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善 ,动脉硬化性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医学上将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全身动脉阻塞性疾病统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很多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动脉硬化病 ,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动脉硬化斑块阻塞血管可遍及心、脑、肾和四肢等部位。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常见 ,病变部位主要在髂股动脉、锁骨下动脉。肢体动脉的阻塞可造成肢体缺血 ,产生肢体发凉、麻木、苍白 ,疼痛等症状。缺血肢体运动后产生疼痛而被迫止步 ,有的患者快步行走 5 0 0~ 10 0 0米就产生疼痛症状 ,需休息数分钟后可继续行走 ,…  相似文献   

2.
周围动脉硬化疾病(Peripheral Arteriosclerotic Disease,PAD)包括颈动脉、肾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和下肢动脉等血管病变,已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其发生、发展及病变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已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全国首届老年动脉硬化疾病专题研讨会将于2007年4月21~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召开,大会将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围绕:(1)PAD的临床特点与诊治;(2)老年动脉硬化发病机制与动脉功能测定;(3)抗动脉硬化与抗血栓治疗等进行报告。我们诚挚的邀请相关专业临床医生前来参会,并衷心感谢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丁璇 《山东医药》2006,46(15):78-78
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约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10%。约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8%。其年中风率约为8%;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年中风率为8%,未经治疗的基底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病死率为〉70%。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常见部位是;颈内动脉岩段、海绵窦段、虹吸段,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远端和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4.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鹰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4):213-214,235
近二十年,国外有关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的研究一直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是指周围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周围动脉硬化可表现为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硬化等,但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腹主动脉分叉以下的动脉,即下肢动脉硬化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坏疽等。有症状的PAOD常表示病人有广泛的动脉硬化,其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死亡较其他人高数倍。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所引起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正>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指除了冠状动脉以外其他的动脉系统疾病,包括颈动脉、上肢动脉、下肢动脉和内脏动脉(内脏动脉包括腹主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疾病(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LEAD)是发病很普遍的动脉系统疾病,下肢动脉狭窄引起的跛行和坏疽是老年人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造影比较,明确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49例,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76例的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以造影显示的动脉管腔狭窄≥20%为阳性标准,分析以上两种疾病时膝以下血管的狭窄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小腿)动脉累及率为42.5%,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小腿)动脉累及率为52.0%(X2=5.66,P<0.05).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双下肢膝下各血管受累几率相近(X2<0.35,P>0.05).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双下肢同名动脉受累几率相近(X2<3.20,P>0.05),胫前动脉狭窄率为64.5%(X2<0.80,P>0.05);胫后动脉狭窄率为59.9%(X2<0.80,P>0.05),腓动脉狭窄率为31.6%(X2>12.56,P<0.05).结论下肢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均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后者更易侵犯膝以下小动脉.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较少累及双侧腓动脉,这为膝以下小动脉搭桥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良好的流出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强调慢性肾脏疾病(CKD)是心血管疾病(CVD)的明显预测因素,CVD和卒中是终末期需透析肾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死亡危险是年龄和性别匹配一般人群的10-20倍。高龄、高血压、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进行性动脉硬化是非尿毒症糖尿病患者的特征,但目前尚不明确尿毒症患者是否也存在类似特点?血清磷浓度是血管钙化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勇  王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0):2038-2039
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动脉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最重要原因,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最主要原因。过去认为两者没有内在的联系,仅与年龄有关。很多老年疾病包括冠心病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两者关系密切,既可互为因果,也可受某一共同因素的影响〔1〕。有报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骨质疏松和动脉壁硬化的相关性较高〔2〕。本文通过对76例冠心病患者骨密度、动脉硬化指标的进行测定,探讨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富含脂肪的斑块聚积在大动脉壁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变起始于动脉内膜中层的退变,先后有脂质和复合糖类聚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沉着。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是AS的继发病变。AS可累及全身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等。AS斑块形成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加年,国外有关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研究一直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PAOD是指外周动脉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外周动脉硬化可表现为下肢动脉、颈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硬化等,但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腹主动脉分叉以下的动脉,即下肢动脉硬化症,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坏疽等。有症状的PAOD常表示患者有广泛的动脉硬化,其发生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周围动脉疾病特别是下肢动脉疾病是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与冠心病相似,下肢动脉疾病亦是一种进行性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动脉硬化、狭窄及动脉腔内斑块形成(脂质沉着)。它  相似文献   

14.
细胞外基质的钙化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细胞外基质生理性钙化只限于骨骼、牙齿和少数生长中的盘状软骨:病理性的钙化学见于动脉血管壁的细胞外基质,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常见合并症。但是动脉血管壁细胞外基质钙化并非只限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已发现几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就是以主动脉管壁细胞外基质钙化为其主要特征,而无任何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这几种几见疾病的发现以及近期建立的几种小鼠动脉钙化模型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动脉硬化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小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的玻璃样等[1].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脑细胞变性、坏死等,最后产生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脑中风、脑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联合血塞通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罗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74-2875
心脑部位的小动脉硬化已成为近年来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发病与多因素相关,严重时发展为脑卒中。眼底动脉是大脑动脉小分支,也是唯一可从体表直接观察到的小动脉血管。眼底动脉位于人们机体内部,不受外界干扰,通过眼底动脉硬化程度的检查可直接反映脑部甚至全身动脉血管病变状况。眼底动脉硬化在不同年龄、职业、体质量指数(BMI)、性别和生活习惯上有不同表现,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前期和老年期人群眼底检查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新世界》2004,(3):50-50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同时具有发生早、预后差的特点。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脂代谢异常亦为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形成的关键问题。其发生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动脉硬化及相关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是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人心血管系统是机体第二大最易矿化组织,随年龄增长钙丢失,而血管中钙沉积增加。女性冠状动脉和男、女性腹主动脉钙化评分增加与骨密度降低相关。血管中钙沉积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危险。逐渐增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间通过复杂、多方面联系互相影响。预防骨质疏松可能有益于防治动脉硬化。我们简要综述相关研究进展。1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性血管病互相影响机制血管钙化是动脉硬化的标志,冠心病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眼底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颅内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是判断体内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2],而高血压、高血糖、高总TC、高甘油三酯等能促进眼底动脉硬化的发生[3].关于脉压差(PP)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有大量文献报道[4],但关于PP与眼底动脉的关系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拟测定老年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P、体质量指数(BMI)、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探讨其与眼底动脉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XFZY)和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E1(PGE1)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方法动脉狭窄程度及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结果 XFZY组显效率为82.9%,对照组为54.8%(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动脉狭窄程度等指标均有改善,XFZY组较治疗前可明显提高ABI(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和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注射液合用能显著改善ASO患者肢体缺血症状,增加组织灌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