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患者75例,随机分组,38例行喹硫平用药治疗,37例采用奥氮平用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在BEHAVE-AD、MMSE、ADL评分均明显改善;奥氮平组的口干、体质量增加、锥体外系反应要明显多于喹硫平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均有确切疗效,结合药物不良反应,喹硫平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对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效率93.7%,利培酮组90.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对老年期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患者安全有效,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血管性疾呆(V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VD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2、4和8周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患者痴呆状况;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有效率88.6%,利培酮组有效率86.7%,喹硫平组不良反应低于利培酮组。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VD患者BPSD,喹硫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辅助治疗痴呆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1组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另1组为喹硫平组,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8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4.8%,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比较2组对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有肯定疗效,2组在第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8周无显著性差异,且2组间治疗4、6周末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治疗BPSD疗效确切,既减少了喹硫平的用量,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对攻击行为控制较快及疗效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时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喹硫平、奥氮平治疗6周,用BPRS评定疗效,MMSE评定认知功能,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6周后喹硫平组与奥氮平组BP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喹硫平组有效率为72.5%,奥氮平组为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奥氮平组嗜睡、便秘出现率高于喹硫平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均有效,两种药物对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均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期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喹硫平和利培酮组各32例,疗程为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冶疗前后均有显著疗效(P<0.01),且两组疗效相当(P>0.05),但喹硫平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分裂症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且两者疗效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国内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系统评价的Peto法对查阅到的12篇文献进行评估。结果 喹硫平与利培酮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OR合并=1.2,95%CI:0.90~1.62),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失眠、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多于喹硫平组;a锥体外系反应、b体质量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aOR合并=0.15,95%CI:0.10~0.20,bOR合并=0.3,95%CI:0.18~0.50),利培酮组明显多于喹硫平组,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李根祥  查显友 《医药导报》2012,31(12):1588-1560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痴呆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喹硫平25~300 mg.d-1,平均(160.4±135.2)mg.d-1;卡马西平0.3~0.6 g.d-1,平均(0.49±0.25)g.d-1,在1周内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喹硫平25~400 mg.d-1,平均(260.5±235.4)mg.d-1,均口服,共观察8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锥体外系反应明显时可使用苯海索1~2 mg.d-1;严重失眠者晚间可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辅助睡眠。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8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7.5%。两组疗效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治疗4,6周末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喹硫平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可减少喹硫平用量及不良反应,对精神行为控制较快,疗效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利培酮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30例。两组分别用喹硫平片(最大剂量≤400mg·d-1)和利培酮(最大剂量≤400mg·d-1)治疗21d。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利培酮组比较,喹硫平组对焦虑抑郁、失眠控制较好,锥体外系症状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喹硫平对有些症状控制较好,有些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PRL)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喹硫平组不良反应较少,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改变,而利培酮组则明显升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与利培酮比较,喹硫平对女性患者血清催乳素影响较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性痴呆患者52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26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6周、8周末应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8周末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分明显(P<0.01),但两组间治疗前后BEHAVE-AD的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组少,且程度较轻,一般能耐受。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喹硫平和齐拉西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双盲对照试验中,127名伴有精神与行为症状的痴呆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地给予接受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剂量根据需要调整患者跟踪至36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评定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及治疗第6及12周末对血糖、血脂、心电图进行检测及分析而得到。采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BehaveAD和CM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喹硫平组治疗后血糖及TG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间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使用齐拉西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少。结论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效,但是使用齐拉西酮的患者不良反应少,其耐受性好,对患者的血糖、血脂影响较喹硫平小。故新型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是治疗BPSD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氮平、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奥氮平(n=42)、喹硫平(n=38)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 O2)、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结果 1治疗后,奥氮平组AHI、TS90%增高(分别P<0.01、0.05),LSa O2、MSa O2降低(均P<0.05);喹硫平组变化不显著(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的AHI、TS90%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1),LSa O2、MSa O2显著低于喹硫平组(均P<0.05)。2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率为27.5%(22/80);治疗后奥氮平组新出现的OSAHS患者比例高于喹硫平组(分别为6/31、0/27,P<0.05)。3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均P>0.05);而AD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MMSE、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对AD患者睡眠呼吸功能可能存在不良影响,而喹硫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34例)和喹硫平组(33例),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中、后检测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结束时,帕利哌酮组显效率62%,有效率88%;喹硫平组显效率64%,有效率85%,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帕利哌酮组在第二周末的评分明显低于喹硫平组(P<0.05),余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帕利哌酮组催乳素水平明显升高,喹硫平组则无影响,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疗效与喹硫平相当,但起效更早,且耐受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利培酮或者喹硫平与多奈哌齐联合使用对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9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以及喹硫平组。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喹硫平组采用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两组治疗2个月后,比较MMSE评分、BEHAVE-AD评分以及TESS评分。结果 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的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的幻觉、偏执妄想、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攻击行为、焦虑恐惧以及情感障碍评分值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喹硫平组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的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或者喹硫平与多奈哌齐联合使用均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但与利培酮相比,喹硫平的不良反应更少,更适合用于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富马酸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给予富马酸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CGI-SI评分均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富马酸喹硫平组显效率78%,利培酮组显效率75%两组疗效相仿(P〉0.05).富马酸喹硫平组的嗜睡、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1),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兴奋或激越与利培酮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富马酸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较利培酮组少而轻,阿利哌唑的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76例老年痴呆伴有精神行为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各38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间BEHAVE-AD评分治疗在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P>0.05).2、4、8周时奥氮平组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较氮氮平组少.结论 奥氮平和氮氮平对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相似.奥氮平的不良反应低于氯氮平,更适应于老年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7月3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s,共7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2,95%CI(0.77,1.92),P>0.05]。纳入的研究中两组药物治疗4周、8周和12周后PANSS评分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喹硫平组的锥体外系反应[OR=0.17,95%CI(0.08,0.36),P<0.000 01]和体重增加[OR=0.40,95%CI(0.20,0.80),P<0.05]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而喹硫平组的血压下降[OR=2.75,95%CI(1.26,6.01),P<0.05]和嗜睡[OR=3.38,95%CI(1.52,7.53),P<0.01]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心血管系统、肝功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失眠发生率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中国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药品不良反应各有不同。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哌罗匹隆组有效率为82.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哌罗匹隆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明显下降(P〈 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喹硫平相比,哌罗匹隆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9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每组47例.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利培酮组使用利培酮片单一药物进行口服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喹硫平组为93.6%,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效果相当,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度更高,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