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下圈套结扎在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皮圈结扎的方法来治疗上消化道的小平滑肌瘤,并评价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通过内镜、内镜超声及内镜超声下穿刺细胞学检查确定了59例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患者,共发现64处平滑肌瘤。在这64处平滑肌瘤中,50处为食管平滑肌瘤,12处为胃平滑肌瘤,2处为十二指肠平滑肌瘤。对所有平滑肌瘤进行皮圈套扎治疗,术后2周开始,每周做胃镜检查观察结扎处的变化,直至创面完全愈合。结果 64处病变中50处食管平滑肌瘤被完全去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3.1周。12处胃平滑肌瘤中9处被完全去除,其余3例由于结扎不彻底,仍有残余瘤组织,平均愈合时间为4.5周。2例十二指病变被完全去除,平均愈合时间4.5周。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结论 内镜下圈套结扎术是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59例患者在内镜超声及内镜超声引导下对病变行细针穿刺共发现64处平滑肌瘤,并在内镜下行圈套结扎治疗。结果:50处食管平滑肌瘤被完全去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1周。12处胃平滑肌瘤中9处完全去除,3处因结扎不彻底仍残留瘤组织,平均愈合时间4.5周。2处十二指肠平滑肌瘤被完全去除,平均愈合  相似文献   

3.
20011135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张小勇…刀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一2000,l7(5)一291~292 内镜下发现异常病变91例,经内镜超声检查明确诊断86例(94.5%)。而内镜检查明确诊断55例(6 0.4%),其中37例同时进行X线钡餐检查,其诊断符合率为45.9%,均低于内镜超声检查。23例在内镜超声检查后进行手术治疗.二者诊断符合率为82.6%。内镜超声检查诊断的病种有食管平滑肌瘤、食管静脉瘤、胃平滑肌瘤、胃平滑肌肉瘤、胃脂肪瘤、胃淋巴瘤、胃息肉、胃痛、胃溃疡、胃外压迫、胰尾占位变、慢性胰腺炎等,未见明显异常者28例。表1(杨光和)20011136…  相似文献   

4.
背景:内镜超声(EUS)已成为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对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的鉴别十分困难,目前有学者尝试利用Photoshop软件鉴别容易误诊的疾病。目的:探讨Photoshop软件对胃间质瘤与胃平滑肌瘤EUS图像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的118例胃间质瘤和42例胃平滑肌瘤的EUS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分别测定两组病灶的灰度平均值(代表回声强度)和灰度标准偏差平均值(代表回声均匀度),分析其鉴别价值。结果:胃间质瘤组和胃平滑肌瘤组EUS图像灰度平均值分别为71.94和4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US图像灰度标准偏差分别为16.63和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US下,胃间质瘤的回声强度高于胃平滑肌瘤,而胃平滑肌瘤的回声更均匀,EUS联合Photoshop软件通过分析EUS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标准偏差有助于鉴别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胃内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镜中心行普通胃镜及EUS检查,经病理和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或平滑肌瘤,且资料记录完整的79例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胃镜及EUS下影像学特点。结果胃内间质瘤和平滑肌瘤在病变部位、表面形态、起源层次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瘤直径较平滑肌瘤大(P0.05);间质瘤回声较平滑肌瘤不均匀(P0.05)。结论 EUS对胃内间质瘤和平滑肌瘤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巨大平滑肌瘤合并多发性胃溃疡一例庞纬,董占宏患者男性,65岁。二年前曾做内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胃角,愈合期)。活检病理诊断:慢性溃疡病。近半年来反复发作上腹痛,故来我院内镜复查。内镜下见胃底有一巨大椭圆形淡红色肿物,约6.5cm×6.5cm×5....  相似文献   

7.
