吃油炸及辛辣食物。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应季食材及养生食谱。  相似文献   

8.
程海英 《大众医学》2014,(11):38-38
“燥”是秋季的主气,此时因气候干燥,人体失于水分的滋润.燥邪侵袭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等。针对秋季的气候特点,除了顺应季节的变化,在饮食上也要有相对应的食物搭配。根据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论,秋季五行属金.五色属白,五气属燥,五脏属肺。而白色入肺.所以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应按《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多吃滋阴润燥的饮食,其中白色食物首当其冲。以下推荐几款适合秋季食用的白色食物及食疗方,供各位选择。  相似文献   

9.
健康网 《时尚育儿》2015,(10):63-6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郑天成 《长寿》2015,(1):6-9
先贤早有"药食同源"之说。唐代"药王"孙思邈就曾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不愈,后乃用药尔。"孙思邈讲的就是"食治应先于药治"的道理,告诉大家,食物不仅充饥,同时也有防病治病之功。冬季每每是老慢支的复发与加重时节。作为老慢支患者,一旦发病,轻则要大把地服药,重则需要住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我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何帮老慢支患者进行康复,就成为我们为之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我们无法开药,但我们懂食疗,于是便适时组织了这样一组文章,向您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食疗方,努力帮您调养身体,促使渡过难关。您不妨一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本期的《健康话题》——  相似文献   

11.
一明 《健康人生》2008,(6):44-44
与药物一样,食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性能。单从食性上来说,它就有寒、热、温、凉的不同。 “食疗”乃“饮食治疗”之简称,是指以食代药治病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有用食物来调养体质、强身健体的,这称为“食养”。这在我国是十分普遍的,一般家庭常会配煮一些饮食来进行食养或食疗:如在夏天经常会喝一些百合绿豆薄荷汤来清解暑热;冬天喜欢用红枣、枸杞、花生、桂元、白扁豆、赤豆熬制腊八粥进行温补。  相似文献   

12.
食疗,中医食疗与药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食疗与中医食疗食疗,又称食治、饮食治疗、饮食疗法,它是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烹调加工,制作成食品,进而通过食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这个定义出发,食疗包括食物、烹调(广义的烹调加工,如洗净、刀工处理等)和饮食活动这三个基本要素。而人们通常所说的“食物疗...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患者在实施医生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家庭的自我调养。 一是加强饮食调养: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食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乳酪、黄油等;平日炒菜尽可能用植物油,盐、糖也应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  相似文献   

14.
秋季为阳消阴长、由热转冷的过度时期,“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称为“秋燥”。秋季饮食调养应贯彻《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以滋阴润燥、清润甘酸、温凉调配清淡新鲜为主,以达到清肺、补肝、健脾和胃之目的。多食些清淡润燥的粥食,特别是每天早餐吃些“花粥”,对祛燥清热、清肝明目是大有益处的。明代李禾延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  相似文献   

15.
刘毅 《自我保健》2011,(1):30-30
中医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强调要维护身体健康,必须重视饮食调养。《本草纲目》推崇“药食同源”,认为吃药延年不如无药养生,书中了记载了很多食疗养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秋季进补     
金秋时节,气候干燥,燥邪侵袭,人们易患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及风热感冒、气管炎等病症。唐代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秋冬间,暖里腹。”秋季在饮食上禁忌生冷,不食不洁瓜果蔬菜,少吃油腻荤腥,少食或不食辣椒,并注意吃热食。《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果以润其燥”,如多食一些滋阴、润燥、生津、化痰养肺食物。如葡萄、银耳、苹果、梨、萝卜、藕、桂圆、百合、桔子、大枣、西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强调要维护身体健康,必须重视饮食调养。《本草纲目》推崇“药食同源”,认为吃药延年不如无药养生,书中记载了很多食疗养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董绍军 《保健医苑》2011,(11):34-35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治病的方式则是通过生活中一些药用食物的合理搭配,来进行对症治病。对于普通人来说,掌握一些常用食物的食疗方法,是很有用的,这些信手拈来的食物,有时一点不比药物差。  相似文献   

19.
中医食疗的防病保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疗法简称食疗 ,就是通过利用饮食的适当调整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抗衰延年等目的。食疗的主要方法 :一是将食物经过一定的烹饪调制 ,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二是配入适当药物 ,通过加工处理而赋予食物的形式。1 食疗的历史发展食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 2 70 0多年前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黄帝内经》中有“药以祛之 ,食以随之”的治病原则。就是说 :使用药物以祛除病邪时 ,应配合适当的饮食来调合之 ,以纠 (药物性味之 )偏扶正 ,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唐朝时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列有“食治…  相似文献   

20.
刘毅 《大众医学》2011,(1):64-64
中医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强调要维护身体健康.必须重视饮食调养。《本草纲目》推崇“药食同源”,认为吃药延年不如无药养生。书中记载了很多食疗养生内容。在此着重介绍两项:一是食粥疗法.二是豆类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