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胆管细胞癌超声分型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CCC)的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对169例胆管细胞癌行二维超声检查,其中76例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和记录肿瘤所在部位、边界、大小、内部回声、肝内扩张胆管内径、肿瘤周边和内部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情况,并根据二维声像表现对胆管细胞癌进行超声分型。结果169例胆管细胞癌超声检出团块型108例,结节型20例,狭窄型13例,囊状型9例,栓塞型12例,复合型(兼有2种或2种以上声像表现)7例。诊断准确率达93.49%(158/169),误诊的11例中5例诊断为单纯肝内胆管结石,4例诊断为单纯肝脓疡,2例诊断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169例中肝门型胆管细胞癌发生率最高为52.07%(88/169),其次为左肝33.14%(56/169)。肿瘤近端肝内胆管扩张159例(159/169,94.08%)。胆管细胞癌合并结石59例(59/169,34.91%),其声像表现为肿瘤内见强回声团聚集,后伴明显声影,胆管壁显像不清。胆管细胞癌合并肝脓疡14例(14/169,8.28%),其声像表现为肿块内部或肿块旁见低回声液性区,液性区旁扩张的胆管内见实体回声。7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瘤内见丰富动静脉血流信号者仅占14.47%(11/76)。49例(49/76,64.47%)肿瘤包绕门静脉分支致血管内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或血流束变细,其中22例(22/49,44.90%)可见与门静脉并行的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束,27例(27/49,55.10%)肿瘤内门静脉与肝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消失。结论肿瘤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多样,肿瘤梗阻近端胆管扩张,肿瘤内部门静脉分支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消失是胆管细胞癌的特征性声像改变。充分认识胆管细胞癌的声像图特征可提高其术前超声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胆管细胞癌与早期肝脓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和30例早期肝脓肿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病灶及其周围组织、相关血管的动态超声造影特征。结果早期肝脓肿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异常灌注区平均面积为(4.27±1.05)cm2,超声造影下为(6.83±1.7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胆管细胞癌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异常灌注区平均面积为(3.87±2.14)cm2,超声造影检查下为(4.02±1.92)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管细胞癌患者超声造影动脉期表现以高增强为主,少部分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门脉期以低增强或稍低增强为主,少部分表现为等增强;延迟期均表现为低增强;可见典型的快进快出的造影动态模式。22例肝脓肿患者在各个造影时相表现为厚间隔环状强化带,8例表现为网格状等增强,亦可见快进快出的造影动态模式。肝脓肿患者中,肿块内部及周边血管走行正常者27例,紊乱者3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血管走行正常者27例,紊乱者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肿块内部及周边门静脉栓子形成者4例,未形成者47例,肝脓肿患者中,静脉栓子形成者1例,未形成者2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在胆管细胞癌和早期肝脓肿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在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胆管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3 3例胆管细胞癌与 1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胆管细胞癌组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门静脉血流显像不清的为 90 .91% (3 0 / 3 3 ) ,其中 76.67% (2 3 / 3 0 )肝动脉亦显像不清 ,相反 2 3 .3 3 % (7/ 3 0 )显示丰富的肝动脉血流 ;然而肝内胆管结石组中门静脉、肝动脉均显像不清的仅为 11.11% (2 /18) ,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0 1)。结论 门静脉血流信号变细或消失为胆管细胞癌的彩色多普勒特征性表现 ,其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HP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常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6例IHPCC中10例位于肝左叶。肿块型12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肿块,早期无强化(n=5)或边缘强化(n=7),延迟期内部强化。浸润狭窄型2例,表现为胆管壁局限性增厚伴强化,腔内息肉型1例,扩张胆管内乳头状强化结节,1例未见明确肿块。13例伴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结论:CT动态增强是IH—PC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早期无强化或边缘强化,延迟期病灶内部强化,伴病灶周围胆管扩张是IHPCC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征象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病理证实的胆管细胞癌分别行常规超声及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的大小、回声、血流分布及分析超声造影各时相的特征.结果 3例病灶在二维声像图上没有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病灶均为少血供型,超声造影显示3例病灶均表现"快进快出"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门脉相病灶呈低回声,周边可见高回声环.结论超声造影在本组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中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对病灶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灰阶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方法对32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CC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ICC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境界不清,内部回声多样性,常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及局部胆管扩张;门静脉血流变细或消失是其彩色多普勒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检查在IC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充分认识其声像图表现可提高术前超声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CCC)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CEUS表现,比较超声、增强CT(CECT)、MR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归纳57例CCC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具体表现,并且对行CEUS检查的4例病灶造影剂灌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普通超声、CECT、MRI、MRCP以及联合CEUS后超声对CCC的诊断价值。结果 57例病灶以肝门型居多,部分伴发肝内胆管扩张,少数可见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病灶多表现为血流不丰富的低回声,尤以肝门部和肝左叶者明显。肝门部病灶多伴发胆囊结石,肝右叶者多伴发肝内胆管结石,肝左叶者伴发胆囊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比例各半。4例CEUS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或等增强继而快速减退呈低增强并持续整个门脉期和延迟期。普通超声、CEUS、CECT、MRI及MRCP的诊断价值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CC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一定规律可循,普通超声联合CEUS可降低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实时双幅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2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与1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行实时双幅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和)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肝细胞癌组20例全部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超声造影表现。胆管细胞癌组5例表现为早期动脉相呈边框样或中间少许增强,并迅速消退,呈“少进快退”型;另7例于整个造影过程中病灶均未见强化,呈“造影剂充盈缺损”型。结论实时双幅灰阶超声造影能为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弥补普通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肝细胞癌与26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肝细胞癌发生门静脉瘤栓66条,受侵血管壁全部显像清晰,管腔内瘤栓实体(100%),26例胆管细胞癌侵犯门静脉27条,其中仅7.4%(2/27)血管壁显示清晰。肝细胞癌组门静脉瘤栓内75.7%(50/66)测及动静脉血流,63.6%(42/66)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内仅14.8%(4/27)测及血流信号。肝细胞癌组与胆管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周边测及高速动脉血流者分别占80.3%(53/66)与29.6%(8/27)。