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有些宝宝一出生就自带"耳洞",让新手爸妈心里直打鼓:耳朵怎会,有个洞?部分地方将其称为"耳仓",认为是福兆,表示孩子长大后会升官发财. 这显然是迷信. 这种"耳洞",学名叫先天性耳前瘘管. 天生耳洞,是遗传病 宝宝的"耳洞",其实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学名叫先天性耳前瘘管.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如果发育成耳朵的部分出现异常,耳前皮肤就会遗留一个小空隙,称为瘘管. 瘘管藏于皮下,内端封闭,可能是直通通的一条,也可能如树根般盘根错节.  相似文献   

2.
正肾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一个人的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其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早就阐述了人体衰老原因:"肾气衰,精气亏,天癸竭。"并强调"肾气有余,气脉常勇"是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黄帝内经》还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正耳朵组织丰满,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六腑都有经络循行于耳。同时,肾开窍于耳,肾主骨,通髓海:肾又是"先天之本",而耳是肾之外窍。肾气充足,则听觉灵敏。长期坚持自我按摩耳廓,保健疗效相当好,特别适于老年人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失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的功能好坏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其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也较早阐述了人体衰老的原因:"肾气衰,发堕齿槁",故而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肾和耳朵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给出了答案:"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在窍为耳",说明肾和耳是相通相联系的,那么我们  相似文献   

5.
正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起要经常给肾"打打气",即补养肾气。首先是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腰为肾之府,腰是肾的家,肾以温为补,所以我  相似文献   

6.
耳廓俗称"耳朵",系五官之一,形态好像一个倒置的人体缩影。祖国医学认为耳廓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之说。耳廓分布着丰富的来自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支,有些部位还交织成网;人的耳朵上有230多个穴位,分别代表全身的各个脏器。人体有病时,会在耳廓上出现反应点,诸如压痛、结节、皮疹、静脉充血、电阻变低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保健医苑》2010,(9):55-55
<正>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也就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对它进行按摩,有保健全身的作用。其实,大家仔细观察耳朵的形态就可以发现,它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耳垂代表胎儿的头眼部,耳的外缘部分为躯干及四肢,  相似文献   

8.
正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耳廓长、耳垂大是"福相"。中医有"耳诊",认为耳朵大是"先天足"的表现,果真如此吗?所谓"先天足"的"耳相",到底有没有依据?"耳诊"又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耳朵到底隐藏着什么健康秘密?今天就为您揭秘。耳廓长、耳垂大是"长寿耳"特征?有报道称,一项针对50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耳朵都有两个特征:耳廓长、耳  相似文献   

9.
杨璞 《祝您健康》2015,(4):50-51
初春,乍暖还寒,对于很多怕冷的人来说,在室内还要开着暖气才舒服。其实,我们的身体上就有8个"暖气开关",大家可以不花一分钱,动动手让自己的身体暖起来。那么,这些神奇的"开关"到底藏在我们身上的哪些地方呢?如何使用它们呢?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暖气开关"——耳朵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春季,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人耳朵还可能会生冻疮。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不但能预防耳朵冻疮,还能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  相似文献   

10.
古许多医家对耳朵的保健功能研究得非常细致,认为耳朵组织丰满,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六腑都有经络循行于耳,人体各部也都在耳朵上有着自己的对应区。  相似文献   

11.
寿星耳朵     
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耳为肾所主,耳郭较长,耳垂丰满,是肾气充沛的象征.民间传说耳大命长,在广西永福县百岁老人中,大部分百岁老人耳朵确实比较大,且有四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王展 《医药与保健》2011,18(3):62-62
平时一说起运动,大家就想到肢体上的运动,殊不知我们的耳朵也是需要运动的。耳朵不仅是一个听觉器官,还是一个平衡器官,内耳的前庭分析器掌握着身体平衡。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人体的许多疾病,可由耳朵发出信号,比如肾气衰退时便可引起耳聋、耳鸣,动脉硬化的人也常先发生耳聋。  相似文献   

