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医院校开展现代医学基础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与相关中医理论相结合,如解剖标志—针灸常用腧穴定位、内脏—中医藏象理论、血管和神经—针灸经络、神经末梢—针刺得气、胃底腺壁细胞—中医脾、肝窦周间隙贮脂细胞—肝开窍于目,内分泌腺—中医肾虚的物质基础等,如此既可体现中医院校解剖学与组织学的教学特点,适应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需要,又可让学生明确学习解剖和组织学的目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中,二维的解剖学图谱、模型及标本构成了解剖学教学的基础,但解剖学图谱是对人体器官三维结构的二维表达,制约着学习者对解剖学的学习和理解,其最大的缺陷在于难以对某个器官或结构在人体空间中的准确定位[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人体解剖学》虚拟实验室以其独特的立体性、生动性、交互性等优势为解剖学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2].构建基于平面图像与三维模型相结合的《人体解剖学》学习平台,就是将文字叙述、图谱图片和虚拟三维模型三者有机结合,构建适应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环境,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刘小菊  李宁  陈丹  高杰 《解剖学研究》2020,42(2):183-185
《穴位解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结合了针灸学与解剖学,用来研究腧穴的位置结构及毗邻关系,这将有助于提高针灸选穴的准确性、安全性,有助于揭示针灸穴位的作用机制。然而,在《穴位解剖学》课堂教学时,因其穴位断面解剖结构众多、毗邻关系复杂,课堂教学时存在极大的困难。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特点。目前微课建设尚在探索和完善阶段,而在解剖教学中得到初步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以下肢穴位解剖微课为例,就《穴位解剖学》微课录制的实践过程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穴位解剖学微课制作提供相关的实践资料,为穴位解剖学的教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后续学习护理技术操作的基础[1].临床护理调研显示,有81.2%的护士认为低年资护士或实习护士在与解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护理技术操作中不成功的原因是和解剖学知识缺乏有关,抢救技术操作与解剖学密切相关[2].但由于《正常人体学》教材侧重点和护理技术操作需求的基础知识点供求不对等[3],以及学制、师资[4]和实验室的限制等诸多原因,造成解剖学在培养护理职业能力上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护理学教材中,70%左右的内容与人体解剖学相关,各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实现也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其中抢救技术操作100%与解剖学有关[1].目前,我院护理专业学生获取解剖学知识的教材为《人体形态学》,该教材整合了《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此书虽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知识,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临床护理的实际需要.因此,本教研室对高职护理专业的《人体形态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融入了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2020年5月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是课程建设的基本载体,课堂教学是思政建设的主渠道,思政建设应该有机融入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医学专业中,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接触最早的专业课程之一,从本科其他课程的学习一直到毕业从事医疗工作,基本上都离不开解剖学的学习和应用,它几乎贯穿于医学生的整个医学生涯,因此,在该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意义重大[1].经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当下教学形式的分析,笔者以汉字作为解剖学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人体解剖学虽然属于自然科学,但作为一门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我们所借助的描述工具—文字,则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而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且是唯一传承至今未曾中断的文字,更是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人们对人体的认识从汉字造字之初就已经开始,这些和人体结构相关的汉字在创造和传承的过程当中也早已融入了中华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意义[2].但经过演变和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很多字的意义早已不为人所熟知,刚接触医学的医学生对解剖学课本中的不少汉字都不认识,更别说隐藏在背后的历史文化了;在课堂教学中,对解剖学术语中的汉字关注也远远不够,目前还没有研究提出以汉字作为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以汉字作为思政元素,具体的形式是在解剖学讲解过程中选择解剖学术语中一些典型的汉字,借鉴《汉字学》的方法,通过对该字的字源、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的分析和思考[3],来辅助学习人体结构,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要对中华文化深入了解,作为医学生也有必要对解剖学中潜在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有文化归属的自然科学才是有温度的、有生命力的.所以,笔者以汉字作为解剖学课堂的思政元素,正是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护理工作的发展,使得掌握适应当前发展的各科护理操作技术成为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所有的护理操作均需相关的解剖学基础知识的补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均沿用系统解剖学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护理々业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此教学模式住相当程度上未能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无法适应21世纪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1].此前,已有文献对护理解剖学教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6].自2005年起,我校在护理学专业的系统解剖学教学之后增设了护理应用解剖学讲座,以期弥补现行护理学号业解剖学教学的不足.其中,通过连续两年对护理应用解剖学讲座的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诸环节进行了有益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局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外科学、妇产科学及麻醉学等后续课程的桥梁学科[1-2].因此,临床专业学生学好局部解剖学课程至关重要.但目前在地方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有尸体来源紧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差等客观现实.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局部解剖学授课效果,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近年来,本教研室结合自身实际,在部分班级中积极探索以小组协作为基础的局部解剖学教学体系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现将我们的教学经验及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巾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构建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部分院校对于学科间衔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为了解学生对课程衔接的适应情况,笔者从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设置课程进度时,开始对本校部分2009级护理专业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并于学期末对这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点教学有利解剖学与生理学的衔接.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9级医学专科护理系6个班级全体学生.于2009~2010学年上学期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进行试点教学,共260人分3组:对照组(解剖、生理各自按教材顺序上)、实践A组(解剖、生理在小范围内调整衔接)、实践B组(解剖、生理大范围内调整衔接).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支配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知识蓄积型人才已远不能适应卫生改革对人才的需求[1-2].为达到更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并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针对现状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教研室对2009级临床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人体解剖学》"三位一体"教学包括"基础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拓展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内部动因[1],是能够使学生直接投入到学习中的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内化是指,学生在不受外在推动力影响的前提下,一种能够持续地起到推动学习进行的动力的产生过程,因此学习动机内化是引导并始终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3].