胃错构瘤性内翻性息肉是一种罕见疾病,内镜下一般难以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了3例胃错构瘤性内翻性息肉,其中2例患者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提示起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呈混杂回声,内可见无回声区,拟诊平滑肌瘤或间质瘤;1例内镜表现为带蒂息肉。通过分析3例患者内镜、超声内镜及病理特征,并查阅文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内镜诊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发病情况及其内镜特点,探讨其良、恶性病变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5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6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上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平滑肌瘤126例,平滑肌肉瘤30例,内镜确诊率81.4%。食管平滑肌瘤较多见,且多为≤2 cm的小平滑肌瘤(78.2%);73.3%的平滑肌肉瘤表面有溃疡形成,而平滑肌瘤表面溃疡仅为14.3%,两者差异显著(P<0.01);肿瘤长径≤2 cm者75.4%为平滑肌瘤,> 5 cm者76.7%为平滑肌肉瘤。95例直径≤ 2 cm的平滑肌瘤经内镜推顶圈套法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小平滑肌瘤较多见;肿瘤大小及表面溃疡为内镜下鉴别平滑肌瘤与肉瘤的重要依据;内镜下推顶圈套法切除直径≤ 2 cm的平滑肌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内镜下套扎电切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套扎电切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的价值,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内镜、超声微探头探察发现45例上消化道小平滑肌瘤患者。结果 45例小平滑肌瘤中38例一次性完全切除,6例残存瘤体行二次切除,全部患者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套扎电切联合术可根治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的136例住院患者,均接受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食管平滑肌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内镜学表现、超声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学、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结果食管平滑肌瘤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年龄(51.7±11.4)岁,在食管上、中、下段均好发,胃镜下均表现为黏膜下隆起。食管平滑肌瘤超声内镜多显示为低回声病变,超声内镜与病理符合率为93.4%。病理直接诊断平滑肌瘤最多为121例。134例行免疫组化分析,神经源性标记物(SMA)和D33结蛋白(Desmin)在平滑肌瘤中有较高的表达率。确定起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层的肿物126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均一次性完整剥离,无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起源于固有肌层的10例行手术治疗。136例中有78例完成术后1~24个月随访,均未见穿孔、出血、疼痛等并发症,也无复发迹象。结论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需依靠超声内镜结合病理证实。ESD术治疗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安全、有效,并为某些具有早期恶性潜能的食管平滑肌瘤的发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避免了开胸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良性、起源于平滑肌组织的消化道肿瘤,可来自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分为内生型、外生型和混合型[1-2].随着内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的普及应用,目前食管平滑肌瘤的早期诊断率非常高,诊断时病变常常小于2cm,因此为病变的内镜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平滑肌瘤患者一般采用外科治疗或内镜外科联合治疗,而对于黏膜肌层起源的食管平滑肌瘤一般认为可随访观察或内镜治疗,现总结2007年以来我中心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炎症指标在胃间质瘤和胃平滑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或胃平滑肌瘤的1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胃间质瘤组105例,胃平滑肌瘤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等炎症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对胃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相较于胃平滑肌瘤患者,胃间质瘤患者年龄、PLR、NLR更高,而淋巴细胞计数和LM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PLR、NLR、LMR等单项鉴别胃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646、0.613、0.651,4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60,明显优于单项检测的鉴别诊断效能。结论 患者年龄、PLR、NLR、LMR联合检测有助于胃间质瘤与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9例李绍琼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口市570311主题词胃肠出血胃溃疡平滑肌瘤胃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321病例报告例1男,62岁。因呕血黑便3d伴晕厥于1994-01-17入院。次日内镜检查发现胃体中部后壁有一个06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1990年~2002年经我院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41例,对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等进行分析。随访时间为1~5年。结果 平滑肌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体重减轻及上消化道出血,好发部位是胃底和胃体部。内镜下表现为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9.8%。平均25个月的随访中,12例死于转移,6例有局部复发。结论 胃平滑肌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特殊,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内镜为诊断GSMT的有效手段,但确诊仍靠病理。肿瘤组织学的恶性程度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超声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了该院经ESD切除的172例SMTs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EUS和术后病理比较,了解消化道SMTs在不同部位发病率及EUS对SMTs的诊断准确度,分析消化道不同部位SMTs的病理构成,以及EUS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平滑肌瘤以及其他良性SMTs的鉴别要点。结果 超声内镜(EUS)诊断SMTs的整体符合率为69.2%,其中食管,胃,直肠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8%,59.8%,85.7%。ESD切除的SMTs在胃内以GIST为主(54.3%),食管以平滑肌瘤为主(84.8%),直肠以神经内分泌瘤为主(85.6%)。GIST与平滑肌瘤等良性病变可通过常见发生部位,来源层次及EUS下回声特点进行鉴别。结论 消化道各部位有其好发的SMTs, EUS对消化道SMT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消化道SMTs以GIST及平滑肌瘤为主,两者的鉴别仍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6.
