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十年随着我院腔镜外科手术的迅速开展,手术室内利用生物、光学、橡塑、光纤和晶体等材料研制的先进诊疗器械和物品越来越多,而外科手术的微创化也使手术时间缩短、接台数目和速度不断增加,原来采用的福尔马林熏蒸器械灭菌法已不能符号WHO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需要  相似文献   

2.
曹军香 《全科护理》2013,11(3):249-250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对手术室腔镜器械灭菌的步骤与效果。[方法]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必须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其过程包括灭菌前腔镜器械清洗、干燥、包装和腔镜器械灭菌、卸载、存放等。[结果]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对腔镜器械灭菌快速、低温、无损材料基质、干式无污染、效果可靠、监测方便。[结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满足了手术室对腔镜器械灭菌的要求,可使腔镜器械周转加快、利用率高,大大提高腔镜手术例数,节省腔镜器械购置成本,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技术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术中使用的手术器械越来越多.有很多手术器械不能够耐受高温蒸汽灭菌,而低温灭菌技术又解决不了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问题,目前普遍使用的环氧乙烷灭菌和戊二醛浸泡消毒法,存在灭菌循环周期长、有毒、污染环境等缺点.  相似文献   

4.
<正>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是采用过氧化氢为灭菌气体介质,其气态分子在真空条件下被特定电磁波激发形成低温等离子体,其中众多带电粒子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能量,瞬间高速击穿、蚀刻、氧化微生物中蛋白质和核酸物质,杀灭微生物〔1〕。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灭菌设备,具有低温、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手术室于2005年10月开始启用强生公司生产的STERRAD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系统,经过6个月使用,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灭菌循环取消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系统在临床使用中134次灭菌循环取消的原因。总结出真空阶段、注射阶段、扩散阶段、等离子阶段、通风阶段出现灭菌循环取消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在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不耐高温器械分别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和戊二醛熏蒸灭菌,比较两种灭菌方法的效果、器械损耗率、手术感染率和医护满意度.结果 两种灭菌方法的生物监测合格率方面均为100%.与熏蒸法比较,低温灭菌法的灭菌时间短(P<0.05),灭菌后有效时间较长(P<0.05),毒性反应的发生率较小(P<0.05),手术感染率低(P<0.05),器械损耗率较低(P<0.05).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均有快速、安全、质量好等特点,对器械损伤小,可作为不耐高温手术器械消毒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过氧化氢(H2O2)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1 324次灭菌锅次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后的1 102次灭菌锅次设为研究组;两组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Sterrad 100s型H2O2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实施灭菌处理,比较两组灭菌质量、灭菌失败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消毒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2O2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中灭菌失败发生率为1.63%(18/1 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1%(73/1 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卡匣运行异常、装载不规范、H2O2监测失败、H2O2传递出现失败、抽真空延迟发生率均明...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医疗技术不断发展,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对各类不耐热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已越来越普遍。2010年,我院引进了1台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因其具有低温、快速、高效、无毒等优越性,深受各科室的欢迎,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现将我院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的管理情况报道如下。1待灭菌物品的回收和清洗管理临床科室将预处理后的待灭菌物品放入专用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诊疗技术的不断开展和完善,医院物品的灭菌方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临床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不同材质不同类别的物品进行不同方式的灭菌选择,能达到更好的灭菌效果。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方法进行各类湿热敏感医疗器械灭菌已越来越普遍。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仪器性能稳定,故障发生率低,但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却时有发生。现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时发生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故障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管腔中残留水分对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载体定量和定性杀菌试验方法,对管腔类器械残留水分影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在设定的灭菌周期运行结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对干燥的管腔类器械全部达到灭菌合格,对含有水分的管腔类器械灭菌合格比为6/30,含水分管腔类器械经54℃干燥30 min灭菌合格比为14/30,经气枪吹干15 s灭菌合格比为27/30。结论管腔类器械含水分明显影响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灭菌器的灭菌效果,简单的干燥措施不能完全使管腔内水分干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腔镜器械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6月140件腔镜器械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和观察组(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各70件,然后将两组中不同腔镜的细菌残留率、对器械损伤情况、对医护人员的不良反应、消毒时间及灭菌后有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同腔镜的细菌残留率、对器械损伤发生率和对医护人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消毒时间短于对照组,灭菌后有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腔镜器械灭菌中的应用价值高,并且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中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及其生物指示物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形式,对江苏省部分医疗机构使用中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及其生物指示剂生物负载进行调查与测试。结果共调查江苏省市级医疗机构97家,其中67家拥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拥有率为88.16%。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均采用生物指示剂进行定期监测,所使用的生物指示剂的回收菌量合格率为35.48%。结论江苏省医疗机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拥有率较高,其灭菌效果监测专用生物指示剂多数不符合标准,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从事医院消毒灭菌工作的护理人员提供低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技术原理、应用现状、灭菌效果监测,同时也归纳出影响灭菌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低温等离子灭菌时,无纺布与特卫强两种包装材料的不同装载方式对过氧化氢吸附程度及注射期压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4—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将6个空硅树脂器械盒分为2种包装方式,3个采用100 cm 2的无纺布双层包装,3个采用60 cm× 20 cm的特卫强纸塑袋单层包装。对...  相似文献   

16.
Carolin Saltzmann 《Transfusion》2023,63(5):1023-1043

Background

Blood donation services need to increase plasma donations to match the rising demand. However, evidence on how to best recruit donors among whole-blood donors is limited. Therefore,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conversion strategy based on two different mechanisms that drive donor behavior: (a)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plasma donation and (b) perception of response efficacy regarding plasma donation.

Study Design and Methods

An online experiment with 246 German Red Cross whole-blood donors (possibility of plasma donation, blood group AB) was conducted using a 2 × 2 factorial, between-subject setup, and a pre–post treatment measurement. The mechanisms varied and were addressed with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and measured. Analyses of variance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n intention and behavior.

Results

The intention to donate plasma was low, but increased with treatment (mean valueoverall of intentionbeforeTreatment = 2.63, SD = 1.73 vs. intentionafterTreatment = 3.28, SD = 1.92). Furthermore, 31% of participants expressed willingness to be forwarded to the appointment-scheduling system of the blood donation servic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nly the mechanism of response 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ntion to donate plasma (βEfficacy = .254, p = .001; βAwareness of Need = .126, p = .070).

Discussion

A conversion strategy based on making donors aware of their response efficacy is a promising way to optimize donor panels by shifting them to where they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However, this study also substantiates the difficulty of such an effort. Blood donation services should invest in persuasion efforts and build personalized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