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只有正确认识养生才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2.
记者:冯主任您好!本期"健康讲堂"我们探讨的是春季养生的重要性,首先请您讲讲什么是春季养生? 冯明: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是一个综合性、持之以恒的医事活动,包括精神、饮食、运动等.  相似文献   

3.
运动养生     
南方 《健康博览》2012,(10):46-47
当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养生的形式也层出不穷。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而最实在、最简便的养生方式莫过于运动养生。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太极拳注意关节活动、变著转势,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健康向导》2012,18(4):1-1
当今社会,健康证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人都谈健康养生.其实健康源于养生,养生中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那么如何健康养生呢?首先要明确养生的目的.人之生存,总有生死,养生并不是怕死,是要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培养生机、预防疾病的目的,从而延年益寿.健康养生,就是坚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舒畅情志.养生是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养生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生命观,所以养生不单纯是医学问题,是人们如何看待生命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养生与养心     
一、养生与养身之别 养生之"养",是指"长养、涵养、保养、养育"之意;"生"是指"生机、生命、人生、生活"之意.养生即是指"长养生命,养育生机,涵养人生".而当今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养生",实际是"养身".只求衣食住行上的满足,仅知身体的安逸舒适,而忽略了心理上的自在解脱,那么任他如何努力追求,都难以获得美满和谐的幸福人生,即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相似文献   

6.
正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身体健康长寿,在免除疾病困扰的同时,可以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更长久的时间,见识更多的世面,可以欢乐自在地做想做的事情,而不需要受到太多身体条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近3亿人确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其中六成与生活方式有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相似文献   

8.
“养生”一词,原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中国的养生文化自上古时期发展至今,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而其最基础的“五气养生法”是以气养生的修身之法,要求身、心、情志、修养的调节,与当今的健康观十分契合。  相似文献   

9.
养生又称摄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中医历来注重养生,其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重点探讨了养生问题,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突出“不治巳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提倡养生要“天人相应”,倡导人体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庄子论养生     
战国时庄子撰写的《养生主》是一篇讨论养生问题的专门文章,"主"有"要领"之意,《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要领。那么,该篇到底讨论了哪些养生的要领呢?一曰顺应自然该篇开宗明义即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相似文献   

11.
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从字义上看,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养生,即保养生命,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来保养生命,使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养生方法多样,绝非单一的“吃补品”可以涵盖。总体来说,主要有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及药物养生五大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养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早在《内经》就提到了养生的方法和原则。养生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养形体和养精神两大类,养生的原则是形体宜动,精神应静,动静得宜,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远古时代,人们通过养生,保养真气,可以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而现代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养生之道,这说明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的差异,而在于人对养生的认识与态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生命自诞生的那一刻起,也开始了流逝,如何让生命得以延续,让生命的流逝变得缓慢?养生一词于是开始进入人类的思想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等,养为保养、调养、补养,生即为生命、生长养生并不是说不会死,而是让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心理,让生命更长寿一  相似文献   

15.
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的意思等。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颐养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为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养生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其日:“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古亦称摄生、治身、道生、卫生等。老年人延缓衰老之养生,又称寿老、寿亲、寿世、养老等。从字义上看,养生,即护养生命之意。一般而言,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或方法护养人体生命的主客观行为,或根据人体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心身护养活动,才称之为养生。诸如饥而欲食,渴而求水,寒而添衣,此类行为多为延续生命的本能反应,尚不能称之为养生活动。事实证明,科学的养生实践,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盲目护养身体的行为,徒劳无功已属庆幸,甚反生害亦不鲜见。  相似文献   

17.
在《诸子集成》中,收有《颜氏家训》一书,素来受人重视。该书既重视家庭教育,又很注重养生保健,而且在所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中,即寓有趋吉避凶、颐情养性和健身延寿之意。  相似文献   

18.
正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指保养、调养、补养;生,指生命、生存、生长。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剂生活等方法,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要有目标。我的目标是牢记廖沫沙的话:八十不算老,九十年尚少;人生活百岁,风光无限好。牢记人  相似文献   

19.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4,(11):28-29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来保养生命.使之心身健康,延年益寿。传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研究防病延年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中医养生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保养身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保健贵在养德,中医养生保健重在有规律的运动,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要合理饮食,平衡的饮食有益于健康,重视起居保健养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