正常情况下,学习动机越强,学生投入到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越多,越容易达到高效学习和教学的目的[4].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相比,系统解剖学课程具有专业名词多、难记、学习过程枯燥以及学习环境恶劣( 福尔马林等气味)等不利因素.因此,系统解剖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和坚强意志力.众多研究已表明,学习动机内化也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投入的增加,这与学生的心理需要、自我决定、个人注意力分配、外在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5-8].但目前鲜有关于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影响学习动机内化因素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并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动机内化的因素,探讨如何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内化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局部解剖学现行的教学模式多以传统的理论讲授、学生实施解剖和解剖后示教总结的三段式为主.在当代教育理论的影响下,解剖学的教与学正力求革新,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1-4].另外,目前医学生扩招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之间日益加深的矛盾,也催生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建构主义是兴起于当代欧美国家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逐渐深入而产生的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5].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关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包括:(1)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2)个案学习;(3)概念图形成;(4)团队工作;(5)网络学习;(6)有效的学习评估体系[6].结合这些方略,本教研室实施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局部解剖学教学,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局部解剖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1-2],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体局部的层次结构、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也是临床医学,特别是外科学等手术学科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的主要基础课,具有很强的临床实际应用意义[3].目前在国内的医学院校均对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了局部解剖学课程,部分院校将其放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即第3学期),还有部分学校将局部解剖学设置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即第5学期),或者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合二为一展开[4].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解剖知识在《针灸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着密切关连,尤其与《针灸学》联系甚密。西医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针灸学》时,往往有课时较少而需要记忆内容太多的困难。如果同学们能认识到解剖学知识在《针灸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奠下扎实的解剖学基础,那么,在学习《针灸学》时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 解剖知识与正确取穴针灸穴位多达几百个,每个腧穴的定位各不相同,即便西医院校大纲亦要求记忆四五十个定位之多。如何准确取穴,往往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之一。其实,古人已有腧穴多当“肌肉之理节解缝合宛陷之中”的归纳,即明确指…  相似文献   

15.
人体解剖学不仅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还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1-4].人体解剖学课程对于医生的临床思维、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关爱生命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8-10].然而,目前我国尚无一套统一的教学模式,各校间差异较大[1-4].自2005年来,我们尝试建立一套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关爱生命的职业素养为核心目标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这套模式主要包括优化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实验室、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实施7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传统上,该课程的授课一直以线下课堂授课为主,但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较大,加之断层解剖学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较扎实的人体解剖学基础,导致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皆差强人意[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逐渐兴起,以互联网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在高等教育中迅速发展[2].但在基础医学形态学课程中,尤其是断层解剖学这样一门边缘性小众化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多,笔者利用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人体断层解剖学在线课程,将学习断层解剖结构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呈逐步上升递进的"学""识""用"3个阶段,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授课相结合,书本理论学习、实验室标本观察和临床运用相结合,线上过程考核与线下理论考核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三段三阶"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人体断层解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教学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医学影像诊断的基础形态学科,断层影像解剖学越来越受到的重视,如何开展和完善断层影像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我校于2004年下半年首次在医学影像系影像专业本科生中开出断层解剖学课程,007年又将断层解剖学列为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选修课,教研室正式建立断层解剖陈列室和专业教室.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结合我校断层解剖学教学的开展情况,谈谈我们在断层影像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目前该管理模式在公司企业应用较广泛[1-3],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尚少[4].本校解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人数多、实验内容多、实习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成为开展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相关实验内容及方法,这对解剖学实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校通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特别是近3年来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广泛采用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1].解剖学知识点琐碎繁多,学生记忆困难[2],学时短、课程紧等特点,书本和PPT上的二维图谱难以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3],"课堂上老师讲,老师示教;学生课上记笔记,课下背书"的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发生转变[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源于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BL),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这种教学方式既充分利用了线上网络教学的优势,又弥补了线下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帮助教师更有效地配置课堂教学资源与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院于2000年,在三年制大专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和放射技术专业进行基础解剖学与临床解剖学分期教学改革,其中,放射技术专业至今已完成10期教学任务.基础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分期教学,改变了专科教育中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对课程设置和内容结构作了大幅度调整,又与“小系解、大局解”[1-2]不尽相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