以卜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手术及病理诊断,回顾性总结了36例术前超声拟诊为胆囊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原发性胆囊癌及其他易误诊为胆囊癌疾病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胆囊癌30例(83.3%),其他胆囊疾病6例(16.7%)。二维超声可以观察到胆囊占位的形态、大小,与肝脏的分界情况,并能观察有无肝脏转移、淋巴结肿大及胆管扩张等异常声像;彩色多普勒不仅可以评价占位病变内血供情况,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资料,还可以对门静脉有无侵犯进行初步评估。结论 综合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术前检查,有助于原发性胆囊癌的鉴别诊断,并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外周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CC)的MRI表现及其误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MR检查被误漏诊的PCC,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做了MRI平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结合手术及病理所见分析其MRI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8例PCC磁共振成像均未显示具体肿块影,肝左叶胆管走向僵直、截断及病灶内胆管扩张。平扫T1WI见低信号灶,T2WI信号改变不明显,弥散加权像(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均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其他表现包括肝内小转移灶3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5例,均无门静脉癌栓。结论 MRI检查信号改变、强化特征不明显的PCC极易误诊,需仔细观察胆管扩张的形态改变及动态增强特点,结合DWI像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背景: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是引起移植后移植肝失功的重要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公认的肝移植后患者随访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移植后并发症的诊治提供较可靠的证据。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移植后常规超声检查时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超声造影或穿刺引流或临床诊断性治疗等诊断胆道并发症为标准,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移植后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有胆漏、狭窄、扩张、胆泥及结石形成。结果与结论:126例中超声诊断胆道并发症的共33例,其中胆漏4例(3.2%),胆道狭窄11例(8.7%),胆道结石或(和)胆泥18例(14.3%)。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早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TP)诊断及保守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早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结果50例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见"输卵管环征"包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包块周围和(或)内部有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成彩环状,可记录到类滋养层周围血流动脉频谱,阻力指数(RI):0.46±0.12。50例患者中44例保守治疗成功,6例失败,成功率88%。B超检查示包块完全吸收平均时间(36±12)d。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及保守治疗评价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细胞癌及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拟诊肾细胞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Robson分期为基础,结合TNM分期方法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12例肾细胞癌中,超声诊断正确106例,符合率为94.6%(106/112);超声诊断不正确6例(5.4%,6/112),其中误诊为错构瘤及囊肿感染各2例,漏诊2例;超声检查术前分期正确96例,符合率为90.6%(96/106),其中T4期最高100%(13/13),T1期次之94.4%(34/36);T2期和T3期相对较低,分别为84.5%(28/33)与87.5%(21/24).超声检查术前分期不正确10例[9.4%(10/10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细胞癌及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早期症状均无特异性,血AFP检查均为阴性,血CEA检查显著升高3例,CA199升高明显1例,4例术前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误诊;本组行根治性切除手术5例(35.7%),姑息性手术9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误诊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应进一步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B超仍是首选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避免误诊漏诊的重要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方法将7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淋巴结大小、数目及血流情况与33例正常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肠系膜淋巴结的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7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中,5例剖腹探查诊断为阑尾炎合并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失访。余61例患儿淋巴结大小、同一切面淋巴结数目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内血流情况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是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病例用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边界、形态、回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结果:二维声像图显示病灶最小20 mm×20 mm,最大为130mm×100mm,单发78例(92.8%),多发6例(7.2%),共92个病灶;病灶发生在右叶40例,左叶48例,中叶4例,病灶表现为低回声的56个(60.9%),回声不均匀的75个(81.5%),边界模糊的70个(76.1%);肿块呈分叶状的55个(59.8%).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15例(17.9%),甲胎蛋白升高者20例(23.8%),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者72例(85.7%);有胆道手术史及结石者50例(59.5%).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5.7%(72/84).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4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移植肝、胆道、血管及胸腹腔情况,测量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等),胆管直径,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对比。结果超声检查提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23例,包括胆漏1例,胆管狭窄22例,其中合并胆管结石17例,合并肝内胆淤积或肝脓肿10例;血管并发症7例,包括肝动脉血栓5例,肝动脉血栓合并门静脉血栓1例,下腔静脉血栓1例。另外,探及肝周血肿18例,以及肝癌移植术后复发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常规二维超声发现的72例患者共79个肝内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9个病灶中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59个,肝血管瘤10个,肝转移癌9个,肝孤立性坏死结节1个。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灶内部能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者共51个病灶;超声造影除1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外,其余78个病灶均在不同时相出现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的强化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1.36%;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4.91%。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总体准确率为94.94%,而彩色多普勒超声为75.9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肝肿瘤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经典型肝局灶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48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局灶结节增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中心血流分为经典型与非经典型。将超声分型与病理分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8例肝局灶结节增生病理诊断为经典型36例,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中心血流2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经典型肝局灶结节增生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91.7%、96.4%、55.0%、79.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典型肝局灶结节增生诊断特异性较高,诊断可靠,敏感性略低,尚有部分病例超声检查不能显示中心血管,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