食管平滑肌瘤的内镜电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我们使用内镜下电切除术对 16例食管平滑肌瘤手术的结果。   一、病人:经内镜诊断食管平滑肌瘤 16人,其中男 10人,女 6人,平均年龄 45.5岁 (28~ 76岁 )。术前内镜活检病理学证实平滑肌瘤 3人,另 13人术后大体标本病理学证实为平滑肌瘤。瘤体平均直径 1.2cm(0.5~ 2.8cm),最大平滑肌瘤为 2.8cm× 2.4cm× 2.3cm,病变顶部有浅溃疡形成。   二、方法:对于直径 <1.5cm的平滑肌瘤可用电切圈套器套住其根部,然后行内镜电切术即可。 1例 76岁女性平滑肌瘤基底部为椭圆形,直径 2.8× 2.3cm,形似山田Ⅱ型,顶部有浅溃疡形…  相似文献   

17.
食管平滑肌瘤是食管良性肿瘤之一,随着瘤体不断增大,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从外科手术逐步发展至内镜下微创治疗。本文报道1例巨大食管平滑肌瘤行开窗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瘤体完整切除,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平滑肌瘤内镜下分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典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内镜诊断较为容易,但多数病变表现多样化,容易误诊为其它病变,另外由于本瘤体是粘膜下病变,活检阳性率低,更易造成误诊。为了提高本病的内镜诊断水平,本文将30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内镜下几种表现结合本人体会试作如下分型,以助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报告30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男16例、女14例;年龄:19~40岁17例,41~70岁13例。主要临床表现:反复上消化道出血19例,无规律性上腹痛12例,嗳气25例、反酸13例,饥饿性上腹痛13例,吞咽困难3例,无症状4例。瘤体分布:食管上段1例,中段2例,胃底14例,胃体9例、胃窦3例,十二指肠球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切除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30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采用内镜下切除病变,并且术后行病理检查和跟踪随访观察。结果食管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肿物完整切除率100%,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平滑肌瘤,术中并发出血1例,经内镜下止血治疗成功,并发皮下气肿1例,1周后自行恢复,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切除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02~2017-02该院收住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264例,采用内镜下治疗,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统计各种黏膜下肿瘤的性质、起源和分布。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结果 264例患者中,病变部位食管黏膜下肿瘤占65. 9%,胃黏膜下肿瘤占33. 0%,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占1. 1%。病变性质平滑肌瘤占72. 3%,间质瘤占12. 1%,脂肪瘤占5. 3%,异位胰腺占4. 6%,神经鞘瘤占1. 5%,囊肿占1. 1%,神经内分泌瘤占1. 1%,静脉瘤占1. 1%,颗粒细胞瘤占0. 8%。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胃镜,未见复发及并发症。结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其中分布于食管最多见,其次是胃,十二指肠最少。食管黏膜下肿瘤以平滑肌瘤最多见,胃以平滑肌瘤、间质瘤最多见。对于直径≤4 cm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神经鞘瘤、囊肿、神经内分泌瘤、静脉瘤、颗粒细胞瘤、血管瘤等,均可采取内镜下手术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