13.
魏忠涛 《家庭医学》2021,(10):26-27
正"耳聪目明"一直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对于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耳朵的养护也尤为重要。有时候,耳朵会痒或者我们感觉耳朵痒,就用手指、棉签或者耳勺掏一掏。很多时候,没掏出啥东西,却感觉很舒服。于是觉得很过瘾,时不时要去掏一掏。掏耳道上瘾,是怎么回事呢?问起来为啥要掏耳道,大多人的回答是以下两个答案,第一是为了掏"耳屎",第二是耳朵痒。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又称之为"耳垢"。  相似文献   

14.
耳朵是人体五官之一,被视为“缩小了人体身形”。古典医籍有“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一身之气贯于耳”之说。古代医家把耳朵作为祛病健身的重要部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各部分与耳朵通过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耳朵上分布很多穴  相似文献   

15.
耳为肾之窍,内通于脑,是人体的听觉器官.中医认为,耳和五脏六腑都有关联,与肾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以充养耳,肝胆之气会影响耳.所以,耳的听觉能力能够反映肾、肝、胆等脏腑的功能.通过揉耳把身体调理好了,五脏六腑也能跟着受益. 现在介绍一套适合所有人的"开窍操".  相似文献   

16.
正我爷爷10年前就耳"背",现在全聋了,和他讲话,声音再大也听不见。每每奶奶就指着他的耳朵说,他这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请问聋子老人的耳朵是摆设吗?A天津朱丹丹朱丹丹读者: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其中外耳  相似文献   

17.
耳病药膳     
聪耳又称耳聪,所谓耳聪,即表示耳朵听力较好的意思。但若患耳病,如脓耳、耳鸣、耳聋,听力会受到影响,患这些疾病的原因,中医认为是外感湿热之邪而发,也有麻疹、感冒后,发作证见耳内肿痛,伴有塞热、耳鼓溃烂、流出脓水,故称脓耳。耳聋、耳鸣是由肾精亏虚,或用脑过度,髓海不足所致。中医认为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会于耳中,故耳聋、耳鸣与肾、胆、三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耳鸣,是患者自觉耳内有响声,有的像蝉鸣,有的像潮水,有时双耳有响声,有时一侧耳朵有响声,耳内响声间断出现或持续不缓解,而外界并没有相应响声的病证。中医认为,耳鸣的发生与人体肝肾不足相关,这是为什么呢?耳为肾之窍,肾气亏虚则耳窍失去滋养,表现为听力减退。肝与肾密切相连,且肝具有统血和疏泄的作用,能够调理全身气机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耳部滋养不足,故出现耳鸣,严重者会出现耳聋。因此,通过滋肾养肝可以起到治疗耳鸣的作用,也可以饮用“杞菊黄精茶”来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中医小知识     
五官①指五脏与之相通的感受器,即鼻、目、口唇、舌和耳。《灵柩·五阅五使篇》中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脏与五官有着密切的联系。②从诊断的角度,根据肝主青色,心主赤色,脾主黄色、肺主白色,肾主黑色的理论,五脏有病可由望诊察觉,并有相应的证候显露。例如,肺病者常见鼻翼扇动;肝病者目发青;脾病者口唇发黄;心病者舌卷短,颧部发红;肾病者眼眶现黑或颧、颜面部均现黯青黑色。《灵柩·五色篇》中称:"黑青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这里的"五官"就是从诊断意义上说的。  相似文献   

20.
病症分析中耳炎俗称"烂耳朵",中医称为耳疳、耳湿等。临床以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是耳科的常见病。化脓性中耳炎,古称"脓耳"。临床以耳内反复流脓为特征。方一耳灵散方剂川黄连粉3克,黄柏粉1.5克,紫草粉1.8克,氯霉素1克,四环素0.75克。制用法将以上